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東西海拔落差那麼大為什麼
『壹』 黃河上游的落差
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
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的黃河河段為黃河上游。上遊河段全長3472千米,流域面積38.6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佔全黃河總量的51.3%。上遊河段總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為1‰;河段匯入的較大支流(流域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條,徑流量佔全河的54%。
上遊河道受阿尼瑪卿山、西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彎曲。黃河上游根據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為河源段、峽谷段和沖積平原三部分。
(1)黃河東西海拔落差那麼大為什麼擴展閱讀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貳』 黃河中游和長江中游,都位於第二三階梯交界處,落差大,但長江中游水能資源卻比黃河豐富。其原因是
黃河中游和長江中游,都位於第二三階梯交界處,落差大,但長江中游水能資源卻比黃河豐富。其原因是:長江位於氣候濕潤的地區,流域降水量大,長江的水量遠大於黃河,在河流落差接近的情況下水量大水能就豐富。
『叄』 黃河的源頭的水流不是很急,為什麼黃
黃河的水急黃河的源頭的水流不是很急,為什麼黃河水這么湍急?
黃河不是每一段都水流湍急啊,下游流速就比較緩,湍急的只是海拔落差較大的地方。
內蒙古河口鎮以上為上游,黃河上游青海省境內,流經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緩,河水清澈;自青海龍羊峽、經甘肅劉家峽至寧夏青銅峽的峽谷段,水能資源豐富;在寧夏,內蒙古境內,黃河流經平緩的地形區,水流平緩,氣候乾旱,加上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減少;河口鎮至河南孟津為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接納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別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黃河泥沙來於此);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華北平原,由於長期人工築堤束水,黃河下遊河床高於兩岸地面數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黃河下游沿途水量漸少,支流很少,且易發洪澇災害。
『肆』 黃河為什麼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
黃河全長為5464千米,是中國第二大河。黃河的流域面積達752442.76平方公里,流經9個省區,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黃河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形,又像我們中華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千百年來,黃河養育著中華民族兒女,因而我們稱黃河為「母親河」。
黃河的發源地為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渠,其源頭為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在入海口的寬度為1500米,一般為500米。黃河最窄的地方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但有的地方深度僅有1.2~1.5米。
黃河流域位於北緯32°~42°,東經96°~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黃河從源頭至河口落差4830米。在黃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可見,黃河流域區內地形較為復雜。
黃河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從西到東分別為: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由於黃河兩岸湖泊較少,而且河床較高,所以流入黃河的河流也很少。這樣以來,導致黃河下游流域面積也很小。
我們知道,黃河的落差比較大,就顯現出不同的地勢特徵。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的海拔在3000~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這一段氣候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寧夏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河套平原,正是由於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此段水源豐沛,灌溉便利,農業發達,水草豐美,因此具有「塞上江南」的美稱。
從年徑流量上來看,黃河居中國第八位。黃河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可見,黃河是中華兒女的衣食之源,因此被稱為「母親河」。
在黃河中游,由於黃土高原的水土著人流失較為嚴重,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經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測定,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伍』 黃河中游流速快嗎落差大嗎含沙量多嗎
黃河中游流速快,落差大,其原因是黃河位於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其含沙量多,穿過黃土高原,黃河90%的泥沙來自中游,古語有雲:「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陸』 黃河源在哪流過哪裡,為什麼說「九曲十八彎」
黃河長達5464千米,流域面積達到752442.78平方公里,流經9個省區,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龍。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正源,源頭於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幹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的河口鎮,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黃河的入海口河寬1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6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6米。
自然特徵
地理位置
黃河流域界於北緯32°至42°,東經96°至119°之間,南北相差10個緯度,東西跨越23個經度,集水面積75.2萬多平方公里,黃河全長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內石山區佔29%,黃土和丘陵區佔46%,風沙區佔11%,平原區佔14%。
黃河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分別為: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注入渤海。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
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黃土高原東為呂梁西坡,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佔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後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於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窪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窪地比較開闊平展。
但就黃河的具體源頭是卡日曲,瑪曲還是扎曲,歷來有所爭議。但1985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定瑪曲為河源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東經95°59'24"、北緯35°01'18"處,樹立了河源標志。
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這一段氣候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寧夏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因為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水源豐沛,灌溉便利,農業發達,水草豐美,因此被稱為塞上江南。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區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至河 南孟津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於晉、陝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嶽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它流經9個省;區,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遊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因水土流失,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而長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還不到1千克。黃河是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黃河年平均16億噸的泥沙如果築成寬一米,高一米的城牆,長度相當於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38.44萬千米)的三倍,相當於赤道長度的27倍。
主要支流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
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幹流峽谷
黃河幹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於上遊河段的28處,位於中游段流的2處,下遊河段流經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幹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幹流全長的31.2%。
黃河九曲十八彎
黃河在上游是一條清澈見底、水明如鏡的河流。數千年來,生活在這里的大多是少數民族。其中,主要是由羌族等古老民族演變而成的藏族人民。他們根據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 「河」為「曲」. 。所謂九曲十八彎只是一種概數的說法,來形容河套平原上黃河的曲折性。
析(賜)支、河曲、九曲是漢、唐時代對黃河上游,今青海貴德以上河段的稱呼。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綿地千里。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又據漢代桑欽撰《水經注·河水二》記載:「司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濱於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東北流,徑於析支之地,是為河曲矣。應劭曰:《禹貢》析支屬雍州,在河關之西,東去河關千餘里,羌人所居,謂之河曲羌也。」從上述古籍記載看,其地理位置在今青海省貴德縣以西的共和、貴南、興海、同德、久治等縣的黃河彎曲之處。這里黃河以東南、北、西北、西南、東北之流向形成了一個「S」形大灣,即稱「拉加-貴德大河灣」。因貴德地方在西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曾設置河關縣,意為鎖河之關(因縣地在龍羊峽尾部),故漢代時稱這段黃河為「析支河」或「河曲」。唐代時對這段黃河又稱為「九曲」。唐中宗景龍四年(公元710年),因唐朝金城公主嫁往吐蕃,朝廷將距鄯州(今青海樂都)西南六百多里的黃河九曲地為金城公主湯沐之所(《青海歷史紀要》)。貴德等地黃河沿岸有多處溫泉,適宜湯沐。俗語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這「九曲」就是唐時對貴德以上黃河段的稱呼。
『柒』 黃河為什麼蘭州段的含沙量大於包頭段
因為蘭州段海拔落差比較大,泥沙不容易沉澱,過了蘭州段後,落差小,泥沙易沉澱,所以含沙量就比蘭州段要小。個人觀點。
『捌』 黃河為什麼會呈幾字形繞開陝西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脈,自西向東蜿蜒曲折奔向渤海,千百萬年來為沿岸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黃河巨大而又獨特的「幾」字形,在世界上千千萬萬河流中獨樹一幟,不禁讓人贊嘆黃河的雄壯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黃河巨大的「幾」字形,也形成了一些奇特的自然現象和地理現象,比如每年初春季節的黃河凌汛、千里黃河一壺的黃河壺口瀑布、晉陝大峽谷,並形成了銀川平原、河套平原等有名的灌溉農業區,是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