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發明光碟這種東西
Ⅰ 光碟的來源
1、CD的誕生
CD代表小型鐳射盤,是一個用於所有CD媒體格式的一般術語。市場上有的CD格式包括聲頻CD,CD-ROM,CD-ROM XA,照片CD,CD-I和視頻CD等等。在這多樣的CD格式中,最為人們熟悉的一個或許是聲頻CD,它是一個用於存儲聲音信號軌道如音樂和歌的標准CD格式。CD數字聲頻信號(CDDA)是由Sony和Philip在1980年期間作為音樂傳播的一個形式來介紹的。因為聲頻CD的巨大成功,今天這種媒體的用途已經擴大到進行數據儲存,目的是數據存檔和傳遞。和各種傳統數據儲存的媒體如軟盤和錄音帶相比,CD是最適於儲存大數量的數據,它可能是任何形式或組合的計算機文件、聲頻信號數據、照片映像文件,軟體應用程序和視頻數據。CD的優點包括耐用性、便利、和有效的花費。
2 、擴展CD的標准
1989年,日本Taiyo Yuden 公司開發出一種表麵包上一薄層金的有機純基CD媒體。這種新媒體不僅提供和銀質壓縮CD同樣的物理特性和容量,而且也具有比商用復制CD較好的反射特性。這種媒體能通過一個可在光碟上寫信息的專門設備進行記錄,並且反過來所寫的光碟能被任何CD-ROM驅動器讀取。記錄信息到媒體上的設備稱為光碟記錄器(CD-記錄器)而媒體稱為一個可記錄光碟CD-R(CD Recordable)。CD-R技術的發明帶來許多好處如:(1)你可用低花費在一個桌面PC上製造你自己的CD-ROM光碟;(2)你可以選擇任何合適的CD格式記錄你的信息;(3)避免與商務培訓相關的昂貴培訓花費和復制設施。因為典型的CD-R媒體有70-100年的壽命,它對數據長期保存是很理想的。對於壽命短得多的磁團陸性媒體,這是一個顯著的提高。CD-R技術是一個突破,它將引進下一個數據貯存技術的革命,因為在這個信息爆炸時代對大容量的需要是與日俱增的。
3、CD的標准
ISO9660是個國際上認可的CD媒體邏輯級標准,它定義了CD-ROM上文件和目錄的格式.此標准允許有不同操作系統的不同計算機訪問同樣的數據格式.CD-ROM當前的成功不僅應歸於媒體自身明顯的優勢,而且歸於通過ISO9660之類的標准完成了媒體的全世界認同和彼此協作性.所有計算機平台將數據作為一個文件系統放在光碟.文件系統被設計成為UNIX,VAXVMS,MS-DOS和Mac及它們的各種派生系統所公認,ISO9660意味配禪著與不同操作系統兼容.這種兼容性是通過使用所有目標系統共有功能來實現.因此,ISO9660要求以下幾條限制:
1)目錄樹不可超過8級
2)沒有長文件名:一文件名包括它的擴展名必須是少於30個字元.但是,對於在MS-DOS下使用,它有更多限制:文件名最多8個字元,而擴展名最多3個字元
3)在目錄名里沒有擴展名
4)只可是大寫字母
5)不允許一些特殊字元,如%或@.
光碟刻錄軟體將幫助你在正式傳送數據到CD記錄器進行記錄之前創建一ISO9660映像文件.使用很方便,並且有助於去除運行時記錄錯誤.如緩存區欠載運行.
4、擴展ISO9660----Joliet和Romeo文件系統
在ISO9660中有一些限制,如字元設置限制,文件名長度限制和目錄樹深度限制.這些規定阻礙了用戶復制數據到培或塵可被不同計算機平台讀取的CD-ROM.因此,一些操作系統出售商已經以幾種方式擴展ISO9660.
Joliet文件系統是擴展文件系統之一,由Microsoft提出和實現.它以ISO9660(1988)標准為基礎.如果一CD是用Joliet文件系統創建,它只能在window 9x和window NT4.0 或更新版下讀取,但是不能在任何其它平台上讀取.在Joliet文件系統下,長文件名允許字元數最多為64,長目錄允許數目最多為64.但是,文件名加它的完全路徑總字元數不能超過120.
