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級高校東西部撥款不同
1. 高校撥款主要來自哪裡各個大學的撥款具體為多少
各個學校距離情況不一的,所有的學校都會接受中央每年的教育財政撥款的,然後就是教育部直屬高校還有教育部的專項撥款,其他各部所管學校都均有其所屬部門的專項撥款的,985和211的也有這兩項工程的專項款的,地方與教育部共建的主要當地政府撥款為主,另外就是高校教師自己課題撥款的。
2. 財政撥款和學校撥款的區別
財政撥款和學校撥款的區別
1、性質不同
財政撥補主要是針對財政補助撥款單位,這類單位財政撥款只是部分來源,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通過財政撥補以前年度應該支付而沒有支付的部分。
財政撥款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撥付的財政資金,但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2、內容不同
財政撥款的單位應該是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一般來說主要涵蓋財政全額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也就是說這類單位全部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都是財政撥款。
財政撥補主要是針對財政補助撥款單位,主要涵蓋的是事業單位和自收自支單位,主要包括部分學校、醫院等。
3、待遇不同
財政撥款是指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也就是說這類單位經費是按核定的財政全額撥款,自己本身沒有什麼壓力,更不存在風險;撥補主要是針對財政補助撥款單位,這類單位財政撥款只是部分來源,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風險比較大。
3. 各高校的國家財政撥款
http://www.e.cn/jiao_yu_jing_fei_497/20071231/t20071231_273719.shtml
或許能在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網路中心 找到比較符合的,但不全公布
4. 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實施緣起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優化區域布局結構。設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專項資金,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2011年教育部提出啟動「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
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主要是為了解決高等教育尤其是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布局不盡合理的現象,重點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實力的中西部地區本科院校,加強本科教學基本設施的改善和本科教學質量的提高,進而解決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落後問題。
1、歷史上部屬高校的調整
歷史上我國重點大學多隸屬於國家不同的部委,這些不同的部屬高校(有行業性質較強的專科、普通院校和重點院校)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國家教育領導體制改革後,中央將原來的部委所屬高校調整為大部分(75所)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少部分工信部等其他部委主管,其他高校改由省級地方政府管理,即形成了高校隸屬格局:少數中央部(委)屬高校和多數地方政府所屬高校。中央部屬高校得到的資源較多,發展較快,而大多數省屬高校得到的財政支持較少,其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優質教育資源機會的不公平
隨著社會的發展,高等教育越來越成為一種優質資源,甚至成為了地方的金字招牌。地方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對重點大學的扶持。隨著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大學的推進,地方政府因為給國家重點大學投入大量資金而開始干預重點大學招生指標的分配。國家重點大學「招生屬地化」現象隨之變得嚴重,有的大學甚至是將年度招生指標的60%都投在所在省份。高考中,不同省份學生得到國家最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機會(比如考入北大、清華等「985工程」、「211工程」大學)逐步被拉大,甚至是相差好多倍。國家重點大學屬地化現象,導致教育機會不公平,引起了社會的詬病,國家教育部逐步調整,要求部屬重點大學把屬地招生指標逐步壓縮到30%以內。
3、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現實
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的20個省(區、市、兵團)擁有人口7.2億,佔全國總人口的55.38%;擁有地方屬普通高等學校1150所,佔全國總數的50.81%,其中,本科院校481所,高職高專院校669所,但其中重點高校卻很少。 我國高等教育擴招後,中央屬高校承擔了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和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而地方屬高校則承擔了高等教育大眾化和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據統計,95%以上的大學生在地方屬高校就讀,因此,地方屬高校實際成了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的主力軍,也是滿足人民群眾讀大學的主要供給力量。但是,東部和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差異反映到地方屬高校建設上,也是令人吃驚的。以地方屬高校的生均預算內撥款為例,2008年,北京市為24380.4元、上海市為15349.2元、廣東省為10622.18元、天津市為9826.92元、浙江省為8771.4元、江蘇省為8156.83元;而位於中西部地區的湖北省僅為3713.46元、四川省為4000.78元、安徽省為4078.57元、河南省為4099.88元、江西省為4236.33元、湖南省為4531.27元。也就是說,中西部地區與東部和發達地區地方屬高校在生均預算內撥款的差距為2~6倍,在其他方面的差距也就可想而知。
4、覺醒的省級政府戰略
不足100所國家重點大學區域分布高度集中。75所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北京市就分布了24所,上海8所,江蘇7所……,而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寧夏、青海、新疆、西藏、江西、廣西、雲南、貴州、海南等13個省份區域都沒有1所國家重點大學。教育公平要求國家調整重點大學資源區域分布。高等教育不發達省份的政府認識到優質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向國家提出關於省屬大學納入國家重點建設的希望和要求。於是,國家逐步在這些省份都重點建設1所大學:鄭州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大學、新疆大學、西藏大學、南昌大學、廣西大學、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等先後納入到了國家「211工程」和「省部共建」戰略之中。高等教育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省級政府逐步覺醒,便大力支持省屬高校依靠自身特色積極爭取相關國家部委的資金和資源支持,以從戰略上最大程度破解其發展受限的不利局面,推動自己的快速發展甚至是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
