東西方人為什麼吸納儒家
㈠ 西方啟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國儒家文化時的側重點和原因是什麼
側重點:儒家思想,政治制度,倫理道德
原因:需要從中國哲學中汲取營養,推動思想啟蒙運動。
個人理解,滿意望採納哦。
㈡ 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的儒家思想,在西方卻不受歡迎是什麼原因
很多思想體系都是由生活里的一些活動慢慢變成的,儒家思想,孔子創立,開始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
原本的儒家已經不能在適合當時的社會發展。因此,當代有學者提出新儒家思想,並寄希望於新儒家思想能夠對當代的中國乃至世界起到進步意義。不過,新儒家思想的許多理論、思想體系,目前還處於建設階段,換而言之,尚處於不成熟階段,因此,在當下,新儒家也沒能對西方產生太大的影響。
㈢ 中國的儒家文化在遇到外來文化的時候,為何總是十分的強勢
其實,為什麼中國的文化能夠在外國文化入侵的時候表現的如此的強勢,第一個原因就是對於人生價值觀的標准,因為在中國的儒家思想中,人生價值觀,可以用這句話來形容「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外國的文化所提倡的人生價值觀是和中國的人生價值觀是有明顯的差異的,甚至可以說是沖突的。在儒家的文化中「平天下」才是最終的目標,個人的修養和家庭的和睦,只能算是打基礎,並不能標志一個人的成功。
而西方文化的基本要求就是道德,沒有道德的人,基本上已經被否定了等同於犯罪,道德就是基礎,道德是唯一評定一個人成功的標准。第三個原因就是儒家文化的覆蓋程度和深入的程度。因為儒家的精神已經深深的融入到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百姓的生活中,歷史悠久,已經根深蒂固了,不容動搖。
㈣ 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時候,西方人為何沒有吸收儒家思想
從近代到當代1840--至今,我們的傳統文化越來越難以被察覺到,相反我們的衣食住行全面的西化,所以題主才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是由於世界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是由西方來引導的。
而題主所講的儒家文化,最風靡和流行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封建社會。落後的生產力局限了文化的交流。西方太遠,東亞,東南亞太近,題主也就能看到這些地方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很大。
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在中國文化的發展中烙上足夠多的中國文化,因為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㈤ 傳統的東西為什麼現代很多人喜歡如孔子儒學等。
近代以來,東西方文化交鋒中,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東方文化一直處於被壓制、被侵略的地位。
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不論傳統士大夫還是新思想者都意識到傳統文化在東方社會中根深蒂固。
現當代以來,隨著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崛起、獨立和發展,經濟高速發展下,根植於東方民族中的東方文化逐漸被這些國家所重視。
沒有精神的民族是可憐的民族,沒有自己文化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儒學中的糟粕咱們要丟棄,但是儒學中精華還是值得引導、宣傳的。
