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人際關系處不好

為什麼人際關系處不好

發布時間: 2022-01-24 00:57:24

❶ 為什麼總是處理不好人際關系

摘要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處理人際關系,不要一味的討好別人,而得到別人的回報。

❷ 總是搞不好人際關系,怎麼回事呢

首先,要好好的反思。到哪裡都處理不好人際關系,這個確實是應該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什麼原因?是自己處理為人處事的態度問題,還是自己的水平問題?然後要改正的改正,要提高的提高。有些是屬於個人的性格問題,比如,太自私,思考問題以自己為中心,不顧及個人感受。或者是對別人吹毛求疵,眼裡容不得半點半點沙子,對別人的一點錯誤揪住不放。這樣當然會處理不好人際關系。
第二,要加強學習。處理不好人際關系,還有一點就是自己的為人處事方法不對頭,有一些連基本的禮貌、規矩都不懂。做什麼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懂禮貌,不講規矩,當然就是會讓人討厭的。長此以往也是處理不好人際關系的,要擺脫這種狀況,那就要堅持學習,包括模仿。比如像那些社交應酬,高手學習,看看他的為人處事的方法,他的講話方法,他處理事情的一些方法。
第三,加強自己的修煉。處理好人際關系是要不斷的總結而修煉的。特別是有一些有助於處理好人際關系的一些品格,比如謙虛的品格,包容的品格,以人為善的品格,助人為樂的品格,所有的這些品格都涉及到她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相關問題,這是要通過自己的修煉、修養來提高的。同時,也可以帶自己的,為人處事的過程當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高。

❸ 人際關系處不好,最大的原因是什麼

1.

之前在《孔子在權力的游戲里,能活到多少集》說過。

春秋末期,天下最強的是晉國,齊國和吳國。

結果吳國被子貢一通忽悠,讓越國越塔偷了水晶,齊國也在與吳國的消耗中,實力大損。

最後竟然是勾踐先生,從蠻荒之地,到中原稱了一霸。

問題是,晉國這個超級大國呢?

怎麼一聲不吭,也不出來主持國際事務?

原因是晉國內部,卿族勢力過於強大,大家正在窩里斗得不可開交。

關於卿族,可以理解為晉國由幾個小國聯合而成。

經過一系列的血腥爭斗,各族勢力此消彼長,在勾踐稱霸的時代,晉國朝政由智氏,趙氏,韓氏和魏氏把持。

其中,勢力最大的是智氏和趙氏。

雙方都明白,真正致命的危機,不在於越國稱霸,而在蕭牆之內。

趙氏的上一任領袖趙鞅在臨終對繼承人趙無恤說:「若有危難,不要因為尹鐸年少,也不要因為晉陽地遠,必以為歸。」

就是這一句話,決定了趙氏合族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天下的大勢。

好的領導者都有個共同點,未慮成,先慮敗,只要不是一敗塗地,總還有機會。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非老百姓比老百姓更容易成功的原因,

他們有足夠多的資源,讓他們可以經受更多的失敗。

2.

當時晉國由智瑤執政,這人長得高大威猛,長髯飄飄。擅長射箭,力能駕車。

又多才多藝,為人強辯有智慧,加上意志堅定,行動果敢,具有一流領袖的素質。

但是他的父親智申立他為嫡時,智氏族內的智果堅決反對,認為智瑤「甚不仁!」

立他為嗣卿,智氏有被族滅的危險。

智申聽後一臉懵逼,不仁是什麼鬼?難道不是有利因素么?!

晉國諸卿在長達200年的斗爭中,因為仁弱而被族滅的氏族難道還少了?