5. 為什麼教育投入各地的差異巨大,甚至有拖欠工資的情況
2019年底,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數據,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6143.00億元,比上年的42562.01億元增長8.41%。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6995.77億元,比上年的34207.75億元增長8.15%。
據統計,2018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5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11%。
看看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你會發現,地區間差異還是很大的,比如北京和河北,人口差別巨大,但經費比較接近。即便是上海,教育經費也是沒有辦法和北京去比的。更具體的可以看生均經費,包含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教育事業費和公用費用支出這3個方面。
生均費用的差距就更加明顯了,北京生均費用4.2萬,河南的生均費用才3200元,只有十四分之一。各個學習階段的平均費用都有,具體對比你可以仔細看一下。
這個費用是教育部網站公示的,看完這個費用,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討論區留言。
註:1.本文所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不包括台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2.2018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900309.5億元(初步核算數)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0904.13億元均來源於《中國統計年鑒-2019》。
6. 求國家對各個大學的撥款數目的數據
一、「世界一流大學」
北京大學 18億 (教育部撥款)
清華大學 18億 (教育部撥款)
二、「國內一流、國際知名高水平大學」
浙江大學 14億 (6億+8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復旦大學 12億 (6億+6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上海交通大學 12億 (6億+6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南京大學 12億 (6億+6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北京師范大學 12億 (6億+6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哈爾濱工業大學 10億 (3億+3億+4億)(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省撥款)
北京理工大學 10億 (3億+3億+4億)(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市撥款)
西安交通大學 9億 (6億+3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中國科技大學 9億 (3億+3億+3億)(教育部撥款+中科院撥款+省撥款)
「國際知名的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未簽約、經費未公布)
三、「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學」
依據中央資助經費經費情況分列如下:
1.中央資助經費為3億以上(不含3億)的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億(3億+3億+3億) (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市撥款)
西北工業大學 9億 (3億+3億+3億) (教育部撥款+國防科工委撥款+陝西省、西安市以土地等形式)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兩校共14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武漢大學 8億 (4億+4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四川大學 7.2億 (4億+3.2億)(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吉林大學 7億 (4億+3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2.中央資助經費為3億的大學:
中山大學 12億 (3億+9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廈門大學 6億 (3億 +1.5億+1.5億)(教育部撥款+福建省撥款+廈門市撥款)
東南大學 6億 (3億+3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同濟大學 6億 (3億+3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山東大學 8億 (3億+5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華中科技大學 6億 (3億+3億) 教育部撥款+湖北省、武漢市以資金、項目等形式)
蘭州大學 4. 5億 (3億+1.5億+土地)(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重慶大學 5.4億 (3億+2.4億) (教育部撥款+市撥款)
哈爾濱工程大學 4億(3億+1億) (國防科工委+省撥款)
3.中央資助經費為2億的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4億 (2億+2億) (教育部撥款+遼寧省、大連市撥款)
東北大學 4億 (2億+1億+1億)(教育部撥款+省撥款+沈陽市撥款)
華南理工大學 4億 (2億+2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中南大學 4億 (2億+2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湖南大學 4億 (2億+2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3.6億(2億+1.6億) (教育部撥款+省撥款)
青島海洋大學 3億 (教育部、山東省、中國海洋局、青島市總撥款額)
南京理工大學 2.8億(2億+0.8億) (國防科工委+省撥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8億(2億+0.8億) (國防科工委+省撥款)
.
