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過年找不到工人
1. 找不到工人怎麼辦
那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這邊找的地方沒有找對。像平時的話,勞務市場這一塊的話,他確實對工人的需求量比較大,但是一般都很難找得到,建議你可以去看一看,上面的話有很多有經驗的工人都在等著的。
2. 現在為什麼很多的工廠,說是招不到工人呢
工廠將強迫工人達到人體極限。但是工資不漲。如果有人一天能做4000個,別人能做3000個,單價一定會下降。最終總共做5000,以前沒有得到4000多。這種人通常會引起公憤。
你可以想像裝配線、時序、生產線的發動機能調整多快。可以參考現代時代。很多工廠去廁所報告,拿到離職證,通過安檢,上廁所要排隊。你經常在短視頻中不能用某工廠的工資招人,其實你會忽悠過去,發現沒那麼容易,比如廣州海珠區那邊的小工廠。
最後,年輕人如果不能進工廠,就不要進工廠。如果你不是工廠里的核心技術職位,有一天你被機器人代替失業,你會發現你除了進工廠什麼都做不了。
日夜加班
因為過去幾年家鄉工廠少,報酬低,大家都想起了興旺的地方,可以去見識,賺很多錢,但實際上除了緊張忙碌的工作之外,幾乎沒有時間去外面看看。沒有時間去學什麼,每天機械地重復工作。除了工作沒有別的活動。生活在形式上,看不到任何希望,看不到藍天白雲。
3. 過年的時候能在臨沂的金一路那塊還能找到工人嗎那個勞務市場過年的時候一般幾號到幾號沒人了啊
能找到工人,一般都干到年底的。。 只要你不是過年的時候就行了啊。。
4. 現在工廠很難能招到工人,你知道原因嗎
為什麼現在工廠越來越難招到工人了?
工廠難招到工人,而現狀是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這兩頭著急,卻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年輕人對工廠上班產生了忌諱,甚至是厭惡。
1、很多工廠都是流水線作業,倒班制度,要求員工在一個崗位一直干,員工沒有提高技能的機會
有些廠兩班倒,讓很多年輕人不願加入,因為倒班完全是血汗錢,以身體健康來獲取收入,等年齡大了,就會一腳把你踢開,更換另一批年輕人,完全是在收割青春紅利,根本沒有機會學到技術,提高自我,等離開工廠後,什麼也不會,再找工作,因為年齡大了,沒有公司要了,被迫去跑出租、送快遞、送外賣。
5. 為何富士康「倒貼錢」還遲遲招不到工人
“富士康為招工人慶州“倒貼錢”,這樣一則新聞登上熱搜。但是即使有這個操作。仍然缺人手。要知道這個“倒貼”政策,是富士康為了讓公司的人拉人,獎勵每個成功拉到人的員工1000元,要說這價錢真的是可以了,可是即使如此下血本,再加上堂堂一個世界五百強,也還是不行,它咋就淪落到要“倒貼”都不行了呢?
01.待遇低
富士康裡面的工人大部分都是進城務工的人,這些人之所以背井離鄉,也不是為了進城看看大世界或者追求啥夢想,他們只是想拿錢養活家。而且富士康雖然已經成為500強企業,但是工人的待遇依然不咋的,這也是為啥一年到頭都感覺能看到富士康在招人,有的公司雖然富有,但是就是很摳。這也是富士康為啥找不到工人最根本的原因,畢竟這世界上沒有拿錢解決不了的事兒,如果有,那就是錢太少。
05.其它企業待遇優厚
富士康各種條件都不合適,也是被其它企業映襯。現在這企業這么多,大家選擇面也廣,沒有人會棲在歪脖樹上弔死。有很多企業待遇也是不錯的,那大家為啥要選擇富士康呢?
