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工資為什麼扣的稅不一樣
1. 所得工資一樣為什麼扣稅不一樣
希望能幫到你。
兩個人工資相同扣稅不一的可能原因是分別適用的專項扣除不同。目前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包括:
1、子女教育: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2、繼續教育: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療: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葯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納稅人本人或者配偶單獨或者共同使用商業銀行或者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為本人或者其配偶購買中國境內住房,發生的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在實際發生貸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扣除期限最長不超過240個月。納稅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
5、住房租金:納稅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沒有自有住房而發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1)直轄市、省會(首府)城市、計劃單列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500元;(2)除第一項所列城市以外,市轄區戶籍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1100元;市轄區戶籍人口不超過100萬的城市,扣除標准為每月800元。
6、贍養老人:納稅人贍養一位及以上被贍養人的贍養支出,統一按照以下標準定額扣除:(1)納稅人為獨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2)納稅人為非獨生子女的,由其與兄弟姐妹分攤每月2000元的扣除額度,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可以由贍養人均攤或者約定分攤,也可以由被贍養人指定分攤。約定或者指定分攤的須簽訂書面分攤協議,指定分攤優先於約定分攤。具體分攤方式和額度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能變更。
2. 為什麼兩個人的工資差不多,但是扣個稅卻不一樣
專項附加扣除春態宴存在差異。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構成我們應納稅所得的一個扣除項目,它是累計進行扣除計算個稅的,偶爾會發現雖然兩個人的工資差不多,但是因為專項附加扣除的多少不同,扣的個稅也會出現差異。
2、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方式存在差異。 個稅專項附加扣除申報方式的選擇也會導致出現差異。扒銀(申報方式分為:①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②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如果選擇第一種方式則是每月都會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進行抵減然後計算個稅,第二種方式則是在次年匯算清繳的時候將之前多交的個稅按照匯算後的應納稅所得額進行重新計算,實行多退少補,但是筆者建議為了方便起見,在年初我們就將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選擇好,按月享受,這樣就不會出現前期扣稅,次年退稅的情況了。
- 如何查看自己是否是按月進行扣除閉渣的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工資薪金(某月)——查看稅款計算
- 再普及下知識:累計減除費用:指的是每月固定5000(每個人都一樣)的累計數;累計專項扣除:指的是單位為個人繳納保險由個人承擔的三險一金部分累計數;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就是上述我說的7項專項附加扣除。
註:個稅匯算清繳時,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將申報方式修改為綜合所得年度自省申報,匯算清繳完成後再將申報方式改回通過扣繳義務人申報。
3. 為什麼工資一樣,個稅不同
親,您好,根據您的問題「所得工資一樣為什麼扣稅不一樣?」,現在給您答復:所得工資一樣為什麼扣稅不一樣的原因是工資扣除個人所得稅不一樣,是因為你們兩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如果一樣的話,扣稅肯定是相同的。比如被贍養老人數,撫養子女數,住房貸款,被贍養老人子女數,這些都可能有差別。目前國家規定的個稅起征點是工資額超過5000元就要繳納個稅。但這個金額不包括個人繳納的設備及公積金的金額。而且如果有附加扣除的話,還可以從工資額中按當地的標准把附加扣除的部分去掉,附件扣除包括贍養老人,孩子教育,房租或房貸,學歷教育等,工資額中扣除了這些以後不超過5000元,不需要交個稅,如過超過5000元,按超過的金額的規定比率交個稅。
4. 新個稅法下,每月扣的稅一樣嗎
過去的個人所得稅是以月為單位計稅,並且工薪族每月工資與扣除項不變的情況下,所扣繳的個稅是一樣的。但在新稅法下,即使每月工資一樣,扣繳的個稅也可能會不一樣。 因為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工資採用「累計預扣法」按年計稅,每個月工資不再孤立地計算,而是要累計起來計算。
法律分析
累計預扣法具體計算公式: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比如:先把本年收入加起來,減去六萬,再減去各項醫療穗舉橋保險子女教育贍養老人費用,用這個金額乘以對應的稅率即為本年度應繳納稅款。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業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特定行業的工資、薪金所得,從中國境外取得的所得,實行按年計征應納稅額,其他所得應納稅額實行按月計征。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答仿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猜猛拒絕。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一)工資、薪金所得;(二)勞務報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五)經營所得;(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七)財產租賃所得;(八)財產轉讓所得;(九)偶然所得。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5. 同樣的工資為什麼每個月的稅不一樣
法律分析:在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執行後,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採用累計預扣法進行計算,就有可能會產生像小王這樣某個月需要繳納的個稅和前幾個月不一樣的情況,但這並不代表稅負增加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6. 個人所得稅為什麼每個月扣的不一樣
個稅每個月扣得不一樣,主要是因為實施了新的稅法。
工資採用「累計預扣法」按年計稅,即每個月工資不再獨立計算,而是累計起來計算,最後再得出每月應交稅額。也因此,即使每月工資一樣,扣繳的個稅也可能會不一樣。
簡單來說,累計預扣法,是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以截至當前月份的累計收入,減去當年累計發生的不需要繳稅的部分,在對照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後,再減去當年已交過的稅錢,得出的就是當月應預扣預繳的稅額。相關的計算公式為: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本期應預繳稅額=(累計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繳稅額。其中,累計基本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當前月份數計算。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本年度累計應發稅前工資—累計個稅起征點—累計五險一金個人部分—累計專項附加扣除。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稅率:
一、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二、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三、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四、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五、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六、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七、工資范圍在60000-85000元之間的,包括8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5%。
八、工資范圍在85000元以上的,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45%。
綜上所述是小編對個人所得稅為什麼每個月扣的不一樣做出的相關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管理辦法》第六條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所得時,應當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並按月辦理扣繳申報。累計預扣法,是指扣繳義務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內預扣預繳稅款時,以納稅人在本單位截至當前月份工資、薪金所得累計收入減除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和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一(見附件),計算累計應預扣預繳稅額,再減除累計減免稅額和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其餘額為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余額為負值時,暫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後余額仍為負值時,由納稅人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具體計算公式如下: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