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便宜好貨 » 惠良石油為什麼便宜

惠良石油為什麼便宜

發布時間: 2023-03-20 13:46:54

1. 為什麼08年的物價漲的如此厲害,主要是汽油和柴油,為什麼呢是不是和奧運會有關呢

原油供求結構上看,2000年以來就首次出現了全球的供求瓶頸,由於其需求基本完全剛性,供給曲線也完全剛性,幾乎是向上的一條直線,所以沒有傳統製造業產品意義上的均衡價格和過高過低之分,沙漠里的水是沒辦法用生產成本定價的。

上述為供求背景。由於原油的戰略重要性,其價格影響國際經濟橡仔和金融穩定,影響包括俄羅斯、伊朗等等各大國的國力強弱,必然是個重大的政治問題而不可能由經濟因素決定。

在美國國內難以解決自身房地產和股市問題的背景下,必然希望外部金融動盪引發國際資本迴流,所以前面這一年半尤其是大半年以來油價的連續上漲是包括OPEC等在內的供給方和美國在內的需求方定價者(除梁耐汪了美國以外需求方沒有其他國家有定價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必然是只有漲沒有跌。

美國總統大選可能影響油價下跌,但只會是中期行為,油價高點遠在150美元之上。

生物能源和新能源可以不用考慮。從性價比和可替代量尤其是可替代量方面考慮,原油和天然氣仍然完全不可能被替代。
此前的幾個月,由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一些發達國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製造乙醇代替汽油,導致國際上玉米價格大幅上升,10月份新糧上市以後,中國的玉米貿易商們就開始了搶糧大戰。

「世界之手」推高中國物價

居家過日子,油鹽醬醋茶。今年上半年,中國民眾嘴裡一直念叨著的一個事情就是吃的東西怎麼這么貴;一個原來極專業的經濟學詞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現在也成了一個通俗詞,的確,中國人吃的食品和糧食上半年的漲幅的確不小。

往年6、7月份,天氣熱,正是豬肉銷售的淡季,肉價一般都會下跌。然而,今年卻有些反常,全中國的豬肉價格目前又開始了第二輪上漲。中國農業部最新的農產品價格監測報告顯示,6月份,全國豬肉批發價同比上漲了74.6%。

豬肉價格停不下腳,給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呢?

中國糧、油、蛋、肉等食品價格普遍上漲

今年1-5月,中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6.8%,價格漲幅較大,其主要原因是糧食價格上漲並引發了肉、禽、蛋、油等相關食品價格上漲。同期,中國糧食價格同比上漲6.4%,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17.8%,鮮蛋價格上漲26.5%。

在遼寧大連市一家農貿市場里,前去買豬肉的劉宏生正在跟賣豬肉的商戶講價錢。

記者:「有影響嗎,對於吃肉來說?」

劉宏生:「少吃不少,你看9塊錢(人民幣,下同)一斤的就多吃點,幹活人不吃肉就瘦。」

劉宏生告訴記者,這兩個月來豬肉的價格每斤已經漲了五塊多錢,讓他惱火的是,當天下午的豬肉價格,竟然比前幾天又漲了一塊錢。

劉宏生:「我這一塊肉得吃三頓。」

劉宏生算了一筆賬,豬肉、蛋禽和糧食價格都在上漲,從去年年底到現在,豬肉長了10塊錢,雞蛋漲了2塊多錢,一桶大豆油漲了10塊錢,就連玉米等糧食一斤也長了一塊多錢。仔細算下來,他家的生活費每個月要增加80多元。

劉宏生:畝滾「以前家裡雞蛋,一個月得20多斤,現在10斤8斤。」

記者:「減少了一半?」

劉宏生:「減少了一半。」

這段時間,劉宏生都是趕在菜市場關門前才來,希望能買些便宜東西。這天下午,他原本打算再買桶大豆油,可是問了一圈價格,他決定不買了。生活成本提高,劉洪升不得不精打細算,記者看到,同樣要算經濟賬的還有市場里的商戶們。下午七點,早過了菜市場關門的時間,可是梁芹的豬肉攤上,肉還剩了一大堆,她決定把肉價降低一塊錢。

梁芹:「老百姓根本就不吃,沒錢買,買不起啊,那一斤肉那麼點東西。」

記者:「買肉的少嗎?」

梁芹:「少,非常少。」

記者:「以前能賣幾頭豬,現在能賣幾頭?」

梁芹:「我以前能賣個四、五個,五、六個,現在一天能賣兩個,還剩下的賣不動。」

梁芹說,肉漲價了,可是她的利潤卻降了不少。

梁芹:「那豬肉漲價,肉價提不上去,那能掙錢嗎?」

記者:「現在不都十塊了嗎?」

梁芹:「十塊錢,咱肉價提的價錢,比那個豬價提的根本就趕不上。」

記者:「就是那個豬提的更厲害?」

梁芹:「對呀。」

同樣為賣貨犯愁的還有糧油商戶李大梅,這段時間糧油價格漲得厲害, 讓李大梅都難以相信。

李大梅:「我們也著急,漲這么些,接受不了,以前那棒子麵多少錢一袋啊,45,47,以前47現在56,漲多少錢。」

記者:「漲了9塊錢。」

從李大梅的進貨記錄上可以看出,從今年年初,大豆、玉米、麵粉都長了不少,大豆油漲得最厲害,進貨價格高了,李大梅只能跟著水漲船高,可是這樣一來,生意就清淡了,現在一天也見不到一個批發商,只有周圍的居民零零散散來買點米和面。

李大梅:「說怎麼這么貴呢,還能吃的起嗎?就這么說,它不能便宜點啊,我說上價貴。」

李大梅:「這零賣的色拉油上價4.3,賣4.4元,掙一毛錢。

貨物總賣不動,李大梅前段時間進的糧食已經開始長蟲了。

李大梅:「不清底還長蟲子呢,看見了沒,長蟲老百姓不愛要,有蟲子不愛要了。」

記者:「玉米愛長蟲。」

李大梅:「豆類這類愛有蝤子呢,麵粉裝在這里頭不行,都長毛了。」

讓李大梅擔心的是,如果糧油價格還繼續往上漲的話,她的生意就難以做下去了。

李大梅:「已經幹上了,就維持吧,那怎麼整?現在沒辦法,不幹還不行,攤位費都交給人家了,不幹不是干賠嗎?」

是什麼在拉動糧食價格?

現在漲價的還不止是豬肉。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1-5月,糧食價格同比上漲6.4%,糧食做為食品產業的基礎,成為推動這輪食品價格上漲的主力軍。那麼,又是什麼原因在拉動糧食價格呢?

