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問有東西為什麼要和別人分享
1. 小朋友會不太願意和他人分享物品,這是為什麼呢
引言: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一個物權期的,就是說這個東西是自己的東西,不能夠分享給別人,只不過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有些人呢會特別的強烈,有些孩子是比較溫和的,家長一定要學會接納孩子的這種態度。
2. 孩子不願意和別人分享,對於自己的東西很「緊張」,是什麼原因在作怪
如果拋開“孔融讓梨”背後的教育意義,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孔融會選擇讓梨呢?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幾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孔融不喜歡吃梨;當時孔融有蛀牙;孔融發現大梨不新鮮;孔融自此之前已經吃了很多梨。
雖然都是調侃,但這個典故也成為父母和老師告誡我們要樂於分享了“老生常談”。
但“江山代有才認出”,現在很多孩子也變得不願意分享,將自己的東西詩視作“奇珍異寶”誰讓自己分享出“寶貝”,就等於“觸犯了逆鱗”。
家長要告訴孩子分享具體指的是什麼,並不是永久失去,而是暫時“借出”,掌控權還在自己的手中。
這樣做可以安撫孩子面對分享時的焦慮情緒,孩子懂得了分享的含義,覺得自己沒什麼損失,也就不會太過計較,大度地分享出自己的零食或是玩具。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發現分享的好處:自己不吃虧,還更是別人的喜歡。
2.給孩子多種選擇
如果讓孩子將僅有的一袋零食分享出去,孩子當然不會願意,如果孩子有了更多的選擇,分享也就變得簡單輕松。
比如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汽車,父母可以這樣問:“那麼你覺得玩具飛機可不可以讓小夥伴玩一會呢?”
孩子感覺受到了尊重,同時在一番利弊權衡之下,孩子也會選擇將“存在感”低的玩具分享給小夥伴。
能夠主動分享的孩子,才能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和滿足感。在教育孩子分享時,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要讓孩子有分享意識,同時也要教會他們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
3. 幼兒為什麼要學會分享
大家都說現在獨生子女很自我,很自私,不懂得分享,其實,只要父母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能給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學會分享,去體會分享的快樂也是可以達到的,現在家長朋友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在幼兒園里,會見到個別的小朋友,見到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就想搶,自己的食物和玩具卻是一點也不想與別人分享!這是個非常好氣又好笑的現象—寶寶很小氣,不懂得分享!由於「萬千寵愛於一身」,我們的孩子們是越來越「小氣」了。從表面上看,是孩子氣的表現,但從本質看,這種不懂得分享的行為習慣,會讓孩子變得自私,不利於孩子優秀品質的塑造。該如何教育孩子學會分享
...
其一、以平等態度對待孩子,不專寵不溺愛。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家庭成員,孩子是很重要的,但不應該享受凌架於所有家庭成員的專權,該給孩子的自然要給,不應該給的就沒必要什麼都寵著,只有這樣,孩子們才不會自私。
其二、日常生活中實踐分享。在家裡,在和別的小朋友交往中,家長都應該實踐分享的理念。家裡的好食物,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分享,與小朋友在一起玩,玩具和食物都一人一份,以此讓孩子養成這樣的理念-「食物和玩具不是專屬我一個人的」。
其三、用行動證明分享是快樂的。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將他的食物和玩具分給家人或別的小朋友,並且要讓他知道,分享食物或玩具,會讓大家快樂。如,孩子在吃或者在玩玩具,父母可以要求參與其中,並且表現得非常高興,也要向他表示感謝。長此以往,孩子們會明白,與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是快樂的事情。
其四、不要懲罰寶寶,不要對寶寶期望過高,認識寶寶的成長必經階段,並且平靜地接受這樣的事實,或許對媽媽更有幫助。當寶寶不肯分享的時候,如果媽媽加以懲罰或者強迫寶寶去分享,那麼只會讓寶寶對媽媽和參與分享的夥伴產生怨恨,進而產生更多的不安全感,並不會讓他(她)因此變得慷慨。
其五、幫助寶寶理解情緒。當寶寶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父母要視情況及時向寶寶做出解釋,幫助他(她)理解分享時所遇到的問題。比如別的小朋友把屬於自己的布娃娃從寶寶手裡搶回去了,媽媽可以說:「她太喜歡她的布娃娃了,她現在就想抱著她的布娃娃。如果寶寶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媽媽要表示理解。
