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咬東西咬指甲為什麼
『壹』 孩子為什麼總愛咬指甲、咬衣被角、咬嘴唇原因終於找到了
文|CC爸媽
公眾號:CC爸媽 ID:cc-bama
前兩天一個家有一年級小學生的媽媽私信求助:
C媽,我家孩子一直有咬東西的毛病可怎麼辦啊?鬥智斗勇好多年了,情況時好時壞。
最早是剛上幼兒園時咬衣服角、書包帶、被子角,什麼時候衣服的領子都濕噠噠的;糾正了一段時間後,消停了幾個月,可後來又咬指甲,這指甲還沒完全戒掉呢,寒假我盯他寫作業,發現他又開始咬鉛筆了!
好話歹話都不聽,打過罵過也沒用,真是愁死我了!
話說咬咬咬的行為,幾乎娃娃都有,尤其是咬指甲,有研究表明, 約50%的兒童會在某個時候咬指甲。
甚至有一部分人會將這個習慣延續到成年。
0-2歲,是孩子口腔的敏感期,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是生理發育的正常表現。 這個階段的「咬咬咬」不必太過於擔心,也不要盲目禁止!
如果此敏感期被壓抑,會導致其它敏感期的延遲,並可能以其他表現形式來彌補此敏感期的滯後。
比如一歲時得不到滿足,兩歲會咬人,兩歲得不到滿足,上幼兒園會吃筆,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學還會繼續吃。
所以在保證衛生、安全的前提下,要為0-2歲的孩子提供「吃」的機會。
但如果是2歲以後,孩子仍然有很明顯的啃咬行為,就需要引起注意了,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採取正確的引導方法,才能夠真正幫孩子「戒咬」。
為什麼會咬?
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啃咬的小毛病多發生在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孩子中,心理學上稱之為 「兒童緊張性行為」。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Dr. Lori Woodring指出, 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跟固定的東西有關聯。
一旦需要適應新變化,會給孩子們帶來心理壓力,這些 壓力不僅表現在情緒和心理上,有時還會表現在孩子的行為和生理 健康 上面。
所以,孩子的「小毛病」,表面上看是行為習慣不佳,背後往往隱藏的是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
01 啃咬的心理原因
Ø內心焦慮感的外化、自我安慰的形式
一提焦慮,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成年人才會有的情緒,孩子從來都是凳薯無憂無慮,不諳世事,怎麼會焦慮?
其實不然,孩子同樣會面臨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的影響,比如:
在我們看起來雖然都是小事,不值一提,但對孩子而言就是天大的事,足以讓他們感到不安和害怕。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情緒,甚至火上澆油訓斥,無疑就會放大焦慮。
年齡小,排解能力有限,但又需要找到一個情緒的宣洩口,所以很多孩子就會通過一些小動作來排解, 比如啃指甲、咬衣被角、咬鉛筆等等。
有研究表明,這類動作可能類似於吮吸拇指或奶嘴,這是他們在媽媽肚子里棗宴者就學會的安撫技能,可以讓人感到放鬆和快樂。
通常開始時是無意識的,久而久之,只要精神上一焦慮,孩子就會習慣性條件反射,作出相應的動作。
Ø因無聊而形成的壞習慣
這種現象也非常常見, 多發生在孩子覺得無聊、沒事情可做或者飢餓的時候,然後不自覺地通過做一些小動作來進行消遣。
比如小點的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咬指甲、吃手,大點的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咬鉛筆、咬嘴唇等。
CC之前有段時間就是看電視時吃手,提醒也沒用。
有媽媽可能覺得動畫片那麼有趣怎麼會無聊?