當然,在中國,幾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不可能是百十年的社會變革能夠完全抹去儒學的烙印的。經濟的發展相對應的,文化的訴求是必然出現的。
㈥ 為什麼西方學術界把中國儒學稱為「儒教」
中國是否存在儒教,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有的認為不存在儒教,「儒」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中的一家,是一個學術派別。「儒」這個字,原本是古代對學者的尊稱,它的字義是「優」及「和」的意思,說他們的思想學問,能夠安定別人,足以說服別人。所以它只能稱為「儒家」。
有的認為存在儒教,孔子教主,漢武帝利用政治權利把孔子學說宗教化,定儒教於一尊。隋唐時期「佛」、「道」、「儒」並稱為三教,此後,三教出現合一的趨勢。在封建政權的支持下,儒教體系完成於宋代,它以中國封建倫理「三綱」、「五常」為中心,吸收佛教、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信奉「天地君親師」,「君親」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天地」是君權神授的神學依據;「師」相當於解釋經典、代天地君親之言的神職人員。《四書》、《五經》是儒教的經典,祭天、祭孔、祭祖是規定的宗教儀式。童蒙人塾(學)讀書,開始接受儒教的教育時,要對孔子的牌位行跪拜禮。從中央到地方各州府縣建立孔廟(又稱文廟、夫子廟、學宮等)。作為教徒(儒生)定期聚會朝拜的場所。雖然在認識上各有不同,但是無論稱為「儒教」或是「儒家」,其創始人均是一個孔子。
儒教(家)學說,很符合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利益,到漢武帝時,就向全國宣布,拋棄百家的學說,表彰儒家的思想,要大家閱讀「六經」。使用儒家思想來治國,把儒家思想提到唯一獨尊的地位,從此以後,各個朝代實行「科舉制度」,都以儒家作為考試做官的唯一課題,這就迫使人們非學習儒學不可,因此,儒學得以長期發揚光大。儒學統治中國達千年之久,它起了穩定封建秩序、延長封建社會壽命的重要作用。
㈦ 為什麼在國人看來儒家思想只是思想體系,而國外的漢學界卻認為是宗教
儒家算不算宗教這件事外國人吵的比中國人早也比中國人厲害,這事蠻有意思的,外國人看儒家算不算宗教算不算信仰經歷了四個階段。
儒釋道可以融合成功和儒釋道的基本價值觀很有關系,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家《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說:「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摩訶薩常當守護。何等一法?所謂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如是一法,菩薩摩訶薩常應守護。」莊子《南華經》說:「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美女人人看了喜歡,但是動物不喜歡,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喜歡的也不能強行施加於人,此是儒釋道共有的一點,所以儒釋道雖然在歷史經常互相攻擊,但絕對不會搞大規模的肉體滅絕,出現宗教戰爭
㈧ 為什麼儒家一直被人們崇尚