Romeo只定義為window9x長文件名,最多128字元。
4、光碟的規格
在光碟上存儲信息前,必須使用某種特定的方法來壓縮數據,為了統一壓縮方式,各廠商制訂了許多標准,讓刻錄出來的光碟可以在不同機器上使用。這些標準是在不同的年代制訂出來的,以各種顏色的封裝來表示,常見規格如下:
1) 紅皮書(Red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於1980年制定的,是用於存儲音頻聲音軌道的CD-DA光碟標准,此規格僅包含音頻扇區的軌道。由於CD-ROM來源於音頻CD,光碟上儲存的大量信息可根據分鍾、秒、楨測定,其中:
1分=60秒
1秒=75楨
1楨=2048位元組(2千位元組)模式1用戶數據
注意由於扇區邊界的額外消耗,光碟上文件佔用的實際空間通常大於其原大小。光碟的容量是用單倍速(150KB/秒)計算的,一張光碟可以存儲74分鍾音樂或650 MB數據,換算方法為74(分)* 60(秒)* 150(KB)=666000KB=650MB,雙速刻錄音樂CD的時間為74/2=37分鍾,即37分鍾可以刻650MB數據。
2)黃皮書(Yellow Book)
它是由Philips和Sony於1983年制定的CD-ROM數據光碟標准,此規格僅包含數據扇區,其中分為兩種模式。
Mode 1
在CD-ROM中加入了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修正)校驗,每個磁區可存儲2048 Byte數據,適合存儲常規資料。
Mode 2
撤除ECC校驗,增加了文件存儲空間,每個磁區可存儲2336 Byte,適合存儲圖形和音樂資料。
在黃皮書中定義一個2352位元組的單位稱為塊(Block)
3)綠皮書(Green Book)
於1986年制定,是CD-I互動光碟的標准。
4)黃皮書+(Yellow Book Advanced)
於1989年制定,補充了CD-ROM/XA(CD-ROM eXtended Architecture)光碟的標准。增加了Mode 2的規格:
form1:加入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錯誤檢查修正)校驗,每個磁區可存儲2048 Byte,並能作為Mode 1格式。
form 2,撤除ECC校驗,增加了文件存儲空間,每個磁區可存儲2328 Byte,和Mode 2一樣適合存儲圖形和音樂資料。
黃皮書增強版的最大用處是可以交錯地存放數據或音像,避免音像同傳時產生的斷續現象。
5)橙皮書(Orange Book)
它包含了CD-R可刻錄光碟的標准,CD的物理結構定義為:扇區包含在軌道中,軌道包含在數據區中,且數據區包含在光碟中。
6)白皮書(White Book)
它定義了VCD(Video CD,視頻CD)的標准
7)藍皮書(Blue Book)
此標準定義了額外模式光碟(CD-Extra),規定第一個軌道為CD-DA音樂段,第二個軌道為CD-ROM數據段。
4、金質光碟和銀質光碟間的差異
金質光碟,也稱為CD-R光碟,是在一空白光碟上包上一薄反射性的金質層。銀質光碟,也稱為商用復制CD,具有一鋁制薄層。因為不同的鍍層方式,物理外觀,特別是顏色,在這二類CD之間是不同的。一個空白金質光碟可用作可記錄媒體,你可以使用一個CD記錄器寫數據和音樂信號到金質光碟,而一個銀質光碟不能作為一個可記錄的媒體使用,因為數據已經被壓縮進聚碳酸酯。銀質光碟的壽命大約是25年而金質光碟的壽命是70--100年。這個事實指出它們的不同用途:銀質光碟是適用於數據傳遞和大量商用復制,而金質光碟對於數據存檔來說是理想的。
CD-R、CD-RW光碟按表面塗層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綠盤
由Taiyo Yuden公司研發,原材料為Cyanine(青色素),保存年限為75年,這是最早開發的標准,兼容性最為出色,製造商有Taiyo Yuden、TDK、Ricoh(理光)、Mitsubishi(三菱)。
2)藍盤
由Verbatim公司研發,原材料為Azo(偶氮),在銀質反射層的反光下,你會看見水藍色的盤面,存儲時間為100年,製造商有Verbatim和Mitsubishi。
3)金盤
由Mitsui Toatsu公司研發,原材料為Phthalocyanine(酞菁),抗光性強,存儲時間長達100年,製造商有Mitsui Toatsu、Kodak(柯達)。
4)紫盤(CD-RW)
它採用特殊材料製成,只有類似紫玻璃的一種顏色。CD-RW以相變式技術來生產結晶和非結晶狀態,分別表示0和1,並可以多次寫入,也稱為可復寫光碟。
5、CD-ROM、CD-R、CD-RW的不同之處
雖然CD-ROM、CD-R、CD-RW都是光碟,但它們的實質大不相同。CD-ROM是最常見的,表面是白色的,也叫銀盤。它由光碟加工線大批量生產出來,一生產出來就已經有內容了,刻錄機是無法做出CD-ROM的。
CD-R的表面塗有反射層(綠、藍或金色),剛生產出來時是無內容的,刻錄之後,碟片的顏色會改變,此時資料已經存儲進去,的CD-R/CD-RW無需格式化就可使用,就像軟盤買回來就可以用一樣,非常方便哦!
