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霸陵找不到
⑴ 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
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
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2021年12月14日,西安市東南郊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被證實為漢文帝的霸陵。至此,一段延續千年的「歷史誤會」畫上了句號。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
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1
14日,國家文物局在線上召開「考古中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三項漢唐時期重大考古成果。其中,歷經多年考古調查和論證,漢文帝霸陵被正式認定。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座西漢帝陵的具體位置。這座之前被稱為江村大墓的古代陵墓位於陝西西安以東白鹿原上的江村東側,本世紀初被發現。起初考古人員認為,這是一座西漢時期的貴族墓葬,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發現該墓的規模和形制遠超一般的貴族墓葬。
漢文帝劉恆是西漢「文景之治」的開創者,據史書記載,文帝死後葬於霸陵,不起封土。那麼考古人員是如何確定漢文帝霸陵具體位置的呢?
江村大墓:規模大無封土 出土漢代文物
在陝西西安白鹿原上的江村東側,有一座大型墓葬,被稱為江村大墓。考古人員勘探發現,江村大墓是一座有四條墓道的特大「亞」字形豎穴土壙木槨墓,這樣一座大墓卻沒有任何封土。
在江村大墓四周,考古人員勘探發現了115座外藏坑,這些外藏坑圍繞著江村大墓呈放射狀分布。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開始,考古人員對其中8座外藏坑進行了考古發掘,出土了著衣陶俑、陶器、鐵器、銅器等大量漢代文物,同時還發現了「石圍界」和門闕基址等陵園設施。
特別讓考古人員驚喜的是,他們在這些外藏坑中發現了明器官印,官印上的文字為「車府」「中司空印」等。
與竇皇後陵形成完整陵區 學界終認定霸陵
考古發現將江村大墓墓主人的身份指向漢代皇帝,但他究竟是不是漢文帝呢?在江村大墓東北方有另一座「亞」字形大墓,這座大墓距離江村大墓約800米,地面有高大封土。這就是已經被史料和考古證實的漢文帝妻子竇皇後的陵墓。
江村大墓、竇皇後陵及其周邊遺跡,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陵區。綜合相關歷史文獻和考古研究資料,考古學界一致認定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
6件被盜出境西漢陶俑使江村大墓受關注
自元代以來的相關記載和考證,普遍認為漢文帝霸陵在江村大墓以北兩公里的鳳凰嘴。但沒有確鑿證據,誰也不敢說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特別是在江村大墓的現場,也看不到高大的封土堆。在考古現場,不論是在地面上平視,還是用無人機從天空上俯瞰,甚至都看不出這里有一座大墓。那它怎麼會進入考古人員的視線呢?這還要從多年前的一起盜墓案說起。
2002年,發生在美國的一次拍賣會,第一次把江村大墓推到了中國考古學家面前。6件從這里被盜出境的西漢陶俑出現在美國索思比拍賣行的拍賣圖錄上,即將被拍賣。我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及時進行了交涉。
考古學家 焦南峰:在拍賣之前,把這6件陶俑,從拍賣的名單里拿出來了。我受國家文物局委託,回答了索斯比拍賣行提出的11個問題,為什麼說是中國的?為什麼說是陝西的?為什麼你說是西漢的?然後你們那個地方出土這樣的陶俑有多少?等等類似問題。
經過多方努力,這6件陶俑於2003年回到西安。隨後,相關部門對這6件陶俑的來歷展開了調查,最終確定是盜墓分子從江村古墓盜掘的。
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長 張翔宇:當時兩個盜洞,麥子一收,非常清楚,後來他們在衛星圖片上都能看到。