在其他地方還見過一些省級大學的撥款情況,但不記得在哪看的了.在網上只能找這么多了.要不你再問問別人吧.
7. 雙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國家是怎麼撥款
一流大學的一流學科沒有單獨撥款。
8. 事業單位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有什麼區別
一、概念不同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二、包括內容不同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三、作用不同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單位除財政撥款外沒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當然爭取全額撥款好,這樣人員的工資、基本獎金就有了保障。如單位的其他收入很多,還是差額撥款好。因為差額撥款下,財政對單位的監控較少,單位自由度更大。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9. 國家教育投資和軍費開支在國家預算中所佔的比例
教育投資是投入教育領域,用於培養後備勞動力和專門人才以及提高現有勞動力素質的人力和物力的貨幣 表現。教育投資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物質基礎。
國家對教育投資的數量反映國家對教育投資的規模。教育投資在財政支出或國民生產總值中支出的比例反 映了教育投資與國民經濟的關系,反映了教育投資的水平。國家教育投資的數量和比例受該國歷史文化傳統、 政治、經濟、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那麼根據中國的國情,中國教育投入呈現哪些特點同時又面臨哪些問 題呢?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投資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但仍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教育規模龐大,1994年全國各級各類學生達到2.77億人(普通學校在校生數2. 166億),教職工隊伍有1300多萬人。盡管用相對少的資金支撐著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但教育經費需要的 數額也是巨大的。
建國以後,一直到1978年,國家預算內教育事業經費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從沒有 超過8%。國家預算內教育基建投資占國家基建投資總額的比例,也一直在20%以下。由於長時間教育經費基數太 低,辦學資金不足,造成了教育物質基礎十分薄弱。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把發展教育確定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之一,教育投資的絕對 量比較快的速度增長。若不考慮物價影響,1994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總支出達到1174.7億元〔1〕,比1989年的5 03.9億元增長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長26.6%。1994年國家財政預算內教育支出達到884.0億元,比1980年的10 8.2億元增長了7.17倍,比1989年的397.7億元增長了2.22倍,平均每年增長24.4%。預算內教育支出占國家財政 支出的百分比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的12.64%(見附表一)。
附表一:1980—1994年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
單位:億元
(附圖 {圖})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4年)國家教委編P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1994年數據見 《中國教育經費統計資料》1994P2 中國統計出版社1995年9月
盡管1980年三中全會以來,教育經費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支出仍屬世界上最低的國家 之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的統計,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經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為5.1%,其 中發達國家比例為5.3%,發展中國家比例為4.1%,最不發達國家的比例為3.3%,中國僅為2.3%(見附表二)。 如果將廠礦企業辦學開支的教育經費、城鄉教育費附加以及社會集資、教育基金、學生交納的學雜費等其他非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都計算在內,也不過3%左右,仍屬世界最低水平。
附表二:1980—1991年公共教育經費
