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尋物指南 » 為什麼寶寶咬住東西的時候

為什麼寶寶咬住東西的時候

發布時間: 2024-03-14 11:06:15

① 孩子為什麼總愛咬指甲、咬衣被角、咬嘴唇原因終於找到了

文|CC爸媽

公眾號:CC爸媽 ID:cc-bama

前兩天一個家有一年級小學生的媽媽私信求助:

C媽,我家孩子一直有咬東西的毛病可怎麼辦啊?鬥智斗勇好多年了,情況時好時壞。

最早是剛上幼兒園時咬衣服角、書包帶、被子角,什麼時候衣服的領子都濕噠噠的;糾正了一段時間後,消停了幾個月,可後來又咬指甲,這指甲還沒完全戒掉呢,寒假我盯他寫作業,發現他又開始咬鉛筆了!

好話歹話都不聽,打過罵過也沒用,真是愁死我了!

話說咬咬咬的行為,幾乎娃娃都有,尤其是咬指甲,有研究表明, 約50%的兒童會在某個時候咬指甲。

甚至有一部分人會將這個習慣延續到成年。

0-2歲,是孩子口腔的敏感期,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是生理發育的正常表現。 這個階段的「咬咬咬」不必太過於擔心,也不要盲目禁止!

如果此敏感期被壓抑,會導致其它敏感期的延遲,並可能以其他表現形式來彌補此敏感期的滯後。

比如一歲時得不到滿足,兩歲會咬人,兩歲得不到滿足,上幼兒園會吃筆,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學還會繼續吃。

所以在保證衛生、安全的前提下,要為0-2歲的孩子提供「吃」的機會。

但如果是2歲以後,孩子仍然有很明顯的啃咬行為,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採取正確的引導方法,才能夠真正幫孩子「戒咬」。



為什麼會咬?

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啃咬的小毛病多發生在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孩子中,心理學上稱之為 「兒童緊張性行為」。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Dr. Lori Woodring指出, 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跟固定的東西有關聯。

一旦需要適應新變化,會給孩子們帶來心理壓力,這些 壓力不僅表現在情緒和心理上,有時還會表現在孩子的行為和生理 健康 上面。

所以,孩子的「小毛病」,表面上看是行為習慣不佳,背後往往隱藏的是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01 啃咬的心理原因

Ø內心焦慮感的外化、自我安慰的形式

一提焦慮,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成年人才會有的情緒,孩子從來都是凳薯無憂無慮,不諳世事,怎麼會焦慮?

其實不然,孩子同樣會面臨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的影響,比如:

在我們看起來雖然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但對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事,足以讓他們感到不安和害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情緒,甚至火上澆油訓斥,無疑就會放大焦慮。

年齡小,排解能力有限,但又需要找到一個情緒的宣洩口,所以很多孩子就會通過一些小動作來排解, 比如啃指甲、咬衣被角、咬鉛筆等等。

有研究表明,這類動作可能類似於吮吸拇指或奶嘴,這是他們在媽媽肚子里棗宴者就學會的安撫技能,可以讓人感到放鬆和快樂。

通常開始時是無意識的,久而久之,只要精神上一焦慮,孩子就會習慣性條件反射,作出相應的動作。

Ø因無聊而形成的壞習慣

這種現象也非常常見, 多發生在孩子覺得無聊、沒事情可做或者飢餓的時候,然後不自覺地通過做一些小動作來進行消遣。

比如小點的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咬指甲、吃手,大點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咬鉛筆、咬嘴唇等。

CC之前有段時間就是看電視時吃手,提醒也沒用。

有媽媽可能覺得動畫片那麼有趣怎麼會無聊?