許國忠是一名玉米貿易商,他告訴我們,玉米漲價的這幾個月,他每天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派人到玉米產區搶糧源。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包括在這個各地貸款啊,包括手裡有錢的,都去上那邊搶糧的,你看下面,就是原來的糧庫,沒用的糧庫,就好幾年沒啟動的,有的就個人租個庫,也在那收。」

許國忠回憶,這一幕最早出現在2006年10月,當時由於天氣原因,玉米上市推遲了一個多月,而此前的幾個月,由於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一些發達國家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用玉米製造乙醇代替汽油,導致國際上玉米價格大幅上升,10月份新糧上市以後,國內的玉米貿易商們就開始了搶糧大戰。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包括布希講話也是提到了嗎,就是大量的要用乙醇代替這個石油嘛,這肯定是美國現在它不光是用玉米去做啥,包括這些秸稈啊,薯類啊,他們也用這個去加工,但是大量還是用一部分玉米。」

記者:「用玉米來做乙醇?」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嗯,轉換成乙醇。」

許國忠通過國外的客戶了解到,美國政府計劃用乙醇來替代本國10%的汽油需求。2000年,美國用於乙醇生產的玉米數量僅佔6%,2005年達到14%,2006年達到20%,2007年將增加到24%。他還了解到,美國已經建起了100多家乙醇廠,還有42家正在建設。這個消息公布不久,玉米價格就再次大漲。

10月初啟動,當時是在1300,港口是在1320左右,是正常價,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吧,也就是到11月份已經漲了多少呢?已經漲到是1480。

記者:「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漲了100多塊錢。」

玉米價格走勢看好,可是此時,玉米卻越來越難收。原來農民開始屯糧不賣了。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漲了之後呢,農民還越漲越不賣了。」

記者:「惜售?」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哎,對,就是整整推遲一個半月,就是上市之前啊,這樣子帶動11月份,12月份的價格也沒下來。」

糧源緊缺,貿易商們使出渾身解數采購玉米,許國忠告訴我們,這么做不只是單純為了做生意,實在是價格漲得太快,他的步伐稍微慢半拍,就得賠錢。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我跟外商簽完了,簽完了之後,這個價格是固定的吧,等你再買的時候,價格又起來了。」

為了維系客戶,許經理也只能賠錢賣,接下來的一個月,玉米越來越難收,許國忠發現,國內很多地方開始大范圍用玉米製造乙醇和澱粉,這讓許國忠非常著急。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加工澱粉、糖,你像咱們吉林省那個大城,黃農,包括塞力斯達,再有幾個咱們吉林的乙醇,大酒精,深加工肯定要搶一大批糧源了。」

春節過後,許國忠又聽到一個消息,國家有關部門出台了提高玉米出口配額的政策,今年玉米出口配額增加100萬噸,經商多年的許國忠預測,玉米價格將會出現新一輪的大漲。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你內貿也買,外貿也買,所以糧源這塊就緊張了。」

就在此後的一個多月,玉米價格又猛漲了100多元,這火爆的行情讓許國忠開始有些擔心了。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那肯定擔心啊,糧價必然是他漲的速度太快也是怕它往下走。」

然而,火爆的玉米行情並沒有因為許國忠的擔心就停下來,此時,整個大連口岸的散糧運輸碼頭一片繁忙,貿易商們都在忙著買糧運糧,就連運輸價格都提高了不少。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原來像大船65(元人民幣,下同)、70就可以租到了,後期漲到120、130的時候都有,最高150,有的最高的時候,達到170啊。」

許國忠回憶,4月下旬時,玉米價格已經比去年同期每噸高出了600多元,這高漲的數據讓他有些不安,可是還沒等他放慢收購腳步,局面就聚轉而下,5月初,國家發改委出台政策,禁止國內企業用玉米生產乙醇,玉米價格迅速下降。許國忠高價采購的幾千噸玉米,全部壓在了手上,加上前段時間的合同虧損,他的損失慘重。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這個損失不止一個億,從抓糧到現在。」

現在,除了等待價格穩定之外,對挽回損失,許國忠毫無辦法。

大連松源企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許國忠:「心情肯定是那啥不好受唄,去了損耗,去了這些,這些玉米就賠錢了。」

看來,國際市場的波動和國內政策的變化,都在左右著玉米的市場價格。玉米經銷商在這輪波動中,日子並不好過。其實,就在前一陣子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的時候,大豆和豆油也加入了漲價的行列,推動著食品價格跟著水漲船高。

在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我們見到了總經理王玉民。一見面,他就向記者大倒苦水。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目前這樣一桶油,它的利潤不到五毛錢。」

記者:「一桶油利潤不到五毛錢?」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對對,我們整個07年的上半年廠里的利潤1300多萬,我們這么大的企業,一年幾十億的產值,1千多萬的利潤是太低了。」

王玉民說,企業利潤低,主要是因為今年成本提高了,從年初到現在,大豆價格一路猛漲了30%多 ,他的成本已經到極限了,王玉民告訴我們,這次大豆漲價,原本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今年的元月份,一個是國內的食用油的價格漲到了8050,原來是在7000左右,一下子漲了8050,拉動了大豆價格上漲,再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物柴油和生物能源這個概念的炒作,這個應該是拉動進口大豆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

早在前幾年,王玉民就了解到,發達國家用玉米生產乙醇的行業日益壯大,像南美一些國家,原本種植大豆的土地,大部分改種玉米了,大豆價格早就開始上漲了,而去年,由於國際石油漲價的原因,西方很多國家也開始了用豆油煉制生物柴油的生產,使得全球大豆供應緊缺,今年上半年,進口大豆價格從2800一下子拉到了3400元。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這個油價格的上漲應該是在我們預料之中的,但是漲幅這么大,還是出乎了我們一些意料。」

王玉民給算了一筆賬,由於中國國內大豆種植、運輸、儲存成本高,使用國產大豆生產豆油每噸比使用進口大豆要高出200多元錢,建廠以來,他們只能依賴從美國進口大豆,此次眼看進口大豆價格猛漲,王玉民曾經多次派人到東北地區采購國產大豆,可是讓他著急的是,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對於大豆生產採取了政府扶持的政策,進口大豆以便宜的價格早已佔據了中國市場,導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萎縮了25%,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要。采購員在東北地區跑了幾天無功而返,現在除了購買高價進口大豆之外,王玉民幾乎無計可施。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國外的跨糧商也看準了中國,中國國產大豆已經完了,所以你不得不依賴進口,所以國外有意識地把這種價格炒起來,也有這種因素。」

六個月來,進口大豆價格一直在持續上漲,王玉民不得不把產量降低了一半,高價買來的大豆不捨得用,全都存進了糧倉里。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主要是想壓後市,看好後市的食用油和豆果的價格還會往上漲,這樣的話,企業會有比較高的利潤的空間吧。」

