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里為什麼找不到餛飩
1. 山海經是一部奇書,書中動物在現實中為什麼找不到呢
幾千年歷史,並不是一二個小時所能完成的任務。它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體系結構,亦並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道明白的。它們不是神話,而是一句句歷史事件,只是人們把山海經誤讀為了神話。下文作為參考列舉文獻。有可能把鱷魚,大的蟒蛇看作是龍也不好說。古人活動范圍受交通不便的限制,作者不可能每個都見過,有的動物可能是其他人轉述的,一傳十十傳百,在轉述過程中出現錯誤也在所難免。造成現在的我們發現好多動物不存在的結果。
這是一系列的天文事件,不是孤單的。大家可以搜索一下。三海經里的好多東西正在被證實!一個步量就可以證明!上下四方,南海北山,且等等。中國民族的老祖先沒有那麼無聊!!!!!是一萬多年前左右的文物挖出來本來就很少,只有建築保留下來,像吳哥窟,金字塔,等等,那個文明由於世界級戰爭消失了,包括著名亞特蘭蒂斯,然後進入冰河時代,為什麼恐龍挖出來那麼多,遠遠比挖出的人骨多 ,好好思考一下,成為化石需要特定環境,還有別的原因有點多就不寫了
2. 怎樣理解文學作品中的混沌
《現代漢語詞典》 沒有「 渾沌」條,只有「混沌」條,釋義有兩項:1)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2)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這個解釋沒有包括國外的用法,也沒有概括全現代漢語中混沌(渾沌)的用法。
一個詞的「義項」隨著時間的推移,主要發生兩種形式的變化:1)擴展與收縮;2)轉換。渾沌一詞也不例外。粗略看來,在現代漢語中,「渾沌」(混沌)主要有如下四種含義:(1)混亂(貶義);(2)混合、中介;(3)自然,淳樸,未分化(褒義或中性),不懂事;(4)朦朧,模糊,糊塗。
中國人常把混沌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
渾沌(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渾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渾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渾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渾沌,渾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 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應帝王》中的渾沌(見下文)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渾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3. 混沌什麼意思
混沌一般與第一代神中的某個神相對應,也有的與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個神對應。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後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終極混沌」。在古代,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現代,特別是近現代科學中,較突出的是後者。熱力學講到了終極混沌;非線性動力學講到了日常混沌。
釋義
混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開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道教稱為「元氣狀態」《淮南子�6�1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為物,謂之太一」。王充《論衡�6�1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後用以形容模糊隱約的樣子:在這渾沌的燈火里,滲入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也形容幼稚糊塗:跟那種渾沌無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說不清。
《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
1)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
2)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這個解釋沒有包括國外的用法,也沒有概括全現代漢語中混沌的用法。
混沌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
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
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1.神話中的混沌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6�1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6�1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2.《莊子》中的混沌
《莊子�6�1應帝王》中的「混沌」影響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頁上引過一句;《湍鑒》(TurbulentMirror)一書在前言中整段引過(用的是華生(Burton Watson)的英譯文)。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對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雲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
道家思想明顯有懷念上古社會的傾向,覺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這不一定是中國文化獨具的性質,奧維德也鼓吹過上古「黃金時代」。不過,中國文化的「戀古情結」實在太嚴重。儒家上溯到等級森嚴的西周封建制就滿足了,程度不及道家,道家卻要回溯到平等的、無知無識的原始集產社會——混沌社會。
3.盤古與混沌
關於盤古和混沌的關系,這方面觀點林立,眾說紛紜。在民間,開天闢地之說,婦孺皆知,常與「盤古」相聯系。《子不語》中將混沌、開辟、盤古聯系在一起,並出現多處。
如1)《天殼》:「渾天之說:天地如雞卵,卵中之黃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黃白既分,是開辟也。」
2)《奉行初次盤古成案》:「文木知王神靈,跪拜求歸。王顧謂侍臣曰:『取第一次盤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駭,叩頭曰:『盤古皇帝有幾個乎?'王曰:『天地無始無終,有十二萬年,便有一盤古。今來朝天者,已有盤古萬萬餘人,我安能記明數目?但元會運世之說,已被宋朝人邵堯夫說破,可惜歷來開辟,總奉行第一次開辟之成案,尚無人說破。故風吹汝來,亦要說破此故,以曉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謂。」
3)《盤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將混沌時人也。」
4)《賈士芳》:「或雲賈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嘗烹茶招賈觀之,指曰:『初烹時,茶葉亂浮,清濁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頃,水在上,葉在下,便是開辟象矣。十二萬年,不過如此一霎耳。』」
雖然如此,但「盤古」字樣,卻不見於先秦典籍。在一些學者看來,「盤古」的發音,似乎有些特別,中國有無系統的創世神話,也值得懷疑。魯迅認為,中國的天地開辟之說,已設想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見。也有的學者說得比較肯定,譚達先認為可以肯定中國漢代以前一定創作流傳過優美的天地開辟神話。許多專家共同注意到的一個情況是,盤古可能與「燭龍」有關,燭龍的形象也類似「渾敦」和「黃帝」。
4.上古四大惡獸「混沌」
漢�6�1東方朔《神異經�6�1西蕪經》:「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渾沌。」
也作「混沌」,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4. 混沌 玄黃 鴻蒙