於是智申不聽智果勸諫,決意以智瑤為嗣卿。

智果這人也是軸,立馬脫離智氏家族,與智氏劃清了界限。

智瑤上位後,果然不負父親所望,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為重振晉國聲威,立下了汗馬功勞。

有雄才,有實權,還有壯志:

他要恢復晉國在春秋諸國中的霸主地位,而作為第一流的政治家,他也很清楚,

不加強中央集權,晉國軍隊就是烏合之眾,跟現如今我們隔壁的阿三一樣,

看著很龐大,實則不堪一擊。

比如晉國攻打鄭國,兵臨鄭國都城之下,智瑤命令趙無恤攻城,

趙無恤為了保存實力,拒絕執行命令,智瑤雖然怒火萬丈,但卻拿不出什麼實際辦法。

只能在喝醉以後,把酒罐子砸向趙無恤,以泄心頭之恨。

3.

不過智瑤這人意志堅定,絕對不達目的不罷休。

並且行事天馬行空,立馬構想了一個天才方案:

借口要重振晉國聲威(也可能人家真的是這么想的),要求韓魏趙三家向國家捐地。

自己先帶了個頭,向晉公獻了個萬戶邑。

其實就是變相的削藩!

一開始,韓康子和魏恆子都是拒絕的,但兩人手下都有老於世故的謀臣,

給出了相同的建議:大哥,咱干不過他,只能捧殺他!會有人收拾他的。

果然,韓魏都獻了地,智瑤志得意滿,又去向趙無恤要地。

趙無恤斷然拒絕,搞得智瑤和晉公都很不高興,聯合韓魏,發動了一場長達三年的內戰。

智瑤在戰爭中歷練多年,本身又十分有才幹,趙無恤哪裡是對手,被打得節節敗退,

憂患之中,想起父親趙鞅的囑咐:有危難,去晉陽。

4.

於是四家就在晉陽城下鏖戰。

智瑤與韓康子,魏恆子約定,擊敗趙氏後,共分其地,

但趙鞅派尹鐸在晉陽經營多年,城高牆厚,經常給老百姓減稅。

老百姓也很簡單,你給我口活路,我就視你為君父。

所以三家軍隊打了兩年,都打不進去。

不過智瑤也不是省油的燈,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開掘汾水,灌入晉陽城。

大水淹沒晉陽城,城內居民的灶台都生出了青蛙,但百姓寧願易子而食,也不投降。

雖然如此,大家也心知肚明,趙氏熬不了幾天了。

這天,智瑤乘船浮於晉陽城外,由韓康子和魏恆子當船夫,得意洋洋的欣賞自己傑作。

看著大水滔滔,城內一片澤國,晉陽臣民一臉菜色。

不由得雄姿英發,指點江山,並且幽默地道:

我今天才知道,水攻可以滅人國啊!

就是這一句話,讓智氏全族團滅,唯有早早避了去的智果一家逃過一劫,

也讓整個天下的局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原因是韓康子和魏恆子並不覺得幽默,

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它們分別是韓、魏的首都,二人感到了深深的惡意和威脅。

沒過多久,趙無恤派心腹聯絡韓康子與魏恆子,三家裡應外合,趁夜偷襲智瑤,大敗智氏軍隊。

趙無恤殺死智瑤後,把他頭顱漆了一下,做成酒器,隨時帶著,相愛相殺。

又過了不久,韓趙魏三家分晉,成為韓國,趙國,魏國,春秋時代謝幕,戰國七雄晉有其三。

5.

萬幸生這個時代,我們不必擔心有人要來逼著你把自己的房子獻出去

更不用擔心自己腦袋被人做成酒器。

即便現在有了坦克航母洲際導彈,對於普通人來說,言辭,仍然是最鋒利的武器。

並且經常是見血封喉。

一句話說不對,老死不相往來的,大有人在。

人際關系處理不好,言辭不妥當是主要因素。

於是,市場上誕生了諸如:《好好說話》之類教人說話的課程。

這當然好,但是沒抓住本質,即使把《好好說話》一二三四季背個滾瓜爛熟,

萬一遇到沒有教過的場景,怎麼辦?

