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太毒的人兒女不好
1. 為什麼有些父母總是用惡毒的語言攻擊兒女
父母出於對控制別人的迷戀,或因內心脆弱而恐懼失序的狀態,將不安感訴諸外在的人或事,以操控他們獲得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
他們往往強調愛和付出,通過語言打擊的方式抹殺對方的自信(「你要是聽我的,不至於這樣。」「說你不行,你還不信。看吧。」),讓對方產生「他/她比我更了解自己」或「他/她的確是為了我好」的錯覺,很難察覺自己正在遭受傷害。
在這樣的家庭關系中,孩子往往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因為只有優秀,才值得被表揚、被愛,而反之則不值一提),感受不到被包容、理解和接納。他所能感受到的,只是源於不被賞識的焦慮和壓力(他的自我價值,已經被迫與成績、升學、工作、工資、戶口、結婚、生子劃了等號),以及,成為滿足他們幻想和期待的一個無靈魂的容器。
他們的尊嚴、價值、自我認同,很可能在看似輕巧的只言片語中被徹底瓦解。這就是語言的殺傷力,它和「臉皮薄」、「玻璃心」無關,因為再厚的牛皮,也敵不過一把銳利的刀。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父母他們未必不是盡職盡責的父母,未必不愛孩子,不期待孩子更好、更健康、更快樂,卻在無形之中給子女的心靈施加了最為殘忍的戕害,反過來還要求對方報恩。父母在等孩子道謝,孩子卻在等父母道歉。
(1)為什麼心太毒的人兒女不好擴展閱讀:
以愛的名義向孩子提出他們達不到、或不情願達到的要求,站在「為你好」的道德制高點上,讓孩子無力反抗,反而將責任歸咎於自己。在心理學上,父母的這種行為被稱之為「高壓型控制」,是情感暴力的一種。
在西方文化中,愛往往被當做是減輕焦慮的手段來追逐,但當它是在泯滅個性的競爭架構下進行時,這樣的追逐反而會增加鼓勵乾和敵意,也因此會使人更加焦慮。
法國心理學家瑪麗-弗朗斯·伊里戈揚在《冷暴力》一書中這樣定義「尊重」:「尊重的意思是,重視他人身為人的價值,並知道我們可能帶給別人的痛苦。」父母和子女之間也一樣,不要等過錯已經釀成,還在期待被感謝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