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立夏脾胃不好
❶ 立夏時節謹防6種高發疾病
立夏 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一年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立夏時節謹防6種高發疾病,供大家閱讀參考。
目錄
立夏時節謹防6種高發疾病
浙江風俗立夏吃什麼
立夏是節日還是節氣
立夏時節謹防6種高發疾病
一、立夏時節謹防皮膚病
夏季天氣潮暖,有利於各種真菌、細菌的繁殖生長,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膚潮濕,如不及時擦凈和保持乾燥,真菌便會侵害我們的皮膚,引起皮膚癬病。接觸患癬的人或動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發生傳染。最常見的皮膚癬病是足癬,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腳氣」,喜歡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腳氣,因為皮鞋不透氣,腳部的濕度和溫度增高。腳氣患者夏天很難受,因為除了腳趾間的皮膚發紅、糜爛、生小水皰之外,還會瘙癢及有異味。另外,很多青壯年男士容易在夏天感染體癬和花斑癬(汗斑),這與他們排汗量大有關系,由於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後沒有得到及時清洗,真菌在皮膚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皰、鱗屑等,損害皮膚。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是防治癬病的基本要求。盡量分開生活用具是預防癬病傳染的重要 措施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乾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勤洗澡並更換內衣,一定要穿皮鞋的男士襪子要選用棉質的,以利吸汗、透氣;不要共用鞋襪、毛巾;盡量避免在 游泳 池、健身房等地方赤足行走。
二、立夏時節預防紅眼病
立夏時節要注意預防流行紅眼病。此病潛伏期短,受感染後24小時內發病,自覺雙眼劇烈疼痛,畏光流淚,有異物感。得了紅眼病,一要防止傳染,二要及時治療。患者的洗漱和擦拭物品要專用,尤其在集體場所,更要做好各項隔離工作。預防紅眼病的關鍵是,在高溫高濕的初夏,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眼部保健,少去人多的場所,避免接觸傳染源。
三、立夏時節謹防頭痛
夏季的高溫、悶熱、雷雨、大風、天氣驟變,盯粗培常會誘發或加重頭痛。另外,睡眠不足、情緒激動、精神疲勞都可誘發頭痛。應對夏季頭痛,不能過分依賴葯物,可通過調劑飲食、補充水分,消暑降溫、節製冷食、調整情緒、注意休息等手段進行保守治療。
四、立夏時節小心脾胃受損
很多人在夏天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問題,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入夏後人體胃口自然變差,消化功能本來就隨天氣受影響;另一方面,由於人們貪涼嗜好冰寒的食物,刺激腸胃,使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血管驟然收縮,血流量減少,從而影響胃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很多老人、 兒童 以及消化功能不良者就往往在夏季出現腹部疼痛、胃炎等情況。
從養生方式來說,在立夏時節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此外,新鮮蔬菜水果能補充足夠的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在食物中,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這些都有一定消暑作用。而從冰箱里取出來的食物,最好不要急著吃,應在常溫下放一會兒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凳亂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應少吃或不吃。
五、立夏時節預防菌痢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除與蒼蠅繁殖活動有關外,還與夏季氣候適宜痢疾桿菌繁殖、天熱人們喜歡吃生冷食品引起腸胃功能紊亂有關。
控制菌痢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治療;其次應搞好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加強對飲食、水源管理,消滅蒼蠅,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新鮮的食物,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六、立夏時節預防熱傷風
夏天感冒俗稱「熱傷風」。夏季天氣炎熱,為了散發體內的熱能,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出汗很多。入睡後易使身體受涼而發生感冒。熱傷風病情較輕的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病情較重的常有高熱,而且出汗後熱仍不退,並伴有頭痛、沉重如裹、身體酸懶、倦怠無力、口乾但不想喝水、小便黃赤、舌苔凱唯黃膩,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對於熱傷風,病情較輕時適當服些感冒葯,一般兩三日即可痊癒。對於較重的暑熱感冒可用中葯治療。預防熱傷風,主要是鍛煉身體,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使身體能夠適應暑天的多變性。要隨早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
浙江風俗立夏吃什麼
就算是在浙江,不同的城鎮和地區在立夏的飲食風俗也不盡相同。
浙江麗水:立夏飯和立夏蛋
「立夏不吃立夏飯,兩只腳杠軟咣咣。」這是流傳在麗水的一句俗語,麗水人自古以來到立夏這一天都會燒立夏飯和立夏蛋。麗水的立夏飯有說豌豆飯,也有蠶豆飯,大概是新鮮的時令豆子都適合做立夏飯,用鍋灶燜。
浙江杭州:煮新休和七家茶
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備了果品餅鉺,在親戚鄰居間,互相敬茶,饋贈,叫做「立夏吃七家茶。」杭州還有兩種特色的立夏飯,一種是烏米飯(杭州人叫立夏果兒),另一種就是豌豆糯米飯(杭州人叫咸豆兒糯米飯)。
浙江湖州:立夏飯配灰鴨蛋
在湖州立夏日孩子們都要到外婆家吃中飯。幾乎每個外婆家會准備好魚、肉、咸鴨蛋來招待外孫上門。米飯用新蠶豆、豌豆製成,稱立夏飯。咸鴨蛋本地稱灰鴨蛋,用自己家的鴨蛋在 清明 前用草柴灰放鹽腌制。
浙江嘉興:野米飯
嘉興人的立夏習俗首先要吃野米飯,農歷立夏日正值農忙前,吃糯米飯(野米飯)就等於給農民增加營養。還有吃「白焐蛋」和「白焐肉」的說法。「白焐肉」類似蒜泥白切肉,把豬肉煮熟切片後蘸醬油吃。「白焐蛋」又叫立夏蛋,嘉興一帶有「立夏吃個蛋,力氣多一萬」的俗語。
