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活動為什麼找不到存在
❶ 思維是怎麼存在的,思維只存在與我們的大腦嗎
1、物質,對於唯物主義者來說,是可以脫離人的意識而存在的,而且人們可以認識的東西;對於偏向於二元論的唯心主義者來說,物質是指某種混沌的,缺乏認識的東西;對於純粹的唯心主義者來說,物質是心靈的產物,或者是被感知到的,後者是被思維到的.不同的人對物質的看法不一樣.而「存在」幾乎可以與物質相通,不過傾向不同:物質是一種實體,而存在則是一種狀態.所以,存在往往蘊含著可認識,而物質被一些人認為是可以脫離認識而「自在」的. 2、意識,如果說起定義的話,雖然看起來清晰,但是用起來會是很含混的.所以這里舉例來說:意識確實容易與思維相通,但不完全相同.思維,往往是指有序的,而意識則不一定是有序的;思維是一種行為,意識則更傾向於是一種狀態…… 3、「物質與意識」經常一起使用,「存在與思維」則一起使用,那是因為它們各自有其對應關系.比如:物質是運動的,是行為,而意識是狀態;存在是狀態,而思維則是行為;這樣兩組之間都有「行為-狀態」的對應關系.
❷ 到底是思維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思維
人海一凡2011-11-5 13:53
請注意:
思維也屬於存在的范疇。如果意識不是存在物的話,我們又怎能討論它呢?所以,這個問題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存在都是第一性的。
但是,如果把存在看作是狹義的物質存在、把思維看作是意識的話,那麼:
按教科書的說法,
凡是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是唯物主義;
凡是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的,是唯心主義。
這樣區分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因為,當你認為「物質第一性」時,已經是「意識」在先入為主了,那和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又有什麼區別呢?
之所以出現悖論,是因為對這一問題的認識,還沒有深入到一定的層次,只是在字(語言)的表面層次兜圈子。還有,就是把思維和意識放到存在之外去了。存在始終是第一性的,物質卻不一定。
1、在時間意義上,物質先於意識而存在,這是現實世界證實了的。這也就是說「在時間意義上,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
2、在邏輯意義上,任何物質的意義(包括物質的現實存在以及它存在的歷史),都是意識(也是存在物)揭示出來的,沒有意識的揭示,物質的意義能存在嗎?這也就是說「在邏輯意義上,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只強調1、不承認2的,表面上是唯物主義,本質上仍是唯心主義;只強調2、不承認1的,是唯心主義;
既承認1又同時承認2的,是辯證唯物主義。
(請注意:辯證唯物主義不屬於唯物主義的范疇,可不要望文生義哦。)
續 人海一凡2011-11-7 22:38
「存在決定思維」成立。但以此並不能得出「物質決定意識」的結論。 「物質決定意識」不成立。
物質只是在時間意義上先於意識而存在。但從邏輯意義上來說,物質的意義是被意識揭示出來的。此時,意識是主體、是進攻者,被揭示的物質是客體、是被進攻者。所以,起決定作用的,只能是作為主體、作為進攻者的意識,而不是作為客體、作為被進攻者的物質。
正因為唯物主義者想當然地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才導致眾多信奉者死於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
在我國,一百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的哲學。其實,這是一個理論上的誤區。
從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可以看出,馬克思既反對唯心主義,也不贊成唯物主義。
馬克思認為: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而不是物質決定意識。物質(天地萬物)與人相比,在時間上是先在性的;可人的感性實踐活動形成的人與對象(天地萬物)的關聯,在邏輯上卻是先在性的,在人的實踐活動中,是人的意識拉開了「無知的大幕」,物質(天地萬物)和它的歷史,方才顯亮出來。強調後者忽略前者的,是「唯心論」,最後走向了「上帝」或「絕對精神」;強調前者忽略後者的,是「唯物論」,最後走向了機械的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
