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找不到陰陽家的書籍

為什麼找不到陰陽家的書籍

發布時間: 2025-01-15 19:11:38

A. 陰陽家的介紹

戰國時期,有一支專門主張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被稱為「陰陽家」,史學家一般以齊國人鄒衍(騶衍)、騶奭為創始人。
陰陽家的哲學思想主要是「陰陽說」和「五行說」。
「陰陽說」是把「陰」和「陽」看作事物內部的兩種互相消長的協調力量,認為它是孕育天地萬物的生成法則,這和道家創始人老子所秉承的構成世界的概念「道生陽,陽生陰,陰陽生八卦,太極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相同。
「五行說」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不斷循環變化」的理論發展出「五行相生相剋」的理念。研究陰陽五行說,能從天體的運行的計算來制訂歷法,掌握世間萬象。到後來,發展出專門研究天體運行規律的「天文家」、研究歷法的「歷數家」後與「五行家」相結合。
在蒙昧的科學洪荒時代,為了避免災厄,人們總是希望能預先得知天地變遷的異動,「陰陽五行說」的出現將這一願望變成了現實。其代表典籍就是自周朝流傳至今的《老子》、《文子》、《黃帝四經》、《列子》、《莊子》、《易傳》、《鶡冠子》、《管子》、《黃帝內經》、《三十時》、《陰陽家佚書輯本二種》等。 陰陽的主導思想是以五行決定政治,概念最早見於《老子》、《文子》、《黃帝四經》、《列子》、《莊子》、《易傳》、《鶡冠子》、《管子》、《黃帝內經》;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但兩種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到戰國時代,陰陽和五行漸漸合流,形成一種新的觀念模式,即以陰陽消長,五行轉移為理論基礎的宇宙觀。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著錄名家著作一百多家,將陰陽家列入「九流十家」;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使「諸子百家」(先秦至漢代出現的學術流派)著作上升到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最為著名的學派不過有幾十家,有: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
台灣岑壓王在2005年發表的《先秦兵陰陽家問題探論》 ,是研究先秦兵陰陽家的專文。作者通過對《漢書·藝文志·兵書》中兵陰陽家書籍的復原,探討了兵陰陽的定義和具體內容,認為兵陰陽家只是任宏校理兵書時以書籍特色來分類的方法,並非真正是兵家的一個流派;兵陰陽家與儀式、祭祀、卜籠等有密切的關系,但其源頭卻來自於黃老道家,軍禮和兵陰陽家也存在著內在關系。文章探討了先秦兵陰陽家的基本理論,認為兵陰陽家所用符號系統並非全然迷信而有其合理的成分。而兵陰陽家沒落的原因,則包括體系牽涉廣泛,學之不易,事涉迷信,戰爭收效有限以及兵器與戰法不斷更新等。該文還探討了兵陰陽與天文、物候、氣象、醫學間的相互影響。紹岑文主題明確,搜集了較為豐富的史料,是兵陰陽家研究的重要之作。但作者對兵陰陽家的相關概念及關系未做細致梳理,探討不夠全面深入。田旭東《「兵陰陽家」幾個問題的初步研究》及《兵書四種之一:兵陰陽家的學術風貌》,從《漢書》所著錄兵陰陽文獻分析入手,結合傳世文獻和出土資料,將兵陰陽家的具體內容歸納為兵忌、龜兆占驗(含龜占、日月星氣占、五音占、式占)、風角、刑德、辟兵五類。她認為兵陰陽家與陰陽數術家和道家學派之中的黃老之學有密切關系 。』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的性質的一種抽象,也是宇宙對立統一及思維法則的哲學范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對應、相反相成的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的數理和哲理。其基本思路:陰陽交感而生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陰陽學說是在氣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在氣說的基礎上,進一步認為天地,日月,晝夜,晴明,水火,溫涼等運動變化中一分二的結果,這樣就抽象出來陰和陽兩個相對的概念。陰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體事物,所以陰陽者,有名無形(《靈樞·陰陽系日月》)。
陰代表女人、柔弱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陽代表男人、剛強的特性和具有這些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可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八字括之。
約略而言,戰國道家對陰陽思想貢獻甚多,而關尹子和墨家則大大地發展了五行思想。相對於戰國儒家之於五行思想的貢獻而言,戰國道家對五行思想的發展大為遜色,但道家對陰陽五行所持的基本立場更有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①。
載籍所記,當時不少著名學者都學黃老之術,並不是誇大的。 陰陽數術一派侈言天道, 接受道家的影響, 實在是意料中的事 。 陰陽家出於道家。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騶衍睹有國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於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於無垠。先序今以上至黃帝,學者所共術,大並世盛衰,因載其禨(礻幾)祥度制,推而遠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稱引天地剖判以來,五德轉移,治各有宜,而符應若茲。……其術皆此類也。」鄒衍是戰國中期稷下學派的一個重要代表,他的學說偽托黃帝,說明鄒學即戰國中期的黃學。但這里的鄒學顯然為漢人所偽托,因為司馬遷說其「先序今以上至黃帝」, 「今以上」是指漢武帝。不過,其主要理論「陰陽」、「五德終始」說確屬黃學思想 。