記者:「那這樣大家如果都囤的話,價格還會再往上漲嗎?」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對,所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讓王玉民擔心的是,大豆價格再漲下去,他的企業就徹底沒有利潤了。

記者:「如果再漲下去的話,會怎麼樣呢?」

大連惠良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經理王玉民:「那就是拉動下游產品的價格的上漲,那可能食用油的價格還會大幅度上漲或者這個飼料價格上漲,飼料價格上漲了,跟著就是蛋禽,豬肉,肉製品這類的價格上漲,這條產業鏈所有的東西都會上漲,這種價格的上漲,最終還是轉嫁到消費者的身上。」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刻不容緩

今年以來,以往波瀾不驚的農產品市場卻風雨突變,要麼價格大漲,要麼大幅震盪,這樣的行情不僅對加工貿易企業造成波動,也對期貨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沖擊,甚至有人把上半年的期貨市場稱為農產品年,因為年初以來,國際和國內期貨市場的行情表上,農產品一直是最惹眼的品種。

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副主任程國強,多年來一直關注農業產業發展,早在去年,糧食價格的迅速增長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程國強說:「應該說糧食上漲幅度最大的是大豆,我們比較了一下,今年6月份大豆價格和去年同期比較大概是高了30%,玉米大概今年比去年同期比較價格上漲了6%,這也是今年為什麼生豬啊還有其它的一些食品的上漲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養豬的飼料成本上漲得非常快。」

大豆是此次漲價幅度最大的糧食品種,程國強分析發現,大豆漲價並不是偶然的,早在前幾年,受國際價格拉動,大豆就出現過多次漲價。

程國強說:「國際大豆的價格也有類似波動的情況,比去年大幅度的上漲,因此拉動我們國內的價格,之所以能夠拉動,在於我們在整個大豆的需求結構中,大概有60%多靠國際市場。」

程國強發現, 近幾年,中國企業對進口大豆的依賴越來越強, 1995年以前,中國是大豆凈出口國,1997年,大豆年進口量首次突破347萬噸,2000年,進口量達到1000萬噸, 2005年達到2650萬噸,預計2007年,進口大豆將超過3000萬噸。隨著越來越多的進口大豆飄洋過海,中國的大豆產業鏈正逐漸被四大國際糧商所控制,這讓程國強非常擔心。

程國強表示:「適當的利用國外的糧食資源、纖維資源或者是油脂資源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我們以怎樣的方式來利用國際資源,比如說像大豆的話,如果跨國公司從原料的供應到國內的加工,完全控制這個產業鏈的話,那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有個價格波動的話,應該說這個影響非常大。

隨著進口量的加大,進口大豆價格也從十年前的每噸2400元漲到了今年的3500元,漲幅高達45.8% 。程國強發現,國內油脂企業之所以大量依賴進口大豆,是因為美國、巴西等大豆生產國對大豆進行政府補貼,導致進口大豆每噸比國產大豆便宜200多元,再加上進口大豆在稅收等方面享有很多優惠政策,比較而言,國內企業更願意使用進口大豆。

程國強介紹說:「據我的調研呢,現在國內的很多企業在收購國產大豆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包括稅收問題、增值稅的底扣、稅票的問題,還有貸款的問題等等,由於我們現在很多農產品的收購政策都是按過去國有糧食企業的制度設計的,所以現在加工廠要收購大豆或者我們國內的購銷企業和非國有企業收購大豆的話,就遇到很多困難,成本會提高,有很多不方便之處。」

對於進口大豆的依賴,導致大豆漲價成為必然。程國強發現,在這一輪漲價過程中,玉米價格的增長也絕非偶然。

「國內玉米的深加工發展非常快,尤其像燃料、乙醇等等,在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我想也是導致今年玉米價格居高不下,而且在高位運行,還有走高這個跡象很重要的原因。」程國強發現,因為玉米加工乙醇利潤可觀,近幾年,乙醇加工廠迅速增加到了近萬家,每年需要消耗玉米糧源超過1000萬噸。為抑制玉米被大量用於深加工的趨勢,去年,國家有關機構開始禁止中國企業用玉米製造乙醇,可是一年下來,收效甚微。「這裡面可能與地方的GDP的崇拜和這種投資的沖動分不開,因為在地方發展這種深加工的項目的話,可能在稅收上和在其它方面,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帶來一些局部上的好處,所以地方對此並沒有宏觀調控的概念,相反有的地方還提供一些扶持的政策。」

深加工企業用玉米製造乙醇,需求量巨大,中國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已經轉向國際市場,導致近幾年玉米進口數量呈上漲趨勢。2003年以前,中國每年都有800萬噸玉米出口,自2005年7月份轉基因玉米被批准進口後,中國國內企業已經訂購了近6萬噸,預計今年玉米進口量將至少是去年的15倍,進口玉米數量的悄然增長和價格的提高,讓程國強非常擔心:「如果說我們的生物燃料產業大規模的發展的話,那就是國內的原料不能提供給它,而使很多發展生物燃料的企業的原料從國外進口,它的脆弱性就顯現出來了,他對你能夠控制的話,他就可以漲價,我想對國家的糧食安全,對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這種能源性的用途要加以控制,刻不容緩。」

最近兩年,很多中國民眾都有這樣的感覺,什麼都在漲,只有工資沒漲。而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從2002年開始,全中國在崗職工工資連續4年,每年平均遞增12%。為什麼統計表上說工資在漲,可大家卻沒什麼感覺,只看到物價在漲呢?顯然,問題不是出在漲價上,而是出在收入上面。統計顯示,2000年中國最高行業人均工資水平是最低行業的2.63倍,到了2005年擴大到4.88倍,而且絕對差距也從8436元擴大到32249元。某些壟斷行業收入增長過快過高,掩蓋了中低收入者工資增長緩慢的實際情況,這也難怪大多數人會對食品漲價如此擔心了。

面對食品價格上漲,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不少措施,包括提高對低收入家庭的補貼,但補貼能夠暫時緩解這些家庭的燃眉之急,卻無法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生活水準,一個合理的分配機制才是解決這個難題的關鍵,只有能在收入分配上多為中低收入家庭考慮,讓上漲的工資更多地流向收入不高的民眾,而不是少數幾個壟斷行業,才能夠讓人們更清晰的感受到工資上調的利好,而不是物價上漲的利空

2. 為什麼神舟電腦這么便宜!