古人認為天地開辟前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鴻蒙古書《神異經》說:渾沌外表像犬,四足無爪,有目而不見,行走不便,有翅膀,欺負善良,喜歡殘暴的人所以稱是非不分的人為「渾沌」
或者說渾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開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
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1.神話中的混沌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6�1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6�1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
【譯文】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於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
註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易經》里說「天玄地黃」,這里為了押韻改作「天地玄黃」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字的引經,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於《淮南子》與《太玄經》。《淮南子》里說「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來叫作宙」。作《太玄經》的是西漢的楊雄,他在《太玄經》里說過「洪荒之世」的話。兩部經的話合起來就是「宇宙洪荒」,這種引經的方式叫暗引,所以這兩句話都是經典。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這不是無病呻吟嗎?能作為經典流傳幾千年嗎?那麼這兩句話的深層含義在哪裡呢?我只能試著解,大家來隨文入觀,看看能體會到哪裡。天地這兩個字在古漢語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們熟悉的太空之天與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義,必須要讀《易經》。《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什麼《四書》、諸子百家,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學中國文化不讀《易經》是本末倒置。《易經》上說:「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狀態的,現代物理學稱為大爆炸以前的那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中國文化叫太極。150億年以前,這個超密度的粒子瞬間產生大爆炸,形成了現在的物質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體嗎?但這是物理的天地,物質世界的天地。在《易經》文化裡面屬於形而下的「器世間」,也就是物質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質的道的世間,那不是我們現有的智力能夠討論的,所以孔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存」是承認它確實存在,「不論」是暫且不討論,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一說就吵架,何苦呢!對智慧高的人講真話,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對智慧不夠的人只能說淺話: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樣都是天地兩個字,深人有深解,淺人有淺說,各得其所。 玄,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叫玄。在意義上來說,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測,叫玄。肉眼可見的天的顏色是藍色的,怎麼說是黑色呢?藍色是水的顏色,是海洋的顏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線反上去,我們看到的天空就是藍色。但是現在的宇航員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恆星放射出點點微光,確實是黑色的,所以從顏色上說天玄是對的。此外天道高遠,像老子說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體,玄之又玄,深不可測,是我們現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所以叫天玄。地黃也有兩重意思。我們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確切地說,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別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時期,夏商周都在黃河流域立國、建都,中國的傳統文化,如果再縮小范圍,應該說是黃河流域的文化。黃河是母親河,從昆侖山(約古宗列盆地)發源,匯集於星宿海,過磯石山,經九曲十八彎,從西北高原流下來,同時帶下來黃土形成了沖擊性平原。那水的顏色是黃的、土的顏色也是黃的,農作物黍、稷都是黃的,所以說地黃。另一重的含義,宇宙中的天體,包括地球在內,都是大爆炸的產物,在初始狀態都是熾熱的物質。地球就將其溫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漿之內,並藉助太陽不斷地補充。有溫度才可能有生命現象,在色譜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黃色是暖色。地黃也是贊嘆溫暖的大地有長養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國人又把大地尊稱為「母親」。天道高遠,地道深邃,黃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說:「人死了以後歸於黃泉,過了奈何橋就是黃泉道了」。話雖不可信,其意無非是指那個不為活人所知的另一個深邃的世界。可見,要弄明白「天地玄黃」四個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宇宙洪荒《淮南子》上說,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又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間的概念。古往今來叫作宙,是歷史的承續,是時間的概念。宇宙一個說的是空間,一個說的是時間,代表了現代科學里「時空」的觀念。我們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詞,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當於古人所說的「宇」,沒有宙的概念。為什麼呢?因為時間不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觀感覺。空間狀態的延續是時間,脫離開空間就沒有時間,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空間拓展了時間就隨著延長了,反過來,空間縮小了時間也就隨著縮短了。古人有「王質觀棋」的故事。晉朝的王質進山砍柴,看見松下有兩個童子在下棋,他就駐足觀了一盤棋。棋罷,斧子把兒已經爛了。回到家裡,同時代的人都過世了。可見空間不一樣,時間也不一樣。今天我們覺得時間不夠用,一天的時間比起我們小時候的一天,顯得很短。這很自然,因為空間縮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經要走三年,現在坐飛機幾個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縮小了空間,自然我們在時間的感覺上就縮短了。此外,時間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直接關系。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宇宙中的質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轉化。宇宙的速度極限是光速,即30萬公里/秒,當運動速度到達光速,時間就趨近於零。超過光速運動,時間就倒轉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繪的「時光隧道」。到達這一步,人類才能說「進化」了,否則總是研究猴變人、人變猴的,一點新意都沒有。但問題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種形式,不是不存在。