其實真正無聊的祥斗是「電視沒有互動的單向輸入」,後來我就參與進去跟CC聊聊「劇情」,讓看電視這項活動不只是「單向輸入」。
如果是這類,父母不需要過度擔心,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改變孩子的習慣就可以了。
如何判斷孩子是無聊還是焦慮呢?其實很簡單。
第一是看孩子做小動作前,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是觀察孩子的眼神和神態。
如果是眼睛無神或游離,面無表情,比較無趣地呆坐或漫無目的地東張西望,多半就是他感到無聊的時候,及時轉移注意力就可以了。
Ø自我刺激,尋找存在感
這種情況雖然不太常見,但的確存在。
精神科醫生指出: 人總要有自我存在感,才覺得是活著。幼齡小朋友如果平時得不到父母的關注,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會透過啃咬指甲的不斷刺激,尋找存在感,從中獲得心理滿足。
所以,如果家長陪伴的非常少,恰好孩子又有啃咬的小毛病,就要留意是否這方面原因了。
02 啃咬的生理原因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啃咬行為,都是心理問題,也有可能是身體在求救。
之前C爸醫院就有因為孩子一直咬指甲、吃紙屑帶去就醫的,結果是因為感染蛔蟲所導致的 「異食癖」 的表現。
據兒科大夫介紹,異食癖的表現有很多,甚至吃頭發、啃腳趾、吃牆灰等等。
孩子愛咬東西,還有可能是體內缺鋅、缺鐵等原因所致。
所以,在排除心理因素,並進行了一段時間調整之後仍無明顯改善的,建議大家到醫院進行排查是否有生理因素。
5招幫孩子真正戒「咬」
生理方面需要由醫生來判斷,C媽今天主要說說由心理因素所導致的「啃咬」問題該如何解決。
01 減少對這個行為的關注
這里的減少並不是指真的不去關注,而是指換一種方式去關注。
孩子有各種小毛病,尤其是在屢教不改之後,家長往往很難繼續保持心平氣和,經常是橫眉怒目地訓斥:咬咬咬!又咬!說多少遍了?沒長腦子嗎,記不住嗎!
甚至粗暴地直接把手指或者其他東西從嘴裡拽出來!
在我們眼裡,說三遍還不改就是故意的,就是和我們對著干!
實際上孩子並非故意, 這些動作一旦形成,基本上就是一種無意識的條件反射,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沒意識到自己在啃咬。
所以,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無論第多少次,我們堅持做到友善的提醒就可以。 比如設置提醒暗號、塗安全指甲油等等,否則不但不能改掉啃咬的毛病,還會為此產生心理陰影。
02 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緩解焦慮
對於因為焦慮或尋求關注而啃咬的孩子而言,父母需要做得更多的是接納他的不安情緒,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比如對於有嚴重幼兒園分離焦慮的孩子,就盡量做到早接,其他時間多陪伴;
對於自尊心強、害怕犯錯的孩子來說,要有更多的包容和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案,而不是在他們犯錯的第一時間去指責和打罵;
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回應,等等。
當我們願意接納孩子,與孩子的關系有所改善,讓他的情緒有一個安全表達和排解的空間時,漸漸地就會「棄用」那些小動作。
03 轉移注意力,尋找新的替代方式
多注意觀察孩子, 一旦發現要做習慣性動作時,及時用孩子喜歡的東西、愛玩的 游戲 等幫助他轉移注意力。
同時要注意有針對性,比如愛咬指甲的孩子,就帶他一起玩需要雙手操作的 游戲 ,像玩黏土、玩沙、玩橡皮泥,攀爬或組裝積木等。
比如愛咬嘴的孩子,就帶他一起唱歌、讀繪本、讀詩歌、說繞口令等多用嘴的項目。
這些小動作基本上都是後天習得的,在得不到鞏固的情況下,慢慢就會淡化。
對於大點的孩子而言,還可以選擇一些沒有傷害同時可以緩解情緒的一些替代方式,例如嚼口香糖、捏減壓球、打沙袋等。
04 讓孩子了解壞處,內心裡想要改
無論任何事情,一旦產生內驅力,做起來就容易多了。
可以讓孩子一些啃咬的壞處,比如咬指甲會有哪些 健康 上的危險,可以通過圖片、繪本故事、動畫等方式,讓孩子自己去看、去感受壞習慣帶來的後果。
我曾經給CC看過一張指甲被啃光的圖片。
邊讓她看邊說,有些指甲,啃掉再也不會長了。一直啃下去,很難想像指甲變成了什麼樣子?這樣怎麼塗指甲油啊?
她明白這些之後,很快就從「爸爸媽媽讓我改」,轉變成了「我想要改」,改起來明顯容易了很多。
05 制定小目標,合理期待
習慣的糾正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但不能一蹴而就,還有可能出現反復。
所以,首先家長要做好心理准備,合理期待。
其次,可以 給孩子制定階段性的小目標,循序漸進地來克服。
比如從一天咬8次減少到一天咬5次;從約定1周時間,到約定3周時間等等。
讓孩子不斷看到自己的小成就,也能增加他主動「戒除」的信心。
「啃咬」雖然是一件小事,但處理不好,卻有可能出現大問題。
所以既不能不重視,也不能強行矯正,而是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葯,才能夠真正幫助孩子改正。
你家孩子「咬咬咬」過嗎?是如何戒掉的?一塊在評論區把小妙招分享給大家吧!