這企業用工和勞動者就業,本身就是雙方的事兒,勞動者想一口吃個胖子不可能,企業想占盡便宜,那更不可能,還是得讓勞動者的付出得到與之匹配的回報,這才可以。
6. 中國有3億農民工,薪資1萬都招不到工人是什麼原因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就在不斷推進,無數農民選擇進城務工,農村成為老人和小孩的聚集地,很多農村一個村莊都只有幾十個人,學校更是到了開不下去的地步,而城市卻不斷有人涌進。
根據調查統計,中國大約有3億的農民工,這是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但是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雖然有如此多的農民工,卻還是有很多工廠出現了用工荒,即使是出高價也找不到工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7. 廣州招工老闆街頭排隊被工人挑,為何招工越來越困難
現在的工廠招聘是讓人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很多年輕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有點眼高手低,不願意去一線的車間工作,有學歷的剛畢業的學生更是不願意去工廠上班,哪怕是在公司里做最普通的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普通職員,賺取的工資也非常的低,也不願意去工廠學一技之長,可以多賺一點錢。所以造成像廣州有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招工困難,反而是招工老闆排隊被工人挑的現象。
在工廠裡面,有很多年輕的姑娘和小夥子,到了結婚的年紀,家裡就讓早點結婚,一般結婚之後就不會再到距離家鄉遙遠的廣州打工,而是在家附近找工作,畢竟已經是成家的人,不是單身了,這部分人也會導致工人減少了很大的一部分。
8. 什麼原因導致了勞動力找工作難同時企業招人也難
新華網浙江頻道4月13日電在今年春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浙江外來勞動力市場出現兩大反常現象:一是節後外來勞動力明顯減少,出現企業招工難的「春荒」;二是在眾多企業招不到工人的同時,大量外來勞動力找不到配祥工作,出現工人「求職荒」。一邊是企業急著招人,另一邊是民工急著找工作,為什麼同樣著急的供需雙方卻無法一拍即合? 「打工環境」已近底限 2月17日,來自安徽歙縣農村的王桂賽在杭州鬧市區自殺身亡。他留下的一個賬本可以看出其窘困狀況。賬本記錄了他從2003年1月15日至2004年1月15日的收支狀況:2003年全年總收入6640元,總開支2430元,餘存4000元。從賬本記錄上可以看出,王桂賽的收入極不穩定,收入最高的月份有950元,低的只有149元。他在杭州郊區以每月50元的價格租用了一間極為簡陋的民房,每月的生活費基本維持在200元左右。 王桂賽遺留的賬本上還記錄著一些病情和治療方法,所涉及的病情包括:上腹腫脹,血液循環受阻,腎結石,胃炎,肝炎,胸動脈塞,心臟病,氣短,背部酸軟無力等。 在工友們的印象中,王桂賽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平時節衣縮食,就想多存點錢,以後回家蓋房子娶媳婦。今年36歲的王桂賽曾經從媒婆那兒買回來一個河南女子,後來發現那名女子是有家庭有孩子的,便又把她送了回去。 王桂賽的生存現狀實際上是浙江數百萬外來民工中部分窘困者的生活縮影,只不過更多的民工還在艱苦地默默承受著。 杭州市外來勞動力中心提供的2月1日至3月15日的《工種月薪排行榜》表明,在所列的133個工種中,最高月薪4000元(只有電子工程師一個崗位),最低月薪520元,月薪1000元及以下的工種多達84個,平均月薪940元。該中心副主任魏罡告訴記者,排行榜所列月薪是企業開出的價格,民工被錄用後是否真的能拿到這個數,還很難說。 據記者了解,由於杭州房價不斷上漲,能為民工提供住宿的用工單位只有20%,許多民工還需要自己掏錢在外租房。他們的普遍心態是:收入少、花銷大,還有可能被拖欠工資,與其到年底兩手空空,還不如找工作時就挑一份工資高的活。於是,在應聘崗位時不得不放棄許多待遇實在過低的工種。 另一方面,雖然一些工種收入相對較高,但勞動條件卻很糟糕。以杭州市目前用工缺口最大的裁剪縫紉工為例,2月需求人數7140人,而求職者只有560人。據有關人士透露,一名普通縫紉工人,雖然一個月也能拿到1000多元,但是她們時常加班加點,有時還得干通宵,所以一提起這個崗位,不少年輕女工就避之不及。 勞動部門專家指出,面對人頭攢動的求職大軍,企業既沒有加薪之意,也沒有改善勞動條件的想法,這是造成企業和民工供求關系目前僵持的主要原因。 