我們即使進入了時光隧道,也只是倒計時,還是沒有超越時空的束縛。《金剛經》和《老子》是東西方兩大聖人教給我們破時空的經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讀書人沒有不讀這兩部經的,今天我們把它當作宗教著作拒絕接受,這是我們現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後的早期狀態,是50億年以前(太陽系形成),那時地球的地殼很薄,溫度極高。造山運動引發了洪水,洪字的本義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說的。地球上的洪水至少鬧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約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這是人類史上出現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範例。荒的本義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遠古時期,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離現在至少是500萬年,那時的地球上還處在混囤蒙昧的狀態中。中國自古就有盤古開天地的故事,說的是盤古氏開天地。在久遠前天地還未分開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像胎兒一樣盤縮在像雞蛋殼一樣的天地裡面睡覺,一睡就是一萬八千年。誰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歲了,所以叫他盤古。他睡醒了以後覺得又黑又悶,就把這個雞蛋殼一斧子劈成了兩半。輕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長一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地終於被固定住了,盤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部分。這雖是個神話故事,但與宇宙大爆炸說有一點神似。 至於有什麼聯系都不知道咯,因該沒什麼聯系吧
5. 什麼是混沌
混沌一般與第一代神中的某個神相對應,也有的與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個神對應。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後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終極混沌」。在古代,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現代,特別是近現代科學中,較突出的是後者。熱力學講到了終極混沌;非線性動力學講到了日常混沌。
釋義
混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開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王充《論衡�6�1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後用以形容模糊隱約的樣子:在這渾沌的燈火里,滲入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也形容幼稚糊塗:跟那種渾沌無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說不清。
《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
1)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
2)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這個解釋沒有包括國外的用法,也沒有概括全現代漢語中混沌的用法。
混沌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
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
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1.神話中的混沌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6�1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6�1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6. 什麼是混沌混沌現象又指的是什麼
讀音:hùnnbsp;dùnnbsp;nbsp;混沌一般與第一代神中的某個神相對應,也有的與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個神對應。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後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終極混沌」。在古代,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現代,特別是近現代科學中,較突出的是後者。熱力學講到了終極混沌;非線性動力學講到了日常混沌。[編輯本段]釋義nbsp;nbsp;混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開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道教稱為「元氣狀態」《淮南子amp;#8226;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為物,謂之太一」。王充《論衡amp;#8226;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後用以形容模糊隱約的樣子:在這渾沌的燈火里,滲入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也形容幼稚糊塗:跟那種渾沌無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說不清。nbsp;nbsp;《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nbsp;nbsp;1)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nbsp;nbsp;2)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這個解釋沒有包括國外的用法,也沒有概括全現代漢語中混沌的用法。[編輯本段]混沌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nbsp;nbsp;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nbsp;nbsp;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nbsp;nbsp;1.神話中的混沌nbsp;nbsp;《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amp;#8226;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amp;#8226;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nbsp;nbsp;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nbsp;nbsp;2.《莊子》中的混沌nbsp;nbsp;《莊子amp;#8226;應帝王》中的「混沌」影響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頁上引過一句;《湍鑒》(TurbulentMirror)一書在前言中整段引過(用的是華生(Burtonnbsp;Watson)的英譯文)。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nbsp;nbsp;對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雲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nbsp;nbsp;道家思想明顯有懷念上古社會的傾向,覺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這不一定是中國文化獨具的性質,奧維德也鼓吹過上古「黃金時代」
7. 《山海經》中記錄的地方,為什麼現在都找不到
首先,史學家們有個比較統一的言論,就是山海經是先有畫,後有文字的。曾有「山海圖」流傳於世。
尤其是《海經》確實是先有圖,後有文的。是一本「以圖敘事」的古籍。
那麼《山經》也是如此嗎?