2006年,在確定了這些陶俑出自江村古墓後,考古人員對這里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結果讓考古人員大吃一驚,這里竟然隱藏著一座有著四條墓道的「亞」字形大墓。
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2
2021年12月14日,西安市東南郊白鹿原的江村大墓被證實為漢文帝的霸陵。至此,一段延續千年的「歷史誤會」畫上了句號。
那麼,這個歷史誤會到底是什麼呢?和後來的唐朝帝陵一樣,霸陵依山為陵,而白鹿原上的鳳凰嘴就在漢文帝被安葬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被認為是霸陵地宮的所在地。直至江村大墓被挖掘,「霸陵地宮在鳳凰嘴」「霸陵依山為陵」的說法才戛然而止。
問題出來了,
上圖_ 江村大墓K27出土銅齒輪、銅構件
上圖_ 江村大墓K27出土一組印章
第一,《史記》《漢書》等史料的記載,讓後人確信,漢文帝依山為陵是真實的。但《史記》和《漢書》並沒有明確描述霸陵在西安市的具體位置。
《史記·孝文帝本紀》記載: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漢文帝)規定,建造它的霸陵要用瓦器為陪葬品,不得用金銀作為裝飾品,不起封土堆,要節省,修建陵寢不要擾民。
《史記》並沒有明確說明漢文帝霸陵的規格為依山為陵,但表示了霸陵建造的節儉。這和後來漢武帝茂陵的奢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漢書·文帝紀》記載: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
這句話的意思是:漢文帝修建霸陵,皆用瓦器陪葬,不用金銀銅等裝飾品。霸陵依山為陵,不起封土堆。
上圖_ 茂陵 (漢武帝陵寢)
除了《史記·孝文帝本紀》和《漢書·文帝紀》這兩個有關於漢文帝劉恆霸陵的直接史料,《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也記載了霸陵依山為陵的線索:
頃之,至中郎將。從行至霸陵,居北臨廁。是時慎夫人從,上指示慎夫人新豐道,曰:「此走邯鄲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慘凄悲懷,顧謂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為槨,用紵絮斫陳,蕠漆其間,豈可動哉!」左右皆曰:「善。」釋之前進曰:「使其中有可欲者,雖錮南山猶有郄;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文帝稱善。其後拜釋之為廷尉。
這段史料是什麼意思呢?
張釋之跟隨皇帝來到了霸陵,漢文帝站在霸陵的北邊眺望。此時慎夫人也跟著隨行。皇帝用手指著到新豐的道路對慎夫人說:「這是通向邯鄲的道路呀」。慎夫人彈起了琴瑟,漢文帝合著琴瑟曲調歌唱,心裡很哀傷。漢文帝回過頭對群臣說:「用北山的石頭做葬具,用切碎的薴麻絲絮填充葬具,再用漆塗抹在葬具上,哪裡還能打的開呢?」張釋之說:「如果裡面有了引發人貪欲的東西,用南山的材料為葬具,人們還會打開。如果人們沒有貪欲,即便沒有貪欲,哪裡還用得著憂慮呢?」
漢文帝想用山上的材料用作自己駕崩後下葬時的葬具,但張釋之反對漢文帝這么做,希望漢文帝能做到真正的勤儉治國。如果老百姓認可漢文帝的功績,即便陵墓中什麼都沒有,也不會有人想著去偷盜的。漢文帝認可張釋之的說法,就把他提拔為廷尉。
當然,這段史料除了反映出漢文帝勤儉治國的思想,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線索:漢文帝打算用山上的石料作為其駕崩後安葬時候的葬具,這就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漢文帝的霸陵以山為陵,就連材料都得依靠山上的石頭。
上圖_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
第二,酈道元的《水經注》和《類編長安志》等書籍對漢文帝霸陵因山為陵的情況做了記錄,尤其是《類編長安志》更是鎖定了漢文帝霸陵就是鳳凰嘴。
《水經注》當中記載,漢文帝霸陵在白鹿原上面,白鹿原的位置太大了,綿延30多公里,漢文帝霸陵的位置坐標到底在哪裡?《水經注》沒有記載。
下面來看《類編長安志》的記載,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門東四十里白鹿原北鳳凰嘴下。
