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為什麼我精通理財卻過不好一生

為什麼我精通理財卻過不好一生

發布時間: 2023-06-12 01:13:43

⑴ 為什麼明明聽了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財富自由之路》中講,聰明人之所以聰明是因為,聰明人腦子里有足夠多的清晰、准確、必要的概念,在清晰、准確、必要的概念的指導下,聰明人持續做正確的事情,所以聰明人往往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世界上的概念、道理和智慧是有對錯之分的。有人說我學了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過不好這一生的原因我認為除了運氣不好之外,更可能是因為他學的是錯誤的道理、不準確的道理。

錯誤的道理,指導錯誤的行動,永遠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不準確的道理,沒有辦法指揮人們正確的行動,也沒有辦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我對一個詞不準確的理解,使我在努力奮斗中很痛苦,那就是「堅持」這個詞。從小到大的求學過程中,老師家長無數遍強調「堅持」的重要性,成功的原因歸結為堅持,失敗的原因也歸結為不堅持。

但是,堅持這個詞暗含承受痛苦的意思,因為沒人會說「堅持」玩耍,「堅持」 旅遊 ,大家都會說「堅持」學習,「堅持」戰斗。

後來我逐漸理解到,「堅持」使用的場景是一個很短、艱難的時刻,而不應該用於一段很長時間的時光。

從小學到大學甚至研究生畢業,在這十幾年的求學時光中,堅持並不是我們最後考上好大學的原因,因為很少人能夠在痛苦中堅持十幾年。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高中生堅持讀完高中,經歷高考,考上大學之後很多就不再努力學習了。

我們還可以看到,大部門厭學的學生,他們最後很少能夠考上極好的學校,因為他們在痛苦中學習,達到的成就一定不會很高。

所以,我認為我們不要在痛苦中長時間堅持,堅持的概念我們理解的不準確,導致我們的行動也是不符合人性的,最終很難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我覺得如果我們覺得做一件事情很痛苦,要不然就方式做這件事,如果不能放棄,那就想辦法喜歡上自己做的事情。很多事情我們做起來很痛苦,不是因為做這件事本身很痛苦,而是因為不擅長做這件事,同時沒有找到做這件事的正反饋效應。

就像學習,這個世界上很多人不喜歡學習,覺得學習很痛苦。同時,有很多人喜歡學習,覺得學習知識很快樂。人與人都是差不多的,我們知識沒有找到快樂做這件事的方法。

就像打 游戲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沉迷於 游戲 的人,就是因為 游戲 機制給人很多正反饋,讓人在打 游戲 中感覺很快樂。

「工作學習」是很難建立使人快樂的反饋機制,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喜歡工作,不喜歡學習。但是,我們能夠看到一些喜歡學習和工作的人,這就說明我們其實是能夠愛上工作的。

不準確的道理、概念,會指導我們錯誤的思考和行動。那麼准確、正確的道理、概念,將使我們正確的做事。

什麼是正確的道理?

判斷一個道理是否正確,很重要的一點是看這個道理是否符合不言而喻的公理。比如:我們要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探尋問題或成功的原因。這個道理是符合一條最基本的公理的,就是原因會影響結果,我們可以通過原因來影響結果。這條公理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保持旺盛好奇心」這個正確道理的基礎。

生活中的公理是什麼?是現實中運行的客觀規律。正確的道理就是順應了這些現實的客觀規律,才是正確的道理,才能指導人做正確的事情,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比如:財富的積累和知識的積累是呈現指數分布的。也就是說,財富和知識前期積累增長速度很慢,等到達一定程度,增長速度會越來越快。這就是一條現實中的規律,是一個公理。

如果我們想變得有錢、成為一個聰明人,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條規律,堅持不懈地積累財富,積累自己的知識。

很多人上完大學就不再學習了,就不再提升自己的能力了,這種人很難成為真正的聰明人,也很難將自己的知識轉變為財富。因為,知識和財富的增長速度是隨著時間增長的越來越快的,很多人沒有耐心等到,財富快速增長的時候,就已經放棄了。

真正的道理不需要繁瑣的證明,因為真正的道理符合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的現實規律。

如果我們能夠按照規律正確的做事,大概率我們能夠得到規律所賦予我們的結果。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是沒有順應現實規律的,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與現實規律相反的。

比如:理性的人都知道,買彩票中大獎,是一個概率極低的事情,低到不值得去做。但是,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因為買彩票而傾家盪產。賭博也是概率問題,可能還有詐騙問題,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相信自己能夠通過賭博致富。

所以,我認為達到自己目標的必要條件就是,認識足夠多的現實的規律,並且在行動中嚴格順應這些規律。足夠多是多少?這個多沒有上限,因為世界很大,因為我們比自己想像的更加無知。