『貳』 孩子總是愛咬指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家裡有孩子的家長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老是啃指甲,雖然家長多次對孩子提出提醒,但是他們依舊是不能改掉這個壞習慣,我們都知道指甲裡面有非常多的細菌,有一些身體素質不好的孩子在啃完手指甲之後就容易感染寄生蟲,或者出現生病的情況。
第三就是寶寶在生活中缺乏安全感,有了孩子在缺乏安全感的時候,總是不自信的去咬手指甲,因為他的情緒比較低落但是找不到人傾訴,因此會通過這種行為來緩解自己的情緒,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多帶孩子出去玩耍,多給孩子進行語言上的交流溝通。因此寶寶出現咬手指甲的情況是可能有多種原因造成的,家長要根據寶寶的生活習慣和行為來做判斷,如果是由於缺乏營養元素所導致的,這個時候家長要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然後再做適當的補充。
『叄』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小孩總是有愛咬指甲的表現,怎麼說都不聽,不論是在寫作業、看電視、還是玩耍的時候,手指頭會不知不覺地放到嘴裡去啃咬指甲,十個手指甲都被咬得光禿禿的,以下是關於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1
小孩總是愛咬手指甲,這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小孩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與情緒有關。小孩在緊張的情緒狀態下,就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表現,其中愛咬指甲就是一種常見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多陪孩子玩耍,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
小孩出現愛咬指甲的現象,可能是因為體內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所引起的,孩子體內缺乏維生素的話,孩子就會出現愛咬指甲的現象。建議帶孩子到醫院做一個微量元素檢查,可以根據檢查結果進行有效的補充,可以及時地改掉孩子愛咬指甲的不良習慣。
孩子出現咬指甲的現象可能只是一種不良的`習慣,不會是因為什麼特殊的原因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多督促孩子改掉這種不良的習慣。但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可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要耐心地去教導孩子。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2
孩子總咬手指甲常見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對於小月齡,特別是3~4個月的寶寶,咬手指甲是比較正常的生理現象。這個時候的寶寶正處於口欲期,會將自己嘴邊的任何東西進行啃咬,也是探索世界的一個方法,說明寶寶的大腦智力處於快速發育階段。
2、考慮為不良習慣導致。在孩子模仿的階段,如果看到家人或者小朋友經常啃咬手指,寶寶也會模仿這個動作,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無意識的習慣動作。
3、考慮疾病引起。比如異食癖,一般是缺鋅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啃咬手指、吃泥土等異物,一般通過補充鋅元素即可緩解。
小孩老是咬指甲是怎麼回事?小孩這種咬指甲行為也叫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主要症狀表現為反復咬指甲,它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男女可發病,不過多數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咬指甲的不良行為會自行消失,少數頑固的咬指甲症者可持續到成人。
小孩出現咬指甲行為主要和精神緊張有關,如孩子入托、入學時就易出現緊張情緒而咬指甲,尤其是對於一些有內向、敏感、焦慮等性格特點的孩子,更易出現咬甲症。也有的患兒誘因不明。
咬指甲行為對孩子健康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的,輕者只是啃咬指甲 ,而嚴重者則可把每個指甲都咬壞,甚至還會影響到指甲周圍的皮膚,把這些皮膚也咬壞。
有少數孩子還會出現咬腳趾甲的現象。尤其是有部分兒童還會伴有其它行為表現,這對健康是很不利的,如可出現睡眠障礙、多動、焦慮、抽動障礙、吸吮手指、挖鼻孔等,甚至一些頑固症狀者,在夜裡也可出現咬指甲行為。
上面就是關於小孩咬指甲的原因,主要還是和性格情緒有關,所以家長要注意從這些方面著手,讓孩子放鬆心情,同時家人多和孩子溝通,以避免孩子因過度孤僻而不利於咬指甲這種行為的矯正。咬指甲嚴重的話,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要引起注意,及時通過合理的方法來矯正孩子這種行為。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是說明原因3
孩子喜歡咬指甲,一般有下面幾個原因:
1、情緒反應,咬指甲的行為往往代表了孩子當時的情緒,當孩子感受到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的時候,咬指甲就成為緩解壓力的方式。
