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東西過敏
⑴ 什麼叫做食物過敏
吃了某種食物之後,引起身體某一組織、某一器官甚至全身的強烈反應,以致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或組織損傷。
食物過敏目前無法進行脫敏治療。查過敏原的目的首先是讓患者了解自己應該避開哪些食物,這是防止過敏性休克的最主要方法。另外,目前發現,花粉和水果過敏有交叉現象,比如對樺樹花粉過敏的人可能對蘋果等過敏,對蒿草過敏的人有可能對桃子或其他水果過敏。找到一個過敏原,可以幫助患者避開相關的危險。
此外,食物過敏原之間也會存在交叉過敏現象,比如對食物甲過敏的人一段時間後又會對食物乙過敏。有些食物過敏一段時間後能好轉。因此,不但確診時要查過敏原,確診後每1~2年還要復查,以此了解過敏原有沒有變化,從而更好地迴避風險。
(1)為什麼吃東西過敏擴展閱讀:
常見的食品過敏原
一、奶及奶製品
牛奶及奶製品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食物,也是誘發嬰幼兒哮喘的最常見食物變應原,牛奶中含有甲種乳白蛋白、乙種乳白蛋白和酪蛋白等成份,其中甲種乳白蛋白是所有牛奶成份中變應原性最強的變應原成份。
二、雞蛋
雞蛋以及蛋製品可以導致各個年齡段患者的過敏,以嬰幼兒的過敏率最高,蛋清中的卵白蛋白是誘發過敏的主要變應原成份,蛋黃則很少誘發過敏。
三、花生、芝麻和棉子等油料作物
主要與這些食物含有較高的蛋白有關,一旦製成油製品則很少誘發過敏症狀。但是在臨床上經常可以遇到食用生花生米引發哮喘的患者。
⑵ 為什麼平時不過敏的東西吃了突然會過敏
過敏是因為皮膚細胞免疫力低下細胞膜受損跟身體細胞免疫力紊亂的一種表現哦.
想要不再過敏,一是要從根本上改善您的過敏體質,提高您的細胞免疫力哦
二是避免接觸過敏源。
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這些,我都搜集整理在這,希望會對你有用哦,既然會過敏,在飲食上也是要特別注意哦。
1、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
2、海產類,如魚、蝦、蟹、海貝、海帶;
3、有特殊氣味的食物,如洋蔥、蒜、蔥、韭菜、香菜、羊肉;
4、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酒、芥末、姜;
5、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番茄、生花生、生栗子、生核桃、桃、葡萄、柿子等;
6、某些富含細菌的食物,如死的魚、蝦、蟹,不新鮮的肉類;
7、某些含有真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
8、種子類食物,如各種豆類、花生、芝麻;
9、一些外來而不常吃的食物。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⑶ 吃什麼東西容易過敏
如果說是吃食物過敏的,見得可不少了,一般以海鮮類為最多。
現在因為種種原因,很多人都有過過敏的體驗。花粉、灰塵、紫外線等都會引起過敏,並且大多人是一不小心吃了不該吃的食物引起的過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22%-25%的人都患有過敏性疾病,其中食物過敏占絕大部分。
一般食物過敏的症狀除了出現皮膚紅疹之外,有人還會出現胃腸不適、口腔潰瘍、哮喘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引發過敏性休克。所以那些容易過敏的人要管住自已的嘴,不要貪圖滿足一時的口欲,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
一般哪些食物會引起過敏呢?提前了解,可以防患於未然,這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引起人們過敏的食物很多,但對大多數人來說,易過敏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八大類:
1)含有麩質的穀物,像表、表、大麥、燕麥、斯佩耳特小麥或者它們的雜交品系,當然還包括麩類製品。容易對這類物質過敏的人,看來要遠離麵食了。
2)甲殼綱類動物對這類食物過敏的人還是吃點別的吧。
3)魚類。特別是海鮮中含有過量組織胺,會造成人身體不適,少數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酵素,吃了現打撈的新鮮魚或海鮮,就會引起過敏。
