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辦病退不好
Ⅰ 病退的十大壞處
辦理病退非常劃算。為什麼呢?這是國家對弱勢群體的一種照顧政策。
退休年齡政策
按照我們現在養老金的有關規定,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告悔姿。法定退休年齡實際上並不是大家簡單的,50歲和60歲退休。
正常來說,女工人50周歲,女幹部、管理技術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是55周歲,男工人幹部是60周歲。
但是,還有兩種特殊情況的法定退休年齡:
(1)從事井下、高空、高低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特殊工種,男同志滿55歲、女同志滿45歲可以退休。
(2)經設區的市的勞動能力鑒定部門,鑒定失去勞動能力的,女同志45歲,男同志50歲就可以退休。
如果在男同志50歲以前、女同志45歲以前,因病非因工失去勞動能力,現在只要繳費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職或者襪絕病殘津貼待遇。
退職待遇基本上和退休待遇一樣計算方式,只不過名稱不同而已,不過辦理退職以後就不能辦理退休手續。
《社會保險法》規定的是要建立病殘津貼制度,目前寧夏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制度,全國並沒有普遍實行過渡。領取病殘津貼期間,可以繼續繳納養老保險,也可以停繳。到達法定退休年齡時辦理退休手續。
因此,只要失去勞動能力,不論什麼年齡,只要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待遇保障。
工傷的特殊情況
如果是因為工傷失去勞動能力,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會有國家工傷保險基金供養。尤其是一些好人好事行為,如果是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屬於視同工傷。工傷後,經鑒定傷殘等級是1~4級,就直接退出工作崗位,國家每月發放傷殘津貼待遇。到達退休年齡,可以辦理退休手續,如果退休金比傷殘津貼待遇低,會有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領取傷殘津貼,不需要年齡限制。
辦理病退劃算嗎?
實際上,我們只要失去勞動能前扮力基本上就註定了沒有工資收入來源了。班裡並退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辦理因病退休時,養老金計算跟正常退休是一樣的。主要有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自己的基本養老金待遇。
退休以後國家會年年調整退休養老金,病退以後養老金會越來越高。不過在調整養老金的時候,目前採用的主要是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的三種方式。對於退職人員,目前河北省等少數地區採取的是退職人員定額增加養老金較少的模式,多數省市增加的養老金幾乎都是一致的。病退人員由於繳費年限少、養老金水平低,因此在掛鉤調整的時候,按繳費年限掛鉤和按養老金水平掛鉤,增加的養老金會低一些。其他待遇都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