2、模仿,一些小朋友因為無聊或者是好奇,就去模仿身邊出現的這種行為,最後自己也有了這種習慣。
3、缺乏微量元素,孩子如果缺鐵、缺鋅會出現異食癖的情況,異食癖是指除了咬指甲之外,孩子還有一些特殊行為,比如願意吃牆皮、紙屑等。如果有這些症狀,家長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測一下微量元素,好及時補充,以戒掉咬指甲的習慣。
造成兒童經常咬指甲的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不良習慣、微量元素缺乏、手指瘙癢
具體如下:
1、不良習慣:如果兒童平時就有咬指甲的不良習慣,再加上情緒非常緊張或者在沒有事情可做的情況下,會通過咬指甲緩解自己的心情。這種情況要讓兒童及時改變不良習慣,慢慢就能糾正;
2、微量元素缺乏:如果兒童缺鐵或者缺鋅,會出現咬指甲的情況,需要及時補鐵、補鋅;
3、手指瘙癢:如果兒童有指甲癬或者局部發炎導致局部瘙癢,引起頻繁咬指甲,可以塗抹林可黴素利多卡因凝膠進行治療。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常見於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個,常見的是缺乏微量元素,由於孩子體內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比如說缺乏鐵,孩子就會產生異食癖,就是吃以前從來不吃的東西,而咬手指甲就是其中一種表現,所以說一旦出現咬手指甲的這種情況,需要領孩子到醫院化驗一下微量元素,看看是否有微量元素的缺乏,如果有,要及時給予糾正。
第二個,常見的原因是由於心理方面的原因,這樣的孩子一般相對來說性格比較內向、膽子比較小,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比如說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說家長對孩子要求比較嚴苛,孩子一直處在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就會通過咬手指甲來緩解自己的緊張心情。
第三個,常見的原因是臨床上有一種常見的多動症或者是抽動症的孩子,也可以合並有咬手指甲的習慣。
孩子經常咬手指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生長發育過程:孩子在口欲期時為尋求安慰感會將手放在口腔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好轉。此時只要將手洗干凈,可以不用過多地干預;
2、壓力過大:孩子年齡增大一般不會再咬指甲,如果課業壓力比較大、精神緊張,又會出現咬指甲的情況,此時要分散注意力、減輕壓力;
3、缺乏微量元素:如果孩子缺鋅、缺鐵可能會有異常的表現,如異食癖、咬指甲等,還要注意是否有貧血等。需要及時地給予補充,補鐵、補鋅以後症狀好轉,說明是由於微量元素缺乏引起;
4、疾病:要注意是否有心理性疾病,如多動症、自閉症等,要給予早期關注,必要時及時就診。
『肆』 小兒愛咬指甲是怎麼回事
小孩老愛咬指甲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孩子缺乏安全感,或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
2.孩子情緒較差,情緒低落時,沮喪感很強,會通過咬指甲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
3.缺乏家庭的溫暖。如離異的家庭或父母工作太忙,對孩子關心不夠,孩子會有咬指甲的異常行為。
4.學習壓力較大。常見於學齡期的孩子,長期有較大的學習壓力,會造成咬指甲的強迫症狀。
5.疾病因素的影響。如體內缺乏鐵、鋅等微量元素,會造成孩子咬指甲。
『伍』 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
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
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很多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很喜歡咬指甲,對於這種情況就想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咬指甲是一個很不健康的習慣,下面我分享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一起來看下吧。
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1
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
1、缺乏微量元素
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挑食或者厭食的習慣,這就會直接導致營養不均衡,出現一些疾病的現象,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總是頻繁的咬指甲,就要引起重視了,這有可能是孩子缺乏微量元素或者缺鐵性貧血表現,建議家長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微量元素的補充,同時改善孩子的飲食結構,多吃一些營養價值高且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2、不良的行為習慣
有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衛生,生活習慣不好,沒有定期修剪指甲的習慣,當指甲長了之後就會直接用嘴巴咬,對於這種情況的孩子建議家長要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並且告訴孩子用嘴巴咬指甲是非常不衛生,同時還會影響手指的美觀,讓孩子形成定期修剪指甲的好習慣。