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可重復刻錄光碟)也有反射層(紫色),並可以多次使用,極限為1千次左右,雖然不能當硬碟,但用於備份也是不錯的
Ⅱ 光碟的發展
最初,光碟只能讀,不過新技術允許用戶使用光碟進行記錄。光碟在音樂錄制和回放領域將越來越流行。一種新技術——數字化通用光碟(DVD),可以在同樣的空間上存儲更多用於播放的視頻。
CD的變種包括: CD-ROM CD-i CD-RW CD-ROM XA D-W Photo CD Video CD 光碟(港台稱之為光碟)的發展歷程 紙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它記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造就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從信息存儲的角度看,CD-ROM完全可以看成一種新型的紙。一張小小的塑料圓盤,其直徑不過12厘米(5英寸),重量不過20克,而存儲容量卻高達600多兆位元組。如果單純存放文字,一張CD-ROM相當於15萬張行鋒16開的紙,足以容納數百部大部頭的著作。但是,CD-ROM在記錄信息原理上卻與紙大相徑庭,CD-ROM盤上信息的寫入和讀出都是通過激光來實現的。激光通過聚焦後,可獲得直徑約為1微米(μm)的光束。據此,荷蘭飛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員開始使用激光光束來進行記錄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們的研究獲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場。最初的產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視盤(LD,Laser Vision Disc)系統。從LD的誕生至今,光碟有了很大的發展,它經歷了三個階段:
①LD-激光視盤;
②CD-DA激光唱盤;
③CD-ROM。
下面簡單介紹這三個階段性的產品特點。LD-激光視盤 它就是通常所說的LCD,直徑較大,為12英寸,兩面都可以記錄信息,但是它記錄的信號是模擬信號。模擬信號的處理機制是指模擬的電視圖像信號和模擬的聲音信號都要經過FM(Frequency Molation)頻率調制、線性疊加,然後進行限幅放大。限幅後的信號以0.5微米寬的凹坑長短來表示。CD-DA激光唱盤 LD雖然贏得了成功,但由於事先沒有制定統一的標准,使它的開發和製作一開始就陷入昂貴的資金投入中。1982年,由飛利浦公司和索尼(Sony)公司制定了CD-DA激光唱盤的紅皮書(Red Book)標准。由此,一種新型的激光唱盤誕生了。CD-DA激光唱盤記錄音響的方法與LD系統不同,CD-DA激光唱盤系統首先把模擬的音響信號進行PCM(脈沖編碼調制)數字化處理,再經過EFM(8~14位調制)編碼之後記錄到盤上。數字記錄代替模擬記錄的好處是:對干擾和雜訊不敏感;由於盤本身的缺陷、劃傷或沾污而引起的錯誤可以校正。檔殲晌CD-ROM CD-DA系統取得成功以後,這就使飛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很自然地想到,利用CD-DA作為計算機大容量只讀存儲器。但要把CD-DA作為計算機的存儲器,還必須解決兩個重要問題:
①建立適合於計算機讀寫的盤的數據結構;
②CD-DA誤碼率必須從現有的10-9 降低到10-12 以下。
由此就產生了CD-ROM的黃皮書(Yellow Book)標准。這個標準的核心思想是:盤上的數據以數據塊的形式來組織,每塊都改豎要有地址。這樣做後,盤上的數據就能從幾百兆位元組的存儲空間上迅速找到。為了降低誤碼率,採用增加一種錯誤檢測和錯誤校正的方案。錯誤檢測採用了循環冗餘檢測碼,即所謂CRC;錯誤校正採用里德-索洛蒙(Reed Solomon)碼。黃皮書確立了CD-ROM的物理結構,而為了使其能在計算機上完全兼容,後來又制定了CD-ROM的文件系統標准,即ISO9660。有了這兩個標准,CD-ROM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迅速推廣和愈來愈廣泛的應用。在80年代中期,光碟的發展非常快,先後推出了WORM光碟、CD-ROM光碟、磁光碟(MOD)、相變光碟(PCD,Phase Change Disk)等新的品種。這些光碟的出現,給信息革命帶來了很大的推動。
Ⅲ 光碟是誰發明的那個人是怎麼想到的
提起數字光碟(CD)的發明者,人們會馬上想到兩家公司的名字:荷蘭菲利浦和日本索尼。因為從上個世紀80年代CD問世起,鋪天蓋地而來的宣傳讓這兩個公司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人們的記憶里。但是,近日有消息說,CD是美國一位物理學家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明的。而且這位科學家沒有從銷售CD的巨額利潤中得到一分錢。這種新說法無疑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難道世上真有這等事?
