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手抖是因為什麼
A. 失眠,睡著的時候手、手指和胳膊等部位不時的抖動抽搐這是什麼病啊
點太多,身體發生了形變。
臟腑功能紊亂、邪氣阻滯、氣血陰陽平衡失調、神志不寧是發生失眠的基本病機。造成失眠的原因雖多,但不外虛實兩種。一般而言,由於情志所傷,肝氣郁結,心火偏亢,氣滯血瘀,或痰火內擾,胃氣不和致臟腑氣機升降失調,陰陽不循其道,陽氣不得入於陰,心神不安所致者多為實證失眠;若因老年體衰,氣血不足,或病後氣血虧損,陰陽失調,或思慮過度,勞傷心牌,致心失所養,神無所主,或血虛膽怯,肝失所養,或心腎不交,虛火上擾,多為虛證失眠。但在一定條件下,虛實可以相互轉化,彼此相互影響,形成頑固性失眠。臨床可分為以下類型。
①心脾兩虛:不易人睡,或多夢易醒,醒後難於人寐,面色不華,心悸健忘,倦息乏力,食少腹脹或便溏,舌苔淡白,脈細弱。
②心腎不交:心煩不寐,人睡困難,睡夢紛紜,兼見有頭暈,腰膝酸軟,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口舌生瘡或夢遺滑精,月經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
③心膽氣虛:虛煩不眠,膽怯易驚,惕惕然不可終日,心悸、善太息,或兼面色不華,胸脅不適,嘔惡、舌淡胖,脈細弱。
④痰熱內擾:失眠心煩、多夢易醒,痰多胸悶、頭重目眩、口苦惡食、暖氣吞酸、舌質偏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⑤痰濁壅滯:睡則不安,胃不適,納果曖氣,腹脹腸鳴,大便不爽或便秘,苔厚膩、脈沉滑。
1.取穴 三維取穴。
(1)臟腑背俞穴:心俞、腎俞。
(2)任督二脈穴:鳩尾、中脘。
(3)循經取穴:三陰交、神門。
(4)經驗配穴:安眠穴。心牌兩虛加足三里、牌俞;心腎不交加太溪;心膽氣虛加行間、大陵、陽陵泉;痰熱內擾加豐隆、中脘、內庭;痰濁壅滯加豐隆、陰陵泉。
B. 睡眠不好 五心煩熱 右手顫抖無力 是什麼原因 吃什麼葯好
應該是陰虛潮熱引起的睡眠不好五心煩熱。
中成葯可以吃知柏地黃丸,安神補心丸。
至於右手顫抖無力看你平時是做什麼工作的,是不是經常從事書桌或電腦工作! 那樣用手量比較大! 容易造成肌肉疲乏過度,同時還要注意是否有壓迫神經,著些也是有可能的,自己要多注意觀察.還有就是你是否右手做過重活而導致的! 那樣的話休息保養幾天就沒事了!
鮮地黃粥
組成:鮮地黃250克,粳米50克。
製法:鮮地黃細切,用清水在文火上熬煮約30分鍾後,濾汁,再復熬1次,取之葯汁約200毫升。將米淘洗後,熬成白粥後,趁熟時摻入鮮地黃汁攪勻,即成。
服法:加少許白糖,1日分丙次服用。
功用:陰虛潮熱,盜汗,久咳、咳血,食少,消瘦、熱證心煩,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難消等症。
地骨皮煲瘦肉:地骨皮15克,瘦豬肉適量,水煎。飲湯食肉。
沙參玉竹煲老鴨:沙參、玉竹各15克,老鴨肉適量,文火煲1小時,調味後,飲湯吃鴨。
珠玉二寶粥:生山葯50克,生苡米50克,柿餅霜15克。先將山葯、苡米搗成粗末,煮至爛熟,再將柿餅霜切碎入粥,隨意服用。
一味薯蕷飲:生山葯100克,加水煎。當茶飲用。
麥冬粥:麥冬20克,煎湯取汁。用大米50克煮半熟再加麥冬汁及冰糖適量,同煮為粥服用。
百合蜂蜜膏:百合100克,蜂蜜150克,共放入碗內,放鍋內煮1小時,趁熱調勻,待冷裝瓶罐中備用。每天1次,以沸水沖服,每日2次。
二冬參地燉豬脊髓
【 原 料 】: 天冬15克,麥冬15克,熟地25克,生地25克,人參10克,豬脊髓200克。
【 做 法 】: 將麥冬、天冬、熟地、生地、人參洗凈,麥冬、人參切薄片,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即可,飲湯吃豬脊髓、人參。每天1料。
【 功 效 】: 滋陰補髓,頤養容顏。用於氣血不足、容顏無華,或陰虛內熱之潮熱心煩、腎陰虧虛面有暗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