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枕後位為什麼不好生產
A. 持續性枕後位難產的發病機制
在無頭盆不稱及產力正常的情況下,多數枕後位及枕橫位可轉成枕前位自然分娩,若不能轉成枕前位其分娩機制有以下幾種情況:1.枕後位分枕左後位和枕右後位。胎頭枕部到達中骨盆後向後旋轉45°,使矢狀縫與骨盆前後徑一致,枕骨位於骶骨前呈正枕後位。其分娩方式有以下2種情況:(1)胎頭俯屈較好:胎頭繼續下降前囟先露...抵達恥骨聯合下時以前囟為支點胎頭繼續俯屈使頂部及枕部自會陰前緣娩出,繼而胎頭仰伸,額、鼻、口、頦相繼由恥骨聯合下娩出(圖1)。此種方式為枕後位經陰道助產分娩最常見的方式,多見於產力強、胎兒小、骨盆大的產婦。2.分娩機轉與分娩方式胎頭取枕後位入盆,不能定為異常機轉,因為其中多數胎頭可向前轉135°至枕前位按枕前位機轉完成分娩部分枕後位不能進行向前旋轉135°者,可發生以下3種情況: ①胎頭在骨盆各個平面持續於枕右後位或枕左後位,如果胎頭未銜接或停留於+2或+2以上人工旋轉失敗則陰道分娩可能性小,多需剖宮產結束分娩。 ②胎頭向後轉45°,使矢狀縫與骨盆前後徑一致,以低直後位下降到盆底,枕骨在骶骨前前囟在恥骨弓下,胎頭俯屈良好,以前囟為支點,使頂部枕部自會陰前緣娩出鶒繼而胎頭仰伸,可以經陰道自然分娩;如果胎頭俯屈不良,胎兒的額部先露出於恥骨聯合下方,逐漸娩出鼻根部鶒,以鼻根部為支點胎頭俯屈娩出前囟,頭頂及枕部,胎頭再仰伸繼續娩出鼻、口頦,最後胎頭全部娩出(圖3),此種多見於產力強,胎兒小,骨盆大的產婦,可以經陰道自然分娩;如果胎頭俯屈不良,胎兒的額部先露於恥骨聯合下方,逐漸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為支點,胎頭俯屈,娩出前囟,頭頂及枕部,胎頭再仰伸繼續娩出鼻、口、頦,最後胎頭 全部娩出(圖4)。這種分娩方式較前者困難,須用產鉗助產,但忌用胎頭吸引器助產 ③胎頭向前旋轉45º到盆底形成胎頭低橫位以持續性枕橫位分娩。由於各學者對枕後位所持積極及保守態度不同以及不同種族、地區的婦女骨盆形態大小有差別,因此,枕後位的分娩機轉及分娩方式也不盡相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超聲顯像檢測胎頭方位侯景蓉通過對64例枕後位分娩機轉的觀察,發現其中34例(53.13%)轉成枕前位經陰道分娩,其分娩進展與分娩方式與枕前位類似,唯產程長於枕前位。胎頭向前旋轉多發生在胎頭達+1,+2,+3或撥露時。19例經過充分試產仍持續於枕後位占(29.69%),產程各期明顯長於內旋轉成功者,陰道助產率及剖宮產率也明顯增高。胎頭轉為直後位者7例佔10.94%;轉為枕橫位者4例佔6.25%有人研究枕左後、枕右後鶒的分娩進展,發現枕左後較枕右後轉至前位分娩者產程短。分析發現二者在骨盆胎兒、產力方面均無明顯差別,這提示可能有其他影響分娩進展的因素存在。Calkins曾提出乙狀結腸位於母體骨盆腔左後1/4區域,膀胱位於右前1/4區域,這兩個器官的定期擴張能將胎頭推入兩個剩餘1/4區域,即左前或右後。由此推測,枕右後的胎兒在向前旋轉過程中除受分娩三大因素的影響外,還受膀胱在右前1/4區域定期擴張的影響使胎頭轉至前位所需時間延長;而枕左後的胎兒在向前旋轉過程中受乙狀結腸在左後1/4區域定期擴張的影響,促使胎頭向前旋轉因此,枕左後位轉至前位分娩者的產程較枕右後位轉至前位分娩者短。但在枕後位向前旋轉失敗,持續於枕後位時枕左後比枕右後難產傾向大,產程也長。8例持續於枕左後者有7例剖宮產分娩其中4例胎頭始終未銜接11例持續於枕右者6例剖宮產分娩,其中1例胎頭始終未銜接。Kurcipal報道初產婦持續性枕左後產程(14.92h)較持續性枕右後(12.62h)長;且產程異常和手術分娩率高認為持續性枕左後比持續性枕右後更為異常。進一步分析它們與分娩三大因素的關系,發現持續於枕左後的其中骨盆狹窄及胎兒偏大(≥3500g)所佔比例有高於持續性枕右者趨勢,提示持續於枕左後可能與骨盆狹窄,相對性頭盆不稱的關系更為密切鶒這可能是因部分持續於枕右後位是受膀胱因素影響所致顯然本身無骨盆狹窄或胎兒偏大因素存在。至於是否還有其他影響枕左後、枕右後位進展的因素存在有待進一步研究。
