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工廠為什麼找不到人
A. 感覺以前工人找不到工廠,為什麼現在工廠找不到工人
在許多新聞報道中,我們常聽到工廠面臨用工短缺的問題。以東莞市為例,這種情況尤為嚴重。回想90年代國企改革時期,大量工人失去了國企的「鐵飯碗」,一夜之間失業,就業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工人難以找到工作。而現在的工廠卻面臨找不到工人的困境,不得不推出介紹新員工獎勵政策,但仍難以招到足夠的員工。這讓人不禁感嘆,是工廠變了,還是工人變了?實際上,工人並沒有變,他們仍渴望進廠工作;工廠也沒有變,仍然追求盈利。那麼,發生變化的是什麼呢?其實是這一代年輕人,時代的變遷改變了他們的思維方式,進工廠不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關於工廠打工的那些事情。
首先,工人找不到工作,這是真的嗎?盡管我並未親身經歷90年代的下崗潮,但從父母口中及書籍中有所了解。那時,全民下崗的時代背景下,有些人為了養家糊口,即使是重累的工作也願意接受。有些人真的找不到工作。雖然沒有經歷過下崗潮,但我至少經歷過2008年製造業的輝煌時期。那時,東莞有句話流傳著:「要進廠就一定要進電子廠,那裡不僅輕松,而且女孩子很多。」確實,那曾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地方。我所在的公司有超過20000名員工,每天面試的人擠滿了整條街道,人事部門挑剔地篩選:有紋身的不要、黃頭發的不要、打耳釘的不要,甚至有些地區的人也不要。這並非人事部門挑剔,而是因為應聘者太多,他們只能挑選看起來聽話、能做事的人。那些沒被選上的人,只能繼續換工廠排隊,只為找到一份工作。
其次,現在工廠招不到人,你相信嗎?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某工廠開出了一萬元的高工資,卻依然招不到人。知情者透露,雖然工資高,但工作強度大,沒人願意這樣辛苦。現在走在東莞工業區,真的再也看不到當年那種人潮湧動的找工作場景,有些工廠的人事部門甚至不得不通過勞務派遣公司來招聘。此外,許多工廠都掛著底薪增加的橫幅,甚至鼓勵員工推薦親友進廠,完成一定期限後獎勵500-1000元。盡管這種獎勵對很多人來說很有吸引力,但現狀是,已經很難介紹親友進廠了。或者說,即使能找到親友,他們也多半不願意進廠。畢竟,現在時代不同了,進工廠不僅賺不到錢,還會被視為不思進取。
那麼,招不到人的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近幾年,我經常看到附近的工廠一批又一批地關閉,開業時喜氣洋洋,但不久後便停業甚至倒閉。除了環保問題和低利潤的影響,招不到人也成為一個因素。大家心裡都清楚,現在時代發達,工廠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干什麼都能賺錢,甚至收入比加班加點的普工還高,還更自由。既然如此,誰還願意進工廠呢?不說別的,現在互聯網快遞、外賣行業的小哥們,努力一點每月收入至少5000元;運氣好的外賣小哥,一個月也能有一萬元。即使是自己買摩托車拉客,收入也遠比工廠工資高。相比之下,你會選擇進工廠嗎?的確,現在很多工廠面臨用工荒,不得不在暑假招聘學生工,或者提高員工福利待遇以留住他們。但是,製造業的利潤大家都看得見,利潤減少,工人工資卻不斷上漲,如果你是老闆,你能不頭疼嗎?
在我看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或許還願意進工廠上班,運氣好點也能在辦公室任職。但我覺得,下一代的年輕人願意進工廠的可能會越來越少。畢竟,選擇多了之後,真心願意去工廠的人真的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