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用人工耳蝸才能聽見東西
『壹』 做了人工耳蝸就一定能聽清楚嗎
人工耳蝸是讓患者能聽見聲音,它可使你的聽力接近正常,聽到說話,聽到說話不等於能聽懂,能否聽懂還要看你的具體情況,比如你的言語基礎、兒童語訓情況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就好比說讓一個重來沒有接觸過外語的人聽外國人講話,他能聽見,但是肯定聽不懂,因此,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
由於患者通過人工耳蝸聽到的聲音可能與正常聽覺有所不同,所以在植入人工耳蝸後,患者需要對人工耳蝸的聲音有一個熟悉和學習的過程,逐漸聽懂語言進而學會講話。經過必要的訓練熟悉過程後,大多數有言語基礎的植入者開機後適應訓練一段時間後,可以聽懂別人的講話,並能參與日常對話。語前聽損兒童在語言關鍵期內植入,通過語訓成功後,也是可以聽懂說話。
『貳』 什麼情況下需要做人工耳蝸,什麼情況需要用助聽器
我們知道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一般是都是耳聾患者才會使用的產品,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用到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呢?
助聽器是一種利用患者的殘余聽力,來放大外界的聲音從而讓聽損患者聽見聲音的一種裝置,而人工耳蝸則是跨過了殘余聽力,直接刺激我們的聽神經讓我們聽見聲音。
助聽器是只需要戴上去即可的,戴在耳朵上面或者耳道裡面,人工耳蝸就不一樣了,人工耳蝸是需要通過手術植入的。
同時在價格方面也是有天差地別的,助聽器價格一般是幾千上萬元,最貴的助聽器也就3,4萬元左右,而人工耳蝸便宜的也要十萬,貴的十幾二十萬,甚至三十萬元,然後人工耳蝸手術是要1萬到2萬元左右。
而現在的耳聾患者如果通過葯物或者手術治療無果的,想要聽見聲音的只能是用助聽器或者人工耳蝸來改善聽力現狀的,所以相比人工耳蝸的價格,助聽器價格已經算是非常親民的了。
助聽器一般是聽力檢查後平均聽損在35分貝以上的就需要佩戴助聽器了,人工耳蝸則是在患者幾乎沒有殘余聽力或者已經沒有殘余聽力的人去佩戴的,因為是刺激聽神經的,因此是不需要殘余聽力了。
『叄』 人工耳蝸是怎麼傳聲讓人聽到聲音的
人工耳蝸一般包括體內的植入體,聽力科學,和體外的言語處理器,頭件三個部分。植入體包括微處理器和電極,是由醫生經過手術植入患者耳內,為聽神經提供電刺激。言語處理器屬於體外部分,聽力設備和校正,有體配式和耳背機兩種,主要是將麥克風收集的聲音按照一定的編碼策略進行處理轉換成電脈沖信號,前沿技術,針對每個患者要採用不同的策略調試合適的參數讓患者聽到最佳的聲音。頭件是利用線圈將處理器的信號傳入植入體。
聲音處理器
● 頭件中的麥克風捕獲外界環境的聲音
● 將聲音傳入處理器中
● 處理器按照一定的編碼策略將聲音轉換為數字信號
● 通過頭件中的發射線圈將信號發送到植入體
● 頭件和植入體通過磁鐵而吸附
植入體
● 微處理器將收到的數字信息轉換為電刺激電流信號
● 將刺激電流傳到植入內耳的電極,不同位置的電極對應不同的聲音頻譜
● 電極將刺激電流傳遞給位於耳蝸內的聽覺神經末梢
● 聽覺神經將信號收集傳達給大腦,產生聽覺
人工耳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聲音處理策略。它決定了聲音在處理器中怎麼被處理,又怎麼傳遞到植入體的電極,在處理過程中有多少原聲信息被保留或被丟失。
聲音處理策略盡管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對人工耳蝸使用者的效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肆』 人工耳蝸有什麼用
耳蝸對於極重度聾的孩子幫助還是很大的,至少能做到聾而不啞,和正常孩子一樣學習交流,以後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相信,做和不做耳蝸將會是兩個不同的人生。也不是什麼壞處,就是費用比較大,後期的配件也需要不少的支出
『伍』 人的耳朵聽不見了,為什麼佩戴電子耳蝸就能聽見
因為電子耳蝸就是幫助人來聽見聲音的,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陸』 人工耳蝸的原理是什麼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 2018年5月1日起,深圳市將人工耳蝸納入社會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有效期5年。屬於國產材料的,按實際價格的90%支付;屬於進口材料的,按實際價格的60%支付。最高支付金額不超過67500元。
人工 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
人工耳蝸
