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股票為什麼這么便宜
㈠ 伯克希爾除了股價,業績和很多A股的上市公司其實沒多大區別,為什麼巴菲特這么出名
因為他投資股票成了世界超級富豪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 彈子球游戲機出租給理發店老闆,掙取外快。 [2]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尼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士學位。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傳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蘇珊·湯普森結婚,他們雙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學讀書時,蘇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羅伯塔是住同一間宿舍的舍友。當巴菲特順路拜訪她並向她求婚時,蘇珊離開了就讀的大學和他結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離巴菲特目前的家只有一個半街區的地方長大的。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液余爛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資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鬧漏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46%,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毀廳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路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漲」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8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0.2%,高出道·瓊斯指數1 0.1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8年,他就可得到433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3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4年8月26日,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夫
㈡ 巴菲特單季巨虧3500億人民幣,股市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主要是因為巴菲特的投資受到了美股下跌的影響,即便很多人把巴菲特稱之為投資大師,一個獨立的投資人也很難跟整個市場抗衡。
每當我們提到巴菲特的時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同時也非常認可巴菲特的投資理論。事念扒實上,因為投資的行為本身是一個中長期行為,所以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站到短期的角度來看待巴菲特的投資虧損狀況。即便巴菲特在一個季度出現3,500億人民幣的虧損情況,這個情況對於巴菲特來說也只不過是一個短期的回撤而已。
總的來說,投資本身就是一件有虧有賺的事情。侍棚即便投資人是巴菲特這樣的名人,巴菲特也需要接受市場回撤所帶來的短期虧損,我們更沒有必要根據短期虧損的情況而評價巴菲特的投資行為。
㈢ 巴菲持的股神之名是誰給封的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的股票年收益率達到30%嗎
當一個人太出眾就會有人扣上神的帽子。在股災出現,股票瘋狂下跌,敢在所有有賣出股票時買進股票需要超出常人的智慧。好像巴菲特也不認為自己是股神。我認為巴菲特在股市下跌時,用便宜的價格買進優質股票長期持有,代股市再次升賀禪瘋狂上漲時賣出。用這種簡單的智慧投資讓也我佩服。比如1992年以後中國股市曾經下跌了百分之拍雹90時買進深發展或者萬科的股票到2008年上證指數達到6000點時賣出也會被人扣上股神的帽子的。2008年以後美國金融危機會股市下跌買進美國銀行股或者指數基金現在也會賺錢吵塵的
㈣ 巴菲特炒股巨虧3500億,「股神」也有翻車時為何能虧損如此嚴重
在我看來,巴菲特的此番虧損並不是實際的資金損失,而是屬於市場正常波動所造成的盈茄碰纖虧。只要不賣出,未來依舊會有上漲的可能。
許多有炒股經驗的朋友都知道,在股票交易市場當中真正的虧損,只有將持有的股票賣出時才會產生。巴菲特雖然此次的財務報告看似巨虧了很多錢,但只要他不賣出,那麼一切的判斷都是不太准確的。
我認為巴菲特並沒有翻車。
與其他人對於巴菲特此番虧損而嘲笑的心態不同,現在整個美股的大市場環境,因為國際局勢與美國本身的問題顫仿,本身都吵升在呈現著不斷下跌的狀態。巴菲特作為一個私募基金投資人,自然會有自己的投資經驗和專業團隊進行防範。退一步而言,即使他真的產生虧損,他的公司依舊可以憑借其他的投資來進行挽回。巴菲特擁有失敗的實力和底氣,但普通人並沒有這種能力。
㈤ 據說巴菲特的股票也是不分紅的,為什麼啊
分紅是公司給股民的一種紅利,但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會分紅。
我發現很多人對股票分紅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對於少部分人來說它很清晰透徹。接下來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關於股票分紅的這些知識,對股票分紅還不太了解的朋友,看完這一篇就懂了!
深入了解前,那麼學姐帶大家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快點閱讀一下吧:【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股票分紅的意思
(1)股票分紅是什麼?股票多久分一次紅?
股東得到上市公司的投資回報就是股票分紅,上市公司在經營跟投資所得的盈利中,紅利就是根據股票份額的相應比例計算出一個數額,然後支付給投資者的錢。一般來說,上市公司會決定在半年報或者年報的時候進行分一次紅。這個時間是無法保證的,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起著一定的作用,具體看公司發布的公告。
(2)股票怎麼分紅?怎麼領取?什麼時候到賬?
有兩種形式的股份分紅,送現金和送股票,諸如「每10派X元」是的含義每十股派x元的現金。「每10轉X股」的意思就是每10股會送你10股股票。
一般分紅到賬的日期都是除權除息日當天,不過也存在一些例外。具體還得看上市公司是一個怎麼樣的安排,一般半月之內肯定會到賬。一些盤子龐大的股票,分紅涉及到的數額很大,結算需要的時間也比較多。分紅送股送現金一般都是自動進行,投資者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可以做到耐心等待就行。
(3)怎麼知道有哪些分紅的股票?怎麼查看自己的股票有沒有分紅?