現在,有很多資料,如創建於2001年1月15日,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參與者進行數千次編輯和創建新條目的網路自由網路全書———WIKIPEDIA———維基網路上就記載著,菲利浦和索尼握絕兩家公司擁有CD發明權。有關條目中這樣寫道:菲利浦和索尼在1980年共同研製了數字光碟(CD),過了兩年在西德郎根哈根開始大規模生產。爾後,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加入這個陣營,於1987年把CD變成了CD-ROM,從而引起了世界性的計算機革命。
俄羅斯一家網站前不久講述了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1931年,一個男孩在美國華盛頓州中西部的布雷默頓城呱呱落地,他就是6歲發明航模(遙控船)的詹姆斯·拉塞爾。1953年,拉塞爾在俄勒岡州里德學院(ReedCollege)(在全美最辛苦的十所大學中排名第六)畢業,獲得物理學學士學位。作為一名物理學愛好者,他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個實驗室找到了一份工作,並成為第一批從事彩色顯示屏與輸入鍵盤應用與開發的研究者之一。在那裡,他參與了一系列實驗計劃,設計並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束焊接設備。
1965年,美國太平洋西北實驗室在里奇倫德建立。拉塞爾成為該實驗室的高級科研人員。從那時起他似乎悟出了自己今後應該潛心研究的方向———如何保存音質。他是古典音樂的痴迷者。像那個時代的許多音樂愛好者一樣,他常因老塑料唱片音質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不斷變壞而感到萬分沮喪。為此,他發誓要完善它,他甚至想用仙人掌上的尖刺來代替敬或老式播放針。
在一個星期六的白天,拉塞爾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利用數字錄制與恢復系統,徹底改變聲音錄放方法。因為這樣在聲音錄放過程中各個元器件不會產生物理接觸,也就不會造成任何物理損壞而影響音質。結果,一個帶有技術革命色彩的想法在拉塞爾腦海中誕生了。那時,拉塞爾已經對以磁帶和計算機穿孔卡片為載體的數字錄制形式有所了解。他認為,最好的「記憶」應該靠光束來進行。這時他滿腦子是「0和1」、「黑暗與光線」。他想,倘若能讓代碼足夠緊密地排列在一起,那麼利用它們不僅可以保存音符而且可以保存大網路全書。
盡管在研究所里拉塞爾沒有馬上實現自己的想法,但他完成了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的方案,為他實現自己的想法奠定了基礎。大約經過兩年的時間,拉塞爾發明了第一個光—數字錄制與恢復系統。就這樣,第一個數字光碟(CD)問世了。拉塞爾於1970年為他的發明申請了專利。
1970年,發明家繼續完善了自己的發明,他想讓它適用於任何數據形式的存儲。正如許多決定自己時代的新發明一樣,CD的問世並沒有馬上引起投資者的興趣。但到了1971年,風險投資商人埃里·傑考布斯創建了光學唱片公司,並力邀拉塞爾加盟了他的公司。該公司打算開發可視光碟(VCD)。因為當時有個想法:以小巧玲瓏的塑料載體錄制電視節目,通過郵政系統發送,以使人們在任何時候都能欣賞喜愛的電視轉播節目。
1974年,在芝加哥舉辦的展覽會上,該公司展示了具有錄放功能的光學—數字電視機。這是第一個能夠把彩色圖像轉換為數字的裝置,但是投資者對此無動於衷,整個世界也沒有因此而發生變化。
又過了一年,1975年夏天,荷蘭菲利浦公司代表訪問了拉塞爾的實驗室,對拉塞爾的亮皮伍研究沒有給予太高的評價。根據拉塞爾回憶,當時這些代表們對他說:「這(指拉塞爾發明)對於保存資料非常好,但我們不能用它來解決音像問題。」
應該說,在訪問拉塞爾的實驗室之前的幾年裡,荷蘭菲利浦公司已經在為模擬光學隨身看(可視隨身器)生產自己的光碟。荷蘭人確信,模擬是唯一的可能方案。「因為菲利浦為研製光碟投入了6000萬美元,任何人都不能對菲利浦說,他們錯了。」拉塞爾這樣評價說。
可是,就在菲利浦公司代表參觀了發明家實驗室兩個月之後,菲利浦悄無聲息地生產出了同拉塞爾的發明一模一樣的光碟。從那以後,除了菲利浦外,日本的索尼和其他公司都瘋狂地使用了拉塞爾的技術發明,卻半字不提拉塞爾的名字。這使人不得不懷疑,拉塞爾的思想給了別人啟發。
