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喜歡吃東西剩點
『壹』 聊一聊有些人喜歡把好吃的食物放在最後吃,這是什麼心理
喜歡把好吃的放後面是一種選擇心理。我們吃一盤葡萄,有的人吃法是每次都吃盤中最好的那顆,逐漸吃完。有人吃法是每次選盤中最不好的那顆,逐漸吃完。這兩種心理是截然不同的,第一種是每次都做最好的選擇,這種選擇的人通常是樂觀的人,會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但在生活中往往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心理准備不足。第二種是把最好的放在最後享用,這樣的人是屬於慢慢享用型的,對自己享用得到的東西同時更喜歡精神上的滿足感,對安全感的要求比較高。更喜歡周密計劃後去做事。
『貳』 有些人吃東西時把好吃的食物放在最後吃,是什麼心理
對於吃東西的時候,喜歡的好吃的放在最後,這是什麼心理。真的是感觸太深了,因為我就是這樣的人。小的時候,媽媽煮麵時候,裡面都會加荷包雞蛋,我和哥哥每人一個,每次都是把其他的面和菜吃完,蛋清和湯都喝完,最後碗里只剩下黃色的蛋黃,真的是捨不得去吃掉。要一點一點的嘗,品那種酥沙的感覺,直到吃完。這是什麼心理,後來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典型的「後享樂主義者」,這樣的人,後來都會社交能力和抗壓能力好。這樣的人,以後的生活習慣中,會一直表現出來。放在最後吃的心態,還有一種就是比較樂觀的人,先苦後甜,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叄』 吃東西總是習慣 剩下一點 喝水杯子里剩一口不會喝 吃饅頭 剩一口扔掉 分析一下什麼心理狀態
是怕臟吧,沒什麼關系啦。不過要是身邊的人看著不爽使你也不爽了,不如改了吧。
『肆』 如何看待吃飯不吃干凈,總喜歡剩一點這種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吃飯時喜歡剩一口的人通常有著更強烈的控制欲和自信心。在餐桌上剩下一口會使他們感覺自己有控制飲食的能力,有很好的自律性。而且,這些人還會覺得扔掉食物,是擺脫了被食物控制的做法。
說白了,他們每次都這么做,是因為很喜歡、很享受自己掌控事情進展的感覺。吃飯總會剩下一口是屬於一種正常人的心理,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把碗里的飯吃的乾乾凈凈。但通過吃飯這件小事,確實能間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
家庭教育的影響非常大。爸爸80年代就已經在深圳打拚,家境在當時算很不錯了,可以用別人家一個月的工資給我買一個香港進口的玩具。這是前提。
我媽媽是客家人,從小教育我不能浪費一粒糧食。從小到大,盛到碗里的必須吃光。米飯顆粒不留,吃面條必須連湯也喝完,喝老火湯必須連碗底的渣渣都扒拉干凈。
這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學校吃飯,不管再怎麼不好吃都是盡量光碟。外出吃飯吃不完的必定打包。幸運的是太太也是這樣的家教。孩子自然是從小教育不得浪費。如果老婆孩子實在有吃不完剩下的,我都會拿過來吃光,剩菜那是不存在的,必須吃光。
如果孩子有拒絕吃飯或者挑食的情況,我不會逼迫,更不會追著去喂。這頓不吃下頓也沒得吃,挑食馬上收碗,這頓下頓都沒得吃。熊孩子餓他兩頓就好了,當孩子知道飢餓的滋味什麼都會變得更正常。
『伍』 吃東西總是習慣 剩下一點 喝水杯子里剩一口不會喝 吃饅頭 剩一口扔掉 分析一下什麼心理狀態
其實沒有什麼狀態,主要是因為小時候不愛吃飯,慢慢的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比如平常吃的比較多,這次吃的很少,而且還要省一點,主要是個人的本能反應,長時間有過這樣的事情,慢慢的就習慣省一點東西。突然不讓你省了,你會覺得渾身不自然,這個就好像,你每天6點起床,突然以後讓你7點起床,你會覺得渾身都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