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餐巾為什麼這么便宜
1. 同個牌子拼多多的衛生紙跟淘寶價格差一半不止,那質量相同嗎
雖然是同一個品牌但是質量和厚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拼多多上面的要比淘寶上面的紙張少,比如淘寶上四層的但是拼多多上面的就是三層或者兩層的。
2. 拼多多便宜的商品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價格如此便宜
拼多多便宜的商品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價格如此便宜
在眾多電商平台中,價格最低的就是拼多多了。近幾年來拼多多發展的勢頭越來越猛,許多相同的產品,在所有平台中,拼多多的價格是最低的,那麼為什麼拼多多的商品價格如此便宜呢?
如果你搜淘寶,京東等電商的商鋪,會發現排在推薦位的商品普遍比不是推薦位的商品貴。這是因為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想要上推薦位需要給平台錢,而商家想要把這筆錢賺回來,就只能在產品上加價,所以在推薦位上的商品,普遍比不是推薦的產品貴。
然而在拼多多上,商家想要上推薦,就需要給產品降價,所以在拼多多上,有很多幾塊錢包郵的產品,這就是商家在賠本賺吆喝。所以拼多多產品價格低,也是很正常的。拼多多的發展定位就是便宜,所以商家就會打激烈的價格戰。而且很多產品都是工廠尾貨,進貨就比較低廉,還有拼多多的賠本賺吆喝的營銷模式,都是導致拼多多產品低廉的原因。
以上僅是筆者的個人觀點,歡迎您評論補充。
3. 拼多多和淘寶的關系
一、拼多多與淘寶的區別
拼多多和淘寶最大的區別,其實就在於拼多多更便宜,我們首先了解一下這個「便宜」是如何得來的:
1.快遞的選擇和快遞費低廉
拼多多大多數送到三四線城市,也就是農村偏遠山區居多,因此基本都是發郵政快遞,郵政快遞速度慢可站點多,價格也便宜。並且快遞費在日銷單量很大的情況下3元以下一單都是常見的。
其二是拼多多商家採取這樣的一個策略:假設產品是新鮮荔枝,淘寶一斤19.9,有時還三斤起售。其實貴的不是水果,是順豐冷鏈的價格。而拼多多寄水果哪怕每天上千單都依然採用普快居多,原因在於:近的地區晚一天送到不會壞;遠一點的地區如果到貨以後壞了,按份額賠付即可。
那麼站在買家的角度思考,如拼多多5斤荔枝9.9包郵,淘寶1斤荔枝9.9包郵,大多數人肯定選前者。5斤荔枝到貨再怎麼壞,至少還有3斤是好的。
有人疑惑,淘寶商家也有低價高銷量的商家,難道有所不同?不同點在於淘寶已經很成熟了,調性也基本定下來了,客戶已經習慣今天買的東西明天最好就要送到。可一旦選擇在拼多多下單的客戶,則是更在意價格和性價比而非快遞速度。
2.庫存貨和源頭工廠再加工
以服裝廠為例,工廠總有一些庫存滯銷,包括尺寸的庫存也算。不可能正好所有衣服尺寸都賣掉,哪怕都賣掉了肯定還有備貨。這些庫存往後拖就沒法賣,比如說夏裝,秋天還能帶著賣賣,冬天春天都沒法銷售。可倉庫里的貨屯在那兒,倉庫管理費、佔地費、管理費,甚至你的流動資金也有缺口。
很多人會想,明年再賣呢?但如今每推一次新款都要開付費推廣,一款過時的夏裝開推廣是賠錢的。同樣一個客戶一次買一件,顯然也不會選擇去年的滯銷款。
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庫存貨要麼送要麼低於成本價賣。比如有些真的皮衣,可能拼多多幾十塊收過來賣99包郵,價格比衣服本身成本造價還低。
那麼淘寶為什麼不做低價銷售呢?