B. 持續性枕後位會難產嗎
建議:持續性枕後位是常見的頭位難產之一。常見原因為骨盆異常、胎兒大、胎頭俯屈不良和宮縮乏力。剖宮產和手術產較高,如未被及時發現可因宮縮乏力而造成滯產、產後出血、生殖道損傷、產褥感染、胎兒窘迫、顱內出血、圍生兒死亡等母嬰並發症。陰道檢查可以確診。除存在明顯的頭盆不稱外,均可試產。產程中保持良好的產力,密切觀察宮口擴張和胎頭下降情況。採用手法旋轉胎頭至枕前位可使胎頭以最小經線通過骨盆,胎兒順利娩出
C. 持續性枕後位難產是怎麼引起的
(一)發病原因 發生持續性枕後位的原因,雖然還不十分清楚,但就產道、胎兒、產力三大因素的相互關系看,持續性枕後位的形成,絕非單純某一個因素而決定的,常常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結果。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下列幾個方面: 1.骨盆形態及大小異常是發生枕後位的重要原因特別是男型及猿型骨盆,骨盆入口面前半部窄,後半部寬,胎頭較寬的枕部,容易取枕後位入盆;中骨盆又狹窄,使以枕後位入盆的胎頭難以進行內旋轉。重慶醫科大學所屬第二醫院以超聲顯像判定胎方位,對枕後位的觀察後發現:具男型骨盆特徵的佔26.24%,而枕前位無1例具男性骨盆特徵;枕後位組有不同程度骨盆狹窄的佔35.29%,枕前位僅1例骨盆狹窄6.3%。 2.頭盆大小不稱妨礙胎頭內旋轉根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58例持續性枕後位與250例枕前位分娩的比較,按頭盆評分,持續性枕後位評分在7分及7分以下者(頭盆不稱)佔39.14%,枕前位僅18%。持續性枕後位組頭盆不稱的發生率,顯著高於枕前位組。 3.胎頭俯屈不良使胎頭通過產道徑線增大往往造成胎頭通過骨盆的徑線與骨盆大小不稱,使胎頭的內旋轉及下降均發生困難,以致胎頭持續於枕後位。枕前位分娩時,胎頭俯屈良好,以枕下前囟徑(9.5cm)通過產道;枕後位胎頭俯屈不良,甚至不俯屈,可能以枕額徑(1l.3cm)通過產道,胎頭徑線增加1.8cm。若胎頭以枕直後位到達骨盆底,胎頭不但不俯屈,還略帶仰伸,Greenhill稱之為鵝頸(gooseneck),意思是形容骶直後位時胎頭仰伸,前囟先露,此種情況胎頭徑線的增加>1.8cm。因此,胎頭通過產道所受到的阻力,就比枕前位所受到的阻力大得多,這樣,既不利於胎頭銜接與旋轉,也不利於胎頭下降。 4.持續性枕後位與宮縮乏力形成因果關系胎頭內旋轉及下降均需子宮收縮力來完成,如果產力不足,則難以促使胎頭旋轉,但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臨床資料看,258例持續性枕後位中,只有12.97%的病例表現原發性宮縮乏力,因產程受阻以後發生繼發性宮縮乏力的佔31.8%。產力異常並不是導致持續性枕後位的重要原因,但是,一旦出現產力異常,即更難克服枕後位,因此,宮縮乏力往往是胎位異常的後果。 (二)發病機制 在無頭盆不稱及產力正常的情況下,多數枕後位及枕橫位可轉成枕前位自然分娩,若不能轉成枕前位,其分娩機制有以下幾種情況: 1.枕後位分枕左後位和枕右後位。胎頭枕部到達中骨盆後向後旋轉45°,使矢狀縫與骨盆前後徑一致,枕骨位於骶骨前,呈正枕後位。