儒家思想中有非常強烈的華夏尊嚴感,在儒家看來,只有華夏和華夏化以後的外族才有資格被稱為「人」,除此之外不過是一些人形禽獸而已。而這種思想也並不是從儒家開始的,從伏羲開始了華夏的人文歷史,到黃帝時華夏民族開始形成並與其他族群拉開了越來越大的距離後,華夏意識開始形成,從「華夏」就可以看出我們祖先對自我的定位,那就是我們是文明的中心,是最偉大的文明和民族。這種思想構成了華夏認同的重要基礎,儒家做為華夏文明的集大成者也繼承了這一思想,並形成了「華夷之辨」。所以無論是中華文明還是儒家思想都有一種非常強烈文明和民族優越感,這也正是儒家思想能成為維護中國統一的主流思想和創造並將其接納為主流思想的華夏民族及其後發展而成的漢族能歷經了五、六千年而存在至今,並始終保持了認同感的根源。
㈨ 儒家思想是封建時代的正統思想,為什麼在西方不受歡迎
西方當時已經不是封建社會了,他們當時提出的是以科學的態度來研究事物,並且在我們中國當時已經興起了新文化運動和洋務運動,而當時新文化運動矛頭針對的其實就是儒家所維護的封建思想,甚至我們當時可以看出當時許許多多的孔子廟都被砸了,其實儒家思想在我國具有非常重大的影響。
封建主義對農民的迫害,還有農民與地主之間日漸尖銳的矛盾才導致了封建主義的失敗,而不是儒家思想導致了封建主義的失敗,並且孔子的經典名著論語現在也仍然是一本名著,由此可見儒家思想對於我國的發展還是很重要的。
㈩ 西方為何要學孔子的思想
這全系於人對善念是否還肯執著,而對善念一般人是不會有一股狂熱的。更重要的,似乎是今日人是否對儒家思想還存有信心。這對現代的中國人特別重要。這個問題是直接指向現代的中國人,而揮之不去,也無從拒絕的。因為現代甚至有些中國人,曾經留學外國,思想已趨成熟,他們對儒家所持的態度與觀點,都顯得心悅誠服。由此我認為儒家思想是具有其中心性,也可以說有其普遍性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性與其人道精神之基本的吸引力,其本身即有非凡的力量。任孔子去世後數百年間政治混亂思想分歧的時期,儒家思想戰勝了道家、墨家、法家,自然派思想,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學派,在兩千五百年內中國人始終奉之為天經地義。雖然有時際遇稍衰,但終必衰而復振,而且聲勢益隆。與儒家思想抗衡者,除道家在紀元後第三至第六世紀盛行之外,其強敵莫過於佛教,佛教多受宋儒所宗仰。佛教雖無玄妙精微,在儒家人道精神及知識論的闡述上,也只能予以修正,然後即將重點移至儒家經典所已有之某些觀念上,而予以更充分之重視,但也並不能將儒家思想根本推翻。這也許是純由於孔子個人多年來的聲望地位使然,但是儒家心中非凡的自負,對本門學說精當之信而不移,因而鄙棄佛教理論而側目視之,或者給予寬容,當時的情形可能正是如此。儒家也以平實的看法否定了莊子的神秘思想,也以此等平實的思想鄙棄了佛教的神秘思想。今天,儒家思想遇到了更大的敵手,但並不是基督教,而是整套的西方思想與生活,以及西方新的社會思潮,這種西方文明全是工業時代所引起的。儒家思想,若看作是恢復封建社會的一種政治制度,在現代政治經濟的發展之前,被人目為陳舊無用,自是;若視之為人道主義文化,若視之為社會生活上基本的觀點,我認為儒家思想,仍不失為顛撲不破的真理。儒家思想,在中國人生活上,仍然是一股活的力量,還會影響我們民族的立身處世之道。西方人若研究儒家思想及其基本的信念,他們會了解中國的國情民俗,會受益不淺的。
在西方讀者看來,孔子只是一位智者,開口不是格言,便是警語,這種看法,自然不足以闡釋孔子思想其影響之深而且大。若缺乏思想上更為深奧的統一的信念或系統,純靠一套格言警語,而支配一個國家,像孔子思想之支配中國一樣,是辦不到的。孔夫子的威望與影響如此之大,對此疑難問題之解答,必須另自他處尋求才是。若沒有一套使人信而不疑的大道理,縱有格言警語,也會久而陳腐令人生厭的。《論語》這部書,是孔學上的聖經,是一套道德的教訓,使西方人對孔子之有所知,主要就是靠這部書。