其六,給寶寶樹立榜樣。寶寶學會分享的最好方式就是模仿。媽媽可以嘗試和寶寶分享自己的冰淇淋,讓寶寶戴自己的圍巾、發卡、帽子,穿爸爸的鞋子、戴爸爸的手套等,當然也要讓寶寶拿一些東西出來分享,如一起玩他(她)的玩具、一起看他(她)的故事書。重要的是要讓寶寶親眼看到媽媽給自己東西或者拿走他(她)的東西,讓他(她)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和家人分享,進而學會與其他小夥伴分享自己的玩具、食品等。在孩子還太小的時候,不要刻意地把他「訓練」成「愛分享」,那反而是大人沒有保護好孩子,破壞了孩子照顧好自己的能力,破壞了孩子分享的主動性和愉悅感,更玷污了孩子純潔的愛的表示。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是一定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的,所以,如果你想孩子更優秀,家長們應該先不斷的學習和完善自我。
4. 孩子總是喜歡將自己的東西給同學,這算好事還是壞事
當然是好事了。
在生活中,有些孩子似乎天生就很大氣,非常喜歡分享,一旦發現別人喜歡自己的東西,就會大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對於孩子的這種「大方」的行為,父母一般有以下三種反應:
一、對孩子的行為表示贊許
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願意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和別人分享,是值得表揚的事情,因為孩子慷慨大方,總比斤斤計較好。所以,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他會表示肯定和贊許。
總的來說,孩子送東西給別人,有以下四種原因:
一、孩子想向別人表示友好
很多孩子喜歡把東西送給別人,是因為他擁有一顆愛分享的心。他看到別人喜歡他的東西,就會覺得很高興。所以,他願意把東西送給別人,讓別人更高興,這是他向別人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
所以,父母有時候會發現,孩子主動把東西送給別人時,如果別人不拿,他還覺得不高興。
二、孩子希望幫助別人
有時候孩子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是希望能夠幫助別人。例如,孩子發現同學忘記帶筆了,他會毫不猶豫地送一支筆給同學;同學來向他借尺子,而他又正好有兩把尺子,所以他乾脆送一把給同學。
三、孩子想取悅別人
有的孩子把東西送給別人,是因為他想以這種方式,去獲得別人的好感。他希望別人因為收了他的東西後,會喜歡他,和他做好朋友。這類型的孩子,心底多多少少都有點自卑感。
孩子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重視,想辦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讓孩子明白,只需要表現真實的自己就行了,沒必要拿物質去取悅別人。
四、孩子想向別人炫耀
有的孩子虛榮心比較強,喜歡被人簇擁的感覺,所以有時候他會拿自己的東西去向別的小朋友炫耀。為了讓別人更喜歡他,他還會把東西送給別人。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及時想辦法開導孩子,讓孩子消除這些虛榮、愛炫耀的不良習慣。
例如,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看書等方式,讓孩子明白,想獲得別人的尊重,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自己,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優點。例如,好好學習、樂於助人、講究衛生等等。
5. (急)為什麼我家一歲半寶寶喜歡把自己的東西分給別的小朋友玩,而別的孩子從來不願意給東
我家孩子一周五個月也這樣,別說玩具了,而且還經常把自己的好吃的喂給別的小孩嘴裡,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分享,可能也是有什麼要求我們都滿足她,從來不缺乏的原因吧。這也是一種善良啊,我有你沒有很可憐,給你玩吧,不給我我的爸爸媽媽還會給我買。也許從小就有這種心理。跟家庭和教育成分有關吧
6. 孩子快三歲,老說東西是自己的,不願意和他人分享,怎麼辦
您好,家長可從以下方面培養寶寶的分享意識:
1、平時家長在給寶寶吃的東西時,不要說這是給寶寶的,而要對寶寶說,這是媽媽分給寶寶的,寶寶和大家一起吃。
2、要通過講故事的形式,給寶寶灌輸分享的意識。
3、要淡化寶寶的行為,不要總是逗寶寶,寶寶把吃的東西給家長時,家長要真正地吃,而不能還給寶寶。
4、不可讓寶寶先挑揀,可鼓勵寶寶先給長輩和大人,來逐漸培養寶寶的分享意識。
5、家長不要給寶寶貼上小氣的標簽,以免引起消極暗示,而要做積極的心理暗示。
當寶寶取得進步時,家長要給予鼓勵,讓寶寶有成就感,從而成為大氣大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