4)蛋類、乳類及其製品也是一種常見的過敏原。有不少人喝完牛奶後覺得脹氣、惡心、腹瀉、腹痛,可能是患了乳糖不耐受症。乳糖不耐受主要是因為體內缺乏消化乳糖的乳糖酶。而牛奶中乳糖的含量多,如果腸道無法吸收,乳糖就會在小腸內不斷積累,在大腸中,沒有消化的乳糖會被大腸的細菌利用,產生的代謝物對身體有毒,於是就出現了如腹脹、絞痛、惡心和腹瀉的症狀。我國有90%的人有這個症狀,雖然乳糖不耐受症的發病年齡不固定,但是大部分都是在5歲以後發生症狀,20%-30%的人會在斷奶後的4-5年內發生乳糖不耐受症。
5)花生、大豆和堅果類,堅果類的果仁類製品也包含在內。
以上五類食物佔了引發食物過敏情形的90%左右。
6)肉類,像牛肉、羊肉、雞肉、豬肉等,也有人會對它們過敏。
7)水果類,如柑橘、獼猴桃、草莓、香蕉等。
8)其他的,像芹菜、芥末、芝麻等食物都可能引起部分人群過敏。
目前還沒有徹底治癒食物過敏的方法,只能盡量不吃那些引起過敏的食物。
⑷ 為什麼有的人吃東西會過敏呢、
皮膚為什麽會出現皮膚過敏? 1、年齡增長,使皮膚分泌功能退化,皮膚在歲月的消磨下,會變得較薄,它的保護層功能亦隨之減弱。 2、長期暴露在陽光或空氣污染的環境中,煙霧、灰屑、紫外光UVA和UVB,以及紅外線,均會損害皮膚,因為它們產生的游離子能破壞皮膚的脂質保護層。 3、劣質化妝品或不當葯物傷害。 4、生理因素,壓力、精神緊張和情緒低落,都會減弱皮膚的天然抵抗力,引致它的自我修護機能亦隨之減慢。如內分泌紊亂。 5、天氣:面對天氣的轉變,肌膚亦需要額外的適應,例如在寒冷天氣中,如果皮膚沒有充分滋潤的話,便很容易受到傷害。 6、添加劑:一些護膚品中的成分如防腐、染料、乳化劑和香料,都有可能使皮膚變得敏感。 7、特異體質 對皮膚過敏現象應採取什麽應變措施? 1、應停用所有的化妝品,讓皮膚有緩沖的時間,如果平時就使用低敏性護膚品,便可繼續使用;如果是初次或偶爾發生敏感現象,而平日又不使用低敏感性保養品,那麽就要選擇具有消炎、鎮靜作用的皮膚專用保養品,在用清水洗臉之後使用。如果有持續發紅的現象,就要去醫院進行脫敏治療,也可將棉花或紗布充分沾濕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後,敷在臉上敏感的部位,這種注射用的生理鹽水,安全性高、滲透力好,具有消腫、退紅、穩定皮膚的功用,一般而言,幾天以後,紅腫現象便會消除。 2、強化肌膚的抵抗力也是有效的基本對策,如睡眠充足、飲食充足均衡、情緒和諧、遠離污染環境及過敏原、減少皮膚的刺激等。輕微的敏感只要處置得宜,很快便會恢復,嚴重時則要迅速就醫。 3、不要擅自用葯。未經皮膚科醫生診斷,不要自行到葯店購買副腎皮質荷爾蒙軟膏使用,這是傷害皮膚的做法。因為它對抑制炎症雖然有效,但長時間使用會產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 治皮膚過敏 :並非「一抹了事」 皮膚過敏造成的疾病包括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異位性皮炎等 ,由於這類疾病中有的疾病如接觸性皮炎在不同發展階段 ,用葯原則特別是外用葯的原則完全不一樣 ,處治不當 ,症狀反而會加重 ;有的疾病如蕁麻疹雖然也可以自愈 ,但如果病情嚴重時 ,有引起喉頭水腫和過敏性休克的可能 ,因而 ,王大夫建議患者除非患有很輕的蕁麻疹 ,可以自己口服抗組胺葯物來治療 ,其他的情況下 ,特別是在自己用葯後症狀仍不減輕時 ,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治療 ,而不能圖一時省事。。 對於治療皮膚過敏的外用激素類葯物如皮炎平、尤卓爾 (丁酸氫化可的松 )、艾洛松 (糠酸莫米松 )等 ,應注意 : 1.不要塗在臉上 ,因為這類葯會引起表皮萎縮、色素沉著等 ,對面部皮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壞。 2.要在醫生明確診斷後使用 ,因為這類葯物並非對所有的皮膚瘙癢都有效 ,把體癬、疥瘡等誤認為是過敏而盲目使用這類葯物 ,是目前患者自主用葯中一個很常見的誤區 應怎樣呵護皮膚過敏? 1、要遠離過敏原。因為過敏症狀會永遠存在,不可能根治,只能隨時小心防範,避免接觸有可能導致過敏的過敏原。 2、要清楚了解你所使用的護膚品和它們的用法。避免使用療效強、過於活性和可能對皮膚產生刺激的物質。過度不當的使用強效清潔用品會破壞皮膚表層天然的保護組織;過於活性,會使血液循環加速的化妝品也會刺激皮膚造成傷害。洗臉不要用葯皂等皂性洗劑,因界面活性劑使分解角質的高手,要極力避免。最好使用乳劑,或非皂性的肥皂,可以調節酸鹼度,適應肌膚。