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為什麼要用票證
『壹』 國家設置票證的原因是什麼票證起到了什麼作用
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物資匱乏,關系民生的日用品供需矛盾突出,國家在1953年10月出台了統購統銷政策,從此百姓生活進入了長達40多個春秋的「票證時代」。那時,各類票證五花八門充斥山城,糧票、肉票、布票、鹽票、油票、煤票、煙票、蔬菜票……就連買糖果糕點、火柴肥皂也要憑票,票證漸漸成了城鄉居民吃飽穿暖的一種保障。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票證才結束了它的特殊身份和流通歷程。 或許再沒有哪個國家會比中國的票證多,回首當年滋味萬般的票證情結,我們不應該忘記它們,因為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方寸紙片,蘊藏了政治、經濟、文化的豐厚內涵,濃縮了共和國那段坎坷歷史,記載了這座城市從「計劃」走向「市場」的艱難軌跡。 追憶—— 物資匱乏的清貧日子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里,人們想必不會忘記各大超市的琳琅滿目,豐盛至極。而時光倒流到上世紀80年代前,同樣的節日,人們所考慮的卻是怎樣用幾張節日里特別發放的票,給餐桌上添些油水。50年代中期,隨著糧票的出現和廣泛運用,關涉油肉布煤等百姓日常生活的各種票據也相繼出現。 「那個時代,票比錢管用,沒票寸步難行。」52歲的陳前榮是原九龍坡區蔬菜公司職工,這是他最初對票證的強烈印象。那時他還是個小毛孩,家中有父母兄妹五口,全家一個月憑票領100斤糧食,肉、油是每人每月半斤。「那時正是娃兒長身體的時候,哪裡夠吃嘛!你看我現在恁個瘦,都是那個時候虧了身體的結果。」他打趣說。 孩提時的陳前榮最巴望的就是過年,因為政府會增供糧食、肉油,如此不僅可以打牙祭,父母也會用存了整整一年的布票給他做套新衣裳,「這在當時是件很奢侈的事,因為小夥伴們大都穿著有補丁的衣服」。 雖說日子苦了點,還是有讓他興奮的事。讀書時他一直是班上尖子生,為此學校獎給了他一張工業票。他興奮地拉著媽媽去買皮鞋,誰知到了商店才發現根本就沒有男式皮鞋,於是他委曲求全讓媽媽買了雙女式皮鞋,照樣穿到學校去洋氣了一番。想起往事,他忍俊不禁。 糧票開始使用時,65歲的王新明正在讀高中,一月有32斤糧,而父母是普通居民,每人只有25斤。由於母親在肉店工作,所以每月家裡可以吃點油葷。不過好景不長,1959年三年自然災害開始,那時他已是沙區一家油漆廠木工,每月有些收入,「但沒有票還是買不到東西,有錢也不是萬能喲」。 記得1960年有天下班後到館子吃飯,他用二兩糧票要了碗素麵,誰知香噴噴的面條剛放上桌,一個小孩沖進館子端起面碗就跑。那時他聽說街上有人搶飯,沒想到還真遇到了,於是追進一條胡同把小孩擋住,孩子可憐兮兮望著他,掏出一張皺巴巴的棉花票對他說:「叔叔,我們換嘛,這個給你。」當時他哭笑不得,雖然自己餓得前胸貼後背,最後還是把面條讓給了孩子。 都說當家才知柴米貴,75歲的李開貞婆婆也經歷了物資匱乏年代的酸甜苦辣。那時她和丈夫帶著4個孩子擠在一間10平米的小屋裡,雖說丈夫是單位黨委書記、市勞模,收入相對較高,但是當時的「九等十級」分糧制度規定幹部的糧食定額更少,所以家裡的吃飯問題就格外嚴峻了。「娃兒多,又有老人要照顧,只有虧自己。」李婆婆眼淚花花回憶。有次母親生病,她用一斤肉票買了豬蹄,准備燉湯給母親補補,考慮到孩子,又在湯里加了海帶。晚飯時,她發現小兒子不停吐清口水,以為病了,再三追問,才知他看見家裡燉了蹄花湯,卻又不敢偷吃肉,只好吃了碗海帶,哪知很久沒沾油水的肚子不受,結果一直反胃。李開貞鬆口氣後,第二天趕緊又拿了半斤肉票給兒子買肉補身體。 回味—— 特殊年代的符號標志 眼下20來歲的重慶年輕人,對於糧票之類的票證往往不知所雲,但對於他們的父輩和祖輩來說,這些票證卻能勾起他們對於物質稀缺年代最深切的回味。 1949年,新中國成立百廢待興,即使是在重慶這樣的大城市,物質也非常匱乏:從1953年11月到第二年9月,重慶開始實行糧食、棉布計劃供應。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下發《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生活在中國的每一個城鎮居民,都必須憑所在城鎮戶口領取購糧證和糧票。1956年11月6日,重慶宣布對食用植物油實行定量分配、憑票供應,農民每人每月定量為5兩,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定量為7兩,植物油零售價格每市斤0.48元。 