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具體來講,又叫「五德相勝」說。對此, 《呂氏春秋·應同》記載較詳:「凡帝王(者) 將興也,天必先見祥乎下民。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蟲寅大螻,黃帝曰『土氣勝』,土氣勝,故其色尚黃,其事則土。及禹之時,天先見草木秋冬不殺,禹曰『木氣勝』,木氣勝,故其色尚青,其事則木。及湯之時,天先見金刃生於水,湯曰『金氣勝』,金氣勝,故其色尚白,其事則金。及文王之時,天先見火,赤烏銜丹書集於周社,文王曰『火氣勝』,火氣勝,故其色尚赤,其事則火。代火者必將水,天且先見水氣勝,水氣勝,故其色尚黑,其事則水。……黃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與元同氣 。』」
與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相並,還有一種「五色帝」說,即——白帝、赤帝、黑帝、黃帝等傳說。1972年山東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黃帝伐赤帝》對此有所談及:「孫子曰:『[ 黃帝南伐赤帝至於□□( 這里的「 □」均為原簡缺字, 下同。——引者) ] ,戰於反山之原,右陰,順術,背沖,大滅有之。[ □年]休民, □,赦罪。東伐□帝,至於襄平,戰於平□,右陰,順術,背沖,大滅有之。[ □年]休民, □,赦罪。北伐黑帝,至於武隧,[戰於□□,右陰,順術,背沖,大滅有之。□年休民, □,赦罪。]西伐白帝,至於武剛,戰於[ □□,右陰,順術,背沖,大滅有]之。』」這里的「五色帝」說也屬黃學思想。漢武帝封禪時,曾在「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黃帝並赤帝所,有司侍祠焉。」〔2〕
又, 《淮南子·覽冥訓》載:「昔者黃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輔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歷之數,別男女,異雌雄,明上下,等貴賤,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歲時孰而不凶,百官正而無私,上下調而無尤,法令明而不暗,輔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道不拾遺,市不豫賈,城郭不關,邑無盜賊,鄙旅之人相讓以財,狗彘吐菽粟於路,而無仇爭之心。於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風雨時節,五穀登孰,虎狼不妄噬,鷙鳥不塾搏,鳳皇翔於庭,麒麟游於郊,青龍進駕,飛黃伏皂,諸北、儋耳之國,莫不獻其貢職。」這是關於黃帝用「正律歷」以治民的傳說。關於「正律歷」說,漢初統治者也一直在實行, 《史記·張丞相列傳》載,文帝時張蒼以明此被升為丞相:「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歷。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至於為丞相,卒就之。」
此外,《漢書·郊祀志》還載:武帝「封禪」時,一些學者認為,古者「封禪七十二王,唯黃帝得上泰山封」;「漢帝亦當上封(禪),[上]封(禪) 則能仙登天矣。黃帝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君七千」;「中國華山、首山、太室山、泰山、東萊山,此五山黃帝之所常游,與神會。黃帝且戰且學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黃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區號大鴻,死葬雍,故鴻冢是也。其後黃帝接萬靈明庭。」這是漢初與黃帝有關的「封禪」和對黃帝的偶像崇拜。
由此可見,先秦至漢初的黃學,除《黃帝四經》外,至少還應包括「陰陽」、「五德終始」、「五德相勝」、「五色帝」、「正律歷」、「封禪」說,和對黃帝其人的信仰等 。 《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人認為,宇宙萬物就是由這五種基本物質構成的。它也是關於宇宙社會屬性及其變化規律的范疇系統。五行的「行」字,有「運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便是變動運轉的觀念,也就是相生與相剋。
五行學說並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種具體物質本身,而是指五種不同屬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應為指導思想,以五行為中心,以空間結構的五方,時間結構的五季,人體結構的五臟為基本間架,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按其屬性進行歸納。凡即具有生發,柔和特性者統屬於木;具有陽熱,上炎特性者統屬於火;具有長養,發育特性者統屬於土;具有清靜,收殺特性者統屬於金;具有寒冷,滋潤,就下,閉藏特性者統屬於水。將人體的一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事物現象聯系起來,形成了聯系人體內外環境的五行結構系統,用以說明人體及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附表一張,可見文末。
中國的偉大中醫就是含有五行說,形成一個中醫體系。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為火灼熱,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里,依附著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剋含義: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故水勝火. 精勝堅,故火勝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
專勝散,故木勝土. 實勝虛,故土勝水.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木,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B. 盤點《漢書·藝文志》里的諸子略(陰陽家篇)

