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霸混不好
Ⅰ 學霸混的不如學渣這正常嗎
很多學校里的學霸出了社會往往沒有學渣混得好,近年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學霸為什麼混的不如學渣好
1、差生更早進入社會,獲得機會更多
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最終標準是評價他在社會上的事業,而不是學校的學習成績。「學渣」普遍比「學霸」早幾年進入社會,可以說占盡先機,「先下手為強」,得到的機會自然更多。比起他們幾年積累的社會資源和經驗,「學霸」多讀的幾年書,並沒有太大優勢。
2、差生工作「穩定性差」,可塑性更強
由於在學校表現不好,「學渣」進入職場的起點普遍不高,從底層起步,從比較差的工作干起。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學渣」同學必須奮力求變,「樹挪死,人挪活」,從這個角度來說,失敗的學校教育,對之後職場生涯,反而起到了倒逼作用。
反觀那些「學霸」,學歷和成績單都很耀眼,容易找到一個較好的工作,從而安於現狀,難有變化。從最初的工作來看,「學霸」普遍比「學渣」起點更高,但是,幾年之後,不甘現狀的「學渣」,有可能厚積薄發,獲得一個大成功。
為什麼學渣更容易成功?
「差學生更容易當老闆」,的確是曾經有過那麼一個歷史時期的,但那是有著特殊的歷史條件的,以後很難再現。在當下及將來,「差學生」當老闆,「好學生」打工的現象,還會繼續出現,但絕不會成為一個「普遍規律」。並且,在最頂尖級的富豪、企業家中,已經越來越難看到「差學生」的身影了。
對比一下改革開放以來的幾批企業家,我們就什麼都清楚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剛開始,壓抑已久的需求一下子釋放出來了。由於市場供應匱乏,因此,基本上只要你能造得出產品,就能賣得出去,哪怕質量差一點也無所謂。
當時,市場上最緊缺的,基本都是一些低附加值的東西,不需要懂多高深的技術。而在當時,有知識的人,基本都在體制內有一份穩定而體面的職業,讓他們放棄「幹部身份」去做一件沒有保障的事情,機會成本是巨大的;相比之下,那些沒知識的人,他們本來就沒有好工作,即便創業失敗了,也沒有多大損失,因此,反而更有魄力一些。這就是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那個年代,魯冠球、步鑫生、年廣久的崛起,締造了「不上大學也能有大前途」的神話。但總體上,這一批草莽英雄,他們的成功,主要得益於機遇和膽量,跟個人的知識沒有多大關系。
到2000年前後崛起的互聯網的一代,創業者們的教育背景就更好了,他們不少畢業於名校,有的還是海歸;並且,他們在創業不久就接受了風投的專業輔導。因此,這是典型的知識引領創業實踐的一代。
魯冠球那一代企業家的知識,起初,主要側重於「世事洞明」、「人情練達」;「92派」的知識,側重於宏觀視野,包括對各種政策、趨勢的熟悉;而互聯網精英這一代,因為行業的特殊性,從這一批中脫穎而出的大佬中,除了陳天橋、馬雲和劉強東,基本都是理工科生,他們的知識優勢主要在於其專業性,甚至,他們自己就是這個領域的技術人才。對這個新領域的企業家來說,「關系」和資源並不那麼重要,智商也許比情商更重要,你只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好的服務,就能取得成功。就如張朝陽和李彥宏,其實都是很內向的人,卻照樣能在這個領域內叱吒風雲。
誠然,俞敏洪確實是個差學生,可人家是北大的差生。因此,這個時代的光環,基本上還是屬於學霸們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確實有很多差生,學生時代不顯眼,走上社會後飛黃騰達,混得順風順水。但不可否認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肯定還是在社會上占優勢。混得好的「學霸」比比皆是,比如在互聯網領域呼風喚雨的大佬,李彥宏、馬化騰、張朝陽等人,身價過億,個個都是「學霸」出身。
尤其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社會資源分配日漸透明,各行各業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再想獲得成功,缺少足夠的知識底蘊,顯然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