10月2日,市票證愛好者聯誼會會長韓孝基對記者感嘆說:民以食為天,在票證年代裡糧票被人們視為生命票,「最初的糧票採用16兩制計量,1959年改為10兩制計量,1985年起改為公斤制。每逢佳節政府還會發行特殊票證,比如糯米只有到春節才作為年貨憑證供應一次。全國有通用的全國糧票,有限用於各個省、市、縣的地方糧票,還有軍用糧票與個別單位發行的單位內使用糧票。需要到異地出差,就要通過手續把地方糧票兌換成全國糧票,所以全國糧票和地方糧票分別有個外號叫『滿天飛和團團轉』。」作為上月票證收藏文化展示會的組織者,韓孝基表示:「今天我們集藏票證,不僅僅是為了保留那段艱苦歲月的痕跡,更重要的是撫今追昔,溫故知新。」據他考據,從1955年到1988年,由重慶市糧食局發行的各種市內通用糧票有100餘枚,「重慶糧票精緻大氣,其印刷工藝於細微處也一絲不苟,作為主圖的麥穗玉米紅燈籠、枇杷山與大禮堂、紅岩村和朝天門無不充滿頌揚與希翼。」 同樣喜歡研究票證的收藏家余超倫告訴記者:「票證是歷史長河中一朵燦爛之花,每一枚票證都是洞見歷史的窗口。」在他收藏的上萬張票證中,相當部分是1967年到1974年的語錄票,「語錄票票面以『革命聖地』、『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語錄為裝飾圖案,原封不動的政治口號隨處可見。有些糧票寫著『打倒蘇修』,無非是讓老百姓吃飯時也不要忘記批判修正主義。」 從70年代開始,余超倫收藏的重慶票證種類有數十種之多,常見的分為四類:關於吃喝的有細糧票、粗糧票、糕點票、豆腐票、奶粉票、鹽票、肉票等;關於穿戴的有布票、棉花票等;關於日用百貨的有肥皂票、火柴票、煙票、蜂窩煤票、煤氣票等;專用票證則有用於高幹、嬰兒、產婦和病人按規定之外的特需票證和多在春節額外供應的節日票等。 票證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符號標志,它留給人們的是不堪回首的苦澀。他說,「為了用足票證,人們想盡辦法,商業購貨券和肉票、布票要集中使用,3年困難時期甚至有人因為飢餓畫糧票而獲罪。」 感慨—— 悲劇開始以喜劇收場 這樣的畫面經常發生在中興路舊貨市場:9月30日,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出現在市場樓外,手裡提著個鼓鼓囊囊的皮包,沿著小路逡巡著,最後在一家擺放著各種票證的地攤前停下來,問老闆收不收糧票,老闆連連點頭:「收,收!」中年人打開皮包,內層里整齊疊放著花花綠綠的票證,然後不緊不慢的說:「還有豆腐票、火柴票、肥皂票……」 曾幾何時,那些充斥在我們身邊的票證已悄然消失,當它們再度出現時,這些曾左右過我們生活的紙片竟成了收藏家們青睞的佳品,歷史的滄桑變化,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黑格爾曾說在很多時候歷史往往是以悲劇開始,而以喜劇收場。」市博物館史學家莊燕和說,「新中國歷史上這段票證故事,我們完全可以在它悲劇的真實之中,發現一種喜劇的審美效果。」 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范圍。到1983年,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1985年長達30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被取消。1992年—1997年間,票證制度終於在全國范圍內退出了歷史舞台,這一時代的結束預示著中國由計劃經濟的短缺時代走向市場經濟的過剩時代。1996年間,重慶曾在部分區域發行了最後一套印刷精美的地方糧票,但它幾乎沒人使用就被直接送進了收藏市場。 滄海桑田,如今悄然走進重慶人新生活的是一系列消費賬單。現在,市民已經習慣定期收到一疊賬單: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寬頻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更使名目繁多的「卡」成為市民的新朋友。無論是逛街購物、請客吃飯還是出門打的、看病住院,銀行卡以及各種衍生卡已成為市民的隨身之物,刷卡消費已普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票證時代」到「賬單生活」的轉變,折射出的正是重慶乃至中國幾十年來社會結構深層次的變革。
『貳』 為什麼以前要憑票證才能買東西
以前是計劃經濟,就是國家對物資進行有計劃的分配,比如糧票、郵票、布票等,購買了必須持票購買,而票是有計劃的發放,這樣國家就可以控制經濟運行了!