要是有股票分紅,上市公司會發出告示,你可以在手機的行情軟體中進行了解。但絕大多數的行情軟體對分紅信息做得並不是很好,導致很多好的投資機會流失了。這里有款軟體很優秀推薦給你,關於股票解禁、上市、 分紅的信息這個投資日歷會實時進行更新,這款軟體對每個股民炒股來說絕對神器了,歡迎大家來點擊領取喲!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助你快速了解行情
(4)股票分紅需要扣稅嗎?如何規定?
不可否認的是,股票分紅肯定需要納稅,股票所得紅利扣稅額度跟持有股票的時間長短有直接的關系。分先後買的股票,我們就根據「先進先出」的這個原則,對應計算有多長的持股時間。下表是詳細的交稅標准。
二、股票分紅對股價的影響?股價為什麼會跌?
分紅前股價變化:由於扣稅差異存在如此的規定,市場上有些既不打算長持該股票又不想被收稅的的投資者,會在分紅之前就選擇把股票賣出、回籠資金,所以股票分紅前可能會出現股票價格下跌。可是還是有某些投資者打算拿到分紅,進而買進一些股票,也會導致股價上漲的可能。
分紅後股價變化:按照前面的內容我們知道了分紅有兩種方式,送現金和送股票。他們都能夠使股價正常性回調,就是說會有一定幅度的下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咱們要先清楚何為「除權除埋稿者息」。
「送股票」就會有除權:送股會造成公司總股本增加,在不改變市值的基礎上,這就意味著每股代表的的實際價值就會減少,引起每股價格減少,也就造成了一種叫除權的投票現象。
「送現金」就會有除息:投資者獲取了現金紅利,公司凈資產和每股凈資產也會相應下降,從而使每股代表的實際價值下降,因此造成的股價的下降也就是常見「除息」。
除息除權對於股東有著中性的影響,盡管一定彎薯會會導致股價下降,然則客觀上股數得到增長、並且能得到現金分紅,其實投資者並未飽受損失。
分紅後的除權除息的股價怎麼計算呢?有三種情況:
三、股票分紅是利好還是利空,可以買嗎?
其實長期來說,分紅對股價來說更多的是偏中立的,這並不可以來作為買賣主要依據,上市公司有沒有分紅,並不是評價一家公司好壞的獨一依據。
主要原因股票分紅是短期的影響,長時敬搭期跌漲還是要根據公司的基本面情況。基本面優良的公司,整體趨勢大多都處於上漲,短期漲跌不對長期趨勢產生影響。
如果公司的內在價值和成長能力等你不知道該如何分析,將下方的鏈接點開,就可以直接獲得診股,你會獲得專業的投顧為你進行專業的分析,你所看中的股票價值如何:【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0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㈥ 巴菲特賺錢的訣竅有哪些巴菲特為什麼能炒股賺多這么錢
股神巴改尺舉菲特的名號就算是不炒股的朋友也有很多都知道,既然被稱為股神,巴菲特賺錢的訣竅有哪些呢?這里給大家總結了巴菲特七大投資理念。第一個,找出傑出的公司,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原則就是找出傑出的公司,這個原則是基於這樣一個常識,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他的內在價值一定會顯現在其上市公司上,巴菲他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
第二個,少就是多,買的票越多,越可能購入一些你對其一無所知的企業,通常你對企業了解的越多,關注越深,你的風險就越低。巴菲他採用的是集中投資的策略。重倉持有少量股票。
第三個,做高概率的事件。當你堅信遇到大好機會的時候,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大舉投資,當一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的時候,你投入的越多,回報就越大,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十隻股票佔了總量的90%。
第四困滲個,要有耐心,不要頻頻換手,除非你有更好的投資對象,要做一個好的棒球擊球手,你必須核碧要有好球可以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寧願持有現金。
第五個,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既然一家企業有內在價值就一定會體現出來,問題僅僅是時間。
第六個,穩中取勝,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的本金不受損失。
第七個,能力圈原則,投資不要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
㈦ 《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股神巴菲特是怎樣煉成的
說到沃倫•巴菲特,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陌生。他從小就有天才般的投資嗅覺,32歲成為百萬富翁,創立了世界著名的投資集團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70多歲問鼎世界首富。美國人通常稱他為「奧馬哈的先知」,中國人則親切地叫他「股神」,總之,不管在哪一個國家,巴菲特都是人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天才和傳奇。然而,褪去神話般的外衣,巴菲特的成功究竟有什麼獨門秘籍呢?《滾雪球》這本書首次以巴菲特的視角客觀地講述了一代股神的成長經歷,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每一個天才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背後一定付出了異於常人的堅持和努力。