拉塞爾並不想壟斷光碟工藝,把它據為己有。他甚至很平和地說:「很難說,別人生產的東西是不是靠我的發明。要知道,在兩個或者更多的處於不同地方的人可能會同時產生同樣的想法,這沒有什麼特別的。完全可能,我們工作是平行進行的……」
1992年,華納兄弟娛樂公司和其他的光碟生產者一紙訴狀把光學唱片公司告上法庭。最後,光學唱片公司支付了3000萬美元破壞專利權費用,法院最終把CD工藝的專營權判給了光學唱片公司。可是,發明人拉塞爾分文未得,因為他的20項光碟專利均屬於他的僱主———光學唱片公司。
不過,這個遭遇並沒有讓發明家止步不前。他仍在進行數據保存光學系統的研究工作。他在思考著硬碟存儲能力的新的競爭者,光學隨機存儲器(ORAM)。在這個系統中沒有旋轉的光碟,甚至沒有一個運動的部分,數據完全由光來讀取。
1991年拉塞爾和合作夥伴保羅·奈建立了Ioptics公司,專門研究ORAM。盡管得到了微軟數百萬美元的投資,但似乎時機尚未成熟,該系統迄今還沒有找到市場。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申請了50多項專利的發明家仍然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仍然在從事著他所痴迷的研究。最近在全球報道中唯一令人想到拉塞爾的存在,並讓他感到風光的事件是,時年53歲的他因對科學技術的傑出貢獻,2000年榮獲了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的VollumAward獎。
Ⅳ 你知道為什麼要「光碟」嗎
「節約糧食」
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光碟行動」
最近再次被媒體提起
光碟行動,勢在必行
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
一起承諾,說到做到!
Ⅳ cd光碟 歷史
荷蘭伏咐飛利浦(Philips)公司的研究人員開始使用激光光束來進行記錄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們的研究獲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場。最初的產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視盤(LD,Laser Vision Disc)系統。
1982年,由飛利浦公司和索尼(Sony)公司制定了CD-DA激光唱盤的紅皮書(Red Book)標准。由此,一種新型的激光唱盤誕生了。CD-DA激光唱盤記錄音響的方法與LD系統不同,CD-DA激光唱盤系統首先把模擬的音響信號進行PCM(脈沖編碼調制)數字化處理,再經過EFM(8~14位調制)編碼之後記錄到盤上。
在80年代中期,光碟的發展非常快,先後推出了WORM光碟、CD-ROM光碟、磁光碟(MOD)、相變光碟(PCD,Phase Change Disk)等新的品種。這些光碟的出現,給信息革命帶來數廳握了很大的推動。
(5)為什麼會發明光碟這種東西擴展閱讀:
光碟的一些分類:
1、CD:(Compact-Disc)光碟。CD是由liad-in(資料開始記錄的位置);而後是Table-of-Contents區域,由內及外記錄資薯慶料;在記錄之後加上一個lead-out的資料軌結束記錄的標記。在CD光碟,模擬數據通過大型刻錄機在CD上面刻出許多連肉眼都看不見的小坑。
2、CD-DA:(CD-Audio)用來儲存數位音效的光碟片。1982年SONY、Philips所共同制定紅皮書標准,以音軌方式儲存聲音資料。CD-ROM都兼容此規格音樂片的能力。
3、CD-G:(Compact-Disc-Graphics)CD-DA基礎上加入圖形成為另一格式,但未能推廣。是對多媒體電腦的一次嘗試。
4、CD-ROM:(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只讀光碟機。1986年, SONY、Philips一起制定的黃皮書標准,定義檔案資料格式。定義了用於電腦數據存儲的MODE1和用於壓縮視頻圖象存儲的MODE2兩類型,使CD成為通用的儲存介質。並加上偵錯碼及更正碼等位元,以確保電腦資料能夠完整讀取無誤。
Ⅵ 電影光碟是從幾幾年開始的有的