宋代學者朱熹曾經認為,像《山經》這種保羅萬象,甚至描述了一些動物的聲音,這些是不可能根據圖畫來展現,那麼這些是後人自行想像的嗎?
《山海經》中部分的山川河流是現在確實存在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仍舊沒有考證出來。
書中有些相當荒誕的生物描述,但也有一部分生物的描寫經由現在看來確實存在,只是古人從未見過,所以在當時覺得相當不可思議。
這其中有太多根本無法考證出來。
而清代紀曉嵐編《四庫全書》,乾脆將《山海經》歸於志怪小說一類。
對於《山海經》描述的真實性,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定論,而至於其中大量的神話內容,現在看來也絕非荒誕。
有一個例子:孔子集語·子貢第二》引《屍子下》,講了一則孔夫子解讀神話的故事。有一次,子貢問孔子,過去,傳說黃帝有四個面孔,你信嗎?孔子回答,這是黃帝任用了四個與自己意見相同的人去治理四方,他們彼此不用協商就和諧一致,這就叫四面,並非黃帝真有四個面孔。
這似乎為我們解讀《山海經》中的神話提供了一種方法。我們古人正是通過神話傳說,將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記錄下來。
其實我個人更多的時候去讀《山海經》,並沒有一味的糾結於這個是否存在,那個現在在哪裡,我只是當作古人所著的一本浪漫文學來欣賞。
文學創作的浪漫主義,也許是從《山海經》開始。
所以《山海經》找不到也是正常的。
8. 混沌究竟是什麼樣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混沌一般與第一代神中的某個神相對應,也有的與第二、第三代神中的某個神對應。前者的混沌是「原始混沌」;後者的混沌是「日常混沌」和「終極混沌」。在古代,較突出的是前者;在近、現代,特別是近現代科學中,較突出的是後者。熱力學講到了終極混沌;非線性動力學講到了日常混沌。 釋義 混沌:古人想像中天地未開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團的狀態。道教稱為「元氣狀態」《淮南子�6�1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為物,謂之太一」。王充《論衡�6�1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後用以形容模糊隱約的樣子:在這渾沌的燈火里,滲入一派清輝,卻真是奇跡。也形容幼稚糊塗:跟那種渾沌無知的人,真是有理也說不清。 《現代漢語詞典》里的解釋: 1)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團的景象。 2)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這個解釋沒有包括國外的用法,也沒有概括全現代漢語中混沌的用法。 混沌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 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這與歷史上的中國神話、中國哲學有很大關系,最終與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辭源》收有「混沌」、「混芒」、「渾沌」、「渾淪」、「渾敦」等條。 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1.神話中的混沌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6�1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6�1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另外,把太陽神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是較合理的。在人類最初的悟性中還有什麼能比白天與黑夜、光明與與黑暗、太陽與太陰的對比更明顯呢?古人把太陽神稱做混沌,就其初義來說,因為只有太陽具有那包納一切、吞吐一切、涵蓋一切的大光芒。敦與渾連用還見於老子《道德經》:「敦兮,其若朴;……混(渾)兮,其若濁。」黃帝與渾沌相聯系還有其它許多證據。 2.《莊子》中的混沌 《莊子�6�1應帝王》中的「混沌」影響很大,郝柏林先生曾在英文版《混沌》扉頁上引過一句;《湍鑒》(TurbulentMirror)一書在前言中整段引過(用的是華生(Burton Watson)的英譯文)。這段文字是:「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對這里的「混沌」大致有三類解釋:1)以自然之現象解,如李頤、梁簡文帝、成玄英和陸長庚;2)以人之現象解,如林希逸和胡文英;3)以歷史之現象解,如宣穎。根據《莊子集解》:「南海是顯明之方,故以倏為有;北海是幽暗之域,故以忽為無,中央既非北非南,故以渾沌為非無非有者也。倏:喻有象也;忽:喻無形也;渾沌:無孔竅也,比喻自然。倏、忽取神速為名,渾沌以合和為貌。有無二心,會於非無非有之境,和二偏之心執為一中志,故雲待之甚善也。倏、忽二帝,猶懷偏滯,未能和會,尚起學心,妄嫌渾沌之無心,而謂穿鑿之有益也。不順自然,強開耳目,乖渾沌之至淳,順有無之取捨,是以不終天年,中途夭折,應了老話:為者敗之。」 道家思想明顯有懷念上古社會的傾向,覺得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這不一定是中國文化獨具的性質,奧維德也鼓吹過上古「黃金時代」。