1930年,沃倫•巴菲特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的家族世代在奧馬哈經營著一家雜貨店,由於經營有方,雜貨店的生意一直做得不錯。不過巴菲特的父親並沒有子承父業,而是在1931年股市大蕭條時,特立獨行地開了一家股票經紀公司。受父親和家族環境的影響,巴菲特從小就對賺錢感興趣。
6歲的時候,當大多數小夥伴還在大街上調皮搗蛋時,巴菲特已經通過賣口香糖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盡管每賣一包口香糖,他才賺2美分,但這足以讓人對一個6歲的小孩刮目相看了。後來巴菲特還相繼賣過二手高爾夫球、花生和爆米花,只不過都是小打小鬧,也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商業啟蒙。
真正讓巴菲特找到賺錢的門道和樂趣的,還要歸功於他送報紙的經歷。巴菲特12歲時,父親贏得了國會議員大選,全家遷往了華盛頓。盡管巴菲特很不適應新學校的生活,但是他很快在華盛頓找到了一份自己真正喜歡和擅長的沖頃掘工作,那就是《華盛頓郵報》和《時代先驅》的送報工作。
巴菲特在送報的過程中,不僅每天起早貪黑、兢兢業業,而且講究方法、懂得變通。比如,為了防止客戶不給報紙錢,他會主動給電梯小姐小費,好讓他提前知道訂報紙的這家人什麼時候搬走;再比如,他也會主動說服負責報紙路線分派的經理,把訂戶比較多的高檔小區分派給他。
就這樣,僅僅是通過送報紙,巴菲特在14歲的時候,就已經有1000美元的儲蓄了,這在當時也算一筆不小的款項。
12歲可以說是巴菲特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同樣也是在這一年,巴菲特和他的姐姐合夥買了人生中的第一支股票,美國城市服務公司的優先股,他們一共買了3股,每股38.25美元。
和大多數剛入股市的新人一樣,巴菲特對這支股票也不了解,只是知道這是父親多年來最喜歡的一支股票。巴菲特在購買了城市服務公司的優先股以後,這支股票就開始大幅度下跌,這也讓他初次嘗到了投資的風險和壓力。
所以,當城市服務公司的優先股開始回升到40美元一股時,巴菲特便迫不及待的拋售了。然而,令巴菲特遺憾的是,城市服務公司的股價很快就一路高漲到每股202美元。
這就是巴菲特的第一次投資經歷,盡管沒有賺到太多錢,但是他從中吸取了很多投資的經驗和教訓。比如,不要過分關注股票的買入成本;再比如,不要著急抓住蠅頭小利,要有耐心,放長線、釣大魚。
此外,在這個階段,巴菲特還深刻地領悟了另外一個道理。由於父親大選失利,巴菲特又轉學回到了家鄉。回來之後,巴菲特不僅應聘成為了《林肯日報》的區域負責人,管理著50多個小報童,還繼續 探索 著股市投資,購買一些股票。
19歲時的巴菲特已經有了更加獨立的股市判斷能力和敏銳的投資眼光。
他通過大量的財務數據分析認為, 汽車 製造商西澤-弗雷澤公司的經營狀況正每況愈下,未來不排除破產的可能性。
於是,在西澤-弗雷澤公司的股價下跌以前,巴菲特便從別人手中借來了這家公司的股票並全部賣空,等西澤-弗雷澤公司的股票大幅度下跌時,巴乎亮菲特又以十分便宜的價格把股票買回來,歸還給別人,最終達到了從中賺取差價的目的。這其實也就是現在股市中我們常說的股票「做空」。
1949年,19歲的沃倫•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州商學院畢業,此時,他的資產已經很豐富了。
其中有他花自己的積蓄買下的一家農場,出租給了一戶人家在經營,還有他買的一些股票,另外還有10000 美元存款。
要知道1949年的10000美元,大概相當於現在散核的十幾萬美元,這些錢對於任何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不過,巴菲特大學畢業以後,並沒有著急投身商海大展身手,而是選擇申請哈佛商學院的碩士繼續攻讀。他希望能從哈佛大學收獲事業發展所必須的聲望威信和人際關系網。巴菲特本來信心十足,期待憑借自己對股票知識的了解,在面試中取得不俗的成績。
可是結果事與願違,哈佛大學甚至沒有給他半點展示股票才華的機會,就無情地把他拒之門外了。
不過,巴菲特並沒有氣餒,而是馬上尋找新的學校,在翻閱哥倫比亞大學的宣傳手冊時,他發現自己的偶像,也就是華爾街著名的投資教父本傑明•格雷厄姆恰好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書。興奮之餘,巴菲特立刻著手申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研究生。
由於他的申請書極富個人特色,最後巴菲特被破格錄取了。在哥大商學院,巴菲特不僅學到了最前沿的金融知識和投資理念,還時常有機會跟華爾街知名的金融大鱷近距離交流。經過三年的系統學習,最終巴菲特以史無前例的A+的成績從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
哥大畢業後,巴菲特主動請纓去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工作,然而卻多次遭到拒絕。後來,在巴菲特的堅持和努力下,格雷厄姆終於向他遞來了橄欖枝。