來自江西的民工胡腮英告訴記者,7年前,她剛到杭州打工時的月薪是450元,7年裡工資只漲了100元。按照杭州的消費水平,胡腮英和丈夫兩人每年要花差謹掉1.5萬元,她說,工資收入與消費相比,就像拖拉機趕火車,怎麼也追不上。 胡腮英在杭州郊區的一家塑料廠打工,每個月的工資只有五六百元。乾的活是把整張塑料片做成塑料盒,小一些的盒子,她一天要做幾十萬個。胡腮英自己年收入不足8000元,遠不夠補貼家用。丈夫開小貨車的生意又時好時壞,去年丈夫出了車禍,雖然責任不在自己,但到現在賠償還沒拿到,生意也耽誤了一大截。去年夫妻兩起早摸黑忙了一年,只存下了2000多元塊。同在杭州打工的丈夫曾和她商量去別的城市,但自認為已是「半個杭州人」的胡腮英卻捨不得離開。但她也說不清,如果今年再賺不到錢,他倆還會不會留下來。 一般來說,求職者都有利益比較的天然傾向。農民工選擇進城就業,是因為進城打工雖然有可能收入不高、環境不好,但綜合效益依然高於留在農村。但農民工一旦決定離開,則意味著這個城市的「打工環境」可能已經到了底限。 技術民工只「用」不「養」 浙江省市場經濟起步較早,私營企業眾多,但長期以來,大量企業仍然沒有形成一支自己的技術工人隊伍。 在杭州市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的招工現場,來自江西的一對王姓兄弟告訴記者,他們今年元宵節後來杭已有一個多月,但至今仍沒有找到工作,家裡帶來的600元錢已經花光。如果再過幾天還找不到工作,他們只能回家。據悉,在紹興等地,也培慶搏有一些民工因找不到工作而無奈踏上歸程。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五金之鄉」永康市,優秀技工成了企業競相追捧的「香餑餑」,有的技工年薪甚至漲到20萬元。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盡管今年春節後返浙的民工有所減少,但勞動力市場總體上仍然維持著供過於求的狀況。大量外來民工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技術「門檻」。 據浙江省勞動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雖然許多企業春節後計劃招工人數比春節前的用工量有所增加,但崗位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機械電子、印刷包裝、建築施工和餐飲服務業。在用工企業中,70%的崗位需要熟練工人,71%的崗位要求達到初級工以上水平;93%的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4%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溫州市職業介紹中心在春節前後對該市78家企業進行的調查發現,企業的技術工人用工量達到75%,比去年上升了5%。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調查顯示:來浙江的民工中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湖州佔22%,寧波19.81%,麗水13%,舟山8%。 目前,浙江省各地普遍出現了「有人無崗,有崗無人」的局面。記者從杭州市外來勞動力服務中心了解到,杭州市2月用工缺口人數達17218人,有10個工種的用工需求量超過求職人數的1倍以上,有的甚至是10餘倍。目前,溫州市職業介紹中心登記的空缺崗位每天都維持在13000—20000個,雖然求職登記人數超過24000人,但每天介紹成功的人數卻不足2000人。 面對技工缺乏,許多企業一到「招工春荒」,他們便只能忙著去「搶」技術工人。在浙江湖州,當地的制衣企業主為了「搶」到縫紉女工,竟不辭辛苦,在長途車站守候過年回來的民工,有時竟出現了兩三家企業拽著一個女工不放,另一家企業又搶走了女工行李的情況。浙江省就業管理服務局副局長曹建國說:「民工技能不足,勞務輸出地政府有責任,勞務輸入地政府和企業更有責任。」然而,面對「招工春荒」,許多企業存在重生產、輕人力儲備,重使用、輕培訓的思想傾向。杭州力洋健身器材廠的廠長姚志平告訴記者,企業也擔心人才不能長期為企業服務,也缺乏對民工培訓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許多民工「賺了錢就走」的短期行為,也使得技術型民工出現短缺。來自貴州省關嶺縣的28歲民工趙紅方來到浙江永康打工,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干過電焊、拋光等工作,也算是這技術工人,但他希望再多賺一些錢後就帶著妻子到去菜市場擺攤,或回到家鄉開一家農葯店。 像趙紅方一樣有想法的民工不在少數。在永康,一般民工在一家企業打工最長不會超過4年,往往是一批熟練工賺了錢便回鄉去了;一批沒有經驗的民工又從家鄉來到永康。