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阿爾法標志不一樣
1. 阿爾法車標志是什麼樣
這一品牌的車標左邊有一個紅色的十字,右邊有一條綠色的蛇。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來源於義大利的汽車製造廠商,這一品牌旗下進到國內銷售的車款有朱麗葉和stelvio。
stelvio是一輛中型suv,這一款車的軸距為2818毫米(mm),長寬高分別是4686毫米(mm),唯掘1903毫米(mm),1693毫米(mm)。stelvio使用的是一輛2.0升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指棗核的最大功率是206kw,最大功率轉速為5250轉每分鍾,最大扭矩為400牛米,最大扭矩轉速為2250轉每分鍾。
Alfa Romeo中的「Alfa」是代表「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汽車公司的縮寫。Alfa的Logo最早是圖中所示的只有Alfa的符號。Logo裡面毒蛇的形象來自於當時公司技術部的一個年輕設計人員,他在卡斯特羅廣場等電車的時候發現了Filarete塔上有條蛇。
Logo上面就是Alfa的名稱,下面的Milano是義大利語中的Millan(米蘭城),分隔開Alfa和Milano的是兩個義大利Savoia王朝的代表結。Alfa(阿爾法)這間公司創建於1910年,但是岩臘它的前身卻是由Alessandro Darracq於1907年在米蘭創建的另一個小公司。
2. 阿爾法羅密歐車標含義是什麼
熊回答了關於阿爾法羅密歐標志的含義,它意味著什麼。它還在互聯網上收集有關阿爾法羅密歐標志含義的信息。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1.阿爾法羅密歐首先在米蘭成立。左邊的紅十字取自米蘭的會徽,右邊的噴火蛇是當地著名的維康特家族的會徽。如果你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家族,你可以想像一下蒂基家族和佛羅倫薩的關系。整個編年史底部的碼譽運MILANO是Milan的義大利語拼寫。使用這個標志,當然是希望阿爾法羅密歐這個品牌能夠發展起來,如人們所願。這個品牌真的延續了遲梁很多年,經受住了大戰的洗禮。
2.敢說自己是百年品牌車廠,意思是不大打出手跟別人打招呼。相比其他品牌,阿爾法羅密歐當時就改變了主意,做起了軍火生意。他不僅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還從中發了大財,然後迅速恢復賽車製造,打下虛嘩了堅實的基礎。
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幫到你,文章到此結束。
3. 阿爾法車標志是什麼樣
車標左邊有一個紅色的十字,右邊有一條綠色的蛇。1、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來源於義大利的車輛製造廠商;2、這一品牌旗下進到國內銷售的車款有朱麗葉和stelvio。 該車軸距為2818mm (mm),尺寸分別為4686mm (mm)、1903
阿爾法車標志是什麼樣 車標左邊有一個紅色的十字,右邊有一條綠色的蛇。1、阿爾法羅密歐是一個來源於義大利的車輛製造廠商;2、這一品牌旗下進到國內銷售的車款有朱麗葉和stelvio。
該車軸距為2818mm (mm),尺寸分別為4686mm (mm)、1903mm (mm)和1693mm (mm)。斯泰爾維奧使用2.0升渦輪增壓四缸發動機冊差。這台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206千瓦,5250轉/分,400牛米和2250轉/分。這款發動機採用直噴技術,發動機缸體採用鋁合金缸蓋。鋁合金氣缸蓋的應用可以減輕發動機的總重量,從而提高車輛的機動性和燃油合理化。與這台發動機匹配的是兄祥8at變速箱。8at變速器的應用可以提高車輛的換擋平順性和燃油合理化。
阿爾法和埃爾法羨姿搏的區別 阿爾法和埃爾法沒有區別,兩者是1款車型。1、埃爾法是豐田汽車旗下的1款大型的MPV;2、埃爾法在售車輛一共有四款,全都是進口汽車,2款油電混動,2款燃油車。