磨沙膏去角質劑等產品更應該敬而遠之。採用簡單的潔膚爽膚潤膚程序。 3、注意使用防曬產品。敏感性肌膚的皮層較薄,對紫外線比較沒有防禦能力,容易老化,所以在擦上基礎保養品作為隔離之後,再用防曬品會比較好,但防曬品的成分也是易造成刺激的因素之一,因此最好不要直接塗抹在皮表上。近來有些廠商推出含較少化學成分,具有物理成分的防曬品,對皮膚的刺激相對要少。同時避免過度曝曬,因為紫外線穿透力特別強,經常曝曬會使皮膚變薄,更容易受到刺激。 4、謹慎使用化妝品。對於肌膚容易敏感的人而言,用慣了的化妝品最好不要隨便更換,若要使用新的化妝品,應先做皮膚試驗,方法是將要使用的化妝品塗抹在手腕內側皮膚比較細嫩的地方,留置一晚或2-3天,以觀察其反應,若是出現異常反應,如發炎、泛紅、起斑疹等,就必須避免使用該化妝品。 5、「敏感性」皮膚的人,平時應多用溫水清洗皮膚,在春季花粉飛揚的地區,要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引起花粉皮炎,可於早晚使用潤膚霜、以保持皮膚的滋潤,防止皮膚乾燥、脫屑。 6、在飲食上,要多食新鮮的水果、蔬菜,飲食要均衡,最好包括大量含豐富維他命C的生果蔬菜,任何含維他命B的食物。飲用大量清水,除了各種好處外,它更能在體內滋潤皮膚。平時自製一些營養面膜,如黃瓜汁面膜、絲瓜汁面膜、雞蛋清蜂蜜面膜等,以逐步改善皮膚狀況,獲得皮膚的健美。 7、隨身衣物要沖洗干凈,殘余在衣物毛巾中的洗潔精可能刺激皮膚。 8、睡眠具美容功效,每天八小時的充分睡眠,是任何護膚品都不能代替。 9、運動能增進血液循環,增強皮膚抵抗力,進入最佳狀態。
⑸ 我老婆吃東西為什麼會出現皮膚過敏現象
一般是服用抗過敏葯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洗澡不要用高溫水刺激皮膚。如果經常性,建議查查過敏源。
⑹ 為什麼有些人對許多食物過敏,比如對雞蛋、牛奶、芝麻,等等食物過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食物過敏現象的發生。比如有人吃魚、肉、奶、蛋、醋、酒、醬及某些蔬菜水果後,會出現頭昏、惡心、嘔吐、皮膚瘙癢、濕疹、蕁麻疹、腹瀉等症狀,嚴重的甚至出現過敏性休克。這些我們日常經常接觸的食物為什麼會引起上述症狀呢?食物的過敏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如何防止食物過敏現象的發生?筆者就此采訪了解放軍302醫院營養醫師梁有福。 為何會發生食物過敏? 梁有福告訴記者,食物過敏反應在醫學上稱食物變態反應,是指食物被人體攝入以後,機體對食物發生了異常的免疫反應,導致機體的生理功能紊亂,並可能伴隨組織損傷,從而引起了一系列的臨床症狀。 食物的變態反應在臨床上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疾病。食物過敏反應的機制比較復雜,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一種原因。 一般來說,有過敏性體質的人胃腸功能比較差,腸壁的通透性也比較高,因此容易將一些異體的或其他類型的蛋白質,或者可能導致過敏的抗原物質直接吸收進入體內,從而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了抗體,這個階段在醫學上稱為致敏階段。當致敏物質再次進入時就會發生過敏,即所謂的食物變態反應。 哪些食物易導致過敏? 據梁有福醫師介紹,在我國,常見的容易導致食物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是:在兒童階段主要表現為牛奶、雞蛋、大豆等;成人階段主要為花生、堅果、海產品等。值得注意的是,食物中所含的過敏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交叉性。簡單地說,就是對某種食物過敏的人對另一種食物也會過敏,這是因為這兩種食物含有相同的致敏原,從而導致了不同的食物會發生相同的食物變態反應。比如對牛奶過敏的人可能對羊奶也過敏,就是這個原因。食物過敏沒有傳染性,但有一定的遺傳傾向。父母對某種食物過敏,可能他們的小孩對某種食物過敏的幾率也比較大。 食物進入人體引起變態反應的途徑通常是經口食入,這是最常見的途徑。當然,對於部分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可能只要接觸或者聞、吸都會引起致敏,從而導致食物變態反應的發生。還有其他可能性比較小的途徑,比如哺乳或者通過胎盤使嬰兒被動致敏。 