美元(十億) 占國民生產總值的%
(附圖 {圖})
資料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教育報告》1993 p94
另外需要指出:近些年來我國各級教育生均經費雖然在逐年增加,但由於物價上漲幅度增加過快,使增加 的有限教育事業費和教育基建投資實際效益大打折扣。教育投入的實增長率增長不多,有的出現負增長。例如 從1990年到1994年,我國地方所屬高等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各年度依次為3101.78、3429.87、3874.98、3 894.63、4058.19元〔2〕,1991年到1994年分別比上年增長了10.58%、12.98%、4.20%;但1991年到1994年的通 貨膨脹率(物價上漲幅度)分別為3.4%、6.4%、14.7%、21.7%〔3〕;如果扣除物價上漲指數,1993年1994年公 用費不僅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與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產生了尖銳矛盾。突出表現在各級各類學校校舍不足,必備的 教學儀器設備圖書短缺、學校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公務和業務費短缺、全國范圍的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等方面。 這些矛盾越是在貧困地區,表現越尖銳。
二、從教育投資結構來看,中國財政教育撥款三級教育配置同國際相比基本類似,但大中小學生生均投入相差過大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3年的統計,1990年我國學前和小學教育投入占日常經費總投入的32.7%,中學占 34.4%,高等教育佔18.6%,這個數字與世界部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相比,居中等水平(見表三)。然而,從我 國預算內實教育事業費各級教育分配比例來看,高等教育撥款的份額要高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
附表三:部分國家各級教育所佔日常經費的百分比
(附圖 {圖})
選自教科文《世界教育報告》1993 p151-154
從教育內部結構來看,我國高等教育規模遠遠小於中等和初等教育的規模。從初等、中等、高等三級教育 生均費用之比來看,1990年我國小學、中學、大學的年生均費用之比為1:2.28:29.34;1993年為1:1.73:17.93 (見附表四),其變化較大的部分原因在於大學生生均公用經費減少,部分費用轉由學生家庭分擔。此外,中 小學經費投資增長速度也略高於高等學校。
附表四:地方所屬學校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
單位:元
小學 普通中學 職業中學 中師 大學 1990年 105.40 240.11 444.44 1344.15 3101.78 1991年 114.79 254.63 464.49 1411.63 3429.87 1992年 139.35 300.96 526.01 1585.91 3874.98 1993年 217.22 375.16 608.65 1723.05 3894.63
資料來源:《中國教育綜合統計年鑒》(1994年)p3 國家教育委員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1990年我國三級學校生均日常經費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為0.05:0.15: 1.93(或1:3:38.6),同其他一些國家相比(見表五),是所有國家中相差最懸殊的。雖然生均經費大學生要 高於中、小學生,但差距之大,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和其它發展中國家。
附表五:一些國家生均日常經費與人均GNP的比例(1990) 國家 學前、小學 中學 大學 美國 0.13 0.35 0.21 巴西 0.11 0.13 1.10 印度 0.11 0.15 0.83 日本 0.14 0.16 0.49 韓國 0.12 0.11 0.06 法國 0.19 0.27 0.41 英國 0.15 0.27 0.42 義大利 0.14 0.23 0.45
資料來源:選自《世界教育報告》1993 p155—159
一般來說,國際間教育投資結構比例的變化是與教育、經濟發展變化相適應的。經濟、教育發展水平較低 的國家,接受初等教育的學生數在三級教育學生總數中比例遠遠大於其他兩個階段。此時教育投資的重點是初 等教育。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初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況下,轉向發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教育投資的比例也會發 生調整。隨著人均GNP水平的不斷提高,三級教育投資比例的差距會縮小,三級教育生均經費差距也會縮小。北 京師范大學王善邁、孫玉萍曾對人均GNP不同的國家進行過統計分析,亦得出了如上的結論。