簡而言之,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個理性的社會秩序,以倫理為法,以個人修養為本,以道德為施政之基礎,以個人正心修身為政治修明之根抵。由此看來,最為耐人深思之特點是在取消政治與倫理之間的差異。其方法為——倫理性之方法,與法家以講嚴刑峻法為富國強兵之道截然不同。孔子的學說也是斷然肯定的,要求人對人類與社會負起當負的責任,所謂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此點與道家的適世玩世又大有不同。實際上,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義者的態度,對全無實用虛無飄渺的玄學與神秘主義完全棄置不顧,而是只注重基本的人際關系,靈異世界神仙不朽又有何用?這種獨具特色的人道主義中最有力的教義,是「人的標准就是人」。就憑這條教義,一個常人只要順著人性中的善去行,就算初步奉行儒家的為人之道了,並不必在什麼神祇上去尋求神聖理想中的完美。
更精確點說,儒家思想志在從新樹立一個理性化的封建社會,因為當時周朝的封建社會正在趨於崩潰。儒家思想當然主張階級分明。要了解這種情形,我們必須回溯到孔子當時封建制度崩潰以及此後數百年內的狀況。當時中國領土內有數百大大小小公侯伯子男等級的國家,各自獨立,其強者則國土與國力日增,時常與他國兵連禍結。周朝皇帝名為華夏君王,統治全國,實則徒擁虛名,衰微已極。甚至孔子及以後之孟子,雖周遊列國,乾渴諸侯,求其施仁政,拯百姓於水火,但亦不屑於一朝周帝。這頗與其所主張之建立理性社會,尊崇周王之學說相矛盾。因當時國內情勢紛亂已極,周室衰微,帝國荏弱,縱然前往朝見,終無大用。各國間雖訂有條約,轉眼粉碎,結盟和好,終難持久。養兵日眾,捐稅日增,強凌弱,眾暴寡。國與國間隨時會商,真是舌敝唇焦,不見成功。學人智者開始定攻守之計,和戰之策,別利害,辨得失。說來也怪,當時學者智士之間,國界之分漸漸泯滅,周遊列國,朝秦暮楚,親疏無常。而古禮失,尊卑亂,貧富懸殊,政教乖誤,此等混亂失常遂使思想銳敏之士,勞神苦思以求撥亂返治之道。在此種氣氛中,更兼以思想之極端自由,智慧明敏之士,遂各抒己見,如百花齊放,競妍爭香,乃形成中國哲學之黃金時代。或蔑棄禮教如老莊;或主張人人當親手工作以謀生,如萌芽期之共產主義如許行及其門人,墨子則倡單一神祇,崇愛上帝,教人重人道,勿自私,甚至窒慾苦行,竟趨乎極端而排斥音樂,此外尚有詭辮家、苦行家、快樂主義者、自然主義者等等,不一而足。於是,不少人,如今日之歐洲人一樣,開始對文化表示懷疑,而想返回太古之原始生活,正如今日若干思想家要返回非洲叢林中或到爪哇以東之巴利島一樣。而孔子,則如現代的基督徒,他相信道德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藝術的力量,相信文化歷史的傳統,相信國際間某種程度的道德行為,相信人與人之間高度的道德標准,這都是孔子部分的信念。
換言之,孔子差不多可算做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因為他的最高政治理想在於社會上大家和睦相處,因此管理社會的政府已然沒有必要。這個意思在這幾句話里,也暗示出來,他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但是如何才可以達到此等無訟的地步呢?他在後文里另有說明。但是切莫誤解的是,孔子為政最後的目的,與刑罰禮樂的目的是相同的。在《禮記·樂記》中說:「禮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孔子從不滿足於由嚴刑峻法所獲致的政治上的秩序,他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在政治上孔子認為有兩種等級,他曾說,齊國再往前進步,就達到魯國的文化程度,也就是達到了第一階段的治世;魯國若再往前進一步,就達到了真正文明地步,也就是達到了第二階段的治世。
(二)禮——理性化的社會
儒家思想,在中國也稱之為「孔教」、「儒教」,或是「禮教」。西洋的讀者會立刻覺得禮字的含義比純粹的禮儀要復雜得多,或者覺得孔子的思想是一套假道理。我們對這個問題必須嚴正從事,因為「禮樂」一詞在孔門著作里屢見不鮮,似乎包括孔子對社會的整套制度,正如「仁」字似乎包括了孔子對個人行為的教訓精髓一樣。「禮樂」一詞的精義及其重要性,在本書後面將有詳盡的討論。現在只需要指出孔子自己對「政」與「禮」的定義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政是「正」,而禮則是「事之治也」(見《禮記》第二十八)。中國這個「禮」字是無法用英文中的一個字表示。在狹義上看,這個字的意思是「典禮」,也是「禮節」,但從廣義上看,其含義只是「禮貌」;在最高的哲學意義上看,則是理想的社會秩序,萬事萬物各得其宜,所指尤其是合理中節的封建社會。如前所述,當時的封建社會正在崩潰當中。
