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人好找不到好懂我的人
⑴ 為什麼就沒有一個人懂我呢
在這個世上你永遠找不到真正懂你的人,因為人往往連自己都不懂自己,又怎能讓別人懂自己呢?很多的時候人只能遇到在某一方面懂自己的人,但是永遠找不到全部了解自己的人!
⑵ 我微信有上百個好友,卻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
文/奕歡君
01
夜,寂靜的像一段黑綢帶。
耳機里循環著毛不易的那首《消愁》,這個夜晚,又失眠了。
習慣性的拿起手機,打開微信和QQ,突然好想找一個人說說話,聊聊天。翻遍了整個通訊錄的好友,卻發現不知道該找誰去聊天。
這種感覺,你懂嗎?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
一個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很想要去找一個人說說話,打開手機上的QQ和微信,通訊錄中躺著上百個好友,卻發現根本找不到一個可以敞開心扉說話的人。
突然間就想到了曾經看到過的一句話:「 朋友圈裡的孤獨,才是最可怕,也最孤獨」 。
我仔細聽著毛不易的這首《消愁》,好像卻也能聽懂這句話,甚至聽出來了毛不易在《消愁》里的那種孤獨。
就像歌詞里唱的那樣:「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
02
前兩天,柱子深夜在微信找我聊天,他說:「歡歡,你在嗎?我今天分手了,特別難過,她說她不喜歡我了,可我還是放不下這段感情怎麼辦?」
我翻遍了微信整個朋友圈,試圖想找個人說說話,發泄一下心裡的不開心,看著通訊錄里的上百個好友,卻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痛苦的人。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柱子說的這段話,突然間就覺得這段話好傷感。
就好像是一種特別真實的東西,毫無防備的被人戳中了痛點,很揪心的那種感覺。
柱子是我的一個發小,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我特別的心疼柱子。想著原來很多人都一樣,深夜十二點以後的我們,都是一群朋友圈裡孤獨的個體。
我回復柱子說:「沒事的,以後還有我在。在我這不用顧忌什麼,想說什麼就盡管說吧,開心或不開心的都可以」。
我剛說完這句話,柱子在那邊就感動哭了。要知道,他可是個大男生。那是我第一次見柱子哭。
然後,柱子就立刻從那邊打過來了電話。那天晚上,他在電話里跟我講了很多。在電話這邊的我,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他在話筒那邊哭過之後厚重的鼻音。
柱子和我說,你知道嗎?當你說完那句「沒事,以後還有我在」的這句話時,我真的特別感動。讓我有種錯覺,原來自己還沒孤獨到那種,上百個好友,卻找不到一個可以說話的人。
我也在想,原來最孤獨的感覺,都抵不過朋友圈裡的孤獨。微信里明明加了那麼多的好友,可真正能單聊講心事的卻一個都找不到。
03
記得以前,智能手機剛出來那會兒,新的社交軟體剛興起的時候,我們都認為這個世界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拉的越來越近了。只要你會玩微信朋友圈,就沒有交不到的朋友。
沒錯,微信剛流行出來那會兒,我們每個人都玩朋友圈。在朋友圈裡秀各種自拍照,美食照,吸引好友點贊,評論,大家好像也玩得不亦樂乎。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朋友圈卻變的越來越虛偽。那些看起來有很多朋友的人,都活成了朋友圈的假象里,其實一個個比誰都孤獨。
微信的通訊錄中躺著上百個好友,甚至上千個好友,其實真正能在一起聊天的根本沒幾個。
你發了一條朋友圈,秀了一下自認為最美的自拍照,卻發現根本無人問津,也沒有人去給你點贊、評論。
你加了很多的微信社群,讀書群、寫作群、交友群、同學群、閨蜜群、家人群等等…社群多的數不過來,其實真正能在裡面經常冒泡的也沒幾個。
你偶爾遇到過一兩個感興趣的話題,也會跟著一群不認識的人在群里噴兩句,過後卻誰也不記得誰。
朋友圈變得越來越假,微信里能真正交到朋友的人,少的可憐。
心情難過不開心的時候,失戀傷心想要找人訴說痛苦的時候,卻發現微信里根本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人。
你想要找閨蜜,卻又怕她們在忙;你想要找身邊的朋友,卻又怕打擾他們睡覺;你想要找家人,卻又怕爸媽擔心自己。你也不想把負能量,不好的情緒傳染給別人。
你把好友分組從頂部翻到底部,來來回回十幾遍,卻不知道該找誰聊天。
你敲在微信框里的信息,刪了又打上,打了又刪掉,卻遲遲未按出發送鍵。
這個時候的你,特別孤獨,絕望,難過,害怕,迷茫。你特別的想要找一個人,來安慰安慰自己,聽自己嘮叨一下不開心,抱怨一下煩心事,傾訴一下心裡的迷茫和痛苦。
可是,你把所有好友翻了個遍,也終究不知道該找誰。你感到自己很孤獨,孤獨到你想哭,下一秒眼淚就憋不住的流下來了。
其實,我想跟你說的是,你所有經歷過的這些,我都能懂。朋友圈裡的孤獨,不是只有你一個人。
04
我的微信只有三百多個好友,大部分好友都是在和博客里認識的。因為大家都喜歡讀書、寫作,有著共同的興趣和愛好。
三百多個好友,可能跟那些寫作上的大咖們,有著廣泛人際社交圈的大神們,比起來顯得很微不足道。但這些對於我來說,真的已經很多了。
我不是那種很喜歡主動與別人聊天的人,也很少在群里說話。
一是因為大家都是陌生人,真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其次是總覺得朋友圈裡的東西有時候真的很假,看似一個聊的熱火朝天的話題背後,其實都是一群孤獨的個體。
一種看似合群的背後,其實是一顆孤獨寂寞的心靈。有時候,也不過是混跡於一種假象里,尋找安慰和存在感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抱怨說,為什麼通訊錄里存著成千上百的聯系人,卻交不到一個知心的朋友,依然感覺自己很孤獨。
突然間就想到了曾經在微博看過的一個耶魯大學校長的演講《越社交越孤獨》。
他說,這是一個隨便敲幾下鍵盤就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同時和幾百人聊天交友的時代。人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聯系人名單翻不到底,卻在某個瞬間,仍舊感覺孤獨。社交到底是帶來狂歡,還是孤單?
有時候,我也經常在想這個問題,社交帶來的到底是狂歡,還是孤單?
為什麼找一個能隨時隨地聊天的人,怎麼就那麼難呢?為什麼明明微信好友那麼多,卻還是感到自己很孤獨?
你是不是也很孤獨,很絕望?是不是也害怕被拒絕,怕打擾?也特么的想要找一個懂你的人,傾訴一下心裡壓抑了很久的痛苦和迷茫?
想起《孤獨的總和》那首歌中的一句話:「因為孤獨的總和,讓我們相互依偎著,擁抱彼此的感傷,即使不能擁有,我們是孤獨的總和,所以相聚了」。
如果哪天,你特別孤獨的時候,夜深人靜無聊睡不著的時候,很想要找一個人說說話,談談心的時候。都請記得,我還在。我願意做你的擺渡人,陪你一起熬過那些孤獨的夜晚,因為我們都是孤獨的總和。
end~~
我是奕歡君,未來的我們,一起進步,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