「唯心論」的謬誤已經被馬克思徹底批判了,現在的人們都已知曉,這里不再贅述。看看在馬克思眼中,「唯物論」會出現甚麼樣的問題:人和自然界的關系是唯物主義的軟肋,唯物論在其自然觀中所說的「物質」只是指一種自然存在的物質,而在其歷史觀中所說的「物質」已經是人的活動及其產物了,從而,作為「人的感性的實踐活動」所揭示的物質,在唯物論中不可還原為自然物質,於是出現了唯物主義的最大敗筆,那就是:脫離人和人的現實生活,將歷史與自然界割裂開來,將自然界看成是必然的存在,而將人類的歷史看成是偶然的意見的產物,追求與人無關的終極的物質本體,因而也造成了自然界和歷史之間的對立,用這樣的世界觀指導實踐,就會不可避免地走向機械的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我國的革命和建設中,多次犯左傾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錯誤,其思想根源,就在於此。)
馬克思把他自己的哲學觀點命名為:「辯證唯物主義」,以示與「唯物主義」的區別。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超越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310頁),亦如馬克思所說:「在人類歷史中即在人類社會的形成過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現實的自然界;因此,通過工業——盡管以異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學的自然界。」(《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年,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307頁)
無獨有偶,在馬克思之前的2000多年,世界東方的中國,有一個哲人——老聃,著出了人類最早、最深刻的哲學著作《老子》,最早提出了「自然辨證法」。
從「自然辯證法」看人如何認知自然
人認知自然,是從人把自然擺置為對象開始的。老子說:「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老子》第一章)。處於永恆運動中的不確定性的事物,被賦予存在的意義、被賦予確定性,都是源於人的感性活動。人的感性活動把自己置入這樣一種場景中,即進入普遍地和公開地被表象的東西的敞開區域之中。在此場景中,作為對象的存在者從此必然擺出自身、必然呈現自身,人於是就成為對象意義上的存在者的表象、命名者,人所面對的一切都是人表象、命名的對象;表象、命名著的人無論何時都得到確證的與被表象、被命名的對象(人或非人的存在者)的共同被表象狀態。以這種得到確證的共同的被表象狀態為基礎,規定著:表象、命名著的主體保證其自身,同時也保證他所表象命名的東西本身。這種場景是確立不確定性之中的確定性的基礎的確定性,基於這個場景、基於這個基礎的確定性,人才能在不確定性之中把捉確定性。
老子上面所說的「可道也」 ,即「可以道說」,意味著:「恆道」的顯示,讓顯現、讓看和聽;「可名也」,即「可以被命名」,則指的是:被允諾「道說」的東西,以一種別具一格的方式寓於眼前被人認識的或人已經知曉的事情本身的同時,而成為了被允諾「命名」的東西。 這種命名乃是人的一種創建,一種通過詞語、概念並在語言中實現的創建。這種創建並不是「製造」意義上的創建,它意味著「汲取」——從源泉中汲取,意思就是:人在感性實踐活動中,接受噴湧出來的東西,並把所接受的東西用語言、概念,表象、命名出來。被創建者為何?「道說」顯現的讓看和聽的持存者(現象)也。
「道說」、「命名」解蔽了從恆久的不確定性的「無名」之中撕扯而出的單朴之物——確定性的持存者,使其進入了敞開之境,被逐漸地開啟出來,以便使存在者得到顯現、得到命名;這個被逐漸開啟出來的持存者(現象)是短暫易逝的,被命名的存在者(有名),也飛快地消失,如同「濯足溪水,抽足再入,已非前水」。但這並非是徒勞,「命名」成就了一切在其中所是的事和物。這種原始的命名可不是任意杜撰的,它不僅僅只是給一個事先已經熟知的「東西」裝配上一個「名字」,而是「道說」顯現的事和物的本質達乎詞語、概念,這個「東西」才被原始地命名為「有名」,存在者由於這種命名才被指說為它所是的東西,存在者因之才作為存在者在場而被人認識知曉。
這個「說明其本質的詞語、概念」,來源於也只能來源於人能動的「感性實踐活動」,如同前面所說的「濯足」行為。沒有濯足的過程,人何來「水」的感覺經驗?又何來「水」的概念?又如何能分出「前水」與「當前之水」?