孔子力求實現自己的理想,乃致力於恢復一種社會秩序,此種社會必須人人相愛,尊敬當權者,在社會上公眾的拜祭喜慶,必須表現在禮樂上。當然,這種拜祭的典禮一定是原始的宗教典禮,不過我們所謂的「禮教」,其特點為半宗教性質。因為皇帝祭天,這是宗教性質的一面,但在另一面則是教導百姓在家庭生活上,要仁愛守法敬長輩。在祭天,祭當權者的祖先、祭地、祭河川、祭山嶽,這等宗教性的祭祀則各有不同。在《論語》與《禮記》上有若干次記載,記孔子並不知道這些祭挽與皇室祖先的意義,如果知道,則治天下便易如反掌了。在這方面,儒家的思想類似大部分摩西的戒律,若在儒家的教義上把孔子與摩西相比,則較與其他哲學家相比容易多了。儒家所倡的禮,也和摩西的戒律一樣,是包括宗教的法規,也包括生活的規范,而且認為這二者是不可分的一個整體。孔子畢竟是他那個時代的人,他是生活在正如法國哲學家孔德所說的「宗教的」時代。
禮教的整個系統是包括一個社會組織計劃,其結論是一門龐大的學問,其中有宗教祭祀的典禮規則,宴飲騎射的規則,男女兒童的行為標准,對老年人的照顧等等。將孔子的這門真實學問發揚得最好的莫若荀子。荀子與孟子同時,在學術上為孟子的敵人,其哲學思想在《禮記》一書有充分之闡述,足以反映荀子之見解。
(三)仁
孔子的哲學精義,我覺得是在他認定「人的標準是人」這一點上。設非如此,則整個兒一套儒家的倫理學說就完全破產,亦毫無實行的價值了。儒家整套的禮樂哲學只是「正心」而已,而神的國度正是在人心之中。所以個人若打算「修身」,最好的辦法就是順乎其本性的善而固執力行。這就是孔子倫理哲學之精義。其結果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關於仁,孔子有極精極高的涵義,除去他的兩個弟子及三個歷史人物之外,他是絕不肯以仁這個字輕予許可的。有時有人問他某人可否算得上「仁」,十之*他不肯以此字稱呼當世的人。在本書《中庸》一章里,孔子指出「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他有一次說,孝悌即為仁之本。
所以仁的本義應當是他的純乎本然的狀態。發展了「禮」字的觀念,而置其重心在「約束」上。在普通英文的用語里,我們說我們的相識之中誰是一個real man或real person,此詞的含義則極為接近「仁」字。一方面,我們現在漸漸了解何以孔子不肯把「仁」這個徽章給予他當代那些好人而稱之為仁者,而我們今天則願意把real man,real person一詞最高的含義給予我們的同代人。(林肯自然是當之無愧的。)另一方面,依我們看來,一個人做人接近到「仁人」的地步並不那麼困難,而且只要人自己心放得正,看不起那些偽善言行;只要想做個「真人」,做個「仁人」,他都可以辦得到。孔子都說人若打算做個「仁人」,只要先做好兒女、好子弟、好國民,就可以了。我們的說法不是和孔孟的說法完全相符嗎?我以為,我把中國的「仁」字譯成英文的true manhood是十分精確而適宜的。有時只要譯成kind-ness就可以,正如「禮」字在有些地方可以譯做ritual(典禮),ceremony(儀式),manners(禮貌)。
(四)修身為治國平天下之本
儒家對政治問題所採取的倫理方法已然講解清楚。最簡而明的說法是:孔子相信由孝順的子孫仁愛的弟兄所構成的國家,一定是個井井有條、安寧治安的社會。儒家把治國平天下追溯到齊家,由齊家追溯到個人的修身。這種說法頗類似現代教育家所說,現在天下大亂在於教育失敗一樣。把世界秩序作為最終目的,把個人修身作為摹本的開始,這二者之間的邏輯關聯,在本書《倫理與政治》一章中有詳明的敘述。中國人對格言諺語的重視,由此看來,自然不難明白,因為那些格言諺語並非彼此獨立毫無關聯,而是一套內容豐富面面俱到的哲學。