所以,當我們掌握了足夠多的正確的道理,在這些正確的道理的指導下正確的做事,我們大概率就能過好這一生。

⑵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理財知識,卻依然賺不到錢

事實上,也有很多學金融的人賺了大錢!金融行業收入水平在各大行業中仍然是相對比較高的。

首先,看問題要一分為二,辯證地看

其實,360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專業領域都有收入高的人,也都有收入一般的人,雖然有些行業平均收入高,但不是每一個人、每一個崗位收入都高,而且大多數行業的收入結構都是金字塔型,越往上收入越高,越是底層收入越低,這符合市場經濟規律,也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資源從來都屬於能力強或者資源好的群體,收入自然也是如此。

其次,金融行業收入名列前茅,學金融賺大錢的人明顯多於其他行業

今年5月份份,國家統計局曾經公布了各行業的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數據顯示,金融行業平均收入高居第三;此外,上市公司公布的員工收入數據看,銀行、保險、券商的平均收入水平遠遠超出其他行業,上市金融機構平均年薪基本都在二十萬以上,這些企業的高管動輒都是數百萬年薪,所以金融行業賺大錢的人其實遠遠多於其他行業。

⑶ 理財知識我們都懂,但為什麼還是賺不到錢

很多人都知道,投資理財先要學基礎知識。但是,有些從菜鳥升級為老鳥的朋友經常會問柏融小柏:理財知識我都學會了也搞懂了,但還是賺不到錢呢?

這裡面呢,可能是你的投資方法有問題,還有一個更大的可能是在投資的時候,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有句話不是說了嘛,投資是反人性的,或者說是洞悉人性的。而人往往都是感性動物,在投資的時候也不例外,心理情緒可能成為你投資失利的絆腳石。

今天,柏融小柏給大家分享一個有關投資心理學的理論,學會了這個理論,指不定在下次投資的時候,就能幫你賺到錢。

一、你需要知道的行為金融學

現代金融市場理論有三個關鍵性的假設:人是理性的、市場是有效的和市場價格是隨機遊走的。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投資者做決策的時候往往不是理性的,而且投資市場上很多現象都是這些理論無法解釋的。

比如說羊群效應,也叫從眾效應,大部分投資者往往盲目地跟風買入或者賣出,就與人是理性的假設背道而馳。

由此,在金融界誕生了一門新學科叫做行為金融學,它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金融市場上投資者的行為預期,從而預測金融市場未來的走向和發展。

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就是行為金融學的經典理論之一。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地概括一下。

前景理論主要涉及幾個點:

1、面對獲利的時候,人們偏向規避風險(確定效應)

簡單來講,在獲利的時候,面對一個確定的收益和賭一把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確定的收益,而放棄賭一把,即使賭一把的數學期望較高。

舉個例子,現在有兩個選擇,選擇A是無風險獲得100塊錢,選擇B是80%機會獲得200塊錢,雖然B的期望值20080%=160比A大,但是一般人都會選擇A。這就是常見的「見好就收」、「落袋為安」的心理。

2、面對損失的時候,人們偏好風險

就是說面對虧損時候,人們往往會勇敢地賭一把,即使在理性人的角度來看,不賭的數學期望損失比較低。

舉個例子,現在有兩個選擇:選擇A是損失100,選擇B是80%的概率損失200,20%的概率不賠錢。一般人往往傾向於選擇B。

3、損失厭惡

人們面對損失和獲利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就是即使人面對同等的獲利和損失的時候,人們面對損失的痛苦往往大於獲得的快樂。

比如說,你虧100塊的痛苦往往比你獲取100塊的快樂要大,而且人往往對痛苦的記憶更加印象深刻。

4、迷戀小概率

一方面人們厭惡小概率的損失,例如我們買意外保險就是規避這種小概率的損失;另外一方面人們又熱衷小概率的獲利,例如買彩票。意外和彩票中獎往往是很小概率的事件,但是人們往往會為它們埋單。

5、參照依賴

就是說你對得失的判斷並不是絕對的,而是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

比如說你和朋友去買彩票,本來你中了100塊很開心,但是你看朋友中了500塊,你可能就沒那麼開心;而如果你只中了90塊,而朋友一分錢也沒中,可能你會更開心。

簡單地來講,你衡量得失的標准不是絕對的,而是和旁人比較出來的。

再說一個例子吧,我爸爸的一個朋友經常說希望回到以前的日子,因為那個時候人人都一樣。潛台詞就是對現在的貧富差距不滿。

明明現在的物質條件比以前好得多,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希望?這個就是參照依賴的體現,人的得失衡量不是絕對的,而是和旁人比較出來的。