在人的感性實踐活動中,「恆道」之「道說」為「語言」開辟了道路,使語言成為人之所能「說」,即「道說」之語言需要人發聲來說;但人之能說,只是由於人歸屬於「恆道」、本身就是一個存在者,人聽從於道說之顯現的持存者(現象)的確定性的本質並達乎詞語、概念,從而才能跟隨著「道說」去說一個個詞語組成的語言,使天地萬物被本質地、原始地命名,天地萬物從此才得以閃亮起來。這前一種需要和後一種跟隨所形成的創建——「命名」活動,使恆道之道說的持存者(現象),作為一種「存在者」的概念,生存於語言之中,生存於人的意識之中。而且在這個表象、命名的過程中,並非是在場者起著支配作用,而是進攻——人的感性實踐活動——占著上風,表象、命名就是從自身而來,向已被確證之物的首先要確證的領域的一種挺進。此時,存在者不再是在場者了而成為在表象、命名的活動中才被對立地擺置的東西,即成為了對象。表象、命名乃是挺進著、控制著的對象化。由此,表象、命名活動把天地萬物糾集於如此這般的對象化的統一體中。哪裡有這種事情發生,人們就在哪裡命名和了解存在者。
於是,人認知自然世界的過程,就如老子所說:「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之始,是謂道紀。」(《老子》第十四章)句中所謂的「執」,意指:對在場者本原地、直覺地把捉、領悟和解說,或是對「對在場者本原地、直覺地把捉、領悟和解說」的憑借;所謂「今」就是指:當下的在場狀態;所謂「今之道」,即:「恆道」之當下在場的「道說」顯現出來的持存者的確定性的本質(「象」);所謂「御」,駕馭也,即:命名也、控制也;所謂「知」,認知、了解、確定;所謂「古之始」,指:有名有形之事物遠古起源的狀態,或有名有形之事物存在的歷史狀態;所謂「道紀」,即:成道的規律,或:人類認知世界的一般規律。「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之始,是謂道紀。」意譯成現代漢語為:「在那種由人的能動的『感性實踐活動』所形成的、人與對象之間的、那種固定的關聯之中,在那種基礎的確定性之中,人(作為主體)面對恆道之當下在場的『道說』顯現出來的『持存者』(『現象』)的確定性的本質(『象』),本原地、直覺地把捉、領悟和應答,達乎詞語和概念;憑藉以此得來的語言、概念,人命名或了解他所面對的『持存者』(作為對象的『現象』),使之成為當下的確定性的「有名有形的存在者」,從而在不確定性之領域中確立了作為對象的『現象』的確定性,從而得以駕馭現今的事物或過程;憑藉以此得來的語言,了解當下揭示出的存在者(現今的事物或過程)的歷史狀況或遠古的起源;這就是人們認知世界的一般規律」。這段話意味著:
1、人只有基於「人與被表象、命名的對象的共同被表象狀態」這個基礎的確定性,才能而且只能對當下在場的「持存者」進行本原地、直覺地把捉、領悟和應答,這種應答的本質是詞語、概念的發生,從而才能夠對持存者進行命名或了解;而這個被命名或了解的「持存者」,是而且只能是「今之道」即當下的道說。這種確立立基於不確定性之中的確定性的基礎的確定性,是表象、命名著的人無論何時都得到確證的與被表象、被命名的對象(人或非人的存在者)的共同被表象狀態。以這種得到確證的共同的被表象狀態為基礎,規定著:表象、命名著的主體保證其自身,同時也保證他所表象命名的東西本身。即,它確證了主體(人)的存在,同時也確證了對象的存在。基於主體(人)和對象的關聯(即人和被表象、被命名者的關聯)這個基礎的確定性,才能在不確定性之中把捉確定性。於是,那些已被表象、已被命名確定的存在者被排列出來了,天地萬物作為一個個確定的存在者(有名),就構成了我們生存在其中的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人和對象的關聯」這個基礎的確定性很重要,沒有它,一個人不可能知道他在談論什麼。
2、在人將當下的持存者命名為有名有形的存在者的同時,這個當下有名有形的存在者和它的歷史或始初狀態,也一並被解蔽而閃亮起來;這個被確定的存在者,既是當下的又是遠古的,從此存在於人的世界之中,即語言、概念之中。
自然界和世界歷史就這樣被命名形成、且以語言、概念的方式存在了。因此,「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這句話也意味著:天地萬物與人相比,雖然在時間上是先在性的;但人的感性實踐活動形成的人與對象之間的固定關聯,在邏輯上卻是先在性的。因為,整個在場的范圍是在道說(語言)中現身的,整個存在者之整體(恆道)在向當下的人的道說,是向一個生靈道說它要道說的,那個生靈已經在存在者整體(恆道)中確定性地存在著,而且只有在感性實踐活動形成的人與對象的固定關聯中,那個生靈才能夠完成對被道說顯現的可見物,向心靈中不可見領域(意識領域)的轉換,本原地、直覺地達乎語言、概念;那個生靈才能夠應答道說的顯現;於是,人把無聲的道說,帶入到了語言的有聲表達之中,並用如此得來的語言,把道說顯現的持存者命名為「有名」。從而,一切存在者、人及人以外的一切物,都以道說顯現出來的各自獨特的方式、作為存在者存在於人的語言之區域中;如此形成的自然界和人的歷史才是統一的,才不會出現唯心論和舊唯物論所造成的自然界與歷史之間的對立。這就是「自然辯證法的認識論」。
就老子和馬克思的觀點看來,「感性活動」的實踐者(人)的實踐活動才是世界的最終歸結。那種把人和自然孤立開來的主體與對象、主觀與客觀相分割的、「唯心論」與「唯物論」的二元劃分,難道不是老子之後的人們,在哲學探討方面,走出的一條彎路嗎?!