從現代心理學上看,這條道理可以分而為二,就是習慣說與模仿說。對孝道的重視(我不妨譯做「當好兒女」)是以習慣說為其基礎的。孔子、孟子都分明說,在家養成了敬愛的習慣,將來對別人的父母與兄長也一定會恭敬,對國家的元首也會敬愛。家家習於仁愛,則全國必習於仁愛;家家習於禮讓;則全國必習於禮讓;使弟子敬愛父母兄長及尊敬長輩,必在成長後為良善國民莫定正確的心態與道德的基礎。
(五)士
模仿學說,或可稱之為楷模的力量,產生了知識階級與「賢人政治」。知識分子這個上層階級,同時必須是道德的上層階級,否則便失去其為上層階級的資格了。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的含義,是盡人皆知的。孔子所說的君子,絕不是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說的「超人」。君子只是在道德上仁愛而斯文的人,他同時好學深思,泰然從容,無時無刻不謹言慎行,深信自己以身作則,為民楷模,必能影響社會。不論個人處境如何,無時不怡然自得,對奢侈豪華,恆存幾分鄙視之心。孔子的道德教訓全表現在紳士身上。中文裡的君子一詞,在孔子時已然流行,只是孔子另賦以新義而已。在有些地方,其過去的含義與「君王」相同,決不可譯成英文中之gentleman;在其他地方,其含義顯然是指有教養的紳士。由於有士大夫這種上層階級,君子一詞的兩種含義便互相混合了,其所形成的意思,頗類似希臘哲人柏拉圖所說的「哲人帝王」。關於以身作則,或者說是身教,其力量如何,這種學說在《論語·述而》篇有充分的討論。對於道德行為之影響力量,孔子是過於自信。有一次,一個貪官季康子告訴孔子,他國內盜匪橫行,竊賊猖獗,他深以為憂,孔子很直率地告訴他:「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你本人若不貪,你賞竊賊讓他去偷竊,他也不會去的。)
在孔子去世後數百年,以及再往後的中國歷史上,孔子本人的聲望之高及其遺教地位之隆,要歸之三個因素。第一,孔子思想對中國人特具吸引力;第二,中國古典學術與歷史知識為孔門學人所專有,而當時其他學派對中國古典及歷史則不屑一顧,同時,中國此等古代學問本身即極為寶貴;第三,孔子本人的人品聲望使人傾慕。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些偉大師表人物,他們影響之大多半由於其人品可愛,反倒不是由於他們的學問淵深。我們想到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義大利聖人聖芳濟,他們本人並沒有寫過什麼重要的著作,但是給當代留下那麼深厚的印象,其影響乃不可磨滅,竟至歷久而彌新。孔子的可愛之處正像蘇格拉底可愛之處一樣。蘇格拉底之深獲柏拉圖的敬愛,就足以證明是由於他的人品與思想使然。誠然,孔子刪《詩經》,著《春秋》,但是孔子諄諄教人的傳統,只是由弟子及日後的信徒記錄下來的。
在儒家著述中,對孔子的人品有許多不同的描寫。我們在討論中庸時,曾先提到一些。孔子的弟子顏回曾贊美孔子,把他高捧到雲天之上,將他比做神秘不可知之物,顏回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下面有幾段文字,可算做描寫孔子最好的文字。一段是:「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一次,一位國君向孔子的一個弟子問孔子是何等人,弟子並未回答。他回來之後將此事告訴孔子。在《論語》中有這樣文字: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在這段夫子自道的文字里,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生活的快樂、熱情及其力行的精神。孔子有好幾次說他自己不是聖人,只是自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已。下面有一段文字,可以說明孔子的奮勉力行。這表示孔子是有其道德的理想,自己知道自身負有的使命,因此深具自信。