其分娩方式有以下2種情況: (1)胎頭俯屈較好:胎頭繼續下降,前囟先露抵達恥骨聯合下時,以前囟為支點,胎頭繼續俯屈使頂部及枕部自會陰前緣娩出,繼而胎頭仰伸,額、鼻、口、頦相繼由恥骨聯合下娩出(圖1)。此種方式為枕後位經陰道助產分娩最常見的方式,多見於產力強、胎兒小、骨盆大的產婦。 (2)胎頭俯屈不良:胎兒額部先露於恥骨聯合下方,逐漸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為支點,胎頭俯屈,從會陰前緣相繼娩出前囟、頂部及枕部,繼而胎頭仰伸,從恥骨聯合下娩出鼻、口、頦部,至此胎頭全部娩出(圖2)。因胎頭以較大的枕額周徑旋轉,胎兒娩出較前一種困難,多需手術助產。 2.分娩機轉與分娩方式胎頭取枕後位入盆,不能定為異常機轉,因為其中多數胎頭可向前轉135°至枕前位,按枕前位機轉完成分娩。部分枕後位不能進行向前旋轉135°者,可發生以下3種情況: ①胎頭在骨盆各個平面持續於枕右後位或枕左後位,如果胎頭未銜接,或停留於+2或+2以上,人工旋轉失敗則陰道分娩可能性小,多需剖宮產結束分娩。 ②胎頭向後轉45°,使矢狀縫與骨盆前後徑一致,以低直後位下降到盆底,枕骨在骶骨前,前囟在恥骨弓下,胎頭俯屈良好,以前囟為支點,使頂部、枕部自會陰前緣娩出,繼而胎頭仰伸,可以經陰道自然分娩;如果胎頭俯屈不良,胎兒的額部先露出於恥骨聯合下方,逐漸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為支點,胎頭俯屈,娩出前囟,頭頂及枕部,胎頭再仰伸,繼續娩出鼻、口、頦,最後胎頭全部娩出(圖3),此種多見於產力強,胎兒小,骨盆大的產婦,可以經陰道自然分娩;如果胎頭俯屈不良,胎兒的額部先露於恥骨聯合下方,逐漸娩出鼻根部,以鼻根部為支點,胎頭俯屈,娩出前囟,頭頂及枕部,胎頭再仰伸,繼續娩出鼻、口、頦,最後胎頭全部娩出(圖4)。這種分娩方式較前者困難,須用產鉗助產,但忌用胎頭吸引器助產。 ③胎頭向前旋轉45
D. 遇到持續性枕後位的情況,該如何解決才能順產
孕婦在懷孕到孕晚期的時候,那麼婦人和胎兒的頭部就會慢慢的轉移到骨盆里,很多胎兒在枕後位相接之後,會出現持續性枕後位的情況,那麼怎麼解決才能順產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總而言之,如果出現持續性的枕後位並不建議順產,因為順產的分娩方式比較冒險,最好是聽一聽醫生的建議,再結合產婦的自身條件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樣才可以保證孕婦的安全,另外還可以保證生下健康的寶寶。
E. 如果在懷孕的後期出現胎兒枕後位,順產有哪些風險
順產的過程中,宮縮好還是有較大的成功幾率可以調整回正常的位置,這都是完全有可能的,並不是枕後位就一定需要剖腹產。當然枕後位順產也是存在一定的風險,順產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宮縮無力導致產程加長,容易導致胎頭在軟產道中壓迫過久,可能引起顱內出血嚴重致死的情況。產婦產後大出血、產褥感染的可能性也會增加。所以說枕後位並不是不可以順產,但順產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至於這個風險程度還是需要你的產科醫生根據你自身的情況幫你評估。
這種情況不太建議順產,我媽媽群里有兩個都是枕後位,一個順轉剖,一個最後醫生徒手進去調整位置。不過還是你的產檢醫生最權威,建議你聽醫生的,最後祝生產順利。當孕媽媽們生寶寶的時間過長,就有可能使新生兒頭皮出現水腫、血腫以及顱內出血,會大大增加新生嬰兒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