老子的話,2500多年來,沒有被後人真正理解。幸而,馬克思發現了「唯心論」和「唯物論」的錯誤所在,又一次提出了「辯證唯物主義」這個與老子相同的觀點,把人們重新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❸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什麼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貫穿於全部哲學問題之中並統帥和制約其他一切問題的根本問題,也是各種哲學學派、思潮爭論的根本問題。從哲學上看,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歸結起來無非是兩大類現象: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
人類的一切活動歸納起來無非是兩大類活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我們認識和看待這兩大類現象和兩大類活動,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因此,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又稱為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
構成了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存在和思維的關系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存在和思維究竟誰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構成了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准。
二,存在和思維有沒有同一性,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構成了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准。哲學基本問題尤其是世界本原問題,是全部哲學問題中最高的問題、最根本的問題。
其他一切哲學問題都是圍繞著哲學基本問題而展開的。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科學解決存在和思維或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才能在實踐中正確認識世界的本質和把握世界發展的規律。
哲學基本問題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的基本問題。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就是人作為主體與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沒有存在和思維關心的發生,任何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都不可能實現。
❹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不是人們實際活動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首先遇到和無法迴避的基本問題。它普遍存在於人類的實際生活並決定著人們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方向。
❺ 思維與存在在哲學上是什麼意思
思維的哲學上的含義
思維是思維主體處理信息及意識的活動。思維主體是可對信息進行能動操作(如採集、傳遞、存儲、提取、刪除、對比、篩選、判別、排列、分類、變相、轉形、整合、表達等等活動)的物質。思維主體既有自然進化而形成的動物(如人),也(會)有逐漸發展完善的人工智慧產品。思維活動的對象是信息及意識。信息是能被思維主體識別的事物現象及表象。意識是思維活動的產物,意識以信息的形式儲存、表現和輸出,意識傳播的實質是信息傳播。意識往往又會成為思維主體進行下一步思維的基礎。
這里思維和意識兩個詞分別代表的不同的事物,但人們往往把它們當作同一個概念,這種狀況容易引起人們認識上的混亂,因此需要注意區分。存在(實在)在哲學上的含義
存在狹義上是相對於思維而與物質同義的哲學范疇;廣義上是相對於無而與有同義的范疇(見有無),是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和。在哲學史上,存在范疇為各派哲學家廣泛使用,但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中世紀基督教神學認為神是最真實的存在。近代主觀唯心主義者貝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德國客觀唯心主義者黑格爾把存在作為絕對觀念的一個最簡單的規定。現代西方存在主義者把存在解釋為個人的主觀存在。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盡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統一性的前提,但在說明世界的統一性時必須擯棄世界統一於存在這一含混的提法,堅持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存在與思維、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❻ 思維為什麼不等於存在
思維是意識的范疇,但歸根結底也是多種物質的特殊活動,即思維也是物質活動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它存在於有生命的物體中,故思維是存在的一種特殊形式而不等同於全部客觀存在.