回頭我們再品味智果評價智瑤的「不仁」,可謂是觀察得入木三分。

這個「不仁」,表現出來是過度以自我為中心,不惜踐踏他人的利益,

而背後的原因是:

過度的自尊。

歷史上還記載了智瑤的其他幾件事:

其一,早前智瑤在藍台請客,當眾亂開韓康子的玩笑,並且無故侮辱韓康子的相國段規,搞得韓君相都很沒面子。

智氏臣下有人諫言,要智瑤早做准備。

智瑤大刺刺的說:「難將由我。我不為難,誰敢興之?」

其二,韓康子和魏恆子叛亂前夕,智瑤的謀士?疵早就看出了端倪,勸說智瑤早做防備。

智瑤把兩人叫來訓斥一通,也就不了了之。

?疵忙去問智瑤為什麼把自己話告訴二人,

智瑤不關心韓魏謀反,反倒問了個雞毛蒜皮問題:「你怎麼知道?」

?疵說我見二人看我神態不對,一路小跑,所以推斷您把我的話告訴了他們。

智瑤竟然很不高興,覺得?疵過於聰明了。

過度的自尊,一定會伴隨一個附屬品:狂妄自大。

尤其是像智瑤這種的,方方面面超越普通人太多了,堪稱天才,更是目空一切。

覺得別人都是土雞瓦狗,哪裡配做人?更別提去產生什麼仁愛之心。

這種時候,你學再多《好好說話》,總有一天,還是要暴露。

那時情況只會更糟糕,這就是為什麼孔子說:

巧言令色鮮仁矣

真正有仁心,不需要巧言令色來包裝。

而智果預見了智氏的敗亡,關鍵在於深刻的認識到:發育再好,也不可能一個人打贏團戰。

「仁」這個東西,才是處理人際關系的核心,而政治家最要緊的就是要會處理人際關系。

6.

放在今天,這事對於我們,仍然具有借鑒意義,普通人最大的不仁,同樣也是源於過度的自尊。

追求自尊這事,是人類除了追求生存,追求繁衍之外最重要的一個驅動力。

人人都希望從同類中脫穎而出,這原本無可厚非。

怕就怕一過度,驕狂起來,覺得別人皆不如我,問題就嚴重了。

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觀念行為尋找佐證,形成心智模式,但如果不幸這個心智模式是錯誤的,

而過度的自尊又讓自己聽不進其他意見,甚至不允許被人觸碰,

違反客觀規律,就只能被現實無情的一次次打臉。

上面的智瑤,三國時的袁紹,都是這樣。

臣下提出了正確意見,反倒觸犯了他們虛妄的自尊,袁紹甚至直接把田豐給殺了。

原因奇葩得很,是自己沒聽田豐的,犯了錯,「果為所笑」!

另外,你有自尊,別人也有自尊,你的自尊一旦過度,或多或少都會侵犯別人的自尊。

之所以會干出亂開玩笑,酒後口不擇言,動不動刺傷他人,

就像智瑤沖口而出:「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一樣

根本上來說,還是內心深處把自己的自尊凌駕於他人自尊之上的外在表現。

但這是完全是蠢。

要想獲得尊嚴,最好的辦法不是去奪取,而是給別人尊嚴。

中國人講究給人面子,是樸素的大智慧,推崇人低成王,也是大哲理。

智瑤要是能放低姿態,收買人心,很難講晉國會不會像齊國落入田氏一樣,落入智氏手中(田常幾乎跟智瑤相反,天天想著給人好處,給到老婆小妾都讓人隨便用,也是一大奇葩。),

