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胃炎噯氣為什麼不好

胃炎噯氣為什麼不好

發布時間: 2023-06-05 20:27:18

『壹』 慢性胃炎總噯氣是怎麼回事

噯氣伴腸胃不好的情況其實是膽囊炎引起的。排入腸道膽汁少會導致脂肪代謝分解慢,下面腸道的食物下不去,上面胃裡的食物就下不來,只要胃裡有食物,就會不停的分泌胃酸

『貳』 為什麼噯氣一直不好,這么難治嗎

噯氣的原因有很多,要確診是哪種疾病,對症下葯才能快速痊癒。像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都會引起噯氣。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見上腹部和胸骨後脹悶、疼痛、噯氣、腹脹、腸鳴,進食後往往可使脹悶或疼痛加重,厭食、惡心、排便不暢、焦慮、抑鬱等。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症狀為主:反酸、反胃、反食、噯氣等,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狀:燒心、胸痛、吞咽困難等,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狀:咳嗽、哮喘、咽喉炎。

出現噯氣的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莫沙比利等促進胃動力類的葯物。

『叄』 經常噯氣、打嗝、胃部不適,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噯氣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濁氣上逆,經食道由口排出的一種病證。《內經》無噯氣之名,稱其為「噫」,《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氣為病,心為噫」。《說文解字》釋噫為「飽食息也」,即飽食之氣。噯氣之病名首見於《丹溪心法》,並提出本證乃「胃中有火有痰所致」。噯氣一證有輕重之別,可單獨出現,亦可與痞滿、胃痛等症並見。若一時氣逆而作,無明顯兼證,病證輕微者,可不葯而愈;若持續或反復發作,兼證明顯者,則應用葯治療。噯氣為慢性胃炎的主症之一,其病位在胃,與肝、脾、心、肺諸臟有關。外感六淫、飲食不節、痰火內擾、七情內傷等因素均可導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噯氣乃作。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其療法有:和降胃氣、調達肝氣、宣發肺氣、清心降火,結合分時選葯,現報告如下,供同道參考。
1.和降胃氣慎用開破

噯氣一證,總由胃氣上逆而成,故和降胃氣為其基本治法。胃為水谷之海,噯氣之發生與飲食關系最為密切,多於進食後加重。胃為陽腑,與脾互為表裡,主受納和腐熟水谷,以通為用,以通為補,通降為其生理特點,降則和,不降則滯,滯則噯氣作。《景岳全書》指出:「噯氣多由滯逆,滯逆多由氣不行」。《古今醫統·脾胃不和有痰有火》曰:「噯氣多是胃氣不和,窒塞不通」。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為噯氣的主病機。慢性胃炎患者出現噯氣時,多伴胃脘脹滿或疼痛、早飽、納獃等,舌質淡紅或暗紅,舌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或滑。治療應以和胃降逆為主。臨證之時常用清半夏、瓜蔞、厚朴、枳實、橘皮、蒲公英、砂仁等和胃降逆、通腑化濁而不傷正之品;同時可加雞內金、茯苓、炒谷麥芽、炒山葯等顧護胃氣之屬。清半夏辛、溫,主「心下急痛,堅痞,時氣嘔逆」(《名醫別錄》),且能「大和胃氣……進飲食」(《醫學啟源》)。蒲公英入肝、胃經,味苦泄降,甘寒解毒,有「解食毒,散滯氣」之功(《本草衍義補遺》)。砂仁辛、溫,歸脾、胃經,「治宿食不消……下氣」(《開寶本草》)。此時應慎用三棱、莪術等開破之劑,以防耗傷氣血;且對於龍骨、磁石、代赭石等金石重劑,不宜妄用,恐重鎮之品損傷胃氣。

2.調達肝氣忌用辛燥

噯氣雖病位在胃,但與肝亦密切相關,「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肝主疏泄,助中焦運化,即「土得木而達」(《素問·寶命全形論》);若肝失疏泄,橫逆犯胃,則易致胃氣上逆而發噯氣;故疏肝理氣為其常用治法。臨床多見,噯氣、咽堵、胃脘不適、胸脅脹滿、每因情緒變化而誘發或加重,大便不爽,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或弦滑。此證與《傷寒論》中四逆散證病機同理,治以疏肝和胃、調達氣機為主,即「治厥陰以舒其用,和陽明以利其腑」(《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卷三·木乘土》)。葯選白梅花、八月札、香附、柴胡、青皮、荔枝核等。陽明胃腑易從熱化,熱則傷陰,故常配以敗醬草、茵陳、沙參、麥冬、白芍等清熱養陰之品。其中白梅花酸、澀,質輕氣香而性平,入肝、肺二經,功在「疏肝和胃,止脘痛……進飲食」(《飲片新參》)。八月札微苦,性平,歸肝、胃經,有「宣通,去煩熱,食之令人心寬,下氣」之功(《本草拾遺》)。香附辛、平,入肝、脾、三焦經,能「利三焦,解六郁」,「乃氣病之總司」(《本草綱目》)。此時若因胃脘發涼或怕冷而臆斷為「寒」,徑投乾薑、附子、肉桂等辛燥之品,則易耗氣傷陰。

