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買車顧問說東西找不到
Ⅰ 4S店購車避坑指南(二):買車如博弈,隱藏底牌很重要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教的主要就是關於磨刀;也就是買車前需要清楚的一些業內潛規則以及優惠價格,只有在做好這些准備以後,才能夠在到店買車時更有底氣,為自己爭取更多利益。
在這一篇文章里,就從進4S店聊價格開始說起,一步步教大家怎麼盡可能地以最低的價格買到自己的愛車。
價格談判兩大階段
在了解了4S店含水分較多的項目以及如何如何降低信息不對稱以後,就要來到正式的砍價環節了。在去4S店買車的時候,除特別火爆甚至需要加價提車的車型外,我都建議各位靈活應用欲擒故縱的方法,不要太快下定,也不要太快表明態度。
第一次「交手」
第一次進店的時候,也就是與銷售顧問初次交手的時候;一般這種時候你會大概探一下價格,銷售顧問也會給一個較為保守的優惠額度給你,並且邀請你試駕一下;在營銷學里,顧客願意花時間試駕了解車輛,能夠大大提升成交率。這時候你當然可以大方地去試駕一下,看看這輛車各方面表現如何,變速箱、底盤甚至座椅坐著舒不舒服。到這里,就可以選擇留聯系方式給銷售顧問後回家了。
在留下聯系方式以後,銷售顧問一定會每隔兩天就來問你「X總,買車的事情考慮得怎麼樣了?」這時候你就可以向他表示車我還是挺喜歡的,就是這個價格有點接受不了,能不能再便宜一些?注意,這里的詢價只是一個購車信號的傳達,銷售顧問是不可能也不被允許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進行報價的,要想得到最低的價格,只能夠到店才能有。銷售顧問在得到你的購車需求信號後,一定會告訴你優惠一定有,但需要到店詳談。到這,你只需要等差不多時間有空去一趟店裡就可以了。
在中間的這段時間里,我比較建議大家多找幾家店問價,甚至去周邊城市問問價格。一般來說,同城4S店的優惠幅度並不會相差太大;但不同城市,如廣州和清遠這兩座城市的優惠幅度往往是有一定差距的,銷量低的城市優惠大、銷量高的城市優惠小,這是最基本的市場規律。
在這里插播一個小知識,4S店活動這種事情其實不必太在意,因為活動就是商家為了促銷而想出來的名頭,什麼開業4周年5周年集團20周年,只要你來買車,天天都可以是活動。對於商家來說,舉辦一個團購活動就可以很好地通過活動氣氛以及從眾效應促成成交;在少數情況下,的確能拿到更低的價格折扣,但因為現場氣氛推動以及從眾效應的影響下,往往會更加沖動,也就很難拿到更低的價格了。
第二次「交手」
第二次進店裡,就基本上到了要成交的時候了。時間也是成本的一種,在掌握了買車砍價技巧後,我們爭取2次進店就拿到最低價格提車走人,拿到最低價格才是我們的核心目標,而不是多次的心理博弈。
在正式聊價格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著急透露我們的心理預期,在價格博弈中,後出價的一方往往就占據著主動權。在銷售顧問確定你能夠當天簽單交錢的時候,他會慢慢將他手上的許可權額交出來(每一位銷售顧問根據等級有不一樣的降價許可權,賣價越高其提成也越高);此時你只需要對比他給出的價格和自己心理預期價格即可。在價格開始接近銷售顧問許可權底價的時候,銷售顧問會掏出那句經典的:「X總,我這里的價格已經給到你最低了,你要是真想要,麻煩幫我簽一下這個購車意向書,我去和我們經理申請最低價給您。」說出這句話以後,只需要等待最終的優惠價出爐,基本上出來的價格就已經是最低價的平均值了。看著價格合適,你就可以愉快地刷卡付錢准備提車了。
還有什麼辦法能夠進一步砍價?