三、中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間教育經費投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明顯,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至1993年,東部地區在國民 生產中的比重已達60.1%,西部才佔13.1%。在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方面,東部地區4580元,西部為1408元,東部 是西部的3.25倍〔4〕。地區間教育經費投入也存在懸殊的差異,從義務教育階段預算內生均事業費支出看,1 993年北京為628.68元,上海704.77元,天津為401.66元,而廣西為181.70元,寧夏為205.65元,甘肅為176.1 7元,貴州僅為129.56元〔5〕。就是沿海發達地區對義務教育投資無論是總量還是平均水平卻遠遠高於貧困後 進省份。中國本世紀末實現「兩基」的難點在農村貧困地區,而對義務教育投資強度差距的擴大更加重了貧困 地區實現普及義務教育的難度。在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地區間教育經費投入的差異近幾年明 顯擴大。
四、教育經費來源從渠道較為單一變為逐漸形成多渠道辦學新格局
三中全會以前,我國教育經費來源渠道比較單一,主要依靠國家投資。十餘年來的改革與發展,促使多渠 道籌措資金辦學局面逐漸形成。1986年預算外教育投資總額占教育投資的比例不到24%,到1994年已經超過了4 0%。從1989年到1994年我國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逐年下降,由1989年的66.88%下降 至1994年的59.38%。1994年,我國財政預算內撥款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為59.38%,個人交納學雜費占教育總 支出份額由93年的8.22%上升為9.87%;社會捐集資辦學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6.55%,企業辦學經費為5 .99%,校辦企業、勤工儉學和社會服務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4.08%;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占教 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0.72%,較1993年的0.31%增長了一倍多;各級政府徵收用於教育的稅費(包括城市教育費 附加、農村教育事業費附加)占教育經費總支出份額的8.92%,其它教育經費為3.96%〔6〕。上述統計數字說明,我國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渠道、輔之以稅、費、產、社、基的多渠道籌措經費體系已經形成。從國家財政統 一撥款到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的轉變,是我國現階段解決教育經費來源短缺的客觀形成的必然途徑。
五、教育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在擴大地方教育決策統籌權和經費籌措多元化方面收到顯著成效,但經費分配和使用仍明顯脫節
三中全會以前,我國教育經費的分配是由中央財政切塊戴帽下達,地方財政部門管理,教育部門安排使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財政體制於80年代初期、中期和後期進行了以「分灶吃飯」、「分級包干」、「大包干」為主要標志的三次逐步深入的改革,教育系統與此大致相應地推進了教育投資體制改革,包括中央和地方實 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體制,教育經費相應由各級政府籌措,財務管理分級負責。目前,基礎教 育由中央、省政府、地方財政共同承擔政府投資責任,以地方政府為主,中央和省級通過轉移專項基金形式進 行補助。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管理。國家撥款來自中央和地方政府。其中國家教委直 屬高校和中央其他各部委所屬高校的撥款由財政部劃撥給國家教委和中央其他各部委,再分別由他們分配給高 等學校,地方所屬高校撥款由省級財政部門劃撥,其中少數高校由地區或縣級財政劃撥。高等教育經費目前實 行「綜合定額加專項補助」的分配方式,並執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補,節余留用」的原則。
這種教育投資管理體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財權和事權分離,政府教育投資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使 教育管理部門計劃、預算、分配、監督的宏觀調控職能不能充分行使。教育經費「層層包干」「層層下放」, 使得中央和省兩級財政對教育投資的宏觀調控職能削弱,學校間、地區間的餘缺難以調劑,地區間教育投入水 平差異日趨擴大。
2005年以來,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先生為代表的某些人,已經不止一次地提到對中國軍費的規模感到「憂慮」,甚至指責中國的軍費規模已經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某種「威脅」。為了說明這種「憂慮」和「威脅」的說法是缺乏根據的主觀臆測,筆者設計了一個可以用來評估各國軍費規模正常參考值的公式,通過公式的推算,可以幫助大家從較為客觀的角度,對各國的軍費規模的大小和相對合理的程度做出判斷。