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提高及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近二十多年來,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工耳蝸進展很快,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人工耳蝸是目前運用最成功的生物醫學工程裝置。人工耳蝸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 義大利Volta 發現電刺激正常耳可以產生聽覺。1957 法國Djourno和Eyries首次將電極植入一全聾病人的耳蝸內,使該病人感知環境聲獲得音感。60至70 年代,歐美等國的科學家也成功地通過電刺激使耳聾病人恢復聽覺。通過人和 動物模型的研究發現,電刺激誘發出的聽覺的特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如: 動態范圍窄, 響度增長陡峭及時閾音調識別差等。1972 美國House-3M單通道人工耳蝸成為第一代商品化裝置。從1972年至80年代中期共有1000多名使用者。1982 澳大利亞Nucleus 22型人工耳蝸通過FDA認可,成為全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蝸裝置。現在世界上主要的耳蝸公司是澳大利的Cochlear, 奧地利的Med El 和美國的AB公司。至2010年初,全世界有十幾萬聾人使用了人工耳蝸,其中半數以上是兒童。多道人工耳蝸植入在我國開展已經開始於1995年,這項技術已經較為成熟。隨著人工耳蝸植入工作的開展,病例數量的增加,適應症范圍的擴大,一些特殊適應症的耳聾病例的人工耳蝸植入的療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證實,使人工耳蝸植入的適應症進一步擴大。例如:術前完全沒有殘余聽力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內耳畸形和耳蝸骨化病例的人工耳蝸植入;合並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小齡耳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高齡耳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人類獲得正常的語言不僅需要正常的聽力,還需要聽覺語言中樞的正常發育,這就是為什麼成人語前聾患者即使植入了人工耳蝸,他們可以聽到聲音,但是卻不能聽懂語言及講話。研究表明人類的聽覺語言中樞在5歲左右就發育完成,成人語前聾患者,他們在語言發育前就發生了耳聾,失去了聽覺語言中樞正常發育的機會,他們的聽覺語言中樞失去了可塑性,因此這些患者即使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他們僅僅能夠聽到聲音,無法獲得正常的語言。對於語前聾患者的最佳植入年齡是5歲之前。對於成人語後聾患者,他們的耳聾原因可能是突發性耳聾、葯物性耳聾或先天性內耳畸形基礎上的遺傳性遲發性耳聾(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等。這些成年耳聾患者在耳聾之前,他們曾經有正常的聽力,並且獲得了正常的語言,其聽覺語言中樞得到了充分的發育,因此稱這些耳聾患者為成人語後聾患者。成人語後聾患者是最佳的人工耳蝸植入適應症之一,這類耳聾患者聽覺語言中樞在耳聾之前得到了正常的發育,他們在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後,重新獲得了聽力,能夠喚起他們過去對語言的記憶,因此這類患者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恢復語言能力。對於成人語後聾患者來說,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耳聾後盡早植入人工耳蝸,會很快喚起他們過去對語言的記憶,獲得更好的語言效果。如果耳聾時間很長,患者對過去語言的記憶會淡忘,導致人工耳蝸植入效果的下降。目前老年耳聾患者的人工耳蝸植入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老年耳聾患者多數為語後聾患者,他們耳聾的原因除上述原因外,更多的是由於老年性的漸進性的 聽力減退,直至使用助聽器無效。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壽命的延長,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更多的受到社會、家庭的關注。恢復老年人的聽覺語言能力,能增進他們的語言交流能力,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使老年人獲得自信,大大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老年耳聾患者在接受人工耳蝸植入後,能夠獲得很好聽力語言效果。事實上這項工作在美國和歐洲早已開展,例如在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醫院人工耳蝸中心,相當一部分人工耳蝸植入者是老年耳聾患者,這些老年人工耳蝸植入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交流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例如沒有植入人工耳蝸前,他們不敢開車,而接受人工耳蝸植入後,他們能獨自開車去往超市、醫院等。
