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量不同生成的物質不一樣
『壹』 1反應溫度和氧化劑的用量對反應有什麼影響2反應完成後為什麼要
有些反應,濃度不同,產物就會不同。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是NO,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是NO2,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3Cu+8H++2NO3-=3Cu2++2NO↑+4H2O(稀硝酸)
Cu+4H++2NO3-=Cu2++2NO2↑+2H2O(濃硝酸)
2、溫度的影響
部分反應,當溫度不同時,產物就會不同。Cl2和NaOH在常溫下生成的產物為NaCl、NaClO和H2O;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的是NaCl、NaClO3和H2O。離子方程式分別為:
Cl2+2OH-=Cl-+ClO-+H2O(常溫)
3Cl2+6OH-=5Cl-+ClO3-+3H2O(加熱)
3、酸鹼性的影響
溶液的酸鹼性不同,也會影響著反應,導致產物不同。如KMnO4與H2O2在中性或者鹼性條件下,發生的反應為:2MnO₄⁻+3H2O2=2OH-+2MnO2+3O2↑+2H2O;在酸性條件下,發生的反應反應為:2MnO₄⁻+5H2O2+6H+=2Mn2++5O2↑+8H2O。一般情況下,高錳酸鉀在酸性條件下還原產物為Mn2+、鹼性條件下還原產物為MnO42-、中性條件下還原產物為MnO2。
此外,有些物質在中性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在酸性條件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2+與NO3-共存,但當酸化後即可反應.3Fe2++NO3-+4H+=3Fe3++NO↑+2H2O。
二、反應物的量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
有些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和反應物的量是否充足有關,當某反應物充足時,是一種生成物,當該反應物不足時,生成另一種產物。如鐵與稀硝酸反應,做題時,注意鐵元素的價態變化,鐵不充足時,因為硝酸的氧化性強,將鐵氧化成Fe3+,鐵充足時,鐵與Fe3+反應生成Fe2+。故當鐵充足時,發生的反應為3Fe+8H++2NO3-=3Fe2++2NO↑+4H2O,當鐵不充足時,發生的反應變為:Fe+4H++NO3-=Fe3++NO↑+2H2O。
有些體系中存在兩種及兩種以上的還原劑,當向體系中通入氧化劑時,通入的量不同,發生的反應也不相同。如FeBr2溶液,Fe2+的還原性大於Br-,向溶液中通入Cl2,溶液中的Fe2+先與Cl2反應,Fe2+反應完全後,Br-再與Cl2反應,通入Cl2的量不同,發生的反應就會所不同。
(1)n(Cl2)/n(FeBr2)=1/2時,Fe2+全部被氧化,Br-未被氧化。發生的反應為:2Fe2++Cl2=2Fe3++2Cl-;
(2)n(Cl2)/n(FeBr2)=3/2時,Fe2+和Br-全部被氧化,發生的反應為:2Fe2++4Br-+3Cl2=2Fe3++6Cl-+2Br2;
(3)1/2
若將FeBr2溶液改為FeI2,由於I-的還原性大於Fe2+,向溶液中通入Cl2,溶液中的I-先與Cl2反應,I-完全反應後,Fe2+再與Cl2反應,通入Cl2的量不同,發生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
(1)n(Cl2)/n(FeI2)=1時,Fe2+全部被氧化,Br-未被氧化。發生的反應為:2I-+Cl2=I2+2Cl-;
(2)n(Cl2)/n(FeI2)=3/2時,Fe2+和Br-全部被氧化,發生的反應為:2Fe2++4I-+3Cl2=2Fe3++6Cl-+2I2;
(3)1
綜上所述,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或者判斷時,首先需要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再確定反應條件和反應物的量,確認反應條件與反應物的量是否對反應有所影響,再根據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及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進行書寫或者判斷。
『貳』 為什麼硫酸濃度不同產物不同
1.氧氣不足時生成單質硫,而氧氣充足時生成的單質硫會與氧氣進一步反應生成二氧化硫.
2.硫酸足量生成硫酸氫鈉,不足時生成硫酸鈉.
3.上面一個道理.
4.鋅與硫酸的是硫酸濃度不同造成產物不同,稀硫酸生成氫氣與對應的鹽,濃硫酸則生成二氧化硫,水和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