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硬體為什麼不好
Ⅰ 為什麼中國就造不出好的國產車呢
首先就是材料的問題。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那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造發動機的材料不好,即使有再好的技術,那造出來的發動機也是不合格的。我們國家的材料科學現在還不發達,汽車發動機的研發上就處處受限,其實不光是發動機,很多其他行業也受制於材料的問題而不能展開。所以說,現在解決材料的問題,是我們國家造出好的發動機的首要條件。
其次就是精加工的技術問題。大家都知道,汽車發動機是一個精密的工程,這不像生產一輛自行車或者是電動車這么簡單。德國是汽車工業發展比較好的國家之一,它的汽車精加工技術在世界范圍內都處於領先地位,可能我們國家的理論比較厲害,也能生產出大致的汽車發動機,但是要繼續精細,提升發動機性能就比較困難了。
日系車不可能把它們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向我們透露,他們只會把一些陳舊的沒有用的技術作為技術支持提供給我們,所以名譽上是雙方合資,其實我們能夠接收到的他們先進的汽車技術並不多。
對於日本人來說,他們肯定是不會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和其他人分享,因為這無疑會為自己造成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畢竟我們現在的造車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如果再加上日本真正的造車技術支持,那麼結果肯定是會超過他們的,這也就意味著會影響他們在我國的汽車銷售量,所以他們自然不會選擇把自己最核心最先進的技術和我們共享。
Ⅱ 為什麼中國人都覺得國產車造不出優質的發動機
發動機即是汽車的"心臟",也是汽車的核心動力源,一輛汽車的動力是否充沛跟發動機必然有著很大的關系,同樣一家車企要想在汽車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就必須要具備有自主研發發動機的能力。雖然說眼下有不少自主品牌車企,已經研發出了屬於自家的發動機,但要與一線品牌汽車上搭載的發動機相比,著實還是有一定差距所在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在研發技術上也是有著很多需要學習和進步的空間,不僅如此,還需要加深我們自己品牌的影響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研發出更好的發動機,生產出更被大家認可的汽車。
Ⅲ 為什麼國產車的質量這么差
靠打價格的國產車投入成本不高,工藝技術一般,所以質量差,本來價格高點的國產車質量完全可以跟上主流品牌,但由於很多消費者的觀念是這個價格不如買國外品牌,所以不受人們注意。
Ⅳ 為什麼都說國產車不好那方面不好
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我覺得國產車還是有一些問題的,第一個要講的就是發動機的問題,其實很多國產車的發動機到現今為止依然使用來自東安三菱的4A91發動機,這台發動機可謂是給我們的國產車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說現在有很多自主品牌的車型,比如說吉利或者是長城,研發出了屬於自己自主設計的發動機,但是拆開內部結構你依然還是能夠發現三菱發動機的影子。雖然說如今國產的發動機相比於合資品牌發動機的噪音和震動震動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國產發動機的油耗的表現就差太遠了,比如說吉利的那一台1.8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很多網友都說它的市區油耗可以輕松的達到15升左右,這對於合資發動機來說是很難以忍受的,一般來說2.0t的發動機,即使是比較高性能版本的寶馬520的2.0t發動機,它的油耗基本上也都可以維持在10升左右,這也顯示出了國產發動機和合資品牌發動機的差別。
國產車的底盤質感相比合資車我覺得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在很多合資車裡面即使不放置吸音棉或者是隔音棉的材料它的行駛噪音表現依然是要比那些堆砌了很多隔音材料的國產車要好一些。特別是在經過一些起伏比較大的路面,或者是一些非鋪裝路面的時候,這種感受是十分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