『柒』 做人工耳蝸,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 大概
做人工耳蝸的好處:
人工耳蝸與助聽器的聲音放大機制不同,它是將外界的聲音轉變為電活動,通過電極刺激耳蝸內的螺旋神經節細胞,讓神經節細胞興奮放電,再由聽神經傳到大腦中樞,讓人聽到聲音。
做人工耳蝸的壞處:
需要手術,術後有一定風險,可能有並發症。手術並發症主要包括傷口感染、皮瓣壞死、面癱、腦膜炎和電極脫出。少數耳蝸內埋植電極者手術後有輕度的眩暈感,數日內多自行消失。
人工耳蝸產品總費用一般高達12萬~24萬元。
(7)為什麼要用人工耳蝸才能聽見東西擴展閱讀:
人工耳蝸植入對老人的年齡沒有硬性要求,國內最大植入年齡為91歲,國外最大植入年齡為93歲,只要身體狀況良好,一般都可以接受手術,而且效果也不錯。許多老年朋友通過人工耳蝸重回有聲世界,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隨著年齡增長,老人的全身功能都會出現退化,一些老人會出現腦萎縮。從目前的研究來看,老年人植入人工耳蝸後的效果是非常確切的,盡管個別患者有腦萎縮,但也不影響植入效果。
『捌』 什麼情況需要配人工耳蝸呢
人工耳蝸是目前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患者最好的治療辦法。人工耳蝸並不是把原來的耳蝸治好,而是繞開病變耳蝸,找到能夠聽見聲音的方法。應該說所有重度和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的人,都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但是有個問題,人工耳蝸主要是起到耳蝸的功能,繞過耳蝸,所以感應神經性耳聾中,有一部分人是聽覺神經的問題,如某種原因引起聽神經斷了,如聽神經瘤手術後,還有一種疾病叫聽神經病。如果聽神經病本身病變在耳蝸的內毛細胞,這類的聽神經病可以做人工耳蝸。但如果聽神經病的患者,本身確確實實是神經引起的,因蝸後神經病變引起,就不適合做人工耳蝸,人工耳蝸的效果比較差。另外什麼人能做人工耳蝸的問題,還有一個方面是有語前聾和語後聾的說法。所謂語前聾,即人從出生到做人工耳蝸前從來不會說話,在學會語言之前,就已經完全聽不見了。語前聾的人也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但是有一定的年齡限制。學習語言最佳的年齡是在比較小的時候,1-2歲、2-3歲,甚至六歲、十多歲都可以。試想一個人已經40-50歲,成年以後,他從來沒有聽見過聲音,那時即使植入耳蝸,可以聽到聲音,但不能辨別這種語言。所以對這類患者有一定意義,植入耳蝸以後,如身後汽車喇叭一打,可以回頭,能知道有聲音、有汽車過來,但是只能聽到聲音,不明白是不是汽車喇叭的聲音。人過了語言發育時間後,說話很難學會。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語前聾的成年人,不是說不能植入耳蝸,但是植入耳蝸後,學習語言的效果較差。語後聾沒有這么嚴格,盡管是成年人,做耳蝸植入,因為患者已經會說話,即使年齡比較大,也完全可以做耳蝸植入,而且效果比較好。再一個就是年齡方面,小孩生下來耳聾,是先天性的感應神經性耳聾,這種情況應該說植入的年齡一般是一歲左右,就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當然如錯過了,三歲、四歲、五歲是不是可以呢?也是可以的。但是植入晚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言語發育,即越早植入,患兒從小跟別的孩子一樣聽聲音,有利於聽覺中樞的發育,有利於盡早學會語言交流,主要是這種情況。從人工耳蝸植入是否適合來說,孩子肯定沒問題,國內植入人工耳蝸,很多都是小孩。現在人年齡大了,老年人聽不見怎麼辦呢?如果老年人聽力非常差,配助聽器後依然不能改善聽力,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也可以做人工耳蝸植入,這種人屬於語後聾,植入效果也不錯。總的來說,人工耳蝸自發明以後,全世界已經有將近60萬人植入了人工耳蝸,並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國內也差不多有6
『玖』 人工耳蝸的原理
人工耳蝸技術是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方法。人工耳蝸是根據耳蝸生理原理開發的一種電子仿生裝置,是聽力學、醫學、生物醫學、微電子學、材料學、機械學相結合的跨多學科的高新技術產品。人工耳蝸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傳入人體的耳蝸,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刺激分布在那裡的聽神經纖維,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人工耳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成果之一,對於輕度到中重度的聽力損失,助聽器可以有較好的補償效果,而對於重度或極重度耳聾,人工耳蝸的植入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能使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恢復聽覺的唯一有效裝置。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