❼ 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是
C全部哲學的基本問題。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或者物質與意識、精神與自然界的關系問題。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世界的本質是精神還是物質,即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學流派劃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大陣營。凡承認物質、自然和客觀存在為第一性的就屬於唯物主義陣營;反之,凡把本原和第一性歸結為精神、意識、思維的,就屬於唯心主義陣營。
第二,世界是否是可知。即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准。唯物主義哲學家一般都堅持世界是可知的。而唯心主義哲學家則分為兩派:一派主張世界是可知的;一派認為世界是不可知的,人類的認識不能達到對世界的認識,或不能徹底認識世界的本質。
哲學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對此的不同回答區分-唯物主義-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思維與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對此的不同回答區分-可知論-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承認世界可知不可知論-認為世界不可知或思維只能認識現象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
(7)思維活動為什麼找不到存在擴展閱讀: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
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為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自然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學發展的本質。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了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解釋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具體科學成為一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哲學的研究對象縮小了,並具體化了,在哲學內形成了各種具體的哲學學科: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確立,產生了近代實證科學,各門具體科學紛紛從哲學中獨立出去,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哲學研究對象又縮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存在的,只有關於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它一切都歸到關於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
認識論和發展觀的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哲學的重點問題。
在當代,由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意識科學的獨立和迅速發展,哲學的研究對象又發生了變化。哲學不再研究世界某一范圍、領域的問題了,而是研究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現象的共同本質和普遍的規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世界的基本狀態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唯物唯心兩大派系。哲學本身只是展現思維的不同維度,並無對錯可言,可若以實踐探尋客觀世界本來面目即存在科學與不科學之分了。
❽ 思維存在於動作之中是什麼意思
幼兒動作思維的作用和趨勢
孩子的思維活動往往是在實際操作中,藉助觸摸、擺弄物體而產生和進行的。例如,孩子在學習簡單計數和加減法時,常常藉助數手指,實際活動一停止,他們的思維便立即停下來。
在3-6歲這個階段,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孩子只有在聽、看、玩的過程中,才能進行思維。比如說,孩子常常邊玩邊想,但一旦動作停止,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比如,事先他並不知道自己要搭建什麼東西,只能搭完後才能把搭的東西想像成某一種東西告訴你。
6歲後孩子的思維就可以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和具體事物的聯想展開,他已經能擺脫具體行動,運用已經知道的、見過的、聽過的知識來思考問題。雖然這時動作思維仍占很大部分,但是形象思維也佔了很大比例。
7歲上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不停留在對事物的簡單表面的評價,現在已經開始對事物比較復雜、深刻的評價。 早期他看電視時,可以說出好人、壞人,這時已經能知道好在哪裡,壞在哪裡,還會用各種理由來說明他的看法。另外,孩子的思維已經從事物的外表向內部、從局部到全面進行判斷和推理,並且逐步正確加深。
1三歲前是動作思維培養關鍵期
三歲前是動作思維培養關鍵期
據專家介紹,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認字」、「背唐詩」遠遠不如運動能力更能促進智力的發展,這是因為運動可以為大腦提供「刺激營養」。