孔子的品格的動人處,就在他的和藹溫遜,由他對弟子說話的語氣腔調就可清清楚楚看得出。《論語》里記載的孔子對弟子的談話,只可以看作一個風趣的教師與弟子之間的漫談,其中偶爾點綴著幾處雋永的警語。以這樣的態度去讀《論語》,孔子在最為漫不經心時說出一言半語,那才是妙不可言呢。比如說,我就好喜歡下面這一段:一天,孔子和兩三個知己的門人閑談時,他說:「你們以為我有什麼話不好意思告訴你們兩三個人嗎?說實在話,我真是沒有什麼瞞你們的。我孔丘生性就是這種人。」原文是: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又有一次,孔子對弟子的行為開了一次玩笑,聽了孔子的話,弟子大惑不解。孔子告訴弟子說:「前言戲之耳。」言外之意是孔子並不反對那件事,而是贊成。這因為孔子的確是個樂天派的老先生。不管誰想向他求教,他都以高雅的態度表示歡迎。由下面一件事就可見出,這件事也正像基督教新約耶穌傳上的記載。耶穌一次向門徒說:「讓小孩子們到我跟前來。」那件事是這樣:一個村子的居民因不老實而討人厭,村裡有幾個年輕人去見孔子,孔子的弟子知道孔子居然接見了他們,對此事頗不以為然。孔子說:「干什麼對他們那麼凶?我認為,重要的是他們肯來向我請教,而不是他們走後的行為如何。人家既然誠心誠意的來見我,我就很重視他們那份誠意,當然我不能擔保他們以後的行為如何呀。」
這段原文如此: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但是孔子可不是永遠溫和高雅,因為他也是一個活生生的「真人」。他能歌唱,也能十分謙恭有禮,但是他也能像普通一個真人那樣恨人,那樣鄙視人,正和耶穌之恨那些猶太法學家法理賽人一樣。我們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個偉人不是嫉惡如仇的。孔子有時也能十分粗野,《論語》就記載他老人家有四五次當著人面說出很刻薄的話。他那種粗野,今日的儒家都不敢表現,都辦不到了。孔子恨之入骨的就是那些善惡不分的好好先生,那些偽善的「鄉願」,他說那是「德之賊」。有一次,一個鄉願式的人物叫孺悲的,要見孔子。《論語》上這樣記載: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這明明是要孺悲聽見孔子在家。這段文字使所有的孔學家茫然不解。因為他們以為孔子是聖人,不是肉體凡胎的人,一向是彬彬如也恭而有禮的。這種正統的見解自然全然剝奪了孔子的人性。《論語》里另一段文字也使儒家學者感到困惑,在《孟子》一書中也有記載。那故事是這樣:一個貪官名叫陽貨,送給孔子一隻豬蹄膀。因為陽貨與孔子二人毫無好感,陽貨單找孔子不在家時,把一隻豬蹄膀送到孔家,用以表示對孔子的敬意。孔子也特別用心趁陽貨不在家時前往道謝。《論語》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孔子這個人,能歌唱,能演奏樂器,如琴瑟等,並且把《詩經》重編,再配上音樂,他當然是個藝術家。我曾指出來,孔子是個愛好禮樂的人。由下面一事,亦可以證明孔子是具有基督教聖公會那樣宗教家的氣質,雅愛禮儀音樂;但和耶穌對於律法,先知及宗教中的儀禮之不甚措意,不那麼喜愛,則正好是個鮮明的對比。在安息日,耶穌曾命人到一個地洞里去救出一頭牛。對這樣事,孔子也許贊成,也許不贊成。孔子的弟子子貢有一次提議把祭祀典禮上的羊省去,孔子說:「賜啊,你愛那隻羊,我愛的是那典禮啊。」《論語》上那段原文是這樣: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踢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由於孔子有深厚的藝術氣質,他才說人的教育應當以學詩開其端,繼之以敦品勵行,最後「成於樂」。又據記載,孔子如果聽人唱歌而自己也喜歡時,他總是請人再唱一次,而且自己也在重疊唱詞之處參加歌唱。由於孔子具有此等藝術氣質,他對飲食衣著也很挑剔。我曾在別處指出來,他對飲食如此挑剔,可能就是他妻子棄他而去的原因。