那天下鹿死誰手,就不好說了。

畢竟戰國後期,三晉之一趙國,就已經讓秦國很頭疼了。

❹ 為什麼我處理不好人際關系

呵呵,前段時間我在的心協正好出版了份校內雜志,有關人際交往的,我把我責編的文章貼給你看看吧。
大學生人際交往

告別中學單調的生活,我們進入了大學校園這樣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遠離了父母和昔日的師長同學,使我們即懷念舊友,又渴望新的友情,這就增加了我們對人際交往的需求。
良好的人際交往對於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重要的意義。首先人際關系會直接影響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狀況,處於這個黃金年齡,大家有活躍的思想和豐富的感情,都渴望真誠的友愛,並力圖通過人際交往獲得友誼。這時,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我們身心愉悅,積極對待生活的各種問題和困難,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其次,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完善自己。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相互認知,從而在與別人的比較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中,更好地看到自身的優點和不足,不斷完善自己。人際關系還有助於我們學習知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並且書本知識畢竟有限,與別人的交流是獲得新知識的有效途徑,通過人際交往,交流信息和成果,可以使我們豐富經驗和開闊視野,並在現代信息社會中隨時抓住最具價值的信息。最後,處理好人際關系有助於我們走向社會,學會和其他個體合作,平等相處,才能取得社會的認可,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然而,各項數據調查及社會現象表明,我們當代大學生們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1)、以自我為中心,在與別人交往時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過分強調自己的感受及漠視別人的處境;(2)、交往空間狹隘化,搞小團體、小圈子,崇尚江湖義氣,只知道維護小團體利益;(3)、猜疑嫉妒心重,對別人缺乏信任及過度提防,對別人成績的不肯定和對自己成就的不安定,都將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且良好的交往;(4)、功利心重,過多的考慮交往中的個人願望,甚至實行等價原則,用利益去衡量友誼。導致這樣的問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今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未獨立的生活在集體中,難免造成自私自利的心理;再者,素質教育的缺乏也使大學生們沒有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素質。
那麼,如何在人際交往中應該如何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大學生活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我們要先擺正位置,正確認識別人和周圍環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和別人相處。大學校園不似中學那樣同學幾乎每天都在一間教室里學習、生活,接觸和相處時間較少。這就要求我們要主動開放,對別人表示出友好和交友的願望。由於大學生交友心理相似,所以當我們這么去做時,往往也會得到友好的回復,取得思想上的溝通,逐漸發展成深厚的友誼。
對於大一的同學更是不適合獨來獨往,應該要學會寬容,接受和容納別人,學會忍耐,首先要處理好和宿舍同學的關系,然後要學會善於向老師和同學請教,聽取別人的意見,再適當的加入一些學生組織,積極參加活動,慢慢的在自己的圈子范圍內發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要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再有就是異性之間的交往,不要誤把友情當作愛情,同時也要明白愛情可建立在友情的基礎上,真正的一見鍾情畢竟是少數,兩人只有在真正互相理解的基礎上才可建立經得起風浪考驗的感情。
最後介紹一些在人際交往中適用的技巧。
1、記住別人的姓名,主動得體地招呼,讓對方有受重視地感覺,也會讓自己被認為平易近人。
2、注意臉部表情的鍛煉,准確地通過不同的表情表達內心的想法,避免誤會的發生。
3、交談時注視對方的眼鏡,表示尊重。同時視線也需要擴大化,不要死死盯著對方,尤其是與異性談話時。言語大方自若,使對方感到輕松自在。
4、注意語言的重要性,即學會說話。語調、語氣及聲音大小都應該隨場合的不同跟著改變。
5、保持平常心,不亂發牢騷,別人也會心情愉悅,同時對你評價提高。
在看似復雜的人際交往中,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取得成功,關鍵是自身的修養與提高。祝願每位同學在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中,都能塑造出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文中插圖填空)
《珍 惜》
