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甜東西口痰特別多為什麼
Ⅰ 為什麼吃甜食容易生痰
首先要知道糖是無時無刻不含在各種食物裡面的,吃的東西一增多,胃腸的負擔就會加重,影響了胃的消化,胃腸不能把這些飲食轉化成營養,就會轉化成痰濁。那麼甜食吃多了就更是如此。換言之,甜食吃得越多,胃腸的負擔越重,受到的傷害越重,痰生成得越多。
至於為什麼感冒了更不能吃,也是很有根據的。很多時候我們說著涼或感冒,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或病症就是吃東西總是難以消化。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也就是說,痰是由脾胃而生的的意思。痰生成之後儲藏在肺,肺就成了「儲痰機器」。肺中有許多痰必然要清除掉,只有咳嗽才能把痰咳出來,所以就產生了咳嗽。臨床上,常見到胖胖的孩子更容易咳嗽。吃得太多或經常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油膩食物,也容易發生咳嗽。因為這類食物大多是容易「上火」的食物,同時也是生濕助痰的食物。
所謂生濕助痰,顧名思義,容易著涼感冒,吃得不消化,自然痰多,咳嗽也就不容易好。孩子們愛吃的甜食或冷飲,也是生濕助痰的食物。這就是為什麼感冒了咳嗽了要吃清淡的原因
Ⅱ 我一吃甜食喉嚨就有痰,怎麼回事
多吃些水果,喝點急支糖漿,不要刻意去吐痰,堅持一段時間就沒事了。
Ⅲ 為什麼吃甜食口裡很多痰
根據中醫理論,食物的味道分為五種:酸、苦、辛、甘、咸,中醫稱之為五味,分別對五臟都有補益作用。
中葯當中很多都是常見的食物,味道不過份的,適合人長期食用的一般會作為食物;味道偏性較強烈,對身體會有明顯調節作用,但不一定能長期服用的,我們會叫作葯物。
所謂「葯食同源」,就是因為無論食物或葯物,只要具有五味,就對身體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五味分走五臟,酸味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 甘味就是甜味,入脾,有補脾的作用。
「脾主四肢」,「在體合肉」,甘味食物能補脾,所以適當的甜食能使脾所主的四肢壯健,肌肉結實有力。脾的特性是喜燥惡濕,過食甜味會令脾過於滋潤,就會令脾本來運化水濕的能力減弱。
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當水份不能被運化,濕聚就會成痰,而中醫的痰是全身各處都可出現的,不單單指咽喉中所分泌的痰。由於"肺為貯痰之器",所以一旦痰形成了後,就較多於氣管出現,而形成各種病證。
Ⅳ 吃甜很多痰怎麼回事
痰多有很多原因:第一,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由於脾虛不運,可以使水濕停留,凝聚為痰。第二,脾胃薄弱,宿滯逗留,損傷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陽被傷;或因熱病飲水過多,脾運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濕停留,聚集為痰。還有恣食肥甘,胃中濁氣鬱蒸,釀濕生熱也可以化為痰濁。第三,外感失治,或體弱屢患外感,肺氣被傷,不能輸津四布,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貯於肺,肺氣不利,痰涌氣道而發,必致咳嗽痰多。
由於甜的東西滋膩,容易助濕,濕會生痰、易傷脾,脾傷則濕盛。因此平時要少吃甜食或冷飲,以及其他生濕助痰的食物,多喝水。這就是為什麼感冒了咳嗽了要吃清淡的原因。
Ⅳ 為什麼我在吃了飯或是甜食後就痰多
用中醫辨證方法治療痰多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摘自:求醫問葯網 http://www.jk58.com)
中醫辨證治痰多,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制半夏10克,乾薑6克,細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
2、風痰 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 o克,銀花1 2克。
3、熱痰 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黃芩1 o克,杏仁10克,膽星6克。
4、濕痰 濕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紅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蒼白術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參15克,天麥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葯:
1、鮮竹瀝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復方竹瀝水(祛痰靈):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凈:每日3次,每次 1匙。
參考資料:http://www.jk58.com/article/105/128/200618115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