目前,衡量一個國家軍費水平的高低,通常採用人均軍費橫向比較法。例如按這個國家的總人口來平均計算國民人均軍費的多少;或者按這個國家軍隊總員額來平均計算軍人人均軍費的多少,然後與其它國家進行橫向比較。例如以美國為例,2006年度軍費預算為4200億美元,美國全國人口約為3億,國民人均軍費為1400美元。按美國軍隊總員額150萬人計,軍人人均軍費約為28萬美元。再以中國為例,2006年度軍費預算為351億美元,中國全國總人口約13億,國民人均軍費約27美元,只相當於美國的約52分之1。按中國軍隊總員額230萬人計算,軍人人均軍費只有約15200美元,只相當於美國的18分之1。橫向比較可以看出美國的軍費水平大大高於中國,而中國的軍費水平與美國相比屬極低水平。
此外,從各國軍費在世界軍費總額中所佔的比例,各國軍費在各自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與全世界軍費總額在世界國民生產總額中所佔比例的比較中,也可看出各國軍費水平的高低。據聯合國以及國際非政府組織2002年的相關資料統計,美國當年軍費開支約佔世界軍費總開支的43%,日本為6%,英國為5%,德國為4%,中國為2.9%。當年全世界各國的軍費總和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為2.6%,而美國的軍費開支占當年本國國民生產總值已接近4%,大大高於世界平均值,中國則只有約1.3%,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值。
上述方法雖然可以說明一些問題,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它們只能說明在橫向比較中誰的軍費規模大,誰的軍費規模小,卻不能說明這種大與小就其本身的正常需要來看,是否相對合理。就如同看一個人的體重大小是否合理,還要看他的個子高低,三圍比多大,不能單看體重一項指標。因此,設計一個能夠考慮到各國大小不同、發展程度不同的評估各國軍費正常參考值的公式是很有必要的。用按照各國具體情況評估出來的正常參考值,來衡量各國軍費就其本身情況和正常需要來看是偏高還是偏低,就如同衡量一個人的體重是否超標一樣,這是一種自我比較的方法,可能對各方進行較客觀的判斷,以及對國際軍備控制與裁軍事務的相關研究會有所裨益。
筆者認為,要確定一種國家軍費正常參考值的評估方法,首先必須找到影響一個國家軍費開支大小的基本因素,而這些因素又是比較帶有共性,並且較容易定性和量化。在確定估算方法時,不僅要追求相對合理,又要照顧到某些動態因素與靜態因素的可能變化,同時估算方式還要簡便易行。
按照以上的思路,筆者從諸多因素中選擇了以下幾個主要因素作為估算的依據,並加以必要的分級與量化。總的構想是以世界軍費總額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為基礎,通過不同國家各項因素系數的修正,得出相應的數值。不同國家軍費正常值的計算結果均將低於或接近世界軍費總額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平均比率,目的是顯示從嚴控制軍費的增長,以逐漸降低軍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同時以各國正常合理的防衛型需要為基礎,並且盡量照顧各國在估算中的相對平衡。具體方案如下:
設計的估算方程為:
M = R•G•P•A•B•C.•N
M代表軍費(Military expenditure)即軍費正常參考值。可以美元為估算單位。
R 代表世界軍費總額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Rate)。這個數值是動態變化的,每個年度的比率將會隨著軍費總額及國民生產總值的增減而變化。它也是一個實際數值,只能以前一年度的實際比率來估算第二年的軍費正常參考值。例如2002年世界軍費總額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為2.6%,可用來推算2003年度的軍費正常值;而在2003年則上升到2.7%,可用來推算2004年度的軍費正常值。
G 代表國內國民生產總值(GDP)。這一數值也是動態變化的。各個國家所處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發展速度與規模不同,GDP的總量往往相差懸殊。而且每個國家在不同年度,其GDP也在變動之中。筆者在設計估算方法中發現,這一因素往往是影響國家軍費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在這一因素中,往往包含了這個國家的軍事人事成本與軍備研發和生產成本。該數值可從世界銀行年度報告中引用。
P 代表國家總人口(Population)。為了便於估算,筆者按照不同人口規模設定了不同的系數,原則上是人口的規模與系數大小成正比關系,這是因為考慮到人口越多,安全因素和相關任務也會增多,具體方案如下:1億為0.85;≥1億為0.9;≥5億為0.95;≥10億為1。
A代表國土面積(Area)。國家大小與國土面積直接相關,國土面積遼闊,意味著國防任務的繁重,特別是對陸地和空中,以及空間軍兵種力量和設施的需求量較大,因此,筆者在設計系數時,仍按系數與國土面積的大小成正比關系,具體方案如下: 100萬平方公里為0.85;≥100萬平方公里為0.9;≥500萬平方公里為0.95;≥700萬平方公里為1。