論對神舟筆記本電腦負面評價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心理現象及思維方式
最近總是有人請求我幫其買筆記本電腦,所以最近對筆記本電腦的市場、行情、配製、評論等等關注了很多。我發現了一個現象:有很多很多人——大多數是沒有用過神舟筆記本電腦的人對神舟筆記本電腦的評價很不好,大致如下「傻子才買神舟」、「選擇神舟是一種悲哀」……這樣的論調充斥著每一個在網上詢問神舟筆記本電腦如何的帖子的後面。
為什麼在我們的市場上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神舟筆記本電腦真的是不好嗎?神舟筆記本電腦為什麼會那麼便宜呢?
相信用心的人看過我這篇文章就會對這些問題有一個理性的答案了!因為,這些現象的背後總是有著其「合理」的經濟學解釋和社會學解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教導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嗎?現在,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對神舟筆記本電腦負面評價這一「現象」背後的「本質」——微觀經濟學原理、心理誤區與邏輯悖論。

引子:神舟筆記本電腦為什麼會這么便宜?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得先報一下我的一些資歷:本人從96年就開始接觸電腦的硬體,本人對硬體的零售市場和成品的oem關系有一定的了解;本人從來也沒從事過電腦銷售方面的工作,本人只是研究市場而已)

一神舟筆記本電腦的便宜主要是在於其利潤很低,更進一步說,就是神舟廠家在分銷商之前留給自己的利潤很低(出廠價-成本,這部分利潤低),再加上神舟留給分銷商的利潤很低(銷售價-出廠價,這部分利潤低)。在這里的「利潤」指的是差價,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講的「能賺多少」,本文不涉及經濟學的嚴格的「經濟利潤」、「正常利潤」的概念。

二神舟筆記本電腦出廠價本身就很低,(廢話,神舟它也不傻,總不能在市場上賣得比出廠價還低吧?!——它的市場價就低得令人吃驚了。)為什麼低那麼低呢?因為神舟對於自己的筆記本事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⑴ 早期神舟自己就是筆記本硬碟的買家和賣家,同屬新天下集團的新天下科技是日立硬碟的代理自己買給自己價格當然可以低一些了。甚至從工業企業增值稅的徵收的角度,神舟自己買給自己硬碟都有優勢——比其他廠家少交了不少的稅,而且低於進貨價把筆記本硬碟賣出去,造成代理筆記本硬碟事業部門不盈利的假象,這樣筆記本硬碟事業部門(分公司)可以少交部分的營業稅。
⑵ 准系統(筆記本的主板等方面)的采購方面,神舟一是本身自己就生產新天下、也就是磐英品牌的板卡,當然自己也可以生產筆記本的主板了;另一方面,對主板行業涉水之深的優勢導致了神舟能夠從其他主板廠商獲得更多的神舟所需要的主板。因為神舟的需求量大,導致神舟能比其他廠商低得多的價格得到主板等筆記本零部件。
⑶ 還是說渠道方面的優勢。因為其需求量大,所以神舟有更大的談判力量,尤其是在面對筆記本電腦的最大的成本——cpu方面。神舟採用intel的cpu價格要比很多廠家要低。不知大家是不是還有印象,在05年的時候,神舟採用amd(intel的競爭對手)的cpu的本子有十多種,到了現在,只剩下幾款還採用amd的cpu了,也都是比較老的速龍閃龍之流的。反觀惠普(hp)和戴爾(dell),推出了好多採用最新的amd雙核炫龍、閃龍64的筆記本。反問一句,神舟為什麼不推出新的amd的筆記本了呢?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那是因為神舟肯定是和intel達成了某項協議:intel以低於其他廠商的價格向神舟提供cpu,換取神舟不再採用或少採用amd的cpu。不信你看,現在神舟鋪天蓋地都是intel的酷睿和酷睿2代的本子,要比其他廠家同配置的本子低至少600元。
⑷ 該省的堅決省,電腦上有好多兼容舊設備的介面,如modem介面、pcmcia卡等。好多神舟筆記本的型號都省略了。這部分的內容比較豐富,在下文展開了講,會挺有意思的。神舟還省略了一些筆記本上的美化方面的內容,這樣,也能省下不少的成本,進而其銷售價格也能降下來。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復此發言

--------------------------------------------------------------------------------

2 (轉帖)論對神舟筆記本電腦負面評價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心理現象及思
⑸ 神舟有自己的筆記本工廠,各大件都由自己來采購,然後再自己組裝起來,與許多國內品牌自己沒用工廠、純依賴其他廠家「貼牌」不同,就此一項,加工費用神舟就省了很多。
⑹ 最重要的一句:神舟的本子都是合格的產品,你想啊,我們國家各行各業有那麼多的國家標准,還有各級技術監督局,而且神舟產品的量又是那麼大,計算機產品要想上市銷售,必須要通過國家標準的。
神舟筆記本電腦同樣是符合國家三包標準的。

三神舟筆記本電腦的零售價比較低。這里的零售價指的是公開的標價,神舟的出廠價與零售價的差額大概200-400元,高端產品可能是多一些,但是沒有到 1000的。這是我通過多方面調查並且得到代理商確認的數據。這部分的差價,一般銷售商都會以贈送筆記本電腦包、小滑鼠、小禮品的形式返還給消費者一部分。其實不要贈品的話,一般的銷售商都會稍稍饒50-100元左右的價格。
其他品牌的筆記本電腦的公開零售價與出廠價的差額可是巨大的。僅舉一例,現在的聯想的中檔筆記本電腦天逸F40T5500W4512080BXW3b,官方網站上報價為8499元,零售商對外和廣告上也都是這個價錢,可是,我的一個熟悉的人給我的內部的報價為7100元!(原裝正品帶機打發票,我是識貨的,這點沒人能忽悠了我。),這差價就近1400元!其實,這個價格他也有得賺,就看賺多賺少了(進貨價他對我保密了)。要是到了零售的門店裡,普通消費者就得看自己的侃價水平了:-( 而相同配製的神舟的筆記本f550s,官方的直接報價就是5699元,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都是相同的質量保證保修條款,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正題: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都說神舟的本子不好呢!

⒈先從心裡的角度分析。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從眾」的心理,都在潛意識里都有「跟隨」的想法,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如看別人買什麼牌子的手機,那麼自己也買什麼牌子的手機;廠商觀察其他廠商什麼東西最好,自己也生產什麼。
從經濟學和我們的生活實際上來講,這樣有好處,那就是不用承擔風險——選擇的風險,其他人的選擇是最好的例子,其他人用他們的行為證明了他們的選擇很成功。通過市場競爭,生產不符合消費者需求商品的廠商就會通過觀察市場而選擇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淘汰銷路不暢的產品。這樣也形成了廠商之間的競爭,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說法就是個別價值形成市場價值,表現為市場價格(這里先不討論市場價格與生產價格)。這也是微觀經濟學市場理論的一個內容。正因為消費者可以通過觀察周圍的人購買的產品的質量和價格,才能在同質產品中選擇價格最低的,同價產品中選擇質量最好的。用我們中國人的俗話來說,就是「傻子過年聽鞭炮」。這種在選擇中的「從眾」的方法安全、低風險、「不吃虧」。
呵呵,說多了,回到我們這個小標題上來:在面臨選擇中的「從眾」心理會形成我們的「心理慣性」(我自造的詞,真正的名詞是什麼來的,我忘了。)——那就是多數人用什麼我用什麼、以前用什麼那我還用什麼。這樣的好處不言而喻,那就是沒風險;可是,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那樣整個社會就會失去了創新、失去了冒險精神——而商品經濟的歷史表明,恰恰是依靠創新和冒險才能獲得超額的利潤、才能「一步登天」。本來就是嘛!凡事都有兩面性,在面臨這個「從眾」還是「冒險」這個抉擇矛盾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選擇「從眾」不去觸那個「冒險」霉頭。這就是為什麼在神舟品牌出現初期,那麼多的人不選擇神舟筆記本。

