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術後病理為什麼分化不一樣
❶ 高分化肝癌和低分化肝癌的區別是什麼
也許您聽說過這樣的事例:一個患有巨大肝癌的患者經過全面的檢查,甚至包括手術探查都沒有發現血管、淋巴結和臟器等轉移;而一個患小肝癌的患者卻可能已有門靜脈癌栓、淋巴結轉移等意想不到的情況。 為什麼會如此呢?要回答這個問題,解開其中的奧秘,就要說到肝癌細胞自身的性質和行為特性了。大或小肝癌同樣都是肝癌,但彼此之間在肝癌細胞的特性上卻可能有著天壤之別。構成肝癌病變的肝癌細胞,既可以在形態和特性上接近正常肝細胞,也可以與正常肝細胞相去甚遠。形態和特性上與正常肝細胞間差異很小的肝癌細胞被稱為高分化的肝癌細胞,由此構成的肝癌病灶稱為高分化肝癌;反之,則稱為低分化肝癌細胞和低分化肝癌。所謂的肝癌細胞分化程度就是指這種癌細胞與正常肝臟細胞間的差異程度,差異越大,分化程度越低,肝癌的惡性程度也越高;差異越小,分化程度越高,肝癌的惡性程度也就越低。知道了其中的道理,也就不難回答前面的問題,奧妙就在於未出現轉移的巨大肝癌可能其細胞分化程度較高,而很早出現轉移的小肝癌則可能是因為其分化程度較低。
❷ 混合型肝癌分級
混合型肝癌是由肝細胞癌和肝內膽管癌兩種成分混合構成,發生率少於肝臟腫瘤的5%。混合型肝癌屬於侵襲性比較高的癌症,術後五年生存率為24%,比單純性的肝細胞癌更低。
根據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可以將肝細胞癌分為四級,癌細胞分化程度越低,癌症的惡化程度越高,具體如下:
1、Ⅰ級:癌細胞呈高分化狀態,類似正常的肝細胞細梁狀排列,手術切除率較高,術後生存幾率也較高;
2、Ⅱ級:癌細胞中度分化,形態接近正常肝細胞,但核漿較大、核染色加深、手術切除率明顯降低,而且術後肝內復發幾率較高;
3、Ⅲ級:癌細胞分化較差,核體積與核染色均超過Ⅱ級,核異型性明顯、核分裂象增多,可見瘤巨細胞,不能進行根治性切除術,或者切緣見癌浸潤無法切除干凈;
4、Ⅳ級:癌細胞分化最差,形狀不規則,高度異型性細胞佔多數,細胞排列鬆散,顯微鏡下可見較多的血管癌栓或者衛星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