食物過敏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據介紹,根據進食與出現症狀間隔時間的長短,可分為速發型和遲發型食物變態反應兩種,速發型通常發生在進食含有過敏原的食物之後2小時內,症狀一般較重。遲發型一般發生在進食後數小時或者數天後,症狀相對要輕。由於食物進入人體內接觸最早、最多也是最普遍的就是胃腸道。因此,胃腸道是最容易受累的。食物變態反應的臨床症狀在皮膚表面表現的幾率也比較大,這就是我們通常說某人發生了食物變態反應的最直觀表現。 梁醫師說,食物變態反應常見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胃腸道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粘液樣或稀水樣便,個別人還會出現過敏性胃炎及腸炎、乳糜瀉等;皮膚症狀例如皮膚充血、濕疹、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這些症狀最容易出現在面部、頸部、耳等部位。有些還可以表現在神經系統,比如頭痛、頭昏等,比較嚴重的還可能會發生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該怎麼辦? 據介紹,食物變態反應同樣也會導致過敏性休克,食物變態反應引起的過敏性休克通常有以下症狀:血壓急劇下降、喪失意識、呼吸不暢等。一旦發生食物過敏性休克,最重要也是最保險的做法就是首先撥打醫療急救電話,同時要注意做好現場的急救。這時首先要讓病人平躺,保證腦供血充足,同時要注意病人的呼吸道是否通暢,要通過擺放合適的體位保證其呼吸暢通,必要時可以進行人工呼吸。 總之,在等待醫療救護的過程中做好現場的急救是挽救病人最重要的措施。 食物過敏反應是一種常見但又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疾病。因為食物種類繁多,地區、季節、飲食習慣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異,因此,無論是診斷還是治療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加上現階段食物變態反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完全的解釋,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所以,當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食物變態反應事件的發生,最好到醫院咨詢專科醫生,聽聽他們的意見。 如何預防食物過敏 一旦發生食物過敏反應,最好也是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到醫院咨詢相關的科室醫生,避免耽誤治療。梁有福針對食物變態反應發生的特點,介紹了幾種飲食防治的方法: 第一,避免療法。不攝入含致敏物質的食物是預防食物變態反應的最有效方法。當經過臨床診斷或根據病史已經明確過敏原後,應當完全避免再次攝入此種過敏原食物。比如對牛奶過敏,就應該避免食用含牛奶的一切食物,如添加了牛奶成分的雪糕、冰激凌、蛋糕等。 當然,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某人對某種食物過敏,過很長一段時間,再次食入此食物時可能不再發生過敏反應。這是因為在致敏階段,產生的抗體經過一段時間的降解後,可能已經消耗殆盡,不再會對同一種致敏物質產生反應。但這種可能性並不一定會發生,所以應盡量避免再次食入此種食物是最安全的。 第二,對食品進行加工。通過對食品進行深加工,可以去除、破壞或者減少食物中過敏原的含量,一旦去除了引起食物變態反應的過敏原,那麼這種食物對於易感者來說就是安全的了。比如可以通過加熱的方法破壞生食品中的過敏原,也可以通過添加某種成分改善食品的理化性質、物質成分,從而達到去除過敏原的目的。在這方面,大家最容易理解、也最常見的就是酸奶。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分解了其中的乳糖,從而使對乳糖過敏的人不再是禁忌。 第三,替代療法。簡單地說就是不吃含有過敏原的食物,而選用不含過敏原的食物代替。比如說對牛奶過敏的人可以用豆漿代替等等。 第四,脫敏療法。脫敏療法主要就是針對某些易感人群來說,營養價值高、想經常食用或需要經常食用的食品可以採用脫敏療法。 脫敏療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將含有過敏原的食物稀釋1000-10000倍,然後吃一份,也就是說首先吃含有過敏原食物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如果沒有症狀發生,則可以逐日或者逐周增加食用的量。