在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歷練了兩年以後,26歲的巴菲特懷揣著174000美元回到了奧馬哈,開始成立自己的投資公司。起初他的合夥人都是家人、發小和朋友,後來由於巴菲特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可觀,越來越多的合夥人加入了進來。
到1961年的時候,巴菲特的合夥人公司已經發展到了十一家,投資回報率更是高達46%。緊接著,1962年,巴菲特合並了所有的合夥人公司,重新組建了巴菲特有限責任合夥公司。新公司的凈資產總額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超過13%的財產都屬於巴菲特個人。就這樣,巴菲特不到35歲便實現了百萬富翁的夢想。
那麼巴菲特是怎樣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實現了財富的爆發式增長呢?這主要歸功於他的投資理念。
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資階段,始終遵循老師格雷厄姆的「煙蒂法則」。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煙蒂法則」,在格雷厄姆看來,那些便宜又不受寵的股票,就好像大街上被隨手丟棄的煙頭一樣,盡管看起來一文不值,但是仍然可以點燃,還能讓人再滿滿地吸上一口,榨取最後一點價值。
正是在「煙蒂法則」的指導下,從1956年到1962年,巴菲特相繼投資了美洲國家火災保險公司、美國國家證券公司和馬拉開波石油勘探公司等等。這些公司後來也恰如其分地發揮了「煙蒂」的作用,為巴菲特帶來了巨額的投資回報。
正如我們在第二部分中看到的,巴菲特在早期的投資階段,始終信奉「煙蒂法則」,他總是樂於尋找一切可能被低估的股票,以低於賬面價值的價格買入,然後等股票價格回升到真實價值的時候再賣出。
盡管巴菲特在彎腰撿煙蒂的時代賺了很多錢,但是同樣也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投資經歷。比如,在拋售奄奄一息的丹普斯特磨坊製造公司時,遭到了全鎮人的反對和圍攻;再比如,為了拯救日薄西山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紡織公司,巴菲特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但最終這家公司仍難逃破產的命運。
好在這個時候,巴菲特認識了自己事業的好搭檔查理﹒芒格。
芒格與巴菲特在投資理念上既相互欣賞,又略有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對風險的態度,受格雷厄姆和父親的影響,巴菲特對風險持悲觀的態度,他會為了避免太大的風險,放過獲利的機會。而芒格卻認為,市場充滿了機會,只要你有一定的勝算,就可以承擔一些風險,與其總是做彎腰撿煙蒂的苦差事,不如花合理的價錢,投資一家有潛力的公司。
在芒格的影響下,巴菲特開始重新審視「煙蒂法則」,他深刻地認識到這種只在乎股票價格,而不顧及公司經營和管理狀況的投資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於是,巴菲特開始放棄格雷厄姆的悲觀主義投資理念,不再只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等賬面數字,而是像芒格一樣重點關注一家公司的無形資產。
比如,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品牌的持久性、獨特的競爭優勢等等。然後花合理的價錢,購買一家好公司。在這種投資理念的引導下,巴菲特的投資生涯進入了成熟期,他相繼投資了美國運通公司、迪士尼公司、華盛頓郵報、可口可樂等公司。這些公司日後不僅給巴菲特帶來了高額的投資回報率,而且本身經營發展的也很不錯。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運通公司,1963年當巴菲特出資購買它時,它還深陷商業交易的丑聞不能自拔,等到1965年,靠著公司多年來積累的信譽和品牌效應,美國運通公司的股價一度上漲到70美元一股,當然,也為巴菲特帶來了巨額的利潤。
此外,也正是由於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從「煙蒂法則」到「潛力股」的轉變,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才得以發展壯大,最終由一個每股19美元的紡織公司成長為每股26萬美元的世界一流投資公司。
需要補充的是,在這個階段巴菲特還始終堅持一個重要的投資理念,那就是「安全邊際原則」。所謂安全邊際原則是指,股票市場具有不確定性,在進行投資以前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為自己留足餘地,最終確保投資不會因為誤差或者市場的變動而經歷過於嚴重的失敗。
可以說,巴菲特的每一次精準投資都離不開「安全邊際原則」的保駕護航,同樣的,也正是有了安全邊際原則為底線,巴菲特才有信心把大量的資金押在同一支股票上。
《滾雪球》共分上下兩冊,今天咱們聊了上冊的內容,下次咱們繼續聊聊下冊的內容,你對巴菲特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