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為什麼時長每年不一樣
A.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是從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的。
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一共持續30天或40天。伏天不僅天數不確定,就連數伏開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樣。
要准確數出伏天,需要了解夏至日以及干支紀日法。實際上,數伏開始的日期並不是以公歷或者農歷的某個固定日期作為起始的,而是通過干支紀日法推算出來的。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歷6月21日—22日之間。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後不久,便是伏天。
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伏。」其中的「庚」字是指天干中的庚。這句話的意思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
(1)三伏天為什麼時長每年不一樣擴展閱讀:
三伏天的確定方法:
干支紀日法是我國古代使用的歷法方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組合來表示日期。它總共有60種組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十一甲子」。
年、月、日的記法都用這種方式,比如今年的元旦,就可以表達為:丙申年,庚子月,戊子日。如今我們已經習慣使用公歷歷法,干支紀日法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常見的日歷上能查到的恐怕只有用干支表示的年份了,因為在確定我們的生肖時,常常會用到它。
比如2017年的夏至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2日庚辰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2日庚寅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2日庚子日,於是7月12日就成了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持續的時長規定為10天,到7月21日結束。
下一步是規定末伏的時間,即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作為末伏的開始。拿今年來說,我們先在日歷上找到立秋,也就是8月7日,再往後找到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1日庚午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續時長也為10天,到8月21日結束。
最後,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來的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10天或者20天,而不會是別的數值。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才會有30天和40天的區別。
B. 三伏天時間長短不同的根本原因(地理方面)
「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農諺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秋後有一伏」的說法。按照干支紀日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10天就有一個庚日。今年6月21日是夏至,也是農歷的「丙子日」,如此推算,7月15日正好是第三個庚日,所以今年7月15日入伏。但每年的入伏日期卻又不相同。今年7月15日是入伏日,明年的同一天無論是公歷還是農歷都不可能是庚日。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是入伏日,第四個庚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開始末伏。因此,伏期的長短主要決定於中伏。夏至到立秋一般是47天,在一般情況下,7月19日以後入伏,中伏就是10天,7月18日以前入伏,中伏就是20天。今年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是7月25日,開始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4日,開始末伏,所以中伏有20天。
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6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C. 四伏天和三伏天有什麼不同
沒有四伏天這個說法。「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起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首日,末伏十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3)三伏天為什麼時長每年不一樣擴展閱讀:
三伏天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一、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建議可選擇游泳、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
二、要多喝白開水,並且要定時飲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口渴後不宜狂飲。應少喝果汁、汽水等飲料,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
三、不宜過量飲酒。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四、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蛋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
D. 大約每年什麼時候開始進入伏天
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進入伏天,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
E. 為什麼三伏天越來越長
大家都知道,每一年當中都有幾天是特別熱的,這幾天就是三伏天,三伏天的周期是40天。進入到三伏天的時候我們除了我們特別要注意我們的身體之外,還要注意我們的飲食。
三伏天越來越熱,是因為我們環境污染很嚴重,導致全球氣溫變高。因為我們的氣溫變高,肯定就會導致感覺三伏天越來越長了。保護地球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應該更注重環境衛生的保護。
F.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到結束
7月上旬開始至8月中下間結束,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
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
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G. 三伏天的時間是如何計算的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H. 三伏天多長時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歷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葯物的滲透與吸收,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精心選取有溫經散寒、化痰平喘作用的膀胱經及督脈腧穴進行敷貼,相得益彰,共收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這是按照天乾的十數去計算的。所以,劃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天乾的庚日,為第一伏的開始天。比如,2006年的夏至,是西歷年的6月21日,這一天的天干日是辛日,28天之後,就是第三個庚日,所以,2006年的7月20日,就是第一伏的開始;十天之後,又是個庚日,也就是7月29日,就進入了第二伏;十天之後,又是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9日,就進入了第三伏。這就是說,每年進入三伏天之後,都是很熱的,特別是第三伏的十天,是最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