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為什麼拿東西總往嘴裡擱
1. 為什麼6歲左右的小朋友喜歡把亂七八糟的東西放嘴裡
應該是小時候口欲期沒有好好度過,當初可能家長管的太嚴了,沒有充分讓孩子咬東西。12歲以前是可以補救敏感期的,現在孩子亂往嘴裡放東西就是在重現口欲期。除了正確引導,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情況下,讓孩子充分去體驗,這個階段很快會過去。單純的強制不讓放,也許會起到反作用。建議樓主讀一下孫瑞雪的《捕捉兒童敏感期》
2. 3歲的孩子還是愛把東西往嘴巴里塞,該如何讓孩子改掉這一毛病
不管是身邊有什麼東西,都會習慣性地往嘴裡放,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都會認為這是孩子嘴饞,從而使得他們為此感到十分的惱火,在惱火的同時也會擔憂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實際上孩子的這種行為,並不是家長所認為的嘴饞,而是孩子擁有了新的「技能」,為什麼會這么說呢?
不過給孩子空間,不等於放任孩子。家長需要在這個時期,對於孩子周邊的東西,進行把關,確定是安全和干凈的東西,才能夠讓孩子去接觸。
3. 為什麼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
弗洛伊德曾經把一歲以內的孩子呢稱之為口欲期的孩子。口欲期的意思呢就是在這一個階段裡面,孩子用口唇、用口腔的粘膜去體驗這個世界,也就是說在他的眼裡看來,所有的東西先要經過我的嘴來嘗一下。
英國有一個精神分析師叫做溫尼科特,他提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孩子在三個月以前,他用口唇去撕咬他的枕頭啊,他的被子啊這樣的一些纖維甚至是毛發,把它往嘴裡塞的時候,一個重要的一個心理過程就是形成我和非我的感覺。
嬰兒他把眼睛睜開的時候,他就發現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這個世界好像是為他而生的,因為嬰兒他沒有辦法體驗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的,他眼睛睜開,這個世界就存在了,他眼睛閉上這個世界就消失了。這對他來說是特別奇特的一個體驗。
因此特別多的孩子最早期的時候,他是沒有我和這個世界的差別,他認為所有全部都是他的,都是為他而生。所以當孩子口裡面有多屬於自己的不舒服的這種東西,把它吐出來的時候,這就意味著它具備了去區別我和非我的差別。
這個對他來說在心理上是個非常重要的體驗。這個當然是一個我們說人格結構上的進步,就是通過吞進吐出去區分屬於我的和不屬於我的東西,逐漸建立起我的這種概念。所以有很多父母親和爺爺奶奶呢,對於小孩子把什麼東西都往口裡面塞的習慣呢,就很看不慣。
但是對於嬰兒專家來說的話呢,孩子他是用這個去品嘗這個世界,當然有衛生的一些問題在裡面,不過大家也放心,我們的胃足夠的強大所有的細菌都可以殺死。只不過是對於小孩子來說,花生、豆子這樣的一些東西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它卡到氣管裡面去,孩子他在用口去品嘗這個世界的時候,形成自我的時候,這個過程對他來說還是蠻重要的。
所以有一些東西吞吞吐吐,可能看得不那麼干凈,但是對孩子來說的話呢未必就有那麼糟糕。特別在早期來說,那一個孩子,他在 探索 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嘴巴周圍干凈與否,取決於他對這個世界整合的看法。如果他內心很安靜、很平靜,那麼他對世界的 探索 沒有受到特別多的干擾。父母親對他的照顧還可以,那麼你可以看到他吃飯就是一口口的吃,但是有的孩子呢就是吃一頓飯時間也久,那麼吃吃吐吐,還把周圍搞得特別的臟亂。德國有一個精神分析師叫卡爾亞伯拉罕,他把弗洛伊德的這種口欲期又區別為前口欲期和後口欲期。
那具體說來呢,前口欲期就是牙齒沒有長出來之前的,基本上就是三四個月以前吧,後口欲期就是牙齒長出來以後的。那麼這有什麼差別呢?第一個階段裡面把東西往口裡塞的這個過程呢在心理上我們稱之為叫做獲得的過程,也就是說孩子他是不是很容易從母親那兒得到奶呀、乳房啊這個溫暖。
所以對孩子來說的話呢,如果媽媽總是在他一張嘴就可以得到乳房,得到乳汁,那麼對於這個孩子來說,就是媽媽在身邊的陪伴是一個非常恆定的狀態。那對於孩子來說呢,口裡有物,意味著不僅有營養,而且有人陪伴,所以呢形成了他的安全和信任這種感覺。
如果要是孩子他在有需求的時候,他口裡沒有東西,這個媽媽老實不在,或者喂他的這個容器老是延遲給,或者是喂的東西味道不對,溫度不對,這個孩子呢就保持有一種焦慮,就是我隨時會被餓死掉,媽媽總是不在,所以呢他就哭鬧得特別厲害,他得不到。