比如說,菜的季節不對,那種菜孔子不吃;烹調的方法不對,孔子不吃;用的作料不對,孔子也不吃。而且席位不正他還不肯坐。穿的衣裳怎樣配顏色,他也很有眼光。現代的女裁縫很容易了解為什麼孔子要用黑羔羊皮袍子配黑面子,白羊皮袍子配白面子,而狐皮則配黃面子。孔子在衣裳上,也小有發明之才。他蓋的被子超過他本人的身長一半,這樣好免得腳冷。為了做事方便,他要右袖子比左袖子短,他難得想到這樣妙主意,但是這個妙主意可能惹他夫人生氣,而氣跑了。孔子的貴族氣質甚至使孔子趨向於休妻。孔子本人,及其後的兩代,他兒子及孫子不是休妻,便是與妻子分居。在孔門儒家傳統上,孔子本人,他的大弟子曾子,曾子的門人子思,這三代半期間都不斷有休妻的記載。據記載,儒學傳到第四代大師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也幾乎把妻子休掉。這幾位儒學大師雖非特別富有,但都是貴族,當無疑問。
孔子的最重要的若干特點之一,足以真正說明他的聲望如此之隆,就是孔子的學問淵博,而畢生好學的緣故。孔子本人也屢次說過這種話。孔子自己承認並非那種「生而知之者」,他只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而已。他承認「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他認為可憂愁的若幹事之中有一件,那就是荒廢學業。他說的話里我發現有一句,其中所顯示出的遺憾,正和現代考古學家所感到的遺憾完全相同。他想重建古代的宗教禮儀,於是到杞國去求訪夏代的古俗遺物,到宋國以求訪商代宗教習俗禮儀,但是並無所獲。他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吾能征之矣。」換句話說,孔子根本上是個歷史學家,他力圖從當時尚存的風俗古物以及文獻之中,去研究並保存已然淹沒的古代禮儀制度。他竭盡精力之所得,就是他整理編著的《五經》。嚴格說,正如清朝學人章學誠所說「六經皆史」,所以《五經》就是史書,自與《四書》不同。我想孔子之如此受人仰望,並不見得怎麼由於他是當年最偉大的智者,而倒是由於他是當年最淵博的學人,他能將古代的經典學問授予徒眾。當年有很豐厚的古代政治制度的學問,也有更為豐富的有關古代宗教典禮的知識,那些古代神權政治有些部分已然沒落,有的已日趨衰微,尤其商朝那套古禮,這些情形,由孔子手訂的《五經》里即可看出。據說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其中七十二人精通《詩經》、《書經》、《禮記》、音樂。孔子堅信歷史的價值,因為他相信人類文化必然會繼續。在《論中庸》內,可以看出孔子認為在治國平天下的大業上,有三個必要條件:個人的道德,政治地位,歷史的傳統,缺一而為政,不足以成功,不足以立信。政治制度不論如何好,單此一個條件,也無成功之望。孔門的學術研究,結果發展成為歷史豐厚的遺產,而當時其他學派,在此方面,則全付闕如。因此我個人相信,儒家之能戰勝其他學派如道家、墨家,一半是由於儒家本身的哲學價值,一半也由於儒家的學術地位。儒家為師者確是可以拿出東西來教學生,而學生也確實可以學而有所收獲。那套真實的學問就是歷史,而其他學派只能誇示一下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兼愛」也罷,「為己」也罷,沒有具體的內容。
關於孔子和悅可親的風趣,必須在此一提。因為這可以說明我在前面所說孔子所過的生活是充實而快活的日子,這和宋朝理學家那種窒息生機大殺風景的教條是大異其趣的,並且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單純和偉大。
但是我們覺得孔子獨具的風趣,也就是最好的風趣,那種風趣就是孔子在挖苦自己時自然流露出來的。孔子有好多時候可以嘲笑自己表面的缺點,或是承認別人對他的批評正中要害。他的風趣有時只是他們師生之間偶爾輕微的玩笑而已,並無深意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