中文名
人工耳蝸技術
用途
治療重度聾至全聾
屬性
醫學治療技術
裝置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又名:仿生耳、電子耳蝸、耳蝸植入),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聰的病人(聾人)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與助聽器等其它類型的聽覺輔助設備不同,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對位於耳蝸內、功能尚完好的聽神經施加脈沖電刺激。大多數人工耳蝸設備由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組成。體外部分由麥克風、語音[1]處理器以及用於向植入部分發送指令的信號發射器組成。植入部分由信號接收及解碼模塊、刺激電極陣列組成。
發展歷史
人工耳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至少200年以前。義大利科學家Alessandro Volta發明了電池,電壓單位伏特(Volt)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利用電池為研究工具證實了電激勵可以直接激起人體的聽、視、嗅和觸覺感知。當他將一個50伏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貼近雙耳時,它感覺到:「……當電路接通的那一刻,我覺得我的頭被震了一下,過了一會我開始聽見一種聲音,或者說是一種噪音,我無法確切描述:那是一種帶著電火花的噼啪聲,好像有什麼粘稠的東西被煮沸了……這種可怕的感覺讓我不敢再繼續重復這個實驗,因為我覺得對大腦的電擊很危險……」在此後的150年裡,沒有出現關於聽覺系統的電刺激效果的安全而系統的研究的相關報道,直至現代電子技術的出現。1937年,S.S.Stevens和他的同事運用真空管振盪器和放大器,證實了至少三個與「電聲感知」有關的機制。第一個機制是「電動機械效應」,具體指電刺激使耳蝸中的纖毛細胞振動,從而使人在與電刺激相對應的聲刺激信號的頻率點上感覺到一個音調信息。第二個機制是鼓膜將電信號轉換成聲學信號,從而使人在2倍信號頻率點上感覺到另一個音調信息。Stevens等人之所以能將第二個機制從第一個中分離出來是因為他們發現鼓膜破損或缺失的病人只能感覺到原始頻率的音調信號。第三個機制與聽覺神經的直接電興奮有關,因為有一些病人稱他們在正弦電激勵信號中感到有類似雜訊的聲音,隨著電流變化有著劇烈的響度增加,並且時常會引起面部神經興奮。然而,最早證明聽覺神經的電刺激效應的卻是一組俄羅斯科學家,他們聲稱觀察到了一個中耳和內耳耳聾的病人在電刺激下的聽力感知。
在1957年,法國醫生Djourno等人成功的運用電刺激使兩個完全耳聾的患者產生了聽力感知,他們的成功刺激了20世紀60-70年代美國西岸一系列恢復耳聾患者聽覺的深入研究。雖然早期研究的方法與現在的技術相比很原始,但是它們指出了許多關鍵問題和一些為了能成功實現聽覺神經電刺激而必須考慮的限定條件。例如,他們發現,與原聲聽覺相比,聽覺神經的電聲聽覺的動態范圍小很多,且聲音變化幅度劇烈,時域音調也僅限在幾百赫茲范圍。Bilger對這些早期的實驗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分析。1972年第一台與單道人工耳蝸相配套的聲音處理器問世,1977年奧地利人研製出世界第一個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系統,1978年澳大利亞人格雷姆.克拉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耳蝸。證明人類研究電刺激替代裝置在整個人類世界的成功探索。 人工耳蝸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特別是隨著近年來生物醫學工程等高新技術的出現,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成為目前全聾患者恢復聽覺的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據統計,全球現在約有3萬多耳聾患者使用了人工耳蝸。
『拾』 人工耳蝸是怎樣讓聽障者聽到聲音的
人工耳蝸的原理是繞過受損的耳蝸,用一根電極去直接刺激耳蝸內的神經纖維。人工耳蝸分為兩部分:體內的植入體和體外的聲音處理器。植入體包括一個刺激器和電極,通過一個微創手術(無需開顱)把植入體放入頭皮下,把電極放入耳蝸內即可。手術一個月以後,佩戴上外部的聲音處理器,就可以聽見聲音了。因為每個人的耳蝸發育形態各異,大小也完全不同。所以奧地利人工耳蝸可以根據耳蝸大小選擇電極,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