3、心理疾病
孩子有豐富的內心世界,當處於緊張或者焦慮等不良的情緒中時,孩子就會本能的咬指甲,尤其是在陷入思考時,孩子可以通過咬指甲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同時還能將自己的緊張情緒得到很大的釋放,有的嚴重的孩子還會出現抓頭或者咬嘴唇的不良習慣,所以家長在拆陪日常要注意多專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引導孩子舒緩不良情緒的正確方法。
4、喜歡模仿
孩子的年齡小,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同時又具有強大的好奇心,當看見別人某種行為時就會跟著模仿,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所以家長在日常要教育孩子,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盲目的跟從和學習別人的壞習慣。
孩子總喜歡咬手指甲是什麼原因2
孩子愛咬手指甲怎麼辦
1、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一切因素是預防和治療的關鍵
家長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現象時,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愛的缺少:是否嘮叨過度?要求是否符合孩子水平?是否過於關注滲御判孩子行為順從而忽略孩子內心?等引起孩子產生過大壓力的根源,以積極的態度尋找引起孩子緊張和憂慮的因素,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平時多給孩子心理上的關注和軀體的接觸,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焦慮的因素。
2、營造寬松的學習生活環境是預防和治療的保障
孩子咬指甲改變需要一個很長過程。父母對孩子以鼓勵為主耐心說服教育,調動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積極性。平時盡可能多陪伴孩子,與其一起玩耍、游戲,玩興正濃的孩子是沒有時間咬指甲的。同時將咬指甲的壞處講給孩子聽,但不要嘮叨。經常帶孩子戶外活動,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用正面的方式轉移孩子對啃咬指甲的注意力。還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經常修剪指甲。
3、科學的態度與人性化的方法是預防與治療的根本
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不可採用體罰或大聲訓斥等方式,更嚴禁粗暴地強行將孩子的手指從嘴裡拉出來,這些行為都會讓孩子產生緊張的`情緒,加重啃咬指甲的習慣。家長要多觀察,發現孩子發生啃食牙齒的具體情境,找到規律並想法子,再碰到在同樣的情況下提前做好預防措施。當父母發現孩子正在咬指甲,應想法子分散其注意力,可以不經意地輕輕移開小兒手,不可打罵、恐嚇,以免引起孩子更大的心理傷害,或更加強咬指甲的慾望。
孩子咬指甲的危害
1、細菌感染
小寶寶在戶外玩耍的時候,免不了摸這摸那。沙土、廢棄物等臟東西叢改會夾在寶寶的指甲縫中,而指甲縫又是有利於細菌滋生的地方。如果寶寶經常咬指甲,就會將細菌帶入體內,引發口腔、消化道、腸道的疾病。如果寶寶常無故肚子疼,就要考慮是否是咬指甲引起的。
2、牙齒不齊
寶寶經常咬指甲,對寶寶牙齒的生長發育也有很大影響。因為牙齒和嘴唇總是在不正常的閉合狀態,會造成寶寶牙齒排列不齊,牙齒生長不正常,嘴唇變形甚至影響寶寶的容貌。
3、指甲畸形
咬指甲會造成指甲損傷,有的寶寶咬得比較深會損傷指甲的甲溝,使指甲邊緣參差不齊,引起指甲畸形。有些還會起肉刺、流血,造成甲溝炎。
4、鉛超標
如果寶寶接觸了含鉛的物品或玩具,咬指甲時將鉛帶入體內,將會引起鉛超標。
糾正孩子愛咬指甲的方法
1、一般療法
家長首先應認識到這是一種病症,單純地採取打罵或懲罰非但無益,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其次,要積極尋找引起緊張和憂慮的因素,並及時改善兒童的生活環境,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此外,應給孩子定期修剪指甲,防止指甲感染和表皮損傷。
2、心理療法
主要採用行為限制和正面引導。所謂行為限制,即當幼兒咬指甲時,父母應耐心地教他把手指慢慢地從嘴裡移開,並用微笑、點頭或誇獎的口吻表示贊允,通過一件有意義的事或玩具,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正面引導,則是對合作的年長兒講清道理,使其意識到咬指甲是一種行為偏離和咬指甲的危害性,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糾正的。同時鼓勵患兒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戶外鍛煉,發揮自己的潛能,促進身心健康發育。
『陸』 小孩咬指甲是什麼原因是怎麼回事,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原因
家裡有小孩的可能會發現孩子剛出生那會有吃手指的州好念習慣,後來大一些了又有啃咬指甲的行為,一開始家長可能沒太關心,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咬指甲習慣還保留,這時家長就開始擔心,但想糾正卻總是失敗。那麼小孩咬指甲是什麼原因是怎麼回事,喜歡咬指甲是什麼原因?