離開大學生活已經三、四年了,突然要寫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一時不知該從何處著手,離開後再回頭看,感慨實在是太多太多。不想再贅述一些基本的定義和原則,畢竟想了解這些內容實在太容易,而且對心理學比較感興趣的同學也應該已有所了解。下面僅想從一個已畢業的大學生的個人角度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與多數同學一樣,進入大學校園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離開父母和熟悉的城市,也是第一次來到南京。離開家門,走入大學校門,既興奮又不安。興奮是因為踏入了神聖的大學校門,開始一個人的自由生活;談到一個人,這個「一」字又讓我感到非常的不安,一個人生活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沒有朋友,沒有依靠,所有的事情都要由自己來解決。剛開始時,有點懷疑自己是否能在這里很好的學習和生活,是否能與這里的同學很好的相處。腦海中充滿了各種疑問及對未來的不安和忐忑。踏入大學校門,首先接觸到的就是同宿舍同學,大學生活也是從這里開始展開的。宿捨生活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學生活中很多的問題都是從宿舍矛盾中延伸出來的。這么一路走來,發現有的同學宿舍關系處得特別好,有的卻非常的糟糕,問題在哪裡呢。下面,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大學的宿舍關系非常的特別,因為宿舍的人員構成比較復雜,同學都來自於五湖四海,大家在生活習慣上存在著多多少少的差異。剛踏入校門,大家都不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慣,有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矛盾。還記得我剛進校門的時候,宿舍里同學相互自我介紹過後,沒幾天大家就很熟悉了,因為大家都是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里,同學之間相互依賴,很多活動基本上都是集體行動,遇到了問題都是一起解決的,很快的就開始適應大學的生活了,陌生與不安也慢慢的減少了。當然,在宿捨生活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由於生活習慣不同,當時我是不喜歡杯子隨便共用的,主張自己用自己的杯子的,但有的同學可能對這方面覺得無所謂,都是一個宿舍的,大家都是兄弟,有時候就不注意了。事情發生了,那怎麼辦呢?我採取的方法是我把我的想法與舍友好好的交談。別人因為不了解,所以觸及了自己的一些禁忌。在這種情況下是不能責怪別人的,俗語說不知者無罪嘛。與他們交談過後,他們也對我的生活習慣表示尊重,大家也就都相處得很融洽了。在宿捨生活中,如果覺得對方有不妥當之處,一方面要給予對方友好的提醒,讓對方意識到問題所在;另一方面,被提醒的同學要能夠盡量的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如果不能達到一致的話,大家都盡量退讓一步,相互協調一下,問題總是會解決的。
踏入校門時的宿捨生活是比較簡單的,圈子比較小。隨著交流機會的增多,宿舍同學都會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而且學習生活也開始越來越繁忙。大家的作息時間也許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有的同學可能起得比較早,有的同學可能睡得比較晚,有些同學可能在白天其他時間需要在寢室休息,各種情況都會出現的。在這里個人的一點體會是我們需要相互體諒,多為朋友著想。印象比較深刻的一件事是,當時只要宿舍有同學在睡覺休息,我們宿舍的同學出門的時候都是先把鑰匙插上,把房門輕輕的關上的,而不是像有的宿舍那樣,不管是否有人休息都是砰的一聲關門的。這是一個細節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關心體諒別人,別人也會同樣的對待我們。
在大學生活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困難,遇到不順心的事。當朋友很不開心,或者很沮喪的回到宿舍時,請你給予他關心與支持。打開心扉,耐心的傾聽朋友向你訴說的一切,不要嘲笑,不要不以為然。嘗試一下從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問題,這樣,你會了解別人的所言所行,獲得許多從未有過的生活體會。既能夠幫助朋友,又能夠豐富個人的生活體會。同時,在傾聽朋友訴說的同時,自己也要開放自我,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交流,達到心靈上的互換與相容。
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環是與人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我們能夠很快的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可以使我們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宿捨生活中需要,在學校生活中也需要,在社會生活中更是重要。讓我們從宿捨生活開始做起,學會尊重別人、體諒別人、平等相待、真誠相處,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苦與樂。
大學生活是純純的,同學間的關系也是純純的,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一個朋友,珍惜我們的大學生活。