浙江金華:紅棗雞蛋
立夏這天,金華人要吃紅棗雞蛋。先把紅棗洗凈入鍋煮至七八分熟,然後打入兩個雞蛋,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紅糖,再煮至雞蛋成荷包蛋狀,一碗香噴噴的紅棗雞蛋就製成了,咬一口,別提多太甜蜜了。
<<<
立夏是節日還是節氣
立夏是節氣,並非節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根據史書記載,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准,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斗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立夏時節的候溫同氣候學標准大致接近,而這一地區正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
<<<
立夏時節謹防6種高發疾病相關 文章 :
★ 立夏謹防四種高發疾病
★ 立夏易患哪些病
★ 立夏5種常見病的飲食療法
★ 老年人夏季養生
★ 立夏吃什麼去疾病養生比較好
★ 黃帝內經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 春分養生除困防病有什麼方法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❷ 入夏食慾差脾胃虛弱怎麼辦,健脾丸對症調理
五一過後天氣真的炎熱起來,尤其是立夏之後,人體新陳代謝進入旺盛時期,時常感覺睏乏無力,還有些人因為天氣太熱吃不下東西。那麼問題就來了,一方面夏季人體新陳代謝快需要更多的營養攝取,另一方面炎熱會使人食慾減退,消化吸收不良,這樣很容易導致肌體營養素代輪扮罩謝的紊亂,甚至引起相應的營養缺乏症和其他疾病。
中醫認為,夏天人體消耗較大,需要加強脾的「工作」,才能不斷地從食物中吸收營養。同時,夏天人們大量食用冷飲和瓜果,易損傷脾胃,有很多人容易「苦夏」,表現為不思飲食、乏力。而通過健脾益氣則往往能達到開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
夏季養脾首先要嘗試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以保障身體的需求。同時,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品,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番茄、黃瓜、綠豆等。但生食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干凈,防止夏季腸道傳染病。如有可能可以多吃些大蒜,既可殺菌又能幫助消化,增進食臘鬧欲,調味解暑。總之應注重飲食衛生。
如缺碼食養效果不明顯,則需要考慮服用具有健脾開胃功能的中成葯健脾丸來調理。健脾丸由黨參、白術(炒)、陳皮、枳實(炒)、山楂(炒)、麥芽(炒)六味中葯組成。用於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在臨床上應用於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炎等病所表現的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利,食後胃脘嘈雜,噯氣脹痛,大便溏泄症狀。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平日里脾胃虛弱者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急性腸胃炎時不宜服用健脾丸。
還有患者會問到,到葯店買葯,會看到有健脾丸和歸脾丸兩種類似的中成葯,比如說健脾丸市場上的大品牌當屬仲景宛西制葯生產的仲景牌歸脾丸,葯材道地,療效好,一直以來都是患者的優先之選。但仲景牌健脾丸和仲景牌歸脾丸,同一個廠家生產,包裝也很類似,不知道該怎麼選擇或者是稍不留意就拿成了另外一種。那麼歸脾丸和健脾丸就一字之差,葯物區別有哪些呢?
別看一字之差,健脾丸屬於調理脾胃用葯,而歸脾丸則是益氣養血的補益類葯物。二者在功能主治上還是有較大差別的。
健脾丸依據明代王肯堂《證治准繩:類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減而成的,為保和丸的姊妹方。而歸脾丸來源於《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七,是我國傳統中葯中的良方。
從組方上講,健脾丸由以上所說的6味葯材組成,而歸脾丸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滋補類的一些葯物。歸脾丸組方由黨參、白術、黃芪、茯苓、當歸、木香、大棗、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炙甘草等十多味中葯組成。
健脾丸的葯理是健脾開胃,多用於緩解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脘腹脹滿等消化系統不適症狀。而歸脾丸的葯理是益氣健脾、養血安神,在臨床上多用來治療或緩解因心脾兩虛、氣短心悸、肢倦乏力、食慾不振、面色萎黃、便血、崩漏、失眠多夢、頭昏頭暈等不適症狀。患者一定要根據情況對證選擇適合自己的葯品。
❸ 為大家介紹立夏的注意事項
夏季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夏了,立夏就是說明夏季要來臨了,在立夏之後天氣就是會逐漸的炎熱起來,所以我們在這個時候是需要很好的注意預防的措施,那麼,我們在立夏之後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下面就是一起來看看吧。
立夏注意事項
1、雖然說氣溫的比較的高,但是我們仍然是要很好的護人體的陽氣。陽氣我們身體的動力,是困亮數會隨著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產生一些波動,而且在夏季陽氣是會非常的旺盛和活躍,所以我們在夏季是不適合進行大量的運動,我們在運動之後是需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在立夏之後,北半球的陽光照射是比較的充足,日照的時間也是會延長,氣溫也是會升高,汪首我們的睡眠就是會減少,而且有睡眠障礙的人是會更加的嚴重,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鍵茄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進入夏季之後,溫度也是會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是會覺得悶熱難受,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脾最惡濕喜燥,所以我們在夏季就是會經常患上一些胃病,是會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我們在立夏之後經常是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狀況,而是會有不想工作,無精打採的狀況,希望大家是可以很好的注意,但是我們要注意在飯前不要大量的喝冷飲,否則是會非常的容易傷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