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喊別人做事自己會不好開口

為什麼喊別人做事自己會不好開口

發布時間: 2025-04-08 15:38:08

A. 為什麼別人可以因為瑣事麻煩我,我就不好意思麻煩別人,這是什麼心裡

你好,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拒絕創傷」。
遇到問題自己先想辦法,自己想不到就找搜索引擎,最後實在不行才會張嘴向別人求助。
但世界上還有另一種人,和我剛好和我完全相反:能求人就絕不自己費勁。
當這兩種人相遇時,就會產生巨大的沖突。
最近,一個並不熟的朋友在微信上給我發來這樣的請求:
「我下周來天津,能不能住在裂冊你家,我能省點錢。」
我頓時懵了。別人來借住是一個特別麻煩的事,各種不方便,再加上本來就不熟,我的內心當然一千萬個不願意。
再看看她給的理由:因為想省錢???
生活中常常能遇到類似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景:
有些人總是喜歡「麻煩」別人,而且通常不覺得自己給別人帶來了麻煩。
那些遇到困難之後,不喜歡自己找解決辦法,而是習慣於直接求人幫忙的人們,被稱為「伸手黨」。

2.

為什麼有些人總愛麻煩別人?
伸手黨們經常為自己的要求貼上一個令人抓狂的標簽:舉手之勞。
你不是會畫畫嗎?那你順便幫我畫個頭像唄,反正對你來說小case。
你不是學心理的嗎?我最近有點兒困惑,你給我分析分析唄?舉手之勞嘛。
彷彿在他們眼中,他們的要求根本不會費你的事兒,你伸伸手就能弄完的事,為什麼你不幫我呢?做人可不能這么自私。
但「舉手之勞」是個謙辭,應該是我答應幫忙之後我來說的,而不是你求我的時候自己定義的。
我們一般會認為這樣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毫不考慮別人、人際邊界不清。但這些都是從我們這些不愛麻煩別人的人的視角出發,對伸手黨的看法。
對於那些非常敢於麻煩別人的人,他們的體驗其實是:在向他人提出請求和需求的時候,心裡沒有負擔。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那種特別喜歡求人的人。有時候我就好奇,她怎麼就能開得了這個口?明明自己網路一下就能知道的事兒,為什麼要問別人。賣源啟明明自己花點兒時間就能解決的麻煩,為什麼要消耗人情?
而她是這樣理解的:反正就是多問一句話的事兒,別人告訴我了當然好,要是拒絕了,那大不了就不行嘛。

心理上沒有負擔,是伸手黨的核心特點。

3.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麻煩別人?
反過來看看那些不太喜歡麻煩別人的人,這樣做的理由可能有三點:

我不麻煩你,你也不要麻煩我
有一個同事就完全遵守這個原則,他這個人特別怕麻煩,所以也從來不麻煩別人。他堅守著非工作時間不談工作的原則,暗含的意思是:「我不在下班之後打擾你,你也不要麻煩我。」
就算有時候在下班時間突然有個緊急的事情需要處理,他都會自己做完,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找同事幫忙。
這樣做的好處呢,就是大家真的不好意思麻煩他,也尊重他的私人時間。有的時候新的合作夥伴不太了解情況,在周末找他,他也能直接回說:「我周末不工作喔。」
因為他認為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規則之一就是:等價交換。
提出請求是件很耗能的事情
每個人對於不同活動的能量消耗不同。不想麻煩別人的人通常感到開口請求是件十分耗神的事。
我平時拎箱子去旅遊,上台階、放行李架時,如果有人來主動幫搭把手,我會十分感謝。
但我從來不會主動找人幫忙。 因為對於我自己來說,開口向別人求助所消耗的心理能量,遠遠大於我自己搬箱子花費的體力勞動,所以還不如咬咬牙自己堅持一下。
萬一被拒絕,那該有多尷尬
不想麻煩人的另一個顧慮是,有時候我們很害怕提了請求會被人家拒絕,所以乾脆就不提了。
人類對於微小的社會拒絕(social rejection)都十分敏感。而「被拒絕」是一種很痛苦的體驗,甚至可以產生生理疼痛(Eisenberger,2003)。
每一個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可能都有過不同程度的「被拒創傷」。
在鼓起勇氣找別人幫忙之後,對方或者是委婉地拒絕了,或者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願意幫忙,而是語氣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的,雖然最後幫了你,但也讓你很難受。
我們可能會在心裡想:「他是不是煩我了……我這樣是不是太討人嫌了……」各種擔憂和顧慮讓我們變得更加敏感。
4.

害怕麻煩別人,是個優點嗎?