⒉剛才只是說為什麼有人從自身角度不會選擇神舟筆記本電腦;那為什麼有人不但自己不選擇神舟而且還到處勸別人也不要選擇神舟呢?這也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一種「從眾」的心理的進一步的表現。
正是因為人有「從眾」心理,不但「別人選擇什麼我要選擇什麼」,而且「我選擇什麼別人也得選擇什麼」,很簡單,不冒險、安全!人多是個伴、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復此發言

--------------------------------------------------------------------------------

3 (轉帖)論對神舟筆記本電腦負面評價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心理現象及思
在有兩種選擇的時候,已經做出了選擇或是已經有了選擇的人們都會去鼓動另外其他沒做出選擇或是還沒下決心的人們,讓更多的人站到自己這邊。「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得到收益(選對了)要和大家共享也認了,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倒霉大家一起倒霉」。中國也有句類似的俗話「法不責眾」,說的就是要是站錯隊伍了,多拉了很多人,這么多人要麼一起挨收拾——可能攤到每人頭上的懲罰就少多了;要麼就「同舟共濟」大家一起抹黑為白。在國外兩黨制的國家裡,大選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一個人會鼓動周圍的人和自己「站一隊」,會勸大家和自己投一樣的票。我們在單位里也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如:假期單位要組織旅遊,有多個目的地可供選擇,但是要看大家報名的情況,要去哪裡的人多,就統一組織大家去哪裡。在「投票」階段,這樣的情形我們一定很熟悉:會有很多已經定下來了目的地的同事為了自己的早先定下的目標能實現,會去勸其他搖擺不定的同事選擇自己選擇的那個目的地——哪怕施以小恩小惠。
在面臨是不是選擇神舟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就會有人勸了:「別買神舟了,買和我一個牌子的吧!」「你看,我用的不是很好嗎?」「你看那麼多的人和我一樣不也都沒選神舟嗎?你也別選神舟了!」……
——這些是多麼典型的例子啊!我相信大家對這些話語似曾相識吧!(不光是在買筆記本決策的時候,在我們要購買其他商品的時候,總會有這樣的人跳出來吧?!)

⒊ 還是接著討論有的人為什麼要勸別人不買神舟的本子。還有一個方面的心理原因,那就是妒嫉心理在作怪。很簡單,神舟的價格在那裡擺著呢!有的人就會想:神舟筆記本那麼便宜!比我的這個牌子的便宜多了!要是「那個那個那誰」買了神舟的筆記本還總也不壞,和我的這么貴的一比,這不是顯得我買筆記本電腦花了大頭錢了嗎?於是,這樣的人就跳出來了講話了:「『那個那個那誰』啊,千萬要買和我一樣的啊!」「你看神舟是不是太「便宜」了??」……不一而足。等到「那個那個那誰」真的把神舟的本子給買了回來了,就有開始講話了:「你看你的本子這顏色多惡心啊!」、「你看這液晶屏,一按都有水波紋」(廢話!任何液晶按下去都會有水波紋的!)「看,你的變壓器是黑的,我的是白的耶~~」……——總之,凈挑一些雞毛蒜皮的小問題。唯一的目的:宣傳「那個那個那誰」的本子雖然便宜,但是沒自己的「好」,其根本目的:為自己的選擇找回「面子」。這樣的人,尤其是在當「那個那個那誰」的神舟筆記本出毛病的時候跳得才歡!而當自己的本子出問題的時候,就一聲不吭,甚至送修返廠的時候還要扯個謊:「啊!我的筆記本電腦借我我們家那位了做論文/做設計/出差了」,等返修送回來了,還要小心地把返修貼揭下,免得讓人看出來。

⒋ 現在討論為什麼有的人自己不願意買神舟的筆記本電腦呢?其中,有個很大的原因就的出於炫耀的心理。
現在筆記本電腦越來越普及,擁有筆記本電腦在大學生中間都是很普遍的事情了,更不用說是在社會上了。正因為人人都能買得起,所以本子的價格或檔次成為人們炫耀的資本了,兩個人見面,可能就要互相探查對方有沒有本兒?什麼牌子?多少錢?啥配置?什麼顏色?多大屏幕?……當然了,一般男士會比較配置啦、是不是獨立顯卡啦……女士之間會比較本子的大小啦、顏色啦、是不是鏡面屏啦、多沉啦……
筆記本電腦已經是身份的象徵了。還記得06年初中關村在線上有一篇文章,說筆記本電腦已經和手機一樣,成為「消費電子產品」了,文章的主要意思是說外觀、顏色等外在的元素已經成為購買筆記本電腦的主要考慮的對象了。
這在微觀經濟學中,現在的筆記本電腦商品已經可以被部分地定義成「炫耀性商品」了。炫耀性商品的典型的特點就是這類商品的價格(注意,是「價格」!)已經成為消費者地位和身份的象徵了。價格越高,就越能現實其擁有者的地位,當價格下降的時候,反而沒人要了。典型的例子就是最近國內的金價了。大概是從 1996年開始到2001年的時候,黃金價格走低,我彷彿記得那時候金店黃金進價甚至都低到65元一克了。2001年逛大連百盛的時候,一樓珠寶區只有一個櫃台買黃金飾品,周末都沒人;看現在,金價都快到200元一克了(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黃金價格的上漲,主要還是國際石油、鋼鐵、有色金屬等因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導致需求增加而價格高漲),而黃金價格高漲了之後,再看看大連百盛現在有幾個黃金櫃台了?或者多大個櫃台了?正因為黃金是炫耀性的商品,所以,越貴,越有人買,越有人戴……需求就越大,為此,還開發出了很多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黃金的需求:象什麼「轉運環」啦、「豬年戴金豬」,使消費者在有了足夠的n條金項鏈、足夠章魚帶的金手鐲、足夠螃蟹戴的金腳環之後、還要再多買幾個金的「轉運環」、自己身上還非要掛上「金豬」……天知道這個○七年還能開發出什麼新的說道來?!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復此發言