二、投資不賺錢可能是心理作祟

為什麼說前景理論可以解釋大家投資老是賺不了錢呢?結合上面5種心理,我們來分析一下。

1.在市場不好的時候,無論你買基金還是買股票都是虧損,一旦發生虧損後,大多數人往往不會忍痛割肉,而是就抱著虧損股票或基金一動不動,幻想牛市會來你能解套。

這個就是典型的「面對損失的時候偏好風險」。在你面對損失的時候很痛苦,更願意選擇賭一把,並且你一廂情願地認為未來股價有可能變好。但其實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希望渺茫。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故事:

我的一個叔叔,在07年牛市的時候,很盲目地就入股市,18塊左右買了武鋼股份,之後一直熊市,他就不肯賣,一直很樂觀認為未來牛市股票肯定漲回來。

結果呢?15年牛市武鋼股份的最高價位是7.55塊,而現在是3.71塊。聽說他現在打算把這個股票當做女兒的一部分嫁妝。

這就是小白投資者堅信所謂的「長期持有」的下場,他們往往會這樣安慰自己,他們這個方法是「價值投資」。

我在這里重申一點,價值投資是你懂這個公司的價值才叫價值投資,並不是你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不想承認它,就辯稱自己是價值投資長期持有的擁護者。

2.在市場好的時候,人們又往往縮手縮腳,賺了一點錢就走了,然後你又妒忌還在市場里賺錢的朋友。

這個就是確定效應和參照依賴的體現。在牛市買過股票的人可能有這種感受,股票一直上漲,突然跌了一點忍不住就賣了,結果發現自己「賣飛了」,看到身邊沒賣的朋友還在賺錢,自己就陷入後悔郁悶之中。

3.市場好的時候,股票市場的板塊輪動特徵很明顯,你發現你買的股票不漲,朋友買的股票一直在漲,比較之下,你會覺得比自己虧錢還難受,這個就是參照依賴。

這時候你頭腦發熱,賣出了你的股票,買入了別的股票,卻發現自己賣出的股票竟然很快地漲了起來。接著,你開始抱怨說莊家玩弄了你。其實,壓根就不存在這個情況,只是你的心理在作怪。

三、投資要做理性人

上面說了這么多,大家可以對照自己面對投資獲利或虧損時的心態,看看是不是這樣。

在投資這條路上,很多人沒有輸給別人,而是輸給了自己。歸根結底,你賺不了錢的原因是你不是理性人。

在投資中你不僅要學會正確的理財理念和方法,還要不斷與自己感性的心理做斗爭,這需要長久的修煉。

其實,在柏融小柏看來也沒那麼復雜。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市場好的時候買入,直至整個市場趨勢結束;市場壞的時候,等待合適的機會,在別的市場尋找機會。

還有再說一句吧,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市場不好可能美國市場好,股市不好,那麼還有其他投資理財方法吶?機會總是有的,看你能不能發現。

⑷ 為什麼學那麼多知識,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正如韓寒的電影《後會無期》宣傳語: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你是否也曾困惑?




讀那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上那麼多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學了那麼多知識,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到底是為什麼呢?且看下文......


和「道理」後會無期,與「知識」親密接觸,過好這一生。





真相三:不要讓你學到的知識埋葬在春天裡。


學知識為了什麼?


不是為了自我標榜滿腹經綸,卻無人賞識。


而是為了給自己帶來價值,或解決現實問題,或帶來經濟收益,或建立個人品牌,提升自己競爭力。


不以帶來價值的學習知識,都是耍流氓。


不要讓你學到的知識埋葬在春天裡,還沒發芽,就已被埋葬。


拿出來用,把知識變成才能,變成智慧。


把知識分享出去,使用起來,創新知識。

熱點內容
微信換完備注為什麼不變開頭 發布:2024-11-19 16:37:11 瀏覽:139
電腦為什麼放不了歌和沒聲音 發布:2024-11-19 16:29:30 瀏覽:681
為什麼微信語音能錄音 發布:2024-11-19 16:17:47 瀏覽:312
為什麼突然有線耳機連不上手機 發布:2024-11-19 16:17:04 瀏覽:715
曬太陽後的被子晚上為什麼會變暖 發布:2024-11-19 16:14:33 瀏覽:717
為什麼有段時間脾氣特別差 發布:2024-11-19 15:59:13 瀏覽:631
為什麼電腦自動刪除英雄聯盟 發布:2024-11-19 15:59:03 瀏覽:868
一個女生為什麼要學復合 發布:2024-11-19 15:45:28 瀏覽:143
為什麼考試前總覺得復習時間不夠 發布:2024-11-19 15:39:26 瀏覽:772
火癤子膿沒了光流血為什麼不好 發布:2024-11-19 15:30:20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