其實真正無聊的祥斗是「電視沒有互動的單向輸入」,後來我就參與進去跟CC聊聊「劇情」,讓看電視這項活動不只是「單向輸入」。

如果是這類,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改變孩子的習慣就可以了。

如何判斷孩子是無聊還是焦慮呢?其實很簡單。

第一是看孩子做小動作前,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是觀察孩子的眼神和神態。

如果是眼睛無神或游離,面無表情,比較無趣地呆坐或漫無目的地東張西望,多半就是他感到無聊的時候,及時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Ø自我刺激,尋找存在感

這種情況雖然不太常見,但的確存在。

精神科醫生指出: 人總要有自我存在感,才覺得是活著。幼齡小朋友如果平時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會透過啃咬指甲的不斷刺激,尋找存在感,從中獲得心理滿足。

所以,如果家長陪伴的非常少,恰好孩子又有啃咬的小毛病,就要留意是否這方面原因了。

02 啃咬的生理原因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啃咬行為,都是心理問題,也有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之前C爸醫院就有因為孩子一直咬指甲、吃紙屑帶去就醫的,結果是因為感染蛔蟲所導致的 「異食癖」 的表現。

據兒科大夫介紹,異食癖的表現有很多,甚至吃頭發、啃腳趾、吃牆灰等等。

孩子愛咬東西,還有可能是體內缺鋅、缺鐵等原因所致。

所以,在排除心理因素,並進行了一段時間調整之後仍無明顯改善的,建議大家到醫院進行排查是否有生理因素。



5招幫孩子真正戒「咬」

生理方面需要由醫生來判斷,C媽今天主要說說由心理因素所導致的「啃咬」問題該如何解決。

01 減少對這個行為的關注

這里的減少並不是指真的不去關注,而是指換一種方式去關注。

孩子有各種小毛病,尤其是在屢教不改之後,家長往往很難繼續保持心平氣和,經常是橫眉怒目地訓斥:咬咬咬!又咬!說多少遍了?沒長腦子嗎,記不住嗎!

甚至粗暴地直接把手指或者其他東西從嘴裡拽出來!

在我們眼裡,說三遍還不改就是故意的,就是和我們對著干!

實際上孩子並非故意, 這些動作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是一種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在啃咬。

所以,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無論第多少次,我們堅持做到友善的提醒就可以。 比如設置提醒暗號、塗安全指甲油等等,否則不但不能改掉啃咬的毛病,還會為此產生心理陰影。

02 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緩解焦慮

對於因為焦慮或尋求關注而啃咬的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做得更多的是接納他的不安情緒,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比如對於有嚴重幼兒園分離焦慮的孩子,就盡量做到早接,其他時間多陪伴;

對於自尊心強、害怕犯錯的孩子來說,要有更多的包容和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案,而不是在他們犯錯的第一時間去指責和打罵;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回應,等等。

當我們願意接納孩子,與孩子的關系有所改善,讓他的情緒有一個安全表達和排解的空間時,漸漸地就會「棄用」那些小動作。

03 轉移注意力,尋找新的替代方式

多注意觀察孩子, 一旦發現要做習慣性動作時,及時用孩子喜歡的東西、愛玩的 游戲 等幫助他轉移注意力。

同時要注意有針對性,比如愛咬指甲的孩子,就帶他一起玩需要雙手操作的 游戲 ,像玩黏土、玩沙、玩橡皮泥,攀爬或組裝積木等。

比如愛咬嘴的孩子,就帶他一起唱歌、讀繪本、讀詩歌、說繞口令等多用嘴的項目。

這些小動作基本上都是後天習得的,在得不到鞏固的情況下,慢慢就會淡化。

對於大點的孩子而言,還可以選擇一些沒有傷害同時可以緩解情緒的一些替代方式,例如嚼口香糖、捏減壓球、打沙袋等。

04 讓孩子了解壞處,內心裡想要改

無論任何事情,一旦產生內驅力,做起來就容易多了。

可以讓孩子一些啃咬的壞處,比如咬指甲會有哪些 健康 上的危險,可以通過圖片、繪本故事、動畫等方式,讓孩子自己去看、去感受壞習慣帶來的後果。

我曾經給CC看過一張指甲被啃光的圖片。

邊讓她看邊說,有些指甲,啃掉再也不會長了。一直啃下去,很難想像指甲變成了什麼樣子?這樣怎麼塗指甲油啊?