不過,中國文化的「戀古情結」實在太嚴重。儒家上溯到等級森嚴的西周封建制就滿足了,程度不及道家,道家卻要回溯到平等的、無知無識的原始集產社會——混沌社會。 3.盤古與混沌 關於盤古和混沌的關系,這方面觀點林立,眾說紛紜。在民間,開天闢地之說,婦孺皆知,常與「盤古」相聯系。《子不語》中將混沌、開辟、盤古聯系在一起,並出現多處。 如1)《天殼》:「渾天之說:天地如雞卵,卵中之黃白未分,是混沌也。卵中之黃白既分,是開辟也。」 2)《奉行初次盤古成案》:「文木知王神靈,跪拜求歸。王顧謂侍臣曰:『取第一次盤古皇帝成案,替他一查。』文木大駭,叩頭曰:『盤古皇帝有幾個乎?'王曰:『天地無始無終,有十二萬年,便有一盤古。今來朝天者,已有盤古萬萬餘人,我安能記明數目?但元會運世之說,已被宋朝人邵堯夫說破,可惜歷來開辟,總奉行第一次開辟之成案,尚無人說破。故風吹汝來,亦要說破此故,以曉世人耳。』文木不解所謂。」 3)《盤古以前天》:「予疑此人是前古天地將混沌時人也。」 4)《賈士芳》:「或雲賈所遇道人,姓王名紫真,尤有神通。嘗烹茶招賈觀之,指曰:『初烹時,茶葉亂浮,清濁不分,此混沌象也。少頃,水在上,葉在下,便是開辟象矣。十二萬年,不過如此一霎耳。』」 雖然如此,但「盤古」字樣,卻不見於先秦典籍。在一些學者看來,「盤古」的發音,似乎有些特別,中國有無系統的創世神話,也值得懷疑。魯迅認為,中國的天地開辟之說,已設想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見。也有的學者說得比較肯定,譚達先認為可以肯定中國漢代以前一定創作流傳過優美的天地開辟神話。許多專家共同注意到的一個情況是,盤古可能與「燭龍」有關,燭龍的形象也類似「渾敦」和「黃帝」。 4.上古四大惡獸「混沌」 漢�6�1東方朔《神異經�6�1西蕪經》:「昆侖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藏,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抵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渾沌。」 也作「混沌」,是古代的凶神。傳說它形狀肥圓、象火一樣通紅,長有四隻翅膀、六條腿,雖然沒有五官,但是卻能夠通曉歌舞曲樂。還有一種說法稱渾沌是象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無法看見它、也無法聽見它,它經常咬自己的尾巴並且傻笑;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渾沌便會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惡人,渾沌便會聽從他的指揮。
求採納
9. 混沌是誰發明的
混沌不是被誰發明的。
時間說
《西遊記》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講「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且就一日而論:子時得陽氣,而丑則雞鳴;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辰時食後,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則西蹉;申時晡而日落酉;戌黃昏而人定亥。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此間可知混沌乃是戌、亥交匯之間的一段黑暗時間,混沌虛無的狀態。
神獸說
《山海經》中較早記述了混沌神話,特別值得認真分析。《山海經》第二卷《西山經》雲:「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黃,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於湯谷。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渾敦即混沌,混沌的形象為識歌舞的神鳥。有的本子為「有神焉」,繁體的「鳥」與「焉」寫法相近,傳抄中可能有差錯,但都講得通。顯然,這里「渾敦」指太陽。那麼渾沌怎麼又與帝江聯系在一起呢?帝江即帝鴻,古音「江」與「鴻」通。而帝鴻即黃帝——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袁枚(1716-1798)的《子不語蛇王》中也說:「楚地有蛇王者,狀類帝江,無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櫃,渾渾而行,所過處草木盡枯。」這段文字把帝江、蛇(龍)、《莊子應帝王》中的渾沌聯系在一起,決非偶然。
10. 天地混沌什麼樣
混沌在漢語中有多種變音,如昆侖、餛飩、糊塗、囫圇、溫敦、混蛋、葫蘆等。在考察混沌意義問題時不能只從字面上看在哪以及怎樣用混沌的,還要聯系與它同義或近義的詞彙。不過,也沒必要囊括一切。
開天闢地是中國的神話,中國的天氣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而使得冬天寒冷乾燥,而天地混沌時期正是冰川期正是寒冷乾燥的冬季,就是在夏季的降水也會因寒冷而結冰的,南極洲就是例子。
混沌一詞在中國文化中的用法並不像在其他民族文化中那樣常常只有貶義。相反,中國人常把混沌作褒義詞使用,用以表達某種令人神往的美學境界或體道致知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