吮吸手指和咬指甲是大多數孩子都會經歷的事情,孩子喜歡咬指甲本是常見,但作為第一次做父母的家長來說,總是忍不住擔心著操心那還有人說孩子咬手指是缺鋅,需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缺啥補啥。
其實正常情況下,孩子 只要飲食均衡,身上沒有出現影響鋅吸收的疾病,孩子基本上不會缺鋅。若擔心孩子缺鋅,可以先從孩子的日常飲食中判斷下鋅含量是否足夠,然後再決定是否去醫院檢查也不遲。
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
1、 嬰幼兒期出現啃咬指甲現象。
這個時期的孩子有吮吸要求,通過吮手安定自己,這種行為常發生在飢餓時和睡前,但咬指甲對這時期的寶寶來說是正常的。此外,這時期也是孩子的手口敏感期,寶寶通過嘴巴認識自己的手,一般這種現象會在1-2歲之後會逐漸消失。
2、 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出現啃咬指甲現象。
這個時期的孩子容易出現咬指甲現象,父母要注意了,可能是孩子感覺到家裡發生不好的事,或是自己的生活節奏發生改變,比如入托、入學,亦或是孩冊困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孩子就會感到焦慮、孤獨,渴望父母安撫和關注的時候就會通過吮指、咬指甲等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焦慮,獲得獲得安全感。
總的來說,孩子咬指甲是很常見的行為,那是不是孩子長大了這種行為就會消失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生活中就有些小夥伴還會有咬指甲的習慣。慣性啃咬指甲的壞習慣,在醫學上叫做咬甲癖,指常在緊張、壓力、飢餓或無聊狀態下出現啃咬指甲的無意識行為。
如果發現自家孩子有啃咬指甲的習慣,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耐心溫和地幫助孩子糾正這個行為 :
1、盡量不要讓自己壞情緒在孩子面前發泄出來,小孩很敏感,當他察覺家裡發生了不好的事情就會變得害怕、擔憂、焦慮不安。
2、給予充分的關注襪雹和陪伴,在孩子啃咬指甲的時候了解孩子心裡還想什麼,引導孩子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3、耐心引導,不要責罵和嘲笑,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家長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指甲要定期修剪,並告訴孩子啃咬指甲帶來的危害。
5、使用葯物治療,即在孩子的手指上塗抹帶苦味的葯物,使孩子逐漸停止啃咬指甲的行為。
不同孩子啃咬指甲的現象不同,有的孩子會逐漸減少這種行為,有的孩子則會變成一種癖好。無論如何家長都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和陪伴,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必要時尋醫問診,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柒』 孩子總吃手和咬指甲,引起的原因有哪些
有些孩子經常有一些小動作,像啃指甲、咬手、咬鉛筆蓋等行為,這些這行為是孩子養成的一種無意識習慣,當家長提醒時,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正做的行為。孩子不良小動作背後多半是源於孩子的心理問題,家長不能忽視。
在幼兒園實習的時候就碰到過這樣一位小朋友,他叫小松,他的性格是屬於那種比較內向、默不作聲、有點膽怯、喜歡獨處的類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我每次放眼望去找他的時候,他總是坐在角落裡或者不起眼的地方啃指甲。
家長可以換位思考一下,自己焦慮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情緒,再去體會一下孩子的心理。不要大聲或者採取暴力手段強制讓孩子改正這樣的壞毛病,要學會去引導。多陪伴孩子、給孩子買一些喜歡的東西,多給孩子一些需要動手的玩具或者是繪本圖物都是有效用的。
『捌』 小孩愛咬指甲怎麼回事
小孩愛咬指甲怎麼回事
小孩愛咬指甲怎麼回事?小孩喜歡咬指甲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很多父母對於這種情況都很苦惱,其實小孩咬指甲是有原因的,下面我分享小孩愛咬指甲怎麼回事,一起來看下吧。
小孩愛咬指甲怎麼回事1
1、缺鋅、鈣、鐵
指甲是人體中含有礦物質元素較高的器官,很多小孩因為身體卻鋅、缺鈣、缺鐵就會不自主的咬指甲,是一種天性。當把寶寶身體比較瘦小,有喜歡經常啃指甲,那可能就是小孩身體缺微量元素;這個時候媽媽最好帶孩子去醫院做身體微量元素檢測,及時給孩子補充身體匱乏的微量元素,這樣小孩便不會對「咬指甲」情有獨鍾了。
2、口欲期表現
口欲期是小孩在2歲左右的時候面臨的一個時期,這個時候小孩面對一切的事物都喜歡用嘴巴探索,只有嘴巴滿足啃咬東西的快感,小孩才會得到滿足。這個時候如果沒有玩具、零食,小孩就會將主意打到手指甲上,但這屬於正常現象。所以說媽媽可以多准備一些硅膠玩具和餅干零食,盡量代替手指甲的作用。
3、情緒焦慮
科學研究表明情緒焦慮會提升人想要咬指甲的慾望,成人都如此何況小孩呢?其實當小孩踏入集體環境或是開始上幼兒園進入新的生活模式後難免會有緊張情緒、沒有安全感,這個時候媽媽應該注意安撫小孩的情緒,並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環境,避免小孩咬指甲成習慣。