她明白這些之後,很快就從「爸爸媽媽讓我改」,轉變成了「我想要改」,改起來明顯容易了很多。

05 制定小目標,合理期待

習慣的糾正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但不能一蹴而就,還有可能出現反復。

所以,首先家長要做好心理准備,合理期待。

其次,可以 給孩子制定階段性的小目標,循序漸進地來克服。

比如從一天咬8次減少到一天咬5次;從約定1周時間,到約定3周時間等等。

讓孩子不斷看到自己的小成就,也能增加他主動「戒除」的信心。

「啃咬」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出現大問題。

所以既不能不重視,也不能強行矯正,而是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葯,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改正。

你家孩子「咬咬咬」過嗎?是如何戒掉的?一塊在評論區把小妙招分享給大家吧!

② 寶寶六個月見東西就咬是怎麼回事

寶寶六個月見東西就咬是因為孩子要長牙。 一般寶寶長牙的時候,都會有些發燒,流口水,吐泡泡,容易煩燥哭鬧,因為乳牙在長,所以寶寶的牙床會覺得很癢,所以他開始喜歡吃手,或者咬玩具等。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磨牙棒或是咬膠,來緩解寶寶出牙的不適。

③ 為啥我家寶寶喜歡咬玩具咬拖鞋咬手機呀

你好喜歡咬東西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長牙:寶寶4個月起開始長牙,可持續到2歲,部分寶寶可持續到3歲。長牙期間寶寶感覺牙齦不適、牙疼,就會咬東西。此時可給寶寶准備磨牙棒來緩解這種情況,另外需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防止出現感染;

2、口腔炎症:寶寶年齡較小,唾液分泌較旺盛,這時需注意口腔清潔。若寶寶有牙齦炎、齲齒、口腔潰瘍、鵝口瘡等,會出現局部疼痛、發熱,寶寶為緩解這些症狀會咬東西。這時要注意檢查寶寶的口腔是否有炎症,給予對因治療;

3、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D和鈣等,都具有營養神經的作用,需及時給寶寶補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均衡飲食,保證營養素的攝入。再觀察觀察如果一直這樣要看醫生了

④ 寶寶睡覺喜歡咬被子是什麼原因

有的家長發現寶寶睡覺時喜歡咬被子,而且越是制止,反而咬得越厲害,剛剛把被子從仔啟寶寶嘴裡拽出來,一轉眼寶寶又咬在嘴裡了,但其實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在幼兒時期,寶寶的精力很旺盛,晚上上床睡覺時,很難馬上從興奮狀態過渡到睡眠狀態,再加上寶寶的自我抑制能力差,上床後如果沒有大人在身邊,就容易通過咬被子、吃手指、吃腳丫或其他一些奇怪的嗜好使自己入睡

為什麼寶寶會出現咬東西的情況呢?兒科專家指出,新生兒出生不久就有吃手的行為,咬東西是嬰兒後天產生的一種適應性行為,寶寶並非是想吃到什麼,而是從津津有味的吸吮中得到了某種滿足

特別是6個月以前的嬰兒經常出現吃手指或咬東者嫌西的行為,這時的嬰兒沒有形成自我意識,還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體的存在,也分不清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不知道手和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所以他們吃手腳,是把自己的手腳當物體來玩,對外界的物體也同樣啃咬,這一過程是嬰兒認識事物的一種積極嘗試,不必急著去阻止,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習慣會逐漸消失,但嬰兒吃手指、咬東西的行為很容易使病從口入,是不衛生的,家長在護理寶寶時,要注意寶寶的衛生

大一點的寶寶如果還是喜歡咬東西,這些情況主要是由於寶寶緊張或者缺乏安全感造成的,當寶寶不安、焦慮和緊張時,吃大拇指、咬被子等就是一種安慰自己的方式,寶寶念嫌如試圖在環境中尋找到自己熟悉而能輕易接受的感覺,在內心焦慮、緊張或者百無聊賴的時候,一種簡單的特定的動作習慣能讓他更有安全感,如咬被子,家長首先應該找出是不是有什麼事令寶寶感到焦慮