--------------------------------------------------------------------------------

4 (轉帖)論對神舟筆記本電腦負面評價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心理現象及思
來點更實際的例子: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馮小剛電影《大腕》里那段台詞:「……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雇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 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麼寬頻呀,光纜呀,衛星呀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樓上邊有花園(兒),樓里邊有游泳池樓子里站一個英國管家戴假發,特紳士的那種業主一進門(兒),甭管有事(兒)沒事(兒)都得跟人家說 may i help you sir (我能為您作點什麼嗎?) 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兒) 倍(兒)有面子社區里再建一所貴族學校 教材用哈佛的一年光學費就得幾萬美金再建一所美國診所(兒) 二十四小時候診就是一個字(兒) 貴看感冒就得花個萬八千的周圍的鄰居不是開寶馬就是開賓士你要是開一日本車呀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說這樣的公寓,一平米你得賣多少錢我覺得怎麼著也得兩千美金吧兩千美金 那是成本 四千美金起 你別嫌貴還不打折你得研究業主的購物心理願意掏兩千美金買房的業主根本不在乎再多掏兩千 什麼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嗎?成功人士就是買什麼東西 都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所以,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兒)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他瘋了嗎?其實他沒瘋,他說的是一種不合情但合理的現象!
其實從黃金現在的供求價格走勢來看,筆記本電腦的購買似乎也以炫耀性的需求為主了,各大廠商也都加緊研究各種「小本」、「酷本」、「炫本」,只要定價高、還夠漂亮,就不愁賣不出去。
⒌ 引申開去,說說面對這種炫耀型的消費,神舟的市場策略,免得有些人不明就裡,以為神舟真的是很菜,不會出所謂「高檔」的本子。
在我看來,市場策略是神舟筆記本電腦的一個尷尬之處,按照其頭頭吳海軍所說「我就是想讓所有的人都用上筆記本……我真是想為中國做點兒什麼,不過太難了(大意,在宣傳材料上看到的)」,那可真是趕的不是時候。神舟主打的是低價位的筆記本電腦,是屬於實用型的,其公司在外面的人眼中也是屬於低成本低價位走大眾路線的。其實,現在筆記本電腦能淪為消費類電子產品,不還是神舟這幾年低價市場策略的功勞嗎!可現在似乎需要高價的、漂亮的筆記本的高端市場比較強盛。不過,似乎所有的筆記本電腦廠商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採取的策略就是採用「市場分割價格歧視」(又名三級價格歧視,即對幾乎同一成本的產品向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類似飛機上的公務倉和普通倉,都是坐一個人,價格卻相差很多,這其中的關鍵是要能把顧客群給分開),通過一些小的手段,如產品命名上的小區別、外觀上的區別,一些不常用的附件等等,把筆記本市場分割為高端、中端、低端。在高端上,雖然賣得少,但是每件商品的利潤很高;而在低端上,則是依靠數量上的優勢來彌補利潤上的較少。典型的例子就是ibm筆記本電腦,它一直就是中高端的形象,可是,為了不放棄低端的市場,也有一些小動作,比如說 ibm的「香港學生機」,只限香港的大學生購買,價格甚至相當於5折,還聯保!我認為ibm不傻,也不賠本,只有這樣做,它才能佔領香港低端的市場,佔住了市場,哪怕利潤低!這樣其他廠家想在低端市場獲得利潤都很難、只能到高端市場去和ibm競爭,而ibm又是高端市場的領頭羊,ibm才不怕在高端市場和那些廠商競爭呢!
神舟的市場分割看起來很簡單:把別人廠商的高端機型配置,經過自己的修改,減少一些不影響大體的部件,以低端的價格投入市場,攪一攪市場!呵呵,有點兒類似田忌賽馬——以低價高配置迎擊其他廠商的低價低配和高價高配。當然了,神舟也有自己的高端產品線,如「優雅」系列,外形確實漂亮也很吸引人(這裡面還有不少是和三星、富士通——公認的比較漂亮的高價筆記本——同樣的模具的筆記本電腦呢,神舟高端的其漂亮程度可見一斑)。同樣也是田忌賽馬策略——自己低價漂亮的產品迎擊其他廠商的高價漂亮和低價平庸的。
不過,常常是神舟自己不能更好的分割市場,自己的低價高配的機器常常搶了自己的低價漂亮的機型的市場,而自己的漂亮的機型,有因為品牌定位的關系,沒人認,賣不上高的價錢。(說一嘴多餘的,很多廠商都會把自己的產品以不用的品牌沖擊高端和中低端的市場,如大眾和奧迪、豐田和凌志)

作者: 220.169.148.* 2007-5-7 21:35 回復此發言

--------------------------------------------------------------------------------

5 (轉帖)論對神舟筆記本電腦負面評價背後的經濟學原理、心理現象及思

⒍最關鍵的一點:人們認為神舟的筆記本不好,那是因為在眾多廠商競爭的情況下,逆向選擇和信號傳遞機制相脫節原因!
所謂逆向選擇,指的是在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賣家很了解自己的產品,而買家對產品不了解,買貴的呢,又怕上個大當,只能選擇買便宜的。這樣,質量比較好但較貴的的商品因為賣不出去而被淘汰;矮子裡面拔大個,剩下的產品中還是能分出好壞的,這樣進行到底,就只能剩下殘次品留在市場上交易了。而賣家和廠商則不希望發生這樣的事情,他們會採用各種方法向消費者發信號——這就是信號傳遞機制——向消費者展示其高價的產品確實是值那麼高的價格。比如,在消費者不能直觀地判斷商品好壞的時候,讓消費者親身體驗產品(讓消費者操作筆記本電腦的樣機)、列出高價商品的詳細內容以便讓消費者能判斷其產品確實是值那麼多錢(購買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商家通常會提供詳細的配置單)、提供第三方對產品的測試報告(對於筆記本零售行業,有著眾多的第三方測試軟體)、做「三包」承諾,讓消費者放心其產品的質量(其實神舟的三包和聯想的並無二異),同時一個廠商長期的信譽也是一種很好的信號傳遞機制,對於有「信譽」信號的廠商,消費者相信從商品的價格就能判斷出產品質量的好壞與檔次,價格高的估計質量和檔次差不了,價格低的,肯定是檔次不高或是質量不是很可靠。
問題就出在這里,消費者們都習慣了依據那些傳統的、占據市場時間比較長的廠商所發出的價格信號來判斷產品質量的好與壞——當然,這是對的,此時的消費者是理性的。但是,以傳統(或是說帶有部分壟斷元素的,關於其壟斷性的判斷我一會兒再說)廠商的報價作為信號來來判斷一個新進入市場的廠商的產品,其價格信號必然會失真。雖然這家廠商也承諾「三包」、雖然這家廠商的產品也符合國家的標准,是合格的產品,但是人們依據舊有的,帶有部分壟斷元素的廠商所發出的信號標准來判斷這家新入市場的廠商的產品(神舟筆記本電腦)的時候,就會發現,新產品的新價格竟然是不合格產品(指的是舊有的、帶有壟斷元素的廠商的產品若是買到這個價位,必然是不合格產品)!所以,才有很多人認為神舟的筆記本電腦是不合格產品。

