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三伏都不一樣
㈠ 三伏天為什麼每年的時間長度不一樣
我國古代有將「伏」表示天氣熱的意思。每年北半球「伏」天的開始多是在小暑後大暑前。天文歷法規定,「伏」天為「三伏」,分別叫「頭伏」、「中伏」、「末伏」(又叫一伏、二伏、三伏),總計30或40天。
總的來說,「伏」的開始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決定的。按中國古代的干支紀年法規定,「頭伏」始日必須是在「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一庚為10天),即常言「夏至三庚便是伏」。第三個帶「庚」的日即為「頭伏」開始之日,如1997年7月17日,經天干、地支配合排至該日時,為「庚申」日,恰好是第三個庚日開始,亦即「頭伏」開始之日。在此必須強調指出的是:這種天干、地支的配合紀日是早在千百年前就開始了,且以此循環,當排至1997年陽歷7月17日時恰為「庚申」日,並非當年臨時現配合。通常每年「夏至」往往在6月21-22日,個別年份在6月23日。
以此推之,歷年的「頭伏」(又稱初伏)開始在7月中旬。干支紀年法規定「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為「中伏」開始之日。而「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開始之日,即末伏是以「立秋」這個節氣為起算點的,因此中伏到末伏就不一定是10天。干支紀年法同時還規定,「頭伏」和「末伏」各10天固定不變。如有變動,就只有在「中伏」的天數上發生變動。「中伏」不是10天就是20天,絕對不允許出現中伏11天或12天或13天等等這樣「帶零頭」的天數。因此,每年中伏天的天數不是30天就是40天。
今年是7月15日入伏,伏期40天。去年是7月20日入伏,伏期僅有30天。
【為什麼伏天的長短會不一樣呢?】
「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農諺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秋後有一伏」的說法。按照干支紀日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10天就有一個庚日。今年6月21日是夏至,也是農歷的「丙子日」,如此推算,7月15日正好是第三個庚日,所以今年7月15日入伏。但每年的入伏日期卻又不相同。今年7月15日是入伏日,明年的同一天無論是公歷還是農歷都不可能是庚日。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入伏日,第四個庚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末伏。因此,伏期的長短主要決定於中伏。夏至到立秋一般是47天,在一般情況下,7月19日以後入伏,中伏就是10天,7月18日以前入伏,中伏就是20天。今年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是7月25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4日,開始末伏,所以中伏有20天。
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6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今年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出現在7月15日,7月15日就開始入伏。7月25日為中伏的第一天,今年夏至到立後有5個庚日,因此,中伏是20天。
㈡ 三伏天是不是每年都同一天
年年歲歲同開花,歲歲年年花不同。 每年都有三伏天,但三伏天不是同一日期世運孫產生的,根據2樓復制的立秋後第悄族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按我國陰歷(農歷)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為依據在電腦上查當年三伏天在幾月幾號開搜鏈始。
㈢ 三伏是從那天開始每年都一樣嗎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乾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乾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游基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正磨含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乾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乾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舉笑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如果是2007年,7月15日是第三個庚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初伏);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5日,就進入了第二伏(中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但是還沒過立秋,再過十天(這年的中伏就有20天了),又是一個庚日,且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4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㈣ 每年的頭伏,二伏和三伏是怎麼定的
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二伏(有的年10天,有的年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起為末伏,也稱三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
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復一次。
按照規定,一伏為10天,頭伏、二伏、三伏,有些年份的中伏為20天,所以每年的「三伏」或為30天,或為40天。
每年的頭伏,二伏和三伏是通過我國農歷的立法以夏至這天為標記,從夏至之後數天干是庚打頭的日子,每十天就會遇到一個庚日,當數到了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這就是初伏,數到第四個庚日,這就是中伏,然後找立秋這天返仔,立秋以後頭一個庚日就是三伏的開頭,所以,整個三伏天不一定是三十天,也有可能是四十天。
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即三伏的第一天。
在夏至這天,太梁世模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正午時分呈絕對(接近)直射狀,在北回歸線橡緩附近的地區會出現「立竿無影」奇景。「立竿無影」現象只有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地區才有,一年中都有兩次太陽垂直射向地面的時刻。目前中國大陸設有5處北回歸線標志,分別位於廣東的汕頭、從化、封開,廣西的桂平和雲南的墨江。
位於廣東省北回歸線以南的湛江、茂名、陽江、雲浮、肇慶、江門、佛山、中山、珠海、深圳、東莞、惠州和汕尾等城市,一年中都可看到兩次立竿無影。生活在北回歸線上及其以南附近區域的人們,可於夏至日前後幾天的中午在太陽下立根竿子,觀察一下「立竿見影」如何變成「立竿無影」。
㈤ 伏期是怎麼規定的為什麼每年的伏期不一樣
三伏天怎麼計算呢?三伏天的計算稍微復雜點,但是,只要掌握了中國傳統歷法的規則,還是很容易計算的。
由於在中國傳統歷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乾的「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與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的配製組合確定的,所以,天干與地支的組合,每六十日為一個循環。這樣,中國傳統歷法中,每天都有個天乾地支日,比如甲子、丁已……日子等。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乾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乾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環�目�跡皇�熘�螅�質歉齦�眨�簿褪?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
中國民間老百姓根據地球積蓄熱量的情況,總結出了二十四個秋老虎的說法,這意思是說,每年的立秋之後的二十四天,同樣是很熱的。但是,中國民間老百姓也 同時總結出了「立秋早晚涼;蚊從立秋死」的諺語。這意思是說,立秋之後雖然天氣還很熱,但是,一早一晚卻是涼快了,而且,討厭的蚊子也開始從立秋就越來越少了。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天乾地支配製組合日子的六十循環情況,所以,有的時候,初伏結束之後,不見得馬上就會出現庚日,於是,有的時候,中伏期間,可能會超過十天。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每年出現在陽歷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國陰歷(農歷)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據《通書》、《陰陽歷書》和《萬年歷》查考可知:今年是陽歷公元2005年,陰歷乙酉(雞)年。「三伏」是:7月15日,陰歷初十庚子日為初伏(又叫頭伏);7月25日陰歷二十庚戌日為中伏(二伏);8月14日,陰歷七月初十日庚午日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從陰歷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後一天(陰歷七露��眨┏齜�梗�昂笳�盟氖�臁?
「三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確定的。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指干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俗話說「熱在三伏」,按照我國傳統歷法,今天開始進入夏季常年相對最熱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說來,「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氣溫最高。當然,古人的這種推算方法並不十分科學,並不一定與當年的氣象實際緊密結合,各地全年中的極端最高氣溫也不一定出現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麼說,「三伏天」確實是盛夏酷暑的時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
㈥ 三伏天時間長短不同的根本原因(地理方面)
「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農諺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秋後有一伏」的說法。按照干支紀日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10天就有一個庚日。今年6月21日是夏至,也是農歷的「丙子日」,如此推算,7月15日正好是第三個庚日,所以今年7月15日入伏。但每年的入伏日期卻又不相同。今年7月15日是入伏日,明年的同一天無論是公歷還是農歷都不可能是庚日。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入伏日,第四個庚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末伏。因此,伏期的長短主要決定於中伏。夏至到立秋一般是47天,在一般情況下,7月19日以後入伏,中伏就是10天,7月18日以前入伏,中伏就是20天。今年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是7月25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4日,開始末伏,所以中伏有20天。
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6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