4、多動症
多動症的孩子最初的顯著特徵就是咬指甲,當小孩出現沒有什麼特殊情況,甚至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還是很喜歡咬指甲,那麼媽媽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多動症的表現。盡快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不要延誤病情,趁孩子還小的時候,盡快矯正治療。
小孩愛咬指甲怎麼回事2
為什麼小孩子愛咬指甲
孩子咬指甲反映了孩子的一種心理情緒,例如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敵對等狀態,這是因為孩子受到的.關注不夠或者缺乏安全感。所以家長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平時細心的觀察孩子,多給予孩子一些心理上的關注,盡量消除造成孩子緊張的因素。在糾正孩子這個不好的習慣時一定不要打罵和訓斥他,這樣孩子會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只會加重這個行為
如何讓孩子不咬指甲
1、不要讓孩子在緊張的環境里。小孩子在情緒的穩定的狀態下,都會加劇小孩子咬手指甲,吸吮手指。就像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打罵孩子,這些行為都是不利於小孩子改掉吸吮手指,咬手指甲的習慣的。
2、注意力轉移法。在小孩子有吸吮手指,咬手指甲的行為的時候,去分散小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在玩具上,或者在畫畫上,總之不要讓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咬手指甲,吸吮手指上。
3、在看到小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出,家長不要刻意去強調,對小孩子叫喊,這樣,只會讓小孩子的情緒更加緊張,反而不利於小孩子改掉吸吮手指,咬手指甲的習慣。在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懲罰一下。
『玖』 孩子經常咬東西,有時候還咬指甲,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孩子經常咬東西,有時候還咬指甲,這是缺鋅缺鐵營養不良的原因造成的。對於新生兒來說,吃手是正常現象。一般這種動作的頻率會在兩歲半以後開始減少,但是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還存在這種現象,那麼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頻繁咬指甲不僅會傷害牙齒,還會導致牙齒排列不整齊、門牙缺角等。還會刺激指甲附近的表皮和皮膚,導致手指出血和感染。
3.孩子咬指甲是心理安慰的外在尺塌表現,這個動作也表達了孩子內心的一種情緒,尤其是當他們有焦慮、緊張、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時,咬手指成為他們緩解壓力的方式。如果發現孩子不缺乏微棚伏量元素,很可能是孩子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咬指甲是不安全感的表現。可能是父母經常訓斥孩子,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所以他們試圖通過咬指甲來尋找一些安全感。如果去醫院檢查後沒有什麼異常,家長要注意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態度。以上就是對孩子經常咬東西,有時候還咬指甲,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問題的解答。
『拾』 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為何呢
啃東西可以緩解這類癢感,所以這一年齡段的孩子普遍喜歡吃指甲。斷奶的孩子愛吃指甲則是因為他們對母親的乳頭的留戀,這種自我安慰行為一般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消失。這在小孩子中間是很普遍的一種現象。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調查發現,6-12歲的兒童中,咬指甲的發生率高達44%,咬指甲的行為可能發生在兒童期的任一階段,頑固的可能伴隨終生。
很多時候孩子啃指甲,是因為這么做可以緩解她內心的緊張和焦慮。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嚴厲的語音和動作反而更加重了孩子的緊張,起到反作用。是有情緒上的一些問題,或是遇到了什麼困難。當然,也有的孩子是下意識的行為,無聊,就會咬指甲,及時提醒,不要過於強化這件事,可能過一段時間就會緩解。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的解脫心理壓力的行為方式。在幼兒期,與孩子的「口欲期」有一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