一旦寶寶形成了吃手指、咬東西的習慣,家長可以嘗試用以下方法去糾正

告訴寶寶,被子不衛生,會肚子痛,也可以給寶寶一個干凈的毛絨玩具,讓他抱著入睡,以代替吃被子的不良習慣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每天睡覺前給寶寶講一些故事,或播放一些輕柔優美的音樂,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慢慢讓寶寶改掉吃手指、咬被子的不良習慣

適當減少寶寶白天的睡覺時間,多去室外,增加寶寶的活動量,寶寶感到有些累的時候,更容易入睡

避免寶寶睡前興奮,爸爸媽媽白天都在外面工作,只有晚上有時間陪寶寶玩,如果玩的時間過長,或者玩一些刺激性的游戲,很容易造成寶寶過於興奮,不容易入睡,也就更加依賴吃被子這個嗜好了

不要過分強調寶寶「吃」被子的習慣,也不要在寶寶睡覺前特意叮囑寶寶不要咬被子,如果寶寶睡前咬被子,家長可以通過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而自然地將被子拿開

⑤ 寶寶為什麼喜歡「咬東西」

科學家們發現,嬰兒的求知慾從剛出生時就非常強烈,他們在出生後3個月內學到的東西,甚至比一個大學生4年內學到的東西還要多。 搖鼓是圓的還是方的?積木塊是粗糙的還是光滑的?寶寶總是先由嘴來斷定物體的形狀和特徵。在出生後一年內,與眼睛和手感知信息的速度相比,神經末梢會把嘴巴感覺到的信息更快地、准確地傳輸給大腦。 提出來的話:寶寶們先是用享受美味的舌頭去探索事物,然後才是用眼睛去認識、區別事物。 寶寶依靠嘴巴探索世界也是由於飢餓感引起的 他們天生就知道吸吮,吸吮意味著吃飽肚子,維持生命。當寶寶靠在媽媽的胸前時,他們得到了更深更廣的認識--吸吮可以帶來滿足和愜意。他們 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溫暖、安全和飽足的感受,所以在嘬手指或咬拳頭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很安全、很溫暖。像咬奶嘴一樣,吸吮有使嬰兒平靜的作用。 咬得安全如果你的寶寶正處在拿起東西就想放到嘴裡嘗一嘗的階段,你就要注意: *撿起房間地板上的碎屑。保證即使寶寶拿起地毯一角來咬都是安全的。 *玩具要適合寶寶的年齡。不能有細小的能夠被寶寶吞下的組件,特別是毛絨玩具上的小配件,一定要檢查是否牢固,防備寶寶揪下來放進嘴裡。 *注意屋裡栽花的泥土。如果不小心讓寶寶吃了一些碎屑,可就要抱他去醫院了(有個小竅門可預防這一點:剪一段連褲襪套在花盆上,既透氣,又可防止寶寶抓土)。 *防止誤吞。寶寶在游樂場玩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會吞一些沙子或者去舔石頭,但是只要及時制止他,護理得當,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假如是煙蒂就比較討厭了,要馬上用濕布給寶寶擦乾凈嘴巴。 *注意植物和漿果。植物和漿果千萬不要讓寶寶去舔,因為有些東西是有毒的。

熱點內容
蛀牙填補後晚上為什麼會很疼 發布:2025-01-19 23:24:03 瀏覽:937
為什麼蘋果系統內存佔了一百g 發布:2025-01-19 23:19:33 瀏覽:25
12mini為什麼有的地方價格不一樣 發布:2025-01-19 23:14:40 瀏覽:527
小米電視關閉後為什麼還要登錄 發布:2025-01-19 23:13:39 瀏覽:415
為什麼發票文件不存在 發布:2025-01-19 23:06:44 瀏覽:393
為什麼我蘋果手機下載不了東西 發布:2025-01-19 23:06:32 瀏覽:399
關於小孩子為什麼哭的視頻 發布:2025-01-19 23:06:30 瀏覽:754
蘋果香蕉汁為什麼是黑色的 發布:2025-01-19 23:06:23 瀏覽:974
為什麼漂發後顏色還是很深 發布:2025-01-19 23:01:06 瀏覽:330
男生的收入為什麼沒有女生高 發布:2025-01-19 23:01:04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