B 代表陸地疆界長度(Border)。陸地疆界長度表明這個國家的陸上邊界防衛任務的大小。邊界線越長,任務越重,需要的相關軍事力量與設施也越多,這方面的軍費需要量也就相應要高,反之則會相對減少。筆者設計的具體方案如下:2000公里為0.85;≥2000公里為0.9;≥5000公里為0.95;≥10000公里為1;無陸地疆界的島國,此項按0.7計。
C 代表海洋疆界長度(Coast)。這一因素與海上軍事力量的規模需求直接相關。海岸線的長短,與海上專屬經濟區,以及海上運輸線的規模也直接相關,因此對一些濱海國家,或者有內海的國家,海上軍事力量與設施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影響各國軍備與軍費開支規模的重要因素。具體方案如下:3000公里為0.85 ;≥3000公里為0.9;≥5000公里為0.95;≥10000公里為1;無海洋疆界的內陸國家,此項按0.7計。
N代表有核系數(Nuclear weapon)。有核軍備的國家,必然在常規軍費以外多開支核軍費,因此在評估正式宣布並被公認的有核國家軍費時,需要增加這一系數,此系數定為1.2。
現以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八個國家為例,將2004年的相關數據與系數(見表1)代入上述方程,可以估算出這八個國家2004年度的軍費正常參考值(見表2)。表中各國的G 引自2005年世界銀行的報告;R採用《SIPRI年鑒2004: 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統計的2003年數據,為2.7%;其餘因素 P、A、B、C 的數值引自參考文獻中的兩本「世界地圖集」;八國2004年實際軍費值引自《SIPRI年鑒2005: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的統計數據。
從上述估算中可以看出,美國的軍費規模已經超過其正常參考值達+34%,在八個國家中高居榜首,這說明美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大大超出其自身國防的需要。這與他們的全球戰略思想直接相關。既要充當世界憲兵;又要武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還要無限擴大在全球的陸上、海上、空中、太空的軍事控制權;軍事干預和圍堵別國等,將所謂美國國家利益置於其它國家利益之上的帝國慾望,是造成這一反常現象的根本原因。
日本之所以出現-36%,即實際軍費低於正常參考值,是因為日本尚未進入完全正常的國家行列,軍事方面受和平憲法的約束。即便如此,由於其GDP較高,雖然其實際軍費只佔GDP的1%左右,但軍費水平仍然排在世界前4位以內。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日本對二戰的歷史教訓認識不足,想恢復軍事大國的意圖逐漸抬頭,軍費突破GDP的1%是必然趨勢。
而中國的軍費規模卻大大低於正常參考值,在八個國家中處最低水平,實際軍費低於正常參考值達-59%。這說明從正常的國防力量來說,中國的實際軍費距實際正常需要還相差甚大。近幾年軍費年度增長率之所以達到百分之十幾,就是因為原來的水平太低。眾所周知,中國軍人的薪金很低,與發達國家相同級別的軍人相比要低十幾二十倍。軍人待遇要改善;新軍事變革要跟上;必要的軍備要更新;國防戰略任務要逐步滿足;國家的主權要維護。在國家經濟能力許可的情況下,適當加快補缺投入力度無可厚非。何況我們奉行的是和平發展國家戰略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不追求霸權,不需要大規模的擴軍。從表2的比較中可以看出,即便在加快投入的情況下,中國的軍費規模仍處於很低水平。因此,無端指責中國國防費用過大,增長過快,對別國和地區構成所謂「威脅」,完全是站不住腳的無稽之談。
至於英國和法國的實際軍費在2004年度超出正常參考值達11%和22%,可能與其軍備更新及研發有關,但與他們的非單純國土防禦戰略不無關系。德國的實際軍費稍低於正常參考值的原因與日本的情況類似,但他們在處理戰後責任及不追求軍事大國的目標方面遠勝於日本。
印度的情況和中國類似,它2004年度的軍費實際水平低於正常參考值-17%,作為一個人口大國,經濟實力尚較低弱的情況下,以適當的低水平軍費來維持必要的國防能力,不失為明智之舉。
一個國家每個年度的軍費正常參考值,會隨各項因素系數的變化而變動。其中G、R、P、N等因素可變性較大,而A、B、C等因素則相對穩定。而影響各國每年軍費實際數額增減的原因很多,例如一個國家的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發生重要變化;當國家處於國際戰爭或國內戰爭的准備和進行階段時;與別國或國家集團處於冷戰、沖突或軍備競賽狀態;與非國家集團的武裝沖突;周期性的軍備更新;軍備控制和裁軍行動;國內外形勢緊張或緩和;舉行重大的軍事活動;以及軍隊人事和軍備成本發生變化等不同原因。實際軍費與正常參考值之間差額變化的幅度在上下10%以內,應屬正常范圍。實際軍費每年的變動所顯示的波形曲線,一般會環繞或靠近軍費正常參考值的軸線隨時間坐標向前運動,不會長久大幅偏離正常參考值的軸線,因為大幅超出正常參考值的軍費開支,從長遠來看,終究只是一種暫時的「峰值」現象。
和平時期各國軍費如果按此估算方案向正常參考值不斷調整,軍費的絕對值雖然可能會隨經濟的發展逐步提高,但其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率最終將日益減小,這對大家應該都是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