豐田還有一款名為Wilfa的車,於2019年4月16日上市,也是一款大型MPV。Wilfa和Erffa是豐田的MPV兄弟,車輛尺寸和動力性能的官方數據都是一樣的,但Wilfa的前格柵是堆疊式的,上下兩層分別連接,運動版還採用了大尺寸車身橫幅式格柵板;埃爾法選擇了浮誇的「大獠牙」格柵板,兩側鍍鉻裝飾條延伸至 車燈 內部。一般來說,Wilfa和Erffa的外觀辨識度還是很高的,只需要利用正面的logo和光柵就可以輕松區分。Wilfa更時尚更運動,而Erffa看起來更時尚更傲慢。
阿爾法車標志是什麼樣 @2019
4. 進口豐田阿爾法怎麼和香港的車標不一樣
香港的應該是VELLFIRE吧,阿爾法姐妹車。這車和進口豐田阿爾法除了銷售公司和外觀不同以外其他地方完全一樣,商標就是一道粗的斜杠,因為這車是日本netz-toyota在銷售,所以用的netz-toyota的商標。
(4)為什麼有些阿爾法標志不一樣擴展閱讀
隨著現在二胎政策的放開,MVP車型越來越受到青睞了。提起MPV車型,我想大家第一時間就能想到GL8以及奧德賽這類車型。
但是這種相對入門級的MPV車型滿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那麼就需要身材更大,配置更高的MPV車型了。日產貴士以及豐田埃爾法就是高端MPV的代表車型,兩輛車的尺寸相差不少,但是售價近乎重疊,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兩款車都擁有什麼亮點吧。
在外觀方面,每個人對這輛車都會有不同的看法。貴士比埃爾法的尺寸要大上一圈,但是貴士看上去還要比阿爾法秀氣一點兒。阿爾法的外觀更像一輛大麵包,稍顯臃腫,貴士的車頭較長保留了傳統MPV在大家心目中的樣子。在外觀這個環節,我個人感覺日產貴士要更好看一些。
在動力方面,兩車都配備了一台3.5L六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可以說動力儲備都非常充足。在扭矩方面,埃爾法要比貴士更大一些,對於自重超過兩噸的車型來說,扭矩還是非常重要的。
在變速箱方面貴士使用了一款CVT變速箱,對燃油經濟性更有幫助,埃爾法使用一台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動力傳輸效果更好。所以在動力方面我認為埃爾法做的更優秀。
貴士作為一輛高端MPV車型,該有的配置都有,例如電動滑門、電動尾門、第二排的空調以及影音娛樂系統,但是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亮點。
埃爾法的配置要比貴士略高一些,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帶電動調節的第二排座椅了,號稱有飛機頭等艙待遇。其他配置也都是這個級別主流配置,但是埃爾法要比貴士多出了一組膝部氣囊、車內氛圍燈以及副駕駛電動調節等等配置,在配置方面埃爾法也要略勝一籌。
對於一款MPV車型,車內空間可以說是最重要的,貴士的車身尺寸要比埃爾法大出了一圈,那麼兩車具體表現如何,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貴士的車門設計的並不是十分合理,上下車並不是很輕松,但是這也第三排乘客需要擔心的,第二排VIP座位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第二排和第三排的空間都非常寬裕,乘坐7正常的成年人毫無壓力可言。
埃爾法的軸距還有車身尺寸都不如貴士大,但是埃爾法宣揚的第二排可以媲美飛機頭等艙這個標准它真的做到了。第二排座椅帶有電動調節、航空頭枕、以及躺椅模式,這樣不管多麼挑剔的乘客對埃爾法的第二排座椅應該都能滿意。
總結
日產貴士和豐田埃爾法這輛車的定位稍有不同,雖然都是高端豪華MPV車型,但貴士更均衡跟偏向於商務。
而埃爾法則更注重配置以及第二排座椅的乘坐感受,更適合喜歡高品質生活的人們。埃爾法除了對比的這款配置外,還有更高級別的配置供土豪們選擇。
5. 汽車標識的阿爾法-羅米歐
