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影像色彩為什麼不一樣
⑴ 為什麼camera raw中打開raw格式圖片,和原片色彩不一樣
因為顏色模式。
第一:Camera_RAW里用sRGB色彩
第二:在網上下載相機型號的colorprofiles文件,解壓後放到C:/DocumentsandSettings/AllUsers/ApplicationData/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Camera
然後打開Camera_RAW在「相機校準」頁面選擇相應的「相機配置文件」,一般選擇adobestandard,如果沒有就選standard,顏色就會和DPP差不多了,但是多少還會有所差異。
⑵ 為什麼同一張圖片在不同的手機上顯示的色彩不一樣
因為不同的手機屏幕尺寸,解析度,設置的亮度都有差異
⑶ 航天遙感與航空遙感的區別
航天遙感泛指利用各種空間飛行器為平台的遙感技術系統。它以地球人造衛星為主體,包括載人飛船、太空梭和空間站,有時也把各種行星探測器包括在內。在航天遙感平台上採集信息的方式有四種:一是宇航員操作,如在「阿波羅」飛船上宇航員利用組合相機拍攝地球照片:二是衛星艙體回收,如中國的科學實驗星像片;三是通過掃描將圖像轉換成數字編碼,傳輸到地面接收站;四是衛星數據採集系統收集地球或其它行星、衛星上定位觀測站發送的探測信號,中繼傳輸到地面接受站。
航空遙感泛指從飛機、氣球、飛艇等空中平台對地面感測的遙感技術系統。按飛行高度,分為低空(600~3000米)、中空(3000~10000米)、高空(10000米以上)三級,此外還有超高空(如U-2偵察機)和超低空的航空遙感。
由此可見,航天遙感和航空遙感的區別主要是:一是使用的遙感平台不同,航天遙感使用的是空間飛行器,航空遙感使用的是空中飛行器,這是最主要的區別;二是遙感的高度不同,航天遙感使用的極地軌道衛星的高度一般約1000公里,靜止氣象衛星軌道的高度約3600公里,而航空遙感使用的飛行器的飛行高度只有幾百米、幾公里、幾十公里。
⑷ 天地圖中部分影像顏色不一樣是什麼情況
影像顏色不一樣是由於採用了不同的片源。
衛星影像由於拍攝衛星的不同,獲得的成像效果也不同,還有些數據是黑白的進行了上色處理。最終拼接融合成天地圖的數據,所以顏色不一樣很正常。
⑸ TM影像、SPOT影像、航空影像的區別
1、遙感的概念
所謂遙感,是從遠距離感知目標物,也即從遠距離探測目標物的物性。
廣義遙感,已拓展到對地觀測和對地外星體的觀測。
狹義遙感是指不與目標物接觸,從遠處用探測器接收來自目標物的電磁波信息,通過對信息的處理和分析研究,確定目標物的屬性及目標物相互間的關系。
2、遙感的分類
1.按遙感平台分類
(1)航天遙感 高度大於80km.衛星、飛船、火箭、太空梭
(2)航空遙感 高度小於80km.飛機、氣球
(3)地面遙感 平台放在地面上的遙感.遙感車、船、塔
2.按遙感媒介分類
(1)電磁波遙感 以電磁波為信息傳播媒介的遙感
(2)聲波遙感 以聲波為信息傳播媒介的遙感
(3)力場遙感 以重力場、磁力場、電力場為媒介的遙感
(4)地震波遙感 以地震波為媒介的遙感
3、遙感分類
按遙感平台分類
(1)航天遙感 高度大於80km.衛星、飛船、火箭、太空梭
(2)航空遙感 高度小於80km.飛機、氣球
(3)地面遙感 平台放在地面上的遙感.遙感車、船、塔
按輻射源分類
(1)被動遙感(無源遙感):探測儀器直接接收記錄地物反射來自太陽的電磁波或地物自身發射的電磁波,即電磁波來自天然輻射源——太陽或地球。
(2)主動遙感(有源遙感):感測器本身攜帶的人工電磁輻射源向地物發射一定能量的電磁波,然後接收從地物反射回來的電磁波。
按成像方式分類
(1)攝影遙感:以光學攝影進行的遙感。
(2)掃描方式遙感:以掃描方式獲取圖像的遙感。
4、遙感技術的特點
1、空間特性(探測范圍大)—— 視野遼闊,具有宏觀特性
2、波譜特性(信息豐富)—— 探測波段從可見光向兩側延伸,大大擴展了人體感官的功能
3、時相特性(周期短)—— 高速度,周期性重復成像
4、收集資料方便,不受地形限制
5、經濟特性—— 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一次成像,多方受益
6、數字處理特性—— 使其與計算機技術融合在一起,實現了多元信息的復合
5、一個完整的遙感技術系統應包括地物電磁輻射信息的收集、傳輸、處理、存貯直至分析與解譯(應用)。
1、空間信息收集系統:主要完成遙感數據的採集傳輸工作
① 感測器:是收集、記錄地物電磁輻射信息並發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設備,是遙感工作系統的核心部分。
② 遙感平台:裝載感測器的設備,又稱為運載工具。
2、地面接收和預處理系統:主要完成遙感數據的接收、處理、存貯、分發和應用開發工作。
① 機載系統—— 一般採用直接回收方式,即信息被記錄在膠卷或磁帶上,待飛機返回時將得到的信息進行預處理
② 星載系統——地面系統,即衛星地面站地面站接收到的原始信號要經過預處理,製成圖像膠片或計算機兼容磁帶(CCT),提供給用戶。進過預處理後,還要對資料進行存貯,這是為了方便用戶