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胃不好脾氣也不好
1. 為什麼情緒會影響腸胃
情緒又和人的健康、長壽息息相關。醫療氣象學家巴甫洛夫認為,情緒與本能相似,與大腦皮層下組織相聯系。惡劣的情緒,對人體有不良的影響。醫學實驗表明,人在痛苦和憤怒時,由於外因動脈阻力加強,舒張壓明顯增高;在恐懼時,心臟輸出量增加而收縮壓增高,會導致心臟病發作。如果一個人終日悶悶不樂,垂頭喪氣會引起上腹不適,泛酸、食慾減退,體重下降。緊張的情緒會影響人體的抵抗力,使人容易患病。長期情緒壓抑,過度憂傷、恐懼,還可能導致精神疾病。有關學者還指出在緊張狀態下,激素會損傷腦腺和淋巴兩大免疫系統中心,使人患流感,潰瘍乃至癌症等疾病
個人在緊張、焦慮、憂郁時,會形成壓力作用於自律神經中樞,而自律神經分為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當交感神經緊張時,會抑制胃分泌與運動,當副交感神經緊張時,則會促進胃液分泌與運動,兩者具有相反的作用,互相配合控制胃部功能,當個人在情緒不佳時,會影響交感神經,間接影響胃的分泌與運動,而胃的不舒服感就出現了。所以,想要使胃分泌與運動維持良好,在進食時最好先拋開不愉快的想法,在輕鬆快樂的心情下用餐,減少胃痛發生的機率。
心情不好「胃」都知道!
消化液調節三步驟頭期胃液頭期的分泌主要與進食前的動作有關,當眼睛看到美食、鼻子聞到美食的香味時,藉由刺激大腦皮質(自律神經中樞),再由腦神經(副交感神經)傳遞此訊息到胃,刺激胃腺、分泌消化液,准備接受食物的到來。
如果此時心情不佳,影響自律神經的協調,使交感神經緊張的話,會抑制胃的分泌與運動,便缺乏食慾與飢餓感,而胃液分泌不足,當食物進入胃時,可能直接摩擦胃壁,形成傷害或造成疼痛。
胃期當食物進入胃中,對胃產生刺激,直接促使胃腺分泌;同時頭期由副交感神經刺激胃腺的分泌仍繼續進行;另外,當食物抵達幽門部時,會刺激胃泌素的釋放,促進胃酸的分泌。
如果此時的心情仍不佳,會抑制胃液的分泌,胃液分泌不順暢,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或無法如期消化完,可能就會造成胃的不舒服感。
2. 為什麼胃不好的人容易發脾氣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胃並不僅僅是消化食物的器官,它還是我們的情緒中心之一。事實上,胃和我們的情緒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之間的聯系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情緒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胃是脾胃功能的主要器官,與情緒的調節密切相關。中醫將胃稱為「水谷精華之海」,認為胃是能夠將食物消化吸收的地方。但是,如果情緒過於激動,就會導致胃氣失調,進而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這就是為什麼情緒波動大的人容易出現胃部不適的原因。
現代醫學也證實了胃和情緒之間的聯系。一項發表在《細胞》雜志上的研究表明,胃內的神經元可以控制我們的情緒和行為。這些神經元與大腦的情緒中樞相連,它們可以通過釋放神經遞質來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此外,另一項研究發現,胃的菌群與情緒也有著密切的關系。人體內有大量的菌群,它們在胃中扮演著消化食物和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角色。研究發現,菌群的失衡會導致焦慮和抑鬱等情緒問題。
事實上,我們身體的不同器官都會受到情緒的影響。例如,壓力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身體出汗等反應。但是,胃作為情緒的一個主要表現,往往被忽視。很多人在面對壓力和焦慮時,都會感到胃部不適,比如胃痛、胃酸過多、惡心等。這些不適感往往被認為是由於飲食不當或消化系統問題所致,而忽略了情緒對胃的影響。
因此,了解胃和情緒之間的聯系,對於保持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感到胃部不適,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情緒狀態,是否存在過度焦慮或壓力等情緒問題。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調整。
3. 胃病會因為情緒不好引起嗎,如何控制情緒
五藏的運化功能與氣血密切相關。長期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思慮過度,導致氣滯血淤,脾胃運行受阻。所謂 "脾不升清,胃不降濁",患者會出現腹痛、腹脹、噯氣、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嘔吐等不良症狀。另一方面,心情好的時候,食慾也會好。
有關系,但關系的大小因人而異,簡單地說,五臟、五藏氣功能的強弱各有一種,對情緒影響很大,為什麼有人脾氣大愛生氣。就像說一個人對社會有影響,職位高影響大,錢越多影響越大,有些類似,一輩子受情緒影響得什麼病,基本上是有一定數的,強者怕火,弱者怕冷累,所以有強者恆瀉,弱者恆補的說法。胃病跟心情有關系。疾病的原因很復雜,可能與個人情緒、精神壓力、飲食習慣、運動、周圍環境、葯物治療等因素有關,胃病也是如此。例如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腸功能紊亂、胃下垂、胃腫瘤等胃病,都與心情有關。當心情不舒暢時,會影響食慾,造成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噯氣、惡心、嘔吐、胃痛等情況,從而引發相關胃病。建議保持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