那麼這種人以後呢可能就會形成一個比較貪婪的性格。比如說他長大以後明明他包都夠了,他還拚命的買包,明明他吃的夠了,他拚命要吃啊,要把自己吃的很胖,就是因為他內心中有缺的這種感覺。
那麼後口欲期就在三四個月以後,孩子開始長牙齒以後,他就開始有咀嚼的能力,當然在三四個月以後呢,我們也增加了輔食,孩子呢開始慢慢的有牙齒啊,食物呢停留的時間呢要更長一些,因為他要去咀嚼啊去消化了。
那麼咀嚼食物的過程和囫圇吞棗是不一樣的。那麼對於人來說的話呢,一個食物為什麼要慢的吃呢?就是因為它咀嚼啊,這個咀嚼不僅對食物對於心理上來說就是一句話,它能不能品嘗,能不能去品味。
所以呢咀嚼的意思呢就是不僅僅得得到母親的愛,而且他能夠去品嘗母親的愛,他的質量是什麼樣子的?因此呢有的孩子他在某一個階段吃飯特別慢的時候,說不定他在品嘗母親的愛。那我們就要回頭去思考了,母親給的愛夠不夠?比如說母親的陪伴是夠的,但是這個母親很少講話,很少對孩子笑,很少對孩子講故事,這個就是母親的愛的質量,那麼這個質量是經過咀嚼和品嘗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他特別喜歡跟母親在一起呢?因為這個母親跟他講故事啊,母親呢有很多動作是跟孩子互動的,兩個人才有的動作,所以這個孩子就有很多值得品味的跟母親在一起的時光。
其他的母親可能沒有產後抑鬱症的母親,或者一個很單調無趣母親她只知道跟孩子說吃吃完以後去睡。這種孩子呢他的後口預期就會出現問題。那麼這當然跟我母親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就是對孩子的陪伴照顧是不夠的,它還要有質量的陪伴。
4. 小孩為什麼喜歡把東西往嘴裡塞
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總想探個究竟,而他們的思維、眼界畢竟很窄,所以常用手或者是嘴探索。 寶寶喜歡把東西放到嘴裡,是口欲期的表現。 一方面能給自己帶來舒服感,降低焦慮情緒; 另一方面,寶寶出生後,本來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而吸吮其他物品所帶來的滿足感和吃母乳帶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和需要,所以即使是吃飽了,寶寶還是會有吸手指的行為。 注意衛生,經常給寶寶洗手,清洗衣服。如果寶寶要出牙,也可能是牙齦癢,可以給寶寶用磨牙棒或者 磨牙餅干,刺激牙齦,促進牙齒的發育。 家長還應盡可能多花一些時間和寶寶一起游戲,給他更多的愛,可以帶他一起玩動手的游戲,寶寶情緒好,兩手有事干,自然就不會吃手。 最後還要強調一下,對寶寶吃手行為家長應理解和寬容,不可強行干涉
5. 孩子不是貪吃,為什麼抓著什麼東西就往嘴裡塞呢
無論是你身邊還有什麼,我都會習慣性地把它放在嘴裡。許多父母會認為這是一個孩子的嘴巴,所以他們感到非常惱火,而煩人會擔心你孩子的健康。事實上,這種行為不是父母的口,但孩子有一個新的「技能」,你為什麼這么說?孩子喜歡「混亂咬東西」,抓住了嘴巴的東西,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已達到這一時期,觀察能力開始變得強勁。當孩子到達這一時期時,將普遍改善觀察能力。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好事,是因為他們觀察到了,他們可以抓住這件事。從而把東西放入口中探索。
不要總是停止孩子一些父母會盡力停止,因為他們關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這些父母認為這是兒童,但父母不正確。因為你想嘗試什麼,讓孩子嘗試,因為孩子的行為只會抑制孩子的發展,這是對未來增長的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父母仍然需要允許孩子們允許孩子們。出現此行為。讓你的孩子保持好奇心和勇氣,他們將繼續在這個過程中成長,更好地改善自己,所以父母應該在這個時期合理地對待他們,妥善治療他們的健康。
6. 一周歲的小孩子為什麼喜歡把什麼東西放嘴裡吃
1)家長過於愛清潔,限制過多,導致孩子在口唇敏感期的滿足不夠,包括吃手,用嘴巴感知、探索周圍環境等。
2)輔食添加過晚,或平日食物過軟,較多流質食物,導致觸覺感受不足。
家長建議:
1)1歲的寶寶就能跟成人吃一樣的食物,家長可提供多種觸感的事物,豐富孩子的觸
覺感受。
2)有滿足才會有順從,保證室內環境的清潔衛生、安全,讓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盡情的探索和感受吧。當他覺得一切事物也「不過如此」的時候,就不再重復,而是想要用另一種方式來探索,達到創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