《當代大學生的人際交往》
從你走進大學的那一天起,就面臨著許多新的人際關系。上大學之前,很多人都對大學中的人際關系有過一個美好的想像:純潔、友愛、真誠、互助、和諧、融洽等等,然而,在新的環境中,人際關系的種種問題都活生生地擺在每個人面前。人際關系緊張、敏感已經成為困擾大學生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大學生常感嘆:人際關系怎麼這樣難處啊!
美國卡耐基工業大學對10000人的個案記錄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只佔成功因素的15%,其餘85%均決定於良好的人際關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讓大學生更快地適應社會,在大學階段培養、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作用
凡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存在著人際關系,人際關系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對於正處於學習、成長之中的大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對大學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首先,有助於大學生提高自我認識水平。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完善的過程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通過個人和他人相互作用、相互認知從而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即我們常說的「以人為鏡」。正確認識自己和周圍的環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塑造完美的人格。
其次,有助於大學生學習知識和開發智力。書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人際交往是獲取新知識的有效途徑。同時,人際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於啟迪思維,開發智能。由於知識的局限,加上社會經驗不足,大學生看問題難免陷入僵局。而在與老師、同學的交往中,暢所欲言,思維撞擊,就會產生新的思想火花,開拓自己的思路。
第三,有助於大學生走向社會化。人際交往是個人社會化的必經之路。個人社會化,即個人學習社會知識、技能和文化,從而取得社會生活的資格。如果沒有其他個體的合作,個人是無法完成生活必需的知識技能,學會與人平等相處,才能自立於社會,取得社會認可,成為一個成熟的社會化的人。
第四,有利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大學生在彼此的交往過程中,相互傾訴各自的喜怒哀樂,進行感情交流,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增進彼此之間的親密感。通過交往,大學生能滿足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培養良好的情緒、開朗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度,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第一,大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的關系。大學生基本上都是處於同一年齡階段,彼此之間沒有尊卑長幼的差異。大學生都是受教育的對象,一般不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大學生尚未投身社會,彼此之間亦無地位高低之別。
第二,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具有濃厚的理想色彩,比較理性、純潔、真誠。大學生正處於求知階段,思想比較單純,對美好的未來充滿嚮往和自信。因此在日常交往中總是崇尚高雅,鄙視庸俗;崇尚真誠,鄙視虛偽;較少帶有功利色彩。
第三,大學生人際交往相對比較簡單、穩定。大學生的活動范圍主要是在校園內,其接觸的對象主要是同學和老師,交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思想、聯絡感情、切磋學問、探討人生、撫慰鼓勵。因此,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相對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同一年級同一專業的大學生要一起生活、學習好幾年。往往娛樂活動以宿舍、班為單位,相濡以沫、相知相識,彼此之間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問題也比較容易解決,一般不會有較大的波動,所以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比較穩定。
第四,認知因素在大學生的人際關系中起著主導作用。大學生交往興趣、愛好偏重於聯誼,常常帶有防範心理,明顯的表現是: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有較強的主見和選擇能力,即什麼人能較往,什麼人不能交往,已能分清良莠,擇善交往。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則
要以誠相待:人與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誠和善意,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口是心非,虛偽傲慢的人是難以有朋友的。
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質和性格特點、不同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習慣,所以在與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如果能互相理解尊重,大家的關系就容易融洽,也會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信任而非依賴:在人際交往中還有一種不健康的心態,就是依賴感過強的人,總是希望別人像父母兄姐一樣關心自己,凡事都要別人替自己拿主意,這是缺乏獨立意識的表現。過強的依賴感還會發展成為控制欲,他們強求別人和自己一起學習,一起復習功課,甚至限制別人同其他同學的交往。這是一種人格缺陷,應及時加以糾正。
寬容: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我們周圍的同學都還處於成長的階段,處理問題常會有很多不妥之處,在許多問題上同學間也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要求大學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計較,而要謙讓大度、剋制忍讓,不計較對方的態度、不計較對方的言辭,並勇於承擔自己的行為責任。
互助:人際關系是互動的,不要總是消極地等待別人來主動關心自己,而要主動地與周圍的同學交往溝通。開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對別人開放,別人也會對你開放。當對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閉的死圈子的時候,你不僅會對對方有更深一層地認識,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也會有新的認識和體驗。