但是注意一定要適量,千萬不能盲目增加,一定要按照規律來增加食物的量,並在增加的過程中要注意是否發生了過敏反應,如果發生過敏反應則要暫停一段時間,然後從頭再來,將每次的攝入量重新設計,減少每次的增量,如此反復。這樣經過幾周或者幾個月,有些原來對某種過敏原過敏的人就可能達到正常人的食用量。採取此種方法,即使逐漸適應食物中的過敏原,也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再次大量食用,以免復發。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在嬰幼兒階段不要過早地添加輔食,對嬰幼兒來說最好的食品就是母乳,目前主張嬰幼兒母乳喂養至少需要6個月。有過敏史的家庭,婦女在孕期和哺乳期要避免食用這些物質,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造成小孩的被動致敏。如果嬰幼兒出現了食物變態反應後,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飲食中去除此食物,想辦法用其他的食品來補足嬰幼兒所損失的營養物質。
⑺ 為什麼會一吃某種東西就會過敏,全身起疹子
如果吃了某一種食物會身上起疹子,那就是因為你屬於過敏性體質,吃了容易過敏的食物就起皮疹了,建議多吃新鮮水果,增強免疫力。
⑻ 人體為什麼會過敏
Gell&Coombs將過敏反應分成了4型。Ⅰ型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急性或者叫速發型過敏反應,比如說過敏性休克,急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更多的都是跟E型過敏反應有關。Ⅳ型屬於遲發型的一個變態反應。通常跟慢性、反復性的蕁麻疹,接觸性皮炎等都跟Ⅳ型過敏反應有關。那麼其中的Ⅱ型和Ⅲ型主要是發生在我們內臟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到1967年,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日本石坂夫婦在花粉症患者血清中分離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免疫球蛋白E~IgE。揭示過敏反應的發生機制有著重大意義。
我們說過敏反應它就是一種超敏反應,我們的人體對外來物質,尤其是指蛋白和糖蛋白所產生的一種過度的免疫反應,我們可以把過敏理解成一種過敏機制或者是一種病理的過程。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多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可能都與過敏反應有關。
過敏反應是一個非常大的范圍,它是一個現象、是一個機制、是一個病理過程。
但是過敏反應學它是一門臨床學科,目前臨床學科所研究的內容也僅僅是過敏反應中的一部分。目前只有少數的幾所綜合的一個大醫院才設有過敏反應學,或者過敏反應科、過敏反應門診。但是還在更多的醫院,那麼這些過敏反應性的疾病還是要分散到很多的專業門診去看,比如說呼吸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眼科。小朋友們都到兒科,甚至在兒童保健科和預防保健科也會接觸到相關的有過敏症狀或者是過敏性疾病的孩子。
我們說過敏反應它就是一種超敏反應,我們的人體對外來物質,尤其是指蛋白和糖蛋白所產生的一種過度的免疫反應,我們可以把過敏理解成一種過敏機制或者是一種病理的過程。
我們說過敏反應它就是一種超敏反應,我們的人體對外來物質,尤其是指蛋白和糖蛋白所產生的一種過度的免疫反應,我們可以把過敏理解成一種過敏機制或者是一種病理的過程。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多種疾病的發病機制,可能都與過敏反應有關。
過敏反應是一個非常大的范圍,它是一個現象、是一個機制、是一個病理過程。
但是過敏反應學它是一門臨床學科,目前臨床學科所研究的內容也僅僅是過敏反應中的一部分。目前只有少數的幾所綜合的一個大醫院才設有過敏反應學,或者過敏反應科、過敏反應門診。但是還在更多的醫院,那麼這些過敏反應性的疾病還是要分散到很多的專業門診去看,比如說呼吸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眼科。小朋友們都到兒科,甚至在兒童保健科和預防保健科也會接觸到相關的有過敏症狀或者是過敏性疾病的孩子。