3.輕開上竅宣發肺氣

肺為嬌臟,易受邪侵,慢性胃炎患者常因感受外邪而致肺氣郁閉,使胃氣上逆,噯氣發作或加重。《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肺者,氣之本」,肺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肅降。肺失宣降可影響中焦氣機升降,為胃失和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肺氣得宣亦是胃氣得以和降的保證。《傷寒論·平脈法第二》雲:「三焦不歸其部,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若肺氣失宣,濁氣內留,胃氣上逆,則發噯氣。臨床可伴胸膈滿悶、後背不適、咽喉不利、容易外感、自汗等症,舌淡紅、尖紅,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或浮滑。治療宜宣肺和胃,遵葉天士《溫熱論》之旨:「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於肺」。肺居上焦,用葯宜輕,即「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可選桑葉、蘇葉、藿香、薄荷、荊芥、蘆根等輕靈之品,以輕劑宣發郁閉之肺氣;臨證常配炒杏仁、枳殼、木香、百合、烏葯等以理氣和胃降逆。桑葉甘寒、質輕,橫紋最多,走肺絡而宣肺氣,有「清肺瀉胃,涼血燥濕,去風明目」之功(《本草求真》)。荊芥辛溫、氣香,歸肺、肝經,輕揚透散,能「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本草綱目》)。「杏仁疏利開通,破壅降逆」(《長沙葯解》),本品苦、溫,主入肺經,其味能降,兼疏利開通之性,降肺氣中兼有宣肺之功。

4.火土之郁清心降火

常法不治慮其變,《內經》雲:「五氣為病,心為噫」,臨床上有些慢性胃炎患者發生噯氣是由於「火土之郁」所致。心為火臟,乃君主之官,胃屬中土,為五藏之本,心與胃經絡相通,胃的病變可以影響到心,而心的病變也可以影響到胃。「心下為陽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火降血行,氣上水布,則此地廓然。設若火不降,則血不下,而滯於此矣。設若氣不布,則水不散,而結於此矣」(《血證論》)。故心火不降、心氣不行,而滯結於陽明中土,導致氣機升降失常,則發噯氣。正如張琦所言:「噫為脾病而出於心,子傳母也,火土之郁,氣不得伸,則噫出之」。此種患者臨床多表現為:脘腹疼痛、心胸滿悶、心悸、失眠、多夢、口咽乾燥,舌尖紅、舌質暗、舌苔薄黃,脈細或弦細。臨床上葯用石菖蒲、鬱金、連翹、黃連、梔子等物,並配以合歡皮、合歡花、酸棗仁、夜交藤、玫瑰花等養心安神之品。尤其是石菖蒲,辛苦而溫,入心、胃經,「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本經》),不但能芳香化濁,開竅通閉,且能和中開胃。黃連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瀉心火,「消心下痞滿之狀」(《葯性賦》)。連翹味苦、微寒,歸心、肺、小腸經,其用有三:「泄心經客熱,一也;去上焦諸熱,二也;為瘡家聖葯,三也」(《珍珠囊》)。

熱點內容
有的人脾氣不好為什麼 發布:2024-11-20 04:13:02 瀏覽:520
手機鋰電池為什麼能大電壓充電 發布:2024-11-20 04:05:54 瀏覽:275
男生為什麼肚子大 發布:2024-11-20 04:05:03 瀏覽:865
男人單身為什麼找不到老婆 發布:2024-11-20 04:04:29 瀏覽:861
蘋果充電為什麼會慢一秒 發布:2024-11-20 03:59:29 瀏覽:64
為什麼有孩子後夫妻感情會變淡 發布:2024-11-20 03:55:13 瀏覽:24
為什麼文件夾底下的字是藍色的 發布:2024-11-20 03:53:46 瀏覽:420
超市白酒搞活動為什麼很便宜 發布:2024-11-20 03:53:14 瀏覽:944
拼多多上面的葯為什麼比葯店便宜 發布:2024-11-20 03:46:06 瀏覽:699
iphonexr退出微信為什麼不能視頻 發布:2024-11-20 03:44:27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