西漢司馬談在其《論六家要旨》中提到,陰陽之術雖然充滿禁忌,但其在指導自然時序,如春耕秋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闡述,陰陽家起源於羲和官職,關注天文歷法,指導農業生產,但過度拘泥於禁忌和瑣碎細節,忽視了人事。《易大傳》認為,盡管各家學說各異,但最終目標都是尋求共同的真理。

戰國至漢初,陰陽家作為一門哲學流派,以陰陽五行理論為基礎,影響深遠,如天文、易學、中醫等,被譽為古代中國的核心原理。《漢志》記載的陰陽家著作雖多已失傳,但其思想被融入儒學,如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五行學說的天人感應理論。陰陽家著作中,如鄒衍的「五德終始」和「大九州說」等,揭示了王朝更替的理論依據,同時,他通過「五月飛霜」等故事,展示了其天文觀測和民心安撫的能力。

鄒衍,作為陰陽家的代表,不僅是稷下學宮的風雲人物,他的學說也因其變革思想受到諸侯尊崇,但同時被批評為過於宏大和辯論技巧不佳。他的「五德終始」理論被秦始皇採納,用於王朝更替的解釋,但也成為一些方士欺騙的工具。鄒衍的「大九州說」則體現了他對海洋文明的獨到見解,是戰國時期罕見的哲學創新。

在《史記》中,鄒衍的著作如《始終》、《大聖》和《主運》揭示了他的思想深度,他的理論不僅影響了戰國,還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他的「鄒衍吹律」故事,雖然帶有神話色彩,卻反映了他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民心安撫的策略。

春秋時期的司星子韋,作為宋景公時期的天文學家,面對「熒惑守心」的天象,提出將危機轉移到宰相或百姓,體現了其順應天象與民生的智慧。然而,他的建議並未被完全採納,反映出當時對天人感應的理解和應對策略。

總的來說,《漢書·藝文志》中的陰陽家,如鄒衍、司星子韋等,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踐,豐富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內涵,他們的思想與故事為我們理解那個時代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C. 陰陽家主要著作有那些

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把「陰陽家」列為六大學派之首。
春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的著作,有名的有《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
"十家九流"叢書是以博士為主體的當代中國學者的精品之作。它包括:《中國儒家》、《中國道家》、《中國佛家》、《中國墨家》、《中國法家》、《中國名家》、《中國兵家》、《中國陰陽家》、《中國縱橫家》、《中國農家》等十部著作。
陰陽家在中國哲學史上可能算不上是一個重要的流派,它在哲學理論的建樹方面也沒有做出多大的貢獻。但陰陽家所倡導的陰陽五行觀念在西漢以來卻成為無所不在的文化要素,而由於人們習慣把術數家之流也稱為陰陽家,遂使這一流派具有某種神秘的色彩,而從文化的角度看也顯得很重要。

熱點內容
為什麼聾啞人找不到正常人對象 發布:2025-01-15 22:32:09 瀏覽:535
微信為什麼要干擾用戶 發布:2025-01-15 22:31:11 瀏覽:274
晚上為什麼不能壓腰 發布:2025-01-15 22:23:14 瀏覽:924
為什麼電腦重新做完系統連不上網 發布:2025-01-15 22:19:06 瀏覽:696
淘寶口紅小樣為什麼那麼便宜 發布:2025-01-15 22:18:09 瀏覽:984
土豆粉泡久了為什麼有顏色 發布:2025-01-15 22:11:26 瀏覽:765
女人為什麼都長痔瘡 發布:2025-01-15 22:06:55 瀏覽:146
蘋果手機關機了為什麼收不到信息 發布:2025-01-15 21:56:48 瀏覽:287
捷德為什麼是藍眼睛 發布:2025-01-15 21:52:02 瀏覽:952
為什麼我買的東西被人嫌棄 發布:2025-01-15 21:50:16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