光碟(英語:Optical disc),在台灣、港澳稱作光碟,於1965年由美國人發明,當時所存儲的格式仍以模擬(Analog)為主。它是用激光掃描的記錄和讀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鍵余銀種介質。大約在1990年代稿宴左右時開始普及,具有存放大量數據的特性,1片12cm的CD-R約可存放1小時的MPEG1的影片,或74分鍾的毀嘩音樂,或680MB的數據。
Ⅶ 光碟是什麼東西有什麼用處
光碟是一種用於存儲數字信息的介質,通常由一片塑料製成。光碟的新義和原義如下:
新義:光碟通常指的是數字音頻光碟塵雀、數字視頻光碟和數據光碟等可重寫或陵兄喚只讀的光碟格式。這些光碟通過使用激光技術來讀取並存儲數字信息,通常用尺凱於存儲音樂、電影、軟體、游戲等數字內容。
原義:光碟最初是指由菲利普斯和索尼公司於1982年聯合研製的一種數字音頻光碟,也稱為CD(Compact Disc)。這種光碟通過使用激光技術來讀取並播放數字音頻,比傳統的黑膠唱片具有更高的音質和更長的壽命。
總之,光碟是一種數字信息存儲介質,主要有數字音頻光碟、數字視頻光碟和數據光碟等多種類型,而最初的光碟是指CD這一特定類型的數字音頻光碟。
Ⅷ 光碟是誰發明的
光碟(英文:optical disc),於1960年代由美國發明,當時所儲存的格式仍以模擬格式(Analog)為主。中國大陸曾稱光碟,是用雷射掃描的記錄和讀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種介質。 圖片參考:upload.wikimedia/ *** /zh/thumb/3/38/CD_Disc/600px-CD_Disc 下載高解析度的版本 (1992x1992
1810 KB) Melody的90分鍾超長白金CD光碟片 攝影: Weihao.chiu (Weihao.chiu的攝影集) 紅芹虛色雷射 CD (Compact Disc) VCD(Video Compact Disc)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 FVD (Forward Versatile Disc) HVD(High-definition Versatile Disc ) HDV(High Definition Video) NVD(枝殲Net Video Disc) VMD(Versatile MultiLayer Disc) DualDisc (DualDisc) 藍色雷射 HD DVD 藍光光碟 2006-12-13 21:39:33 補充: 美國的一班科學家
光碟 *** ,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Melody的90分鍾超長白金CD光碟片光碟(英文:optical disc),於1960年代由美國發明,當時所儲存的格式仍以模擬格式(Analog)為主。中國大陸曾嫌搭燃稱光碟,是用雷射掃描的記錄和讀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種介質。 目錄 [隱藏] 1 光碟類型 1.1 紅色雷射 1.2 藍色雷射 1.3 其他 [編輯] 光碟類型 [編輯] 紅色雷射 CD (Compact Disc) VCD(Video Compact Disc)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 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 FVD (Forward Versatile Disc) HVD(High-definition Versatile Disc ) HDV(High Definition Video) NVD(Net Video Disc) VMD(Versatile MultiLayer Disc) DualDisc (DualDisc) [編輯] 藍色雷射 HD DVD 藍光光碟 [編輯] 其他 MD LD 磁光碟
參考: ***
Ⅸ 光碟是誰發明的
光碟是荷蘭飛利浦公司發明的。
荷蘭飛利浦公司的研究頃者彎人員開始使用激光光束來進行記錄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們的研究獲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場。最初的產品是激光視盤系統。
光碟的定義:即高密度光碟。是近代發展起來不同於磁性載體的光學存儲介質,用聚焦的氫嫌李離子激光束處理記錄介質的方法存儲和雀悶再生信息,又稱激光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