兩個原因:第一,淘寶有千人千面,賣低價貨會影響店鋪本身的標簽。其次淘寶網的流量現在太貴了,拼多多隻要便宜就有流量。
第二,源頭工廠直銷。舉例,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餐巾紙品牌,比如心相印,實際上這些品牌的代工廠家的生產費很低廉,因為套了品牌才賣得貴,當然這很正常,畢竟打造品牌、廣告等也是費用支出。
而當這些品牌製作的源頭廠商開始自己賣,價格不就便宜下來了。可惜淘寶上是行不通的,因為有低價屏蔽策略。如果逛淘寶網買一個東西,淘寶會盡量讓用戶看到99元的東西,而不是9.9的。
可拼多多本就是低價起來的,因此越便宜優勢越大,那些源頭廠商更是想辦法把餐巾紙厚度尺寸再加工,也就成了9.9元/6卷這種不可思議的價格。
3.付費坑位變為虧本活動位
比如說商家要在淘寶買個推廣位置,可能花費5000塊錢,我的寶貝就會在這個推廣位上出現1小時,至於成交多少,看這個寶貝本身和視覺等其他運營能力。
拼多多的付費推廣位更多是虧本活動位。舉例,平時某產品賣9.9包郵,實際成本3元,快遞費2元,賣一份賺4塊錢左右,多單平均下來可能賺5塊錢以上。
那麼上虧本活動位後,前1000單一塊錢包郵,後500單3塊錢包郵,之後恢復9.9元銷售,給一個資源位置展示一小時。
來算一筆賬,假設前1000單虧損4000元,後500單虧損1500元,但實際虧損並沒有這么多,因為有可能有順帶的多單,而銷量評價也加權在寶貝上,也就是相當於花5000塊錢買了個展示位。
淘寶的方式是商家直接支付5000給你展現,拼多多是虧5000給你展示。
前者要維護高價,千人千面展示屏蔽低價展示,而拼多多在大家眼裡,什麼價格都有,1元包郵都有,就是這個原因。
那麼拼多多是不是就是便宜低價就行了?也不是。
低價自然可以做,低價走的就是銷量,不斷走活動,看著虧本實則心裡有一筆賬,就當淘寶花錢買坑位了。
因此大部分拼多多商家都是如此做的,每天對接群就是不斷各種活動的審核,不斷的活動報名,秒殺虧本活動坑位。
這就是低價賣貨的一套方式,幾個活動熟悉了,自己心裡一算賬,只要不虧本自然流量就會給你賺錢。
但如果不限制價格底線,也就會意味著誰供應鏈好、誰成本能壓得低,誰就更有優勢,畢竟現在拼多多流量也不會無緣無故免費供應了。因此很容易就導致低價走量的現象,每單賺得不多且越賺越少。
二、拼多多其他運營經驗
1.價格跟成本無關,只跟競爭有關
商品的價格跟成本沒有關系,只跟競爭有關系。因為有對手商家開店鋪賣相似的產品,就只能根據別人的產品售價來調整自己的價格售價。
拼多多有太多的類目、產品的空白,因為市場不大,供貨商看不上,工廠也沒必要為了小市場劃出生產線,這些空白地帶淘寶已經占滿,可拼多多並沒有滿。因此也有人在拼多多上開一家店鋪價格賣得比淘寶網上還要貴,依然能賺。
2.關於拼單,不要定式思維
現在發現很多商家思維模式很定式,定價上來說,假如單購價50,拼團價寫39。現在一幫商家都這樣做,其實並不吸引人。可以改變策略寫拼團價39,單購價就40或者41。
客戶反而想著單價就比拼團價貴兩塊,急著要當天發貨就會買單購價,這樣一來反而轉化率高。
如果在拼團的區域,沒人拼團怎麼辦呢?每天自己安排人,每個產品都開個幾個團,反正到時間自動會用免拼卡拼掉了,其他客戶一看,生意好像還不錯呀,想省下兩塊錢立馬就點拼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