7. 那些帶有壟斷色彩的廠商的本子真的是物有所值嗎?應當說,這裡面的壟斷利潤還是很高的。僅舉一例,現在的某品牌的中檔筆記本電腦天逸 F40T5500W4512080BXW3b,官方網站上報價為8499元,零售商對外和廣告上也都是這個價錢,可是,我的一個熟悉的人給我的內部的報價為7100元!(原裝正品帶機打發票,我是識貨的,這點沒人能忽悠了我。),這差價就近1400元!其實,這個價格他也有得賺,就看賺多賺少了(進貨價他對我保密了)。要是到了零售的門店裡,普通消費者就得看自己的侃價水平了:-( 而相同配製的神舟的筆記本f550s,官方的直接報價就是5699元,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都是相同的質量保證保修條款,差距咋就這么大呢!而且,買這樣的產品,我的心裡總是有一種上當的感覺。而這樣的品牌的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銷售人員可以根據顧客的情況——是不是懂得電腦?是不是熟悉市場?是不是知道這公開的媒體價格裡面有水分?是不是要「回扣」等,以不同的價格銷售給不同的客戶相同的產品——這就是壟斷的一個特徵:一級價格歧視。

⒏ 說到了產品質量的判斷,這里不妨從心理學和邏輯判斷的角度說一說神舟低價就真的是低質嗎?
笨方法——相信國家政權、相信人民的眼睛:全國有那麼多的媒體,有那麼多的「各級技術監督部門」,神舟真要是出了不合格產品,不可能監控不到的!處在風口浪尖的神舟筆記本電腦若真的是有質量問題,還不早就被暴光了嗎?全國近萬家媒體,到現在似乎是沒有那家報道說神舟的筆記本是不合格產品。(說一下前幾年的神舟的「假迅馳」事件,神舟說它的本子是迅馳的,intel的檢測軟體說不是。其實,所謂的迅馳技術,不過是intel在原有的市場失誤的基礎上,為了挽回市場,把舊的產品搭配別的不主要的新產品一塊賣,還利用壟斷地位、市場影響力和營銷手段迫使大家購買,說白了,其本質就是intel新推出的p4cpu 太差勁了!不如他自己上一代的p3cpu,而且長遠看,p4已經是扶不起的阿鬥了,只好把p3拿出來搭配點兒自家別的零碎換個名稱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重出江湖——總不能承認自己的新產品比老產品還差勁不是?!說白了,神舟的「假迅馳」在質量上是合格的,只不過是穿錯了衣服,換過來了就是了。)
接著說笨方法:計算機產品要想上市銷售,必須要通過國家標準的。既然神舟的筆記本電腦能出來賣,那就必然是合格的產品!
在引子里說到,神舟的產品舍棄了好多其他筆記本電腦上必須有的東西。這確實是事實,但是,神舟所舍棄的那些東西,我們是不是在日常的應用中也確實給舍棄了吧!
神舟好些型號的本子都沒有modem,反觀現在其他品牌(如聯想、ibm等多數品牌)的本子,還帶著個modem。modem是上網用的,速度才 56kbps,不能包月,還比512kbps的adsl貴——adsl使用網卡口,不用modem介面——這種上網方式早以處在淘汰邊緣。一個筆記本的內置modem成本也得近50元——而自己添加一個usb的modem也不過40多元啊。再就是pcmcia插槽,用來擴展usb、讀卡器、網卡、串口、並口、無線上網卡等,神舟也把pcmcia省了,這樣可以節省好多成本啊!同時,神舟很多的本子都省略了現在用處不大的無線網卡。
順便說一下,上面所列舉的介面,現在都有相應usb介面的設備可供代替,而且要比pcmcia介面的便宜許多!所以,要pcmcia有什麼用?
正因為神舟筆記本電腦舍棄了這許多的東西,才能賣到這么低的價錢!這有什麼不好的?!

⒐ 再問這個神舟筆記本質量差的問題。神舟的筆記本電腦也是和其他品牌一樣,參加三包吧?(dell的低價本子除外,只保一年而不是三年,想延長要家很大一筆錢的。)那麼「三包」的經費來源於哪裡?還不是廠商的利潤(本文對利潤不進行詳細的區分,只是討論一般概念)嗎?神舟的筆記本電腦確實是價格低利潤少,假如神舟筆記本電腦真的是質量不行返修率高的話,那它怎麼能夠維持長達三年的「三包服務」呢?正因為神舟的價格低、利潤低,所以這從另外一個角度也證明了神舟的返修率——高還是低?留給大家判斷吧!
2007年1月23日 於沈陽

「兩岸猿聲啼不住,神舟已過萬重山」
● 神舟:成功者是不受譴責的,請不要再辱罵和譴責神舟
● 電腦同質化:除外觀形狀及油漆顏色外,沒有任何差異

● 神舟:代表廣大消費者利益,而不是為股東賺取暴利

● 吳海軍:有種就去賺外國人的錢,而不是被外國品牌宰

——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在電腦報2007年數字英雄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神舟:成功者是不受譴責的請不要再辱罵和譴責神舟

我們創造歷史
我們締造神話
英雄
在年輕的夜晚

3.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差別多大

「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油差別多大?

1.中石油全稱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前身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一些知名油田為中石油所有,如大慶油田、遼河油田、新疆油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和長慶油田。中石化全稱為「中石化集團」,前身是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主要以南方市場為主。早些年,中石化的油田較少。原油有不同的來源。上面我們也詳細介紹過。中石油主要來自國產原油,中石化主要來自進口原油。

4.其實不管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只要堅持使用固定油品,保持車內清潔,就一定能提高汽車的燃油經濟性。中石化的油總是比中石油的貴一點,這不是不合理的,因為兩家公司有不同的想法,鍾石。想靠質量取勝,而中石油一直認為價格才是硬道理。從企業內部的經營宗旨可以看出一二,中石化所追求的。利潤最大化,即使在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也只有少數省級國道加油站降價,但想要保護。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必須保證油品質量。