總之,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要:「創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達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華自我,守住生命的熱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與廣度。」只有這樣才能為大學生畢業以後,進入大社會提供一個處事處人的強硬本領。

參考文獻
張秋諺.大學生人際關系之我見.科技信息,2007.5
李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探討.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1
姜憲明.大學生心理自我保健.北京出版社

❺ 為什麼我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話太少

❻ 為什麼我的人際關系總處不好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然就會有不同,難免會有摩擦,不是他們嫉妒你,就是你們性格不合,沒事的。

❼ 人際關系相處太差的原因

當你覺得在人際關繫上,越來越被冷落的時候,很有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引起的。或許你會說,誰還沒有在人際關繫上遇到點兒小麻煩啊,不就是被冷落嘛,沒有必要那麼緊張,大驚小怪吧!其實還真別說,如果你不注意這些原因,就一定會讓自己的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差,到時候你想再做出挽救,可能就沒有那麼輕鬆了吧!所以夥伴們還是看一看會影響自己人際關系的三個原因吧:
一、妄加揣測---想得越多,越容易出事:我們總會在內心想一些莫須有的事情,可能都是因為對表面現象的過於忠實,如果往好的方面想還行,一旦稍微想偏一點,就會讓自己情緒不穩,脾氣煩躁。這就是為什麼會說想得越多就越容易出事了,因為妄加揣測都是沒有根據沒有證據的瞎想,而且還沒有別人的制止,那麼很有可能自己就會想得超級過分,就是脫離了實際,那麼在人際關繫上自己就會變得特別敏感,難以接近。
二、別有用心---越是刻意,越容易敗露:在人際關繫上,想實現自己目的的人,只要你稍微用一下心,就能發現他們別有用心的行為。所以自己千萬別用這個念想,因為你越是刻意,就越容易在別人面前敗露,那麼不就導致別人不再搭理你了嗎?交往嗎嘛,雖然往事了說,就是為了彼此的利益,但你也不能過於明目張膽、無所顧忌吧,多多少少還是要有些收斂的,如果你謹慎一些,就一定會在人際關繫上受到別人的冷落。
三、一無是處---沒有價值,就什麼不是: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別說在職場了,不管你在任何地方,只要自己沒有什麼價值,就一定不會得到別人的吸引。這也是人為什麼要多學些本事的原因,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藝多不壓身,所以想讓自己在人際關繫上有足夠的資本,就要先逃離一無是處的困境,讓自己成為別人不可或缺的資源,那麼你在人際關繫上就越來越成功了,還會怕沒有人願意跟你交往相處嗎?
讓自己的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差,使自己在職場上最失敗的表現,因為你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著你在職場中的方方面面,這都處理不好,你還能在職場中混多久呢?所以大傢伙要讓自己的人際關系變得越來越好,自己才能在職場上有一定的發展和業績,就不會被別人看不起了。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的話,你的人際關系就不會變得越來越差了,只會越來越好!

熱點內容
油炸東西的時候為什麼會爆炸 發布:2024-06-26 06:39:54 瀏覽:648
下載微信表情包為什麼不能用 發布:2024-06-26 06:39:51 瀏覽:5
為什麼手機有藍色交叉圓圈 發布:2024-06-26 06:06:02 瀏覽:796
p106顯卡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4-06-26 06:04:55 瀏覽:850
為什麼月經量少顏色還黑 發布:2024-06-26 05:51:28 瀏覽:299
起亞獅跑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4-06-26 05:50:45 瀏覽:887
微信加人為什麼沒有限制 發布:2024-06-26 05:45:48 瀏覽:711
淘寶返利軟體為什麼審核中 發布:2024-06-26 05:44:24 瀏覽:760
打開高清影視軟體為什麼有聲沒圖 發布:2024-06-26 05:36:59 瀏覽:280
為什麼覺得人很煩卻找不到原因 發布:2024-06-26 05:30:40 瀏覽: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