過敏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遺傳性疾病。只是說當父母一方或父母雙方有過敏性疾病時,你們的寶寶患有過敏性疾病的概率要明顯高於那些沒有遺傳史的孩子。
如果父母雙方都沒有過敏性疾病,他們的寶寶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僅僅為10~15。
如果父母雙方有一方是過敏體質或患有過敏性疾病,他們的寶寶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就會升高到20~40。
如果父母雙方都是過敏體質或者都患有過敏性疾病,那麼這個寶寶的患病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到50~80。
尤其是這種過敏性皮炎也叫濕疹,具有明顯的母系遺傳傾向。 【兒童過敏進程中其疾病具有典型年齡特徵】
兒童的過敏性疾病跟成人不一樣,我們通常說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孩子從小到大不僅僅是體格上的長大,更重要的是各項生理功能上的發育。
因此兒童的過敏性疾病跟年齡密切相關,我們說兒童的過敏進程中它的很多的疾病具有明顯的年齡特點,孩子出生以後,這種過敏性疾病是從特應性皮炎也就是濕疹開始,而且還常常伴有消化道的過敏或者叫過敏性腸病或者叫食物過敏,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濕疹、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可以逐漸得到緩解。
到了學齡前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呼吸道的過敏症狀就會逐漸明顯,尤其是在學齡前期兒童哮喘會達到高峰。這種現象,如果孩子還伴有家族的遺傳傾向,那麼它持續存在的這種概率也會明顯的增加。
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兒童過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在學齡期會達到高峰。對於伴有家族遺傳傾向的這部分孩子可能會伴隨終身。
因此我們說兒童的過敏進程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徵。
有些症狀可以被替代,有些症狀也可能會緩解。
因此早期及時合理的干預他的過敏進程,可以明顯的降低它後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中國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生率急劇升高】 中國兒童的過敏性疾病也是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在1999年到2009年,10年間重慶地區的0~2歲的孩子的食物過敏是翻倍的增高
在2002年到2012年之間,上海地區的嬰幼兒的濕疹,成10倍的增高
中國城市兒童哮喘的這種發病率,也是翻倍的增高
因此中國兒童過敏性疾病的規范診斷治療和管理也迫在眉睫。
我國過敏反應學科的醫生也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學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
大約40%的0~2歲嬰幼兒,家長自報孩子曾發生或正在發生過敏性疾病症狀。0~2歲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總現患率為12.3%。 【不同年齡段的過敏性疾病發生率】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完全不同 6月齡以內高發,現患率為19.6%,以皮膚瘙癢、眼鼻症狀和胃腸道症狀為主。
0—24月齡嬰幼兒過敏性疾病五類症狀的現患情況:
皮疹瘙癢8.5%、眼鼻症狀3.3%、喘息0.3%、胃腸道症狀2.0%、口唇症狀0.5%。 全國兒科哮喘協作組1990、2000、2010三次流調兒童哮喘累計患病率和現患率均呈顯著上升趨勢。
在這次的調研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工業化程度和這種社會城市化進展程度比較高的地區,過敏性疾病兒童哮喘的發病率是高的。