很明顯,這句話寫很具體了,霸陵就在白鹿原的.鳳凰嘴下面。霸陵在白鹿原鳳凰嘴下面開鑿地宮。這和記載和《史記》《漢書》的前期史料記載有所重合了。
《史記》和《漢書》是早期的史料,再加上《類編長安志》《水經注》等資料的記載,人們就更加確信一點,漢文帝的霸陵就是依山為陵,就在鳳凰嘴。
上圖_ 世傳為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
第三,漢文帝治國能力的優秀,讓後人們結合史料有一種樸素感性的認可:漢文帝倡導薄葬,就是依山為陵。
漢文帝是漢朝第三位皇帝,登基之後延續劉邦和呂後的治國思路,以無為而治的策略將漢朝繼續推向前進。
在政治上,劉恆待人寬厚,重用陳平、周勃等大臣,以及像張釋之這樣的敢於直言的大臣,實施黃老政策引導下極其寬松的政治氛圍,讓每一位大臣都有發揮能力的空間和舞台。這種政治氛圍一改秦朝時期暴虐緊張的政治氛圍,使得漢文帝被後世所傳誦。
在刑法上,漢文帝有仁愛之心,廢除肉刑減輕刑罰。廢除連坐法,採取相對寬松的法律環境。
在經濟上,漢文帝劉恆將賦稅從十五稅一調整到三十稅一,將徭役從一年一次改為三年一次,還減免賦稅,讓農民有更多的時間安心於勞作。為了改善群眾的生活,發展經濟,漢文帝還採取措施允許百姓從事副業生產,鹽鐵業的生產。
上圖_ 西漢版圖
漢文帝寬松的治國策略不僅讓大臣敢於直諫,君臣關系和睦,還讓老百姓有了極其充分的休養生息的機會,這對於忍受了秦朝暴政和秦末戰亂的廣大群眾而言是難得的太平盛世。而且,漢文帝的寬松治國之策被漢景帝沿用,不僅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平盛世文景之治,還為漢武帝打造大一統盛世帝國,反擊匈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因為漢文帝的巨大貢獻和勤儉、寬厚的優良品德,漢文帝成為了西漢皇帝中為數不多的有廟號的皇帝,文景之治成為了後人所嚮往的「太平時代」。
而漢文帝之後的人們也通過《史記》《漢書》的記載相信,這位勤政愛民的好皇帝遵循其薄葬制度,霸陵依山為陵。這種樸素感性的認知代表著後世人們對漢文帝功績的高度認可。
雖然這種認識,以及史書上的記載已經被考古證明所推翻,但漢文帝和漢朝的歷史,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段輝煌的歷史,永遠銘刻在每個國人的心中。
漢文帝霸陵發掘了嗎?3
12月14日,國家文物局公布,漢文帝霸陵所在地為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而非史料記載的「鳳凰嘴」。這一成果顛覆了自元朝起700年的史學界普遍認知,也破解了漢文帝陵墓位置的千古之謎。
15日,新京報記者連線陝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李梅田,解密漢文帝霸陵的確定過程與其出土的文物。
霸陵被誤認為在鳳凰嘴源於史料
陝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於賡哲介紹,中國古代陵墓的命名,一個是根據地理位置,一個是根據謚號。因靠近灞水,因此漢文帝的陵墓叫霸陵。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考古文博系教授李梅田表示,鳳凰嘴長期被認為是漢文帝霸陵是因為史料中的記載。
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曾提到,霸陵在白鹿原上面。在此之後,元代駱天驤在編纂的《類編長安志》中記述,「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門東四十里白鹿原北鳳凰嘴下」,後來根據這句話,大家認為鳳凰嘴就是漢文帝霸陵的封土。「但駱天驤只是提到霸陵是在鳳凰嘴下,但並沒有說鳳凰嘴就是霸陵的封土。」 李梅田稱。
但是,自從駱天驤記載了鳳凰嘴下有霸陵之後,明清的一些文人、學者就一直把鳳凰嘴當作霸陵的封土,很多人在那裡立了一些碑石。直到江村大墓被發掘之前,大家一直都誤以為鳳凰嘴就是霸陵。
「今天,我們確認了江村大墓在鳳凰嘴的南邊大概兩公里處,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在鳳凰嘴下面。」李梅田解釋道。
考古人員正在江村大墓進行發掘研究。圖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如何認定江村大墓就是漢文帝霸陵
「以前確實有學者根據文獻記載,以及比較少的一些考古跡象,懷疑鳳凰嘴不是霸陵所在地。後來,因為外藏坑中的一些陶俑被盜墓賊盜出,在美國拍賣市場上出現,被陝西的考古專家焦南峰先生等人確定為西漢首都長安出土的文物,由此,相關部門對白鹿原地區展開了較為全面的考古勘探。」 李梅田說。