我一個大學同學和我一樣不愛給別人添麻煩,她跟我說,其實有時候挺羨慕那些在求人的時候沒有心理負擔的人。
她在工中如作上經常因為一味地害怕給別人添麻煩,而不敢開口問,不習慣時常與他人合作對接,只顧自己埋頭苦幹,反而事倍功半。
雖然不想承認,但有些事,有時候還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問了也許就可以省掉很多麻煩。
日本是個典型的不給別人添麻煩的社會。每個人都彬彬有禮,按照嚴格的規范來做事。但同時,我們也覺得日本社會多少有點冷漠,沒有人情味。
於是有人說,人脈就是相互麻煩出來的,我們處在一個人情構成的社會。你麻煩我,我麻煩你,關系才一點一點維系起來。

研究也證明,當你幫他人一個小忙之後,你對這個人的好感度也會提升(Niiya,2016)。

但前提是,這個忙真的要夠小。
這個忙得是那種不打亂別人原本計劃、不需要花費額外能量順手完成的。比如讓朋友擰個瓶蓋,讓身邊高個子的人夠個貨架上的東西等等。
但像是去別人家借住一個月,或者讓別人繞路去接你上下班這種事,是不會提升好感度的。
說到底,人情社會其實是個特別沒有效率的社會。以前你幫我我幫你可以拉近關系,但現在大家的自我邊界都很清晰,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相互麻煩不過是種無意義的社交循環。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什麼事情可以麻煩別人,什麼不能?以及如何正確地麻煩別人,才能既把事情完成好,又不招對方討厭?
5.
什麼是麻煩別人的正確姿勢?
那些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因為沒有掌握麻煩別人的正確姿勢,所以常常產生兩種類型的困擾。
開口向別人提請求時很有負擔。
他們不善於提請求。明明一句話能說完的事情,他們卻因為擔心自己是不是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不夠禮貌而反倒變得啰嗦,話一出口就成了:
「不好意思說啊,能不能拜託你幫我XXX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沒時間就算了。抱歉實在是麻煩了啊,謝謝謝謝……」
往往用了一堆虛頭巴腦的詞還是說不到正經事。
在拒絕他人麻煩的請求時,會感到愧疚。
他們同樣不善於拒絕別人,在說「不」之後會愧疚,但不拒絕又讓自己為難,甚至會生自己的氣: 怎麼又給自己找一堆事兒呢!
有時候是礙於面子:以後還要相處呢,不能翻臉;有時候是心裡想拒絕,但是嘴上卻不能真實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順嘴」就答應了。
要想避免這兩個困擾,就需要我們帶著決斷力和他人互動。
決斷力 Assertiveness:指能夠明確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並且准確地捕捉到二者重合的范圍,以一種積極、合理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請求。
它是一種剛剛好的狀態:既不顯得粗魯或傲慢(aggressive),過分侵犯他人邊界;也不優柔寡斷、唯唯諾諾(passive),過分讓渡自己的權利。
以下這幾點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擁有決斷力,處理很多為難的情況:
自由、公開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合理需求;
運用適當的非言語線索:溝通中直視他人、面部表情;
禮貌地拒絕他人;
不論是否意見一致,都能夠傾聽他人並給予適當回應;
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並道歉;

當你想要(合理地)麻煩別人時,那就利索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不用不好意思,過於退縮。
而如果總是有人麻煩你,讓你為難,那也請你果斷地拒絕他們!
比如,對於那位想住我家的朋友,我是這樣回應的:
「不好意思,最近不太方便。」

be brief!簡短點!

be clear!明確點!

be honest!誠實點!

沒錯,就醬。

熱點內容
大牙為什麼和門牙不一樣 發布:2025-04-15 13:18:16 瀏覽:28
女生為什麼容易犯錯 發布:2025-04-15 13:17:41 瀏覽:893
為什麼例假時老睡眠不好 發布:2025-04-15 13:04:03 瀏覽:26
照三維為什麼醫生不給看電腦 發布:2025-04-15 12:55:53 瀏覽:305
為什麼女人也會喜歡女人了 發布:2025-04-15 12:52:44 瀏覽:94
為什麼女人漂亮會運氣好 發布:2025-04-15 12:52:42 瀏覽:153
晚上眼睛為什麼會出現三角眼 發布:2025-04-15 12:47:16 瀏覽:394
馥龍非轉基因油為什麼便宜 發布:2025-04-15 12:30:08 瀏覽:678
為什麼男孩子會踢假球 發布:2025-04-15 12:18:07 瀏覽:382
為什麼30女人會顯老 發布:2025-04-15 12:18:02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