對於買車這件事,相信大家都是想著能少給一塊錢就少,上述較為常規的方法如果還不能滿足你對於砍價的期望,不妨看看下面的幾個方法。
日子要選好
這里說的日子要選好,意思不是出門要看黃歷,而是要盡可能選擇在月份的25號往後或月頭1.2號進行談價。對於消費者而言,什麼時間買車其實影響不大;但對於4S店而言,什麼時候賣車意義就有些不一樣了。
對於4S店而言,賣車的盈利點除了來自單車利潤、保險/貸款返點以及不知名的收費項目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來自主機廠的銷量獎勵;當4S店的銷量達成某一階梯值時,主機廠會對4S店進行獎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月尾這種需要沖銷量的時候,無論是銷售顧問個人還是4S店,都會盡可能地滿足你的需求以求出單沖銷量。月頭買車也是如此,一般來說主機廠會對每個月的首個訂單進行獎勵,正是這份獎勵,也就成為了優惠下探的空間。
從「莫須有」中壓榨水分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曾經聊過收費中類似金融手續費、PDI檢測費以及上牌費等「莫須有」項目。在談價的前期過程中,可以先縱容著他們這些費用的計算,等到最後常規優惠都已被釋放,還想要獲得更大優惠的時候,就可以想著這些費用開刀。
首先最好開刀的是PDI檢測費,因為PDI出廠檢測是章程中交車必備的項目,如果4S店因為沒有做PDI檢測交車給客戶而出現故障,4S店是要負主要責任的。所以,當價格已經壓不下去的時候,不妨從PDI檢測費開始下手。
另外,就是金融手續費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是沒辦法直接向銷售顧問要求減免金融手續費;但我們可以「曲線救國」。具體方法就在於談價格的時候全程以貸款的價格談,因為貸款存在著返點優惠,所以價格能夠比全款更低,在價格已經談到底的時候,不妨直接將購車方案從貸款變全款;這么一來金融手續費也就沒有辦法收取了。錢不夠全款怎麼辦?4S店怎麼辦你也怎麼辦就可以了,貸款這件事可以咨詢各大銀行,4S店能貸多少銀行也能貸多少,還不需要手續費。
在這里需要注意一下,在簽訂購車合同的時候,需要留意有沒有貸款轉全款金融手續費不退這一選項;如果有這一選項,即便轉成全款這金融手續費也是需要給的。
最後就是上牌費,這也是這幾項費用中較難難減免的項目;因為很多4S店是不允許裸車提走的。但事無例外,上一篇文章說過,上牌費用的服務支出是有些過高的,所以這部分也是可以要求減免部分費用的,我姐夫買車的時候甚至硬剛只給了基本的工本費。所以,上牌費這一個雖然不好減,但只要斡旋地好,還是有商量餘地的。
贈品「增值」
最後,就是在贈品上下文章了。一般來說,買車的時候4S店都會象徵性地贈送「X件套」,一般包含頭枕、腳墊、香水、方向盤鎖、玻璃貼膜以及行車記錄儀等。這些贈品聽起來往往名堂挺大、作用也不少,但實際價值都非常低;以玻璃貼膜為例,4S店都有著固定的貼膜店家,我此前就職的合作店貼一套膜只需要130元,質量自然算不上多好。
所以,贈送的那些東西完全可以自己另外買質量更好的;至於送的這些東西,你可以先問銷售顧問一個大概價格,如果銷售顧問告訴你這些東西值2000元,那好說,你就幫我換成等面額的保養套餐吧。相比起那些贈品,保養無疑才是更具性價比的項目。
總結
稍微總結一下,買車之前非常重要的就是了解好想要買車型的各方面信息,哪裡有店?優惠如何?自己的心理預期大概是多少;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備的情況下,才不會一頭霧水任人宰割。在談價格的時候,也要記住「不能著急透露自己的心理預期」這一準則,只要底牌沒露出來,就能夠和銷售顧問進行斡旋,談判成功的可能性才會更大。
最後,關於去4S店買車裡面有什麼門道,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怎麼避坑,到這里就講完了。祝願大家都能夠愉快地提到自己的愛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買車的錢和發票開的錢數為什麼不一樣
其實買車的時候實際支付的費用和發票價格不一致,只是4s店為了避稅慣用的伎倆,當然這樣開票對於消費者有好處,不過也有壞處。
出現新車發票金額低於實際支付車款的情況,也就是我們說的低開票,這其中一定是有問題的。如果銷售顧問沒有提前告知具體原因,那麼消費者就要問清楚為什麼,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現在出現低開票這種情況已經非常少了,稅務部門監管也非常完善,不太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首先有一點需要記住的是,你的錢必須是自己直接交到4S店財務部的,而不要由銷售顧問轉手,銷售顧問利用這種機會私吞錢財的案例也是經常發生的,為了防止這種狀況出現,一定要自己去財務部付錢。
如果你的錢確實是進了公司的,當初銷售報給你的車價也是6萬,那麼你就去看購車合同上的車價寫的是多少,一般來說合同上的金額會是與開票金額一致的54800。如果合同上並沒有註明其他額外的費用,這就是銷售公司在偷稅漏稅,這部分錢就成了他們不入賬的收入,那你完全有理由要求退回這部分差額。
如果差額部分也給你開發票了,開的是其他類似裝潢或是服務費之類的發票,合同上也寫明除了車款還需要支付其他手續服務費用,那沒辦法了,只能怪自己簽合同時沒看仔細,反正總額還是銷售所報的6萬,也算是沒有多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