久而久之,一個怪圈開始形成:技術工人越是少,就越是搶手;越是搶手,企業就越是不敢培訓民工。許多企業主認為,與其把錢用來培訓工人,還不如開高價吸引技術工人。 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浙江大學副校長馮培恩表示,缺少擅長技術應用、生產組織的一線技術工人,即使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生產設備,也很難製造出一流的產品。對於半數以上是沒有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農民工來說,不可能僅通過大中專職業院校來解決這一人群的培訓問題。 馮培恩呼籲,政府要出台相關政策,規定所有企事業單位在銷售額中必須有一定的比例為員工提供免費的專業技能培訓和終生學習,同時規定各類員工每年接受培訓的最少學時數,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必須擁有對外開放的員工實習和培訓設施。 記者手記:城市,別被民工拋棄 今年春節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調查顯示:在我國26個大中城市的2600多家企業中,外地員工的流失率為7.4%,比上年增加1.7個百分點,最高的城市達19.1%。據浙江省就業管理服務局調查,今年返浙的外來民工有減少的趨勢,杭州、台州、溫州和紹興等經濟發達地區均出現了民工短缺。 從表面上看,民工的離開是因為一些城市生活成本太高,民工無法承受,但事實上,更重要的是因為城市對民工取多予少,他們在城裡已很難再待下去。一張小小的暫住證給外來民工帶來的痛苦是城市居民難以想像的:就學、就業、就醫、社保,甚至是婚姻上的不公。民工的離開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一些城市已留不住民工。 雖然近年來許多城市都降低了「進城」的限制,但各大城市在戶籍制度中的一道道的「門檻」仍使外來務工者高不可攀:民工受教育本來就不多,可是進城偏偏要求本科、研究生學歷;民工乾的大多是體力活,但進城卻要有一技之長,掌握一門緊缺的手藝;民工收入微薄,可是進城卻要賣下幾十萬元的商品房。對於絕大部分外來民工而言,目前的戶籍制度改革幾乎對他們毫無幫助。 反觀城市的戶籍改革,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城市還沒有留住民工的意識,不少「城裡人」以為,今天走了一個民工,明天會來一批,勞動力資源永遠不會短缺。事實上,當企業因為環境差、待遇低而難留民工的個別現象演變成一地的社會普遍現象的時候,一個民工覺得「這個地方不好獃」的個體感受也會變成一種群體性的心態。在采訪中,記者驚悉在溫州打工的安徽農村青年井文平被「本地人活活打死」,當地許多與井文平年紀相仿的外來民工因此捲起鋪蓋開始回家。 農民很善良,但也很倔犟,一旦他們決定離開這個城市轉而向別處謀生,或許就永遠也不會再回來。到那時候,「城裡人」就不光只在過年時才大喊少了保姆;一些地方的制衣廠也不光只是在過年後才去車站「搶」縫紉女工。那時,不是城市淘汰民工,而是城市被民工所拋棄。 現在許多地方都在強調建設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但是一些官員往往把功夫下在招商引資上,卻忘了給外來務工者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其實,這個群體才是促進一個城市發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們的如約而至,也給一個城市的騰飛奠定了基石
9. 現在的農民工工資越來越高,可還是找不到工人幹活,什麼原因
現在的農民工工資越來越高,可還是找不到工人干或桐活的原因如下:
第一,建築工地太危險,拿生命換高薪,很多人覺得太不值。此外,在建築工地上,鋼筋、石塊、磚頭隨時有從高處掉落搜迅的可能,一旦被砸到就會有生命危險。
第二,工作環境實在太差,年輕的農民工吃不了這個苦。如果在夏天,農民工是在室外作業,要頂著高溫,揮汗如雨世團此,有的人皮膚被暴曬後脫了皮。
第三,農民工居住環境很簡陋,吃得也並不好。農民工在工地上的居住環境也很簡陋十幾個人睡一間房,居住的環境又是臟亂差,遠不如在農村老家的居住環境好。
第四,工地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情況比較嚴重。而很多農民工是要養家糊口的,如果幾個月不發工資,家中的妻兒老小生計就沒有了著落,很多農民工忍受不了這一點只能選擇辭職。
第五,農民工實際的工資收入並不高。從表面看,農民工每天有三五百元收入甚至要比白領還要高。但是,農民工是干一天算一天工資,這樣算來,一個月能有20天在工地上幹活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