『叄』 90年代買東西要票嗎
還需要的。
票證政策一直持續到90年代初,那時買電視劇等還要票呢。後來,逐漸地輕工業發達了,輕工產品豐富了,農業進步了,人們的思想觀念改進了,票證才退出歷史舞台。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市場商品供應有了根本性好轉,人們的購買能力大大增強,票證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急需另一種制度來替代,使當時的中國開始實行計劃經濟政策,結束了票證時代。直到1993年,糧票正式謝幕,這段憑票供應的歷史——「票證年代」宣告終結。
相關信息
解放初期,市場商品供應嚴重不足,為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的需要,國家決定實行統購統銷政策,即發放各種商品票證,有計劃地分配商品。從1955年第一張糧票發行開始,中國老百姓進入了漫長的「票證時代」,糧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製品票、工業券,各式各樣的票,成了百姓過日子的基本保障。
九十年代雖然取消了一些票類,但絕對沒有全部取消,比如郵票、鈔票、購貨發票等,另外還有1984年11月發行的股票和1987年7月發行的彩票,至今方興未艾。不僅今天,恐怕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里,這些票證還將繼續延襲使用並經久不衰,消失絕跡的幾率應該是微乎其微。
『肆』 請教大家1個問題
以前的糧票,除了購買糧油麵之外。還有不少其他的東西也需要用糧票。 比如當時如果你想到副食店去買1斤餅干。或者要買面條。那也需要糧票的。一句話是主食類的東西都需要糧票才能買得到。否則有錢也不賣給你。再就是你想去當時的飲食店吃個便飯什麼的也需要糧票。以前的幹部下鄉,在農家吃了飯,也會交0.4兩的糧票和一角四分錢(或者是一角二分錢,聽老人說的記不清了。)一餐。這就說明以前的糧票用處多多。
『伍』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為什麼購物要用票證
計劃經濟時期,在商品供應極為匱乏的年代,國家為了保障供需平衡,對城鄉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實行計劃供應,按人口定量發行了糧票、布票等專用購買票證。
我國計劃經濟時期極具時代特色的票證,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在20世紀90年代逐步退出了經濟舞台,完成了歷史使命。
中國的票證歷史可謂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是一部華夏子孫與貧窮、飢餓的抗爭史,是囊括中國農業、商業、工業、服務業的發展史,是中國計劃經濟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和證明。
1953年我國宣布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實行計劃經濟。計劃經濟就是對社會資料產品的配置形式採取有計劃生產,而對商品採取計劃供應,對單位個人進行計劃分配。為了滿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而採取當時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發各種商品票證,有計劃地分配到單位或城鎮居民手中。
我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證。我國的票證種類數量堪稱「世界之最」,全國2 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商品票證,進行計劃供應,此外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部隊、公社等也印發了各種票證,種類繁多。
各地的商品票證通常分為「吃、穿、用」三大類。吃的除了各種糧油票外,還有豬、牛、羊肉票、雞鴨魚肉票、雞鴨蛋票,各種糖類票,各種豆製品票及各種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種布票外,有化纖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紙、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種煤票、商品購買證、電器票、自行車票、手錶票,還有臨時票、機動票等,五花八門,涉及各個領域的方方面面。總之,大多數商品都是憑票供應的。什麼樣的商品就用相應的票證去購買,對號入座,缺一不可。為了照顧老幹部、高級知識分子、科研人員和有特殊貢獻的人,也分別發放了一些特供票證。
『陸』 改革前為什麼用憑票購物
那時候是計劃經濟,所以什麼都要按人頭分配,加上物質供應緊張,沒有票就什麼都買不到。這是政府政策規定的,沒有票誰也不能買呀,那時候也沒有民營企業,只有國營,所以一切聽國家領導。
『柒』 要憑票證買東西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是物資匱乏.
說白了就是東西少,人多.
如果是按錢買,那麼會造成一部分人吃飽,一部分人餓死.
除非把錢平均分,每人都一樣.
但那樣更不公平.
一個壯漢,一個殘疾人,如果都體力勞動的話,得到的錢肯定不應該一樣才合理.
所以設計出個票,什麼糧票油票肉票......
票就這么多,按人算,不多給也不少給.
這樣可以使物資分配較為平均.
都吃不飽,但也都餓不死.
『捌』 82年要用票買東西嗎
要的。
我國計劃經濟時期極具時代特色的票證,經歷了四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在20世紀90年代逐步退出了經濟舞台,完成了歷史使命,1982年還是需要用票買東西的。
中國的票證歷史可謂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是一部華夏子孫與貧窮、飢餓的抗爭史,是囊括中國農業、商業、工業、服務業的發展史,是中國計劃經濟這段歷史的真實寫照和證明。
『玖』 為什麼以前要用布票和糧票才能買東西呢
如果只是短期內用票證,可以說是消費品短缺的問題。長期用這些,就不是消費品短缺,而是根本不想好好生產消費品的問題。
當年中國的歷史任務就是發展工業。但是社會財富是有限的,用於發展工業就不能讓人民敞開了吃喝消費,所以消費必須壓縮到最少。這樣就有一個問題,怎麼保證各種東西都是平均分配,而不是富人吃很多,窮人吃很少呢?那麼我們可以用票證。保證每個人都有而且恰好有生活必需,這才是票證的作用。
不涉及到壓縮消費促進投資的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不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