4. 為什麼長城合成機油比其它品牌便宜

礦物質油有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油,目前在價格上區別比較大,礦物質油可能幾十元,全合成機油便宜也要四五百塊,貴的要上千元。如何選擇全憑用戶的個人喜好。從使用角度來講,礦物質油已經完全能達到車的使用要求;這就像人平時吃國產大米,如果非要吃更精細的泰國大米,當然好。
但是在選用時應注意兩點:機油一定要用可靠的品牌;使用達到廠家推薦標準的機油,美國工程師協會的SAE和API年度指數標准,達到這兩個標准就可以使用。
機油因其基礎油之不同可簡分為礦物質油及合成油兩種(植物油因產量稀少故不計)。二者最大差別在於:合成機油使用的溫度更廣,使用期限更長,以及成本更高;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粘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合成油較濃的粘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換句話說,在相同的工作環境里,合成油用較低的粘度就可以達到保護引擎的目的。同樣,在相同的工作環境里,合成油因為使用期限比礦物油長很多,因此雖然成本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之後,並不比礦物油高很多
機油從基礎油上分又分為礦物質機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
礦物質機油是以石油提煉的礦物油為基礎,添加了添加劑製造而成,價格比較底能夠提供一般的保護作用,市場上150元以下的基本都是礦物質機油. 半合成機油,解乎於礦物質機油和合成機油之間,以礦物質機油為基礎又添加了大量的合成機油添加劑,能夠提供更優良的潤滑清潔功效,價格也比較實惠,其性價比較高,能夠為普通轎車提供優良的保護.
全合成機油,完全是合成出來的機油,根本上區分於礦物制機油,能夠為發動機提供優良的潤滑作用,其高低溫性,高速潤滑性都非常的突出,一般用於高檔的汽車,賽車,極端氣候下的汽車.價格是礦物機油的數倍.
然後我們談下機油對發動機性能的影響.
熟悉了機油的標號,各位DX就可以對號入坐了,不用在面對各種品牌的機油迷茫了,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大家也存在各種誤區
從新車買回來,就有一條鐵定的紀律,每7500更換機油,為什麼要更換?因為原來的機油已經變質,不能提供正常的潤滑清潔功效,所以換!但是大家忽視了一點,他是針對SJ基本機油的參考,其實礦物制機油在3000公里以後他的潤滑性就開始下降,所以大家在更換機油以後會聽到兩種不同的發動機聲音,新換的機油明顯的聲音滑!
因為機油的潤滑度不同,好的機油往往使發動機性能更出色,燃油經濟性更高,使用SL的機油平均每百公里要比SJ的機油省汽油1公升甚至更多,很多DX在保養的時候很關注機油價格,認為黃殼要比長城或桑他那專用機油貴了近一半!!但是實際使用中每個保養周期使用嘉護或黃殼能夠比使用普通機油節省下近300元的汽油支出!!另外給發動機的保護也是使用SJ機油的數倍,同樣的發動機,使用兩種不同級別的機油,在十萬公里以後發動機的性能會有很巨大的差別!這就不是剩幾十元的事情了!
更換周期:礦物油更換周期建議為5000公里;

半合成油更換周期建議為7500公里;

合成機油更換周期建議為10000公里;

5. 惠博普為什麼便宜惠博普股票財務報表2021股票惠博普的主要產業

2021年上半年,隨著全球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油氣資源在需求方面正在回暖,原油價格也逐漸回暖,各大國際油氣企業對油氣資源的開發速度不斷加快,給油服行業帶來了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今天就來和首燃團大家聊一下惠博普這個油服行業的優質企業。


在開始分析惠博普前,我整理好的石油天然氣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石油天然氣行業龍頭股名單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惠博普的主營業務包括以下這些:油氣工程及服務(EPCC)、環境工程及服務、油氣資源開發及利用。惠博普在國內油氣田地面系統裝備領域的企業裡面極具知名度,其創新的工藝方案、全方位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技術實力,這樣一來,公司產品也贏得了較高的市場競爭力,有比較大的技術附加值,在行業競爭中,使得公司可以拔得頭籌。


簡單把公司的基本情況和大家說了之後,接下來就說下這個公司的優勢之處。


優勢一、專業化與技術研發優勢


在油氣處理領域,惠博普憑借著核心的分離技術形成了專業化優勢,並將業務逐步拓展到油氣開采、油田環保等領域。惠博普的技術改革不斷創新升級,以此形成了理論研究、系統開發、產品開發等一系列研發機制。除去這些,惠博普的研究合作夥伴如中國石油大學、中科院力學所等科研機構在多個項目上都給予強大的支持,使得研發能力越來越強。


優勢二、個性化的高端產品


公司依靠技術創新的優勢,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並設計令人滿意的個性產品來服務高端市場需求。{創新的工藝方案、全方位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技術實力惠博普-9}有比較大的技術附加值,在行業競爭中,使得公司可以拔得頭籌。


優勢三、品牌知名度高,客戶優勢顯著


惠博普已經在行業內一些專業領域成功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國內、外油氣田受到廣泛認同。再是國內市場,惠博普已經全面成為三大石油公司及其下屬企業的合格供應商,產品被用在國內絕大多數油田上。然後再看國際市場,惠博普參與國際競爭已經很久了,已經成功為伊拉克、科威特、哈薩克、巴基斯坦、查德、阿爾及利亞、厄瓜多、蘇丹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個油氣田提供了油氣田裝備及工程服務。


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惠博普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惠博普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經濟活動開始恢復的大環境下,油氣價格也逐漸開始回暖,石油天然氣行業持續復甦。國際原油價格同比獲得爆發式增長,石油公司盈利水平不斷提高,市場需求大幅改善,行業整體盈利水平正在逐漸恢復。


目前國內能源對外依賴度依舊很高,油氣開采極具發展前景。尤其是非常規油氣對彌補國內能源缺口具段攔有積極意義,高端裝備的技術進步促進行業進行降本增效,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總的來說,我個人而言惠博普公司屬於油服行業的龍頭企業,有希望充分受益於行業高速發展。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惠博普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惠博普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者橘測惠博普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2-0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熱點內容
為什麼20多歲女生難追 發布:2025-04-30 08:30:31 瀏覽:726
微信為什麼不和花唄合作 發布:2025-04-30 08:29:35 瀏覽:848
為什麼淘寶平板賣的那麼便宜 發布:2025-04-30 08:19:49 瀏覽:978
為什麼眼睛裡會抽出透明絲 發布:2025-04-30 08:13:18 瀏覽:594
手機老是斷網為什麼 發布:2025-04-30 07:53:27 瀏覽:751
胸軟骨下為什麼能有東西在動 發布:2025-04-30 07:43:26 瀏覽:919
為什麼微信不能添加指紋支付 發布:2025-04-30 07:29:52 瀏覽:70
為什麼不喜歡女人去酒吧 發布:2025-04-30 07:29:15 瀏覽:113
為什麼釀酒時間長了會酸 發布:2025-04-30 06:38:02 瀏覽:82
老婆為什麼注銷微信 發布:2025-04-30 06:37:58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