東北的兒童哮喘的發病率最低,華北地區的發病率最高,那麼在城市之間發病率最高的是上海地區。 每年花粉飄散的時候,也是過敏性鼻炎的孩子最難過的時候。無論是春季花粉還是秋季花粉,對這些孩子來說無異於是一種高的風險和另外一種災難。 近年來,中國兒童過敏性鼻炎患病率較以往有明顯升高的趨勢,調查顯示:多達52.7%的患兒為中重度持續性,12.2%患兒為中重度間歇性。 【為過敏反應事業,我們不斷在探索和研究】 我國的變態反應事業關於過敏反應的相關的研究,確實落後於發達的國家。我們承認我們的落後,但我們也在勇敢直追。
在近20年的這種不斷探索和研究過程中,我們中國的過敏反應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和我們的臨床醫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我們先後出台了《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中國兒童哮喘診斷和防治指南》。而且我們在不斷的修訂和完善。 兒童過敏性鼻炎的診斷和治療的專家共識,也更好的指導我們臨床一線的醫生,能夠規范的診斷和治療。在我們過敏性鼻炎的治療過程中,免疫治療可以有效的阻斷過敏性疾病的發病進程。目前越來越多的醫院,也正在開展規范的脫敏治療。 我相信我們很多的家長都為了孩子反復的持續的這種慢性的咳嗽而揪心而輾轉的就診。因此慢性咳嗽的正確診斷,規范的治療也納入我們過敏反應科醫生的工作職責。
⑼ 為什麼食物過敏的人越來越多
「食物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某一特定食物產生的一種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孫勁旅教授表示,過敏者會將正常無害的物質誤認為有害,從而產生抗體。食物中引起過敏的物質,叫做食物過敏原,也可以叫做抗原。9月26日,記者在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看到,早上才8點就已經涌來了很多過敏患者,過敏原形形色色。
「食物過敏逐漸成為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應急的突出問題之一。」孫勁旅教授告訴記者,調查數據普遍反映出全球患病率不斷增加。目前,西方國家成人食物過敏患病率接近5%,兒童接近8%,以美國為例,每13個孩子中就有1個對食物過敏,每隔3分鍾就會出現一例食物過敏反應急救病例。雖然我國目前還沒有對成人過敏的權威統計數據,但已有的研究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食物過敏患病率達6.2%,這比一般疾病的患病率要高很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且人數逐年增加,其中食物過敏占很大部分。世界變態反應組織報告顯示,全世界30%~40%的人被過敏困擾,過敏已成為全球第六大疾病。2016年,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分會前主委尹佳教授團隊進行了嚴重過敏反應的研究,發現:食物誘因占過敏性休克患者的77%,葯物佔7%,昆蟲佔0.6%,其餘15%不明原因。
花生過敏排第三,但我國花生過敏患病率遠低於西方國家,一是中國人接觸花生比較晚,1歲以下兒童基本不吃花生;二是中國人很少吃花生醬;三是中國飲食中花生一般是煮食或者油炸,使花生的過敏性減低。最近幾年,人們發現紅肉也可能引發嚴重過敏反應,甚至休剋死亡。紅肉過敏和蜱蟲叮咬有關,全球都有關於蜱蟲叮咬所致紅肉過敏症的病例報道,臨床表現是吃紅肉3~6小時後,出現全身蕁麻疹、喉頭水腫、呼吸窘迫等症狀。
「蕎麥、花椒、昆蟲等導致的食物過敏是我國特有的類型。」孫勁旅教授告訴記者,一是蕎麥製品在我國越來越多地被當作保健食品,且蕎麥粉是無麩質的,通常作為腹腔疾病患者的補充食物,還有很多小麥過敏的人把蕎麥當做替代食品,所以蕎麥食品比較普及。二是蝗蟲、蠶蛹、蜈蚣、蠍子是我國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這些異種蛋白的攝入,也可能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甚至死亡。三是花椒過敏,花椒在我國是常見的菜餚佐料,國外很少用。此外,我國對芒果、桃、龍眼、獼猴桃、荔枝等過敏的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