專家同時強調:對於「動作思維」能力來說,培養的關鍵期在3歲以前。嬰幼兒在0-3歲的時候就具有最早的思維活動——動作思維,也稱「直覺行動思維」。這一階段,嬰幼兒的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嬰幼兒的行為又包括無意動作、本能動作和智慧動作。其中智慧動作是靈長類動物區別於一般動物的一大特徵,正是由於智慧動作的不斷發展,才令猿進化為人。
0-3歲正是孩子動作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家長應該針對這一特點,讓孩子多多參與有利於刺激思維發展的智慧動作游戲,讓孩子在愉悅、輕松的動作游戲中獲得大腦機能的發展,為下一階段的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開發動作思維能力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
開發動作思維能力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
幼兒時期正處在具體的動作思維時期,也就是必須藉助於外界客觀存在的事物,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去認識事物及運動。具體的動作思維階段,是一個孩子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半具體、半抽象的形象思維階段,以及聚斂、發散的抽象思維,都是從動作思維發展而來的。
動作思維說它具體那是因為思維過程是有具體的靜態或者動態的參照物。其實動作思維作為人類的看家本領,就是成人階段也必不可少。孩子真正的掌握動作思維,提高動作思維能力是提升孩子認識事物、分析事物本領的最佳時期。而我們有許多幼兒教學,並不是在這個階段扎扎實實的下工夫,而是千方百計地力圖縮短這個階段,任何企圖跨越這一階段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動作思維能力,是人類認識世界所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能力,開發動作思維能力是幼兒啟蒙教育的核心。
3怎樣培養孩子的動作思維
怎樣培養孩子的動作思維
三歲以前的孩子都是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後在不斷地操作過程中了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例如,一個一歲的孩子看到桌子上的娃娃,要拿可夠不著,他一邊叫一邊無意識地抓桌布,結果娃娃隨著桌布被拉過來了,孩子以後就藉助動作理解了事物之間的關系。三歲的孩子拍球時,開始是亂拍,不了解自己的動作與球彈跳的關系,經過學習和訓練,他逐漸理解了其中的關系,學會了正確的拍球動作。在這一時期,對孩子的動作、運動訓練很重要,例如,訓練孩子的爬行、滾翻、蹦跳、跳繩、拍球等平衡協調能力,以及捏橡皮泥、擺積木等活動,都有助於孩子的思維發展。相反,限制孩子的活動,只讓孩子看電視、玩電動玩具、游戲機則會影響孩子的思維發展。
在這一階段,思維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完成的。孩子只有在聽、看、玩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進行思維。比如說,孩子常常會邊玩邊想,但一旦動作停止,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
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生理、心理發展都不完善,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往往都是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做起。
首先,理解數字的基本概念。這個階段晚期的不少孩子,就已經能夠從1數到10了,甚至能數得更多。父母在教孩子數數時,不能操之過急,應多點耐心。讓孩子一邊口中念念有詞,一邊用手摸物品,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因為孩子能夠用手觸摸到著物品更加能引起孩子數數的興趣。
其次,學習分類法。引導孩子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歸為一類,可根據物體的顏色、形狀、用途等不同的標准來分類。父母要注意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標准,即事物的相同點。這樣也能夠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細節,增強孩子的觀察能力。這時父母們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這個時期孩子的發展特點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對物體進行歸類的時候,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動手把同一類物體擺放在一起,之後再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重新歸類,引導孩子動手操作。
再次,讓孩子了解順序的概念。這種學習有助於孩子今後的閱讀,這也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這些順序可以是從大到小,可以是從硬到軟、從甜到淡,同樣也可以反過來排列。如家長可以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蘋果,讓孩子動手把蘋果按大小排列起來;或者拿來軟硬不同的東西讓孩子按照軟硬度來排列。
查看更多
❾ 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
思維即意識,存在即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於物質,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對物質有指導作用,意識可以調節思維活動,而物質是本源。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和意識可以同時存在,並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