新京報此前報道,2001年,江村大墓及周邊不少文物被盜「出土」,非法流入市場。2002年,6件從江村大墓盜出境的西漢黑陶俑出現在美國索斯比拍賣行的拍賣圖錄上,即將被拍賣。我國政府通過外交途徑,及時進行了交涉。
李梅田介紹,考古人員首先排除了鳳凰嘴,因為鳳凰嘴沒有任何人工建築的痕跡,然後對白鹿原其他地點進行勘探,由此對江村大墓及外藏坑的情況有了較為清晰的了解。
在勘探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江村大墓的規模較為龐大,達到了帝王的規格。
江村大墓的規模首先體現在,在墓室東西南北各有一個墓道,在考古領域叫做「亞」字形。墓道是等級的標志,墓道多意味著喪禮的規模非常大,要埋葬的物品多,棺槨也非常大,可能還有很多人需要進入墓道和墓室中,所以需要的墓道空間較大。只有皇帝和皇後能享有這樣的墓道。
其次是陵園,江村大墓的陵園是一個長方形陵園,有圍牆且有雙層牆垣,這也是個高等級的標志。在陵園裡面,還有其他設施,如寢殿、陵廟等一些祭祀性的設施。另外在江村大墓的周圍有110多座外藏坑,已經發掘了8座。
從秦始皇陵開始,一直到西漢時期,帝陵周圍都有很多類似的外藏坑,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這些外藏坑實際是在模擬都城的建制,是一種「若都邑」的建設理念,相當於將生前皇權的機構統治照搬到了地下。
更重要的是在外藏坑中發現的文物,有一些印章,上面有「中司空」之類的文字,這顯然是代表著中央衙署機構,如果不是帝陵,不可能有這些中央機構衙署的印埋入外藏坑。
除此之外,在江村大墓的東邊,考古人員首先確定了竇皇後陵,按照西漢的帝陵的排列方式,皇後給皇帝陪葬,後陵放在東邊,帝陵放在西邊。竇皇後陵與江村大墓的位置關系符合帝陵的排列方式,加上文獻記載中,漢文帝的霸陵沒有封土,由這些特點,考古人員確定了江村大墓為漢文帝霸陵。
江村大墓K15出土的部分彩繪著衣式陶俑。圖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霸陵外藏坑簡朴,其母薄太後南陵較奢華
據李梅田介紹,霸陵的主墓室並沒有發掘,目前考古人員發掘的是外藏坑的墓葬。
根據發掘情況來看,霸陵的外藏坑非常簡朴,沒有太多的貴重物品,很少有金銀器物,除了印章、陶俑之外,還有一些車馬器,漢文帝的霸陵相比其母親薄太後的南陵而言,非常簡朴。薄太後陵中出土了大量的金銀器,周邊陪葬墓中出土的東西也比霸陵里的要豐富、奢侈,裡面甚至有做金縷玉衣的玉片,金縷玉衣是西漢時期最高等級的埋葬了。
李梅田認為,這應該與霸陵文帝生前的經歷有關系,文帝死前曾有遺詔,如依山為陵、不封土、不埋金銀銅錫之類的珍貴物品。從現在考古的情況來看,墓葬遵循了他的意願,體現了他節儉的思想。
「文景之治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提倡勤儉節約,一方面,漢文帝時期施行的仍然是黃老學說,號稱『無為而治』,黃老學說是漢高祖劉邦時期奠定的政策,也就是『與民休息』。」於賡哲表示。當時的諸侯國已經日益壯大,但文帝仍然採取隱忍的態度。另外在私生活方面,文帝很注重節儉,據說在朝見大臣之外,穿的衣服都是布衣,包括飲食方面也十分節儉。
「從陵墓也可以看出來,漢文帝做到了自己節儉,對母親會寬容一些,因為漢文帝非常孝順。」於賡哲介紹道。
南陵小型外藏坑出土動物骨骸,初步鑒定其種類有金絲猴、丹頂鶴、烏龜等。圖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此次在薄太後的南陵中,發現了珍稀動物,初步鑒定其種類有金絲猴、丹頂鶴、烏龜等。
於賡哲表示,幾年前薄太後南陵中曾出土過大熊貓的頭骨。「出土動物屍骨這件事並不奇怪,古代有很多動物都曾當過陪葬品。」
李梅田補充,外藏坑中發現珍稀動物確實不奇怪,古人視死如生,長安城上林苑,各代帝王都是這樣,尤其是從漢武帝之後,越來越多的動物被進獻過來,被養在苑囿中賞玩,皇帝死了之後帶入墓葬也不奇怪。
「皇帝的陵墓不僅引起公眾關注,學界也非常關注。」李梅田表示,帝陵制度是中國古代喪葬文明的重要內容,喪葬禮儀制度是中國禮儀制度中最核心的內容,喪葬禮儀制度是維持秩序、整飭社會倫理的手段,而皇帝又是每個時代禮儀制度的制定者和最嚴格的執行者,他對本時代的喪葬禮俗有一個示範作用,有巨大影響。
「此前學界對西漢十一陵探討了很多年,霸陵的確認實際上也確定了西漢十一陵排列的問題,大大豐富了我們對西漢帝陵制度的認識。」李梅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