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向上看亮的東西總想打噴嚏
㈠ 為什麼眼睛看著太陽就能打出噴嚏這是什麼原理
想打噴嚏怎麼辦?看看太陽吧,阿,阿嚏!當突然暴露在強光下時,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會不自覺地打噴嚏。這其實叫「感光噴嚏」,是一種遺傳性狀。而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ACHOO綜合征」。而科學家們推斷這很可能是大腦中的交叉信號在搗鬼。
平時你疲於奔命,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來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去看一場露天電影吧!正當你沉醉在撲朔迷離的劇情中無法自拔時,不知從哪突然射來一道刺眼的陽光,阿嚏!!!尷尬了吧!還真是納悶兒了,你一沒感冒,二沒過敏,三沒得罪人,怎麼打起了噴嚏?
要說平時,打個噴嚏最嚴重不過形象全無。不過在1993年的《軍事醫學雜志》(journal Military Medicine)的一篇研究提到,突然的亮光刺激會引起飛行員打噴嚏。天啊,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瞬間的疏忽都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更別說打噴嚏了。不過還好,軍方發現只要給飛行員增加一副墨鏡就會將這種意外消除。
大腦又被騙了
見光打噴嚏這問題一直是大家爭論的焦點,一時間眾說紛紜,硝煙四起。早在古希臘,沉思者亞里士多德就曾經對這個問題產生過疑惑,而他推測大概也許可能是陽光的熱量作用在鼻子上的緣故。不過在17世紀早期,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華麗麗的否定了這個觀點。因為當他閉上眼睛暴露在陽光下時,並沒有打噴嚏——盡管眼睛閉上了,可是熱量還在。據他猜測,陽光使我們的眼睛產生了水分,接著這種水分會滲透並刺激鼻子,噴嚏隨即就產生了。
隨著生理學發展,培根的「水分假說」就顯得提襟見拙了。其實我們打噴嚏時流的眼淚是因為在打噴嚏時,把眼淚導入鼻腔的鼻淚管由於鼻腔壓力增大而被堵塞,眼淚排不出去,就會兩眼淚汪汪啦。
而當神經生物學家們介入到這個有趣的話題時,真相就變得日趨明朗了。地球人都知道,噴嚏是由於鼻部的刺激引發的。人體的第V對腦神經——控制面部的感覺和運動的三叉神經,自然也負責鼻部的刺激。而視神經是人體的第II對腦神經,感覺視網膜上的亮光是它的職責所在。
有趣的是,三叉神經和視神經是非常友好的鄰居,有事沒事串個小門兒,增進感情。我們在直射強光時,視神經會給大腦發送求救信號,期望大腦趕緊下令縮小瞳孔,免得強光刺傷了明眸。但是由於視神經和三叉神經的親密關系,這一部分信號卻被鄰居三叉神經感受到了,這時候大腦誤以為鼻部受到了刺激,慌亂中下令打個噴嚏來緩解。於是,本沒有感冒的你,大腦又被無情的欺騙了。
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項遺傳學研究表明,這種神經之間的「串門兒」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性狀,且表達該性狀只需要一個基因拷貝。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家長患有感光噴嚏,其子女有一半也會如此。而在1978年,一篇研究給噴嚏的光反射現象安了個Fashion的名稱「強迫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光眼激發綜合征」(Autosomal-dominant Compelling Helio-Ophthalmic Outburst syndrome),啥,一點也不時尚?看看縮寫吧:ACHOO,阿嚏!
小現象,大道理
雖然這是一個遺傳性的征狀,但目前相關的科學研究非常少,僅局限在這一現象的存在性以及流行情況的估計。據非正式統計,大概10%到35%的人群患有感光噴嚏。
不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的神經病學專家路易斯•普塔瑟克(Louis Ptácek)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一位研究員認為,對這一現象進行深入研究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普塔瑟克一直致力於研究癲癇、偏頭痛等間歇發作的病症,他發現癲癇的發作有時是閃光燈引起的,而偏頭痛也經常伴隨著恐光症。普塔瑟克說,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引起感光噴嚏的基因,那或許可以在大腦內的視覺通路和其他反射現象上有所發現,進一步推動神經學發展。
噴嚏的光反射依舊是個新奇的遺傳現象,就像有些人能夠捲起自己的舌頭有些人卻不行,在科學家們有所發現之前,俺們只能聳聳肩了。盡管ACHOO那件小事會讓你有些難堪,但並沒有什麼危害,所以咱還是該幹嘛幹嘛去吧!」
㈡ 人在看太陽時為什麼會打噴嚏這有什麼科學原理嗎
有時候我們暴露在陽光下的時候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反射-打噴嚏。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根據非正式調查,這種現象被稱為“光性噴嚏反射”,發生在世界人口的17%至35%之間。但是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打噴嚏並不能真正得到控制-這是身體的反射之一,通常與鼻子的刺激有關。信號從此處通過神經通路發送到大腦,從而通過我們的的嘴和鼻子釋放出強大的空氣,這不僅有助於盡快從鼻腔排出粘液或刺激性物質,還可以收縮一堆肌肉在體內,包括眼瞼和氣管。
盡管打噴嚏通常與太陽相關,但由於其他突然的光線照射(例如,黑暗房間中的手電筒),也可能發生光性噴嚏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