Alfa Romeo中的「Alfa」是代表「Anonima Lombarda Fabbrica Automobili」汽車公司的縮寫。阿爾法-羅密歐的車徽標志也是引人注目的,它是散賀延用中世紀時米蘭的領主維斯康泰公爵的家徵,標志左邊的十字部分來源於十字軍從米蘭向外遠征的故事,右邊刻繪了一條正在吞食撒拉遜的蛇,它象徵著領主維斯康泰的祖先擊退使城市人民遭受苦難的「巨蛇」的傳說,這個標志也是義大利米蘭市的市徵。Alfa(阿爾法)這間公司創建於1910年,但是它的前身卻是由Alessandro Darracq於1907年在米蘭創建的另一個小公司。在Cavalier Ugo Stella先生的領導下,阿爾法生產了一系列的具有很高操控性的產品,因而聞名當地,開始成為當時汽車市場上比較出名的品牌。最早的成名之作,當屬Alfa的型號為24HP的裝備直列4缸鑄鐵引擎的車型。
24HP型號的車主要在1910年到1920年間生產,別以為歷史久遠的它很不濟,其實它的排量達到了4084cc,對於一部4缸車來說,這個排量是不可思議的。當然,當時的單個氣缸可能很大,所以才造就了這部4缸引擎車的驚人肺活量。發動機2200轉的時候,能產生42bhp的馬力,最高速度可以達到115km/h。Giuseppe Merosi設沖滲派計了24HP,讓它成為一部既有速度,又耐跑的汽車,更重要的是,它造就了Alfa阿爾法經濟收入的巨大成功。當時的跑車愛好者都追捧這款車,因為它的設計和做工在當時都是一流的水平。
1911年,阿爾法特地設計了型號為15HP Corsa的賽車,馬力輸出可以達到45bhp。24HP的改進型12HP也上市,精簡了設計之後的12HP也是一款相當出色的車型。還有40-60HP和Grand Prix,都是兩款極負盛名的跑車,後者更是參賽車輛中的佼佼者。
從那時開始,阿爾法就把自己的名字和跑車界聯系在了一起,直至今日。盡管今日它的車型外表上並不同於那些超級跑車,但是它的內涵仍舊帶著跑車的血液,經久不衰。1915年時,Alfa阿爾法公司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生產了一陣子的軍備。不過Alfa阿爾法公司和另一個集團合並了,這就是由Nicola Romeo控制的Romeo集團。1919年,戰爭結束了,Alfa Romeo的品牌終於正式誕生並喊兄開始生產新一輪的產品:Torpedo 20-30 HP。同時,它繼續參加跑車比賽。
1924年,Alfa Romeo的P2 車型在第一界世界賽車競標賽上勇奪桂冠,這個傳奇式的勝利被1925年開始使用的新Logo所記載——新Logo四周被刻著皇冠的金屬所擁抱。Logo的直徑也從65毫米增加為75毫米。1930年時,Logo直徑又減少為60毫米,這個方案一直採用到1945年。
實際上,1927年的時候,Alfa Romeo曾面臨關門的厄運,但是它在義大利國內和國際上建立的聲譽最終救了它一命,使它不至於英年早逝。1928年Nicola Romeo離開了Alfa Romeo公司,同時,公司推出了了6缸引擎的車型——新車型更輕,速度更快,更引人注目。人們對於汽車的要求,也從單純的交通工具,開始變成了一種激情和地位的象徵。同時期,流水線的大批量生產模式開始引進,1929年Scuderia Ferrari在義大利的的面世,代表著跑車和競賽車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當時的Alfa Romeo除了P2車型外,還有RL,RM,6C 1500和6C 1750車型。
1932年年底,Alfa Romeo又易主了,這是它被菲亞特收購前最後一次的易主。 一間叫 I.R.I. (Institute for Instrial Reconstruction工業重建研究院)收購了Alfa Romeo並且宣布阿爾法羅密歐退出賽車行業。 公司在Ugo Gobbato的領導下,開始變得現代化了,尤其是它的生產線。除了引進流水線的大批量生產方式以外,公司還開始生產卡車和大客車。30年代中後期,阿爾法羅密歐蓬勃發展著,賽車運動重新回到Alfa的步伐當中。1937年 Gioacchino Colombo 上任,替代了Vittorio Jano。後來賽車運動受到了政治的影響。墨索里尼禁止義大利車手到法國參賽,1939年的Mille Miglia賽事也沒有舉行。政府還要求汽車廠家生產很多的戰備品,例如飛機的引擎。Alfa Romeo也開始在Pomigliano d'Arco建立新的一個工廠。當時阿爾法羅密歐的產品主要有8C 2300,6C 1900,6C 2300,8C2900,Grand-Prix single-seater,和1935 twin-engine。
隨著義大利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爾法羅密歐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困難。原料供應商越來越難找到,工廠車間也分別在40年,43年和44年三次遭受了炸彈的襲擊。最後一次的襲擊導致了Portello工廠的停產。1945年,公司的困境得到緩解,因為他們終於有東西可以生產。但是產品五花八門,包括海軍軍艦的引擎,飛機引擎,甚至各類電飯鍋。所幸的是,汽車的生產也恢復了以前的狀態,當中算6C 2500和不銹鋼的158型號最為出名。158在1950年時變成了159型號,外觀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引擎的改進是相當大的。戰爭的過去,令阿爾法羅密歐可以更好地專注於汽車的生產。一大堆2500的特別版本一時間令Alfa Romeo聲名大噪,賓尼法尼納(Pininfarina)和Touring設計的車身也為阿爾法羅密歐掙來不少分數。在跑車和賽車上的出色表現,令阿爾法羅密歐已經成為汽車界傳奇的代名詞之一。1950年可以算是阿爾法羅密歐重新振作的轉折點。
同時,新的Logo也隨著君主制度的消失和義大利共和國的成立而重新改變,原來的Savoy王朝的標志結不見了,被兩條波浪線取代了。Logo的直徑還變成了54毫米,1950年開始Logo是採用釉質黃銅製作。這個形式的Logo使用了很多年,從1946開始,一直到1972才結束。
5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專注生產量產車。當時公司有兩個目標,第一是建立有效的裝配生產線,第二是用高性能的產品在運動和競賽的勝利當中宣傳好自己的品牌,從而達到更好的盈利。
型號為1900的車的明顯是為了滿足增長迅速的市場而推出的,而159系列的跑車在世界賽場上戰無不勝,他們獲得了1950年和1951年兩年的世界冠軍。1900的其中一個版本因為它提供給義大利警察的總部使用,從而讓它的名字為義大利人所熟知。而 Giulietta 跑車的推出,讓它在汽車界的名聲達到一個歷史的高峰。義大利的汽車也漸漸地把他們獨特的風格和形象帶給了全世界,並且義大利人對於汽車獨具品位的設計也令世界為之傾倒。阿爾法羅密歐可以算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1958年,阿爾法羅密歐和雷諾達成協議共同生產名叫「Dauphine」(王妃)的轎車。
1960年開始,阿爾法羅密歐的logo是採用塑料製作,而不是之前的黃銅了。Logo的設計也現代了很多,Milano的字樣也從Logo中消失。
就是在這個時期,阿爾法羅密歐暫停了它大型轎車的生產,從戰略上更加專注於跑車的生產。它不僅僅擴大了著名Giulietta跑車的產品線,還推出了另外兩個高性能版本的跑車系列,他們就是分別由Bertone設計的流線型SS和Zagato設計的SZ。 1960年,阿爾法羅密歐在Arese建立一個新的工廠,從這個工廠下線的第一步車就是Giulia。這部車面世以來共銷售超過一百萬輛,是阿爾法羅密歐旗下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在這個時期,Carlo Chiti領導著阿爾法羅密歐生產了很多賽車,有的是由量產車改轉而來,有的是全新設計的,經過這段重要的發展時期,阿爾法羅密歐的品牌形象和經濟實力都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眾多產品中, Giulia的GTA (Gran Turismo Alleggerita的英文縮寫) 版本是特地為1965年的世界巡迴賽設計製造的,擁有鋁制車門和其他一些鋁制部件的它,在當時算是很時髦的玩意了。而由義大利汽車設計大師賓尼法尼納親自設計的Spider Duetto,則是一部基於Giulia發展起來的新模型。這部擁有章魚形狀的汽車,也是阿爾法羅密歐的另一部經典之作。在賽場上的成功演出,令Giulia GTA的量產車都成為搶手貨。 1970年開始,公司和麥克拉倫合作推出了8V 3000引擎,專門用於一級方程式的比賽。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一個動盪起伏的年代,對於阿爾法羅密歐來說。管理經營的問題困擾著阿爾法,公司陷入了財政困難中,它的產量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再加上當時的能源危機,更加深了阿爾法的痛楚。而諷刺的是在運動場上,阿爾法的賽車卻仍然出類拔萃。例如再1975年的世界賽事上,它的」33 TT 12「就獲得了冠軍,並且再1977年再度奪冠。1972年,主管Luraghi離開了阿爾法羅密歐,取代他的是Ettore Masaccesi。1978年開始了新的重組計劃,這是繼三十年代Ugo Gobbato重組阿爾法後的第二次公司大型重組計劃,目的很簡單,就是把公司重新帶回新的經濟和市場競爭中,繼續阿爾法羅密歐的輝煌。
Luraghi在位的時代,阿爾法羅密歐的確擴張得驚人,但是也很成功。而到了八十年代後,阿爾法羅密歐已經不再享受到那種成功的擴張了,甚至它和日產的合資公司(A.R.N.A: Alfa Romeo Nissan Automobili)都面臨考驗,合資的結果並非如預料中那麼理想。就在1986年,Finmeccanica把阿爾法賣給了菲亞特集團。菲亞特把阿爾法羅密歐和另一個品牌蘭旗亞合並組成新的」阿爾法-蘭旗亞「公司,並於1987年正式運作。同年,阿爾法羅密歐的總部搬去了工業區Arese。在新的母公司的支持下,阿爾法羅密歐開始了它復甦的計劃,利用自己技術上的自主優勢,重新拾起自己品牌的特色和傳統。八十年代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普及流行令高技術在汽車工業上的運用開始得到重視。尤其像渦輪增壓和航空上的技術都開始出現在汽車上。
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阿爾法羅密歐的名聲逐漸地開始恢復了,公司仿如重生一般,又開始了它征服世界的浪漫之旅。145和146之後誕生的155,以及新一代Spider和GTV的面世,都讓阿爾法羅密歐重回世界汽車精品舞台。而1997年推出的156,更是暗示著阿爾法羅密歐傳奇時代又回歸了,156車型在1998年被評為年度汽車,創新時尚的設計和優秀的機械性能,讓156成為全球車迷都矚目的一部汽車。1998年,166誕生;2000年,147也面世,並一舉奪得2001年度之車。就是在這個時期,阿爾法羅密歐憑借自己獨具魅力的設計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宣布自己的榮耀回歸。
時至今日,阿爾法羅密歐的歷史仍然在路上延續著。運動的本性已經流淌在每一輛阿爾法羅密歐身上,成為阿爾法羅密歐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像DNA一樣。新的147、GTA和Spider等,都是數一數二的精品。或者它那些近乎百年的過往輝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曾了解和經歷,但是對於今日來說,阿爾法羅密歐的產品和形象足以讓我們熱血沸騰。牛牛花幾天的時間為大家撰寫阿爾法羅密歐的歷史,也是為了讓大家和我一起來真心欣賞這個具有義大利浪漫內涵的運動品牌。
6. 豐田不止一個logo!旗下這些車標,可別再認錯了
豐田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車企,相信許多車主和玩車的人對於豐田都持有肯定的態度,豐田在全球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們都對於豐田旗下的幾款車型耳熟能詳,比如凱美瑞、卡羅拉等等。說起豐田,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它的「牛頭」車標。但對於豐田旗下的一些其他車標,我們可能不認得,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來看一下豐田旗下的其他車標吧!豐田車標小課堂開課了,是誰的小眼睛沒有看老師?
Fielder車標。這是海外版舊款卡羅拉的專屬車標,國產之後卡羅拉使用了牛頭標,所以現在在國內是見不到這款車標的。
以上這些車標就是豐田旗下常見的一些車標,當然了,豐田旗下還有其他的車標,大概有十幾種,由此可見豐田這家車企的確是非常了不起,不愧是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廠商。科普了這么多,老鐵們認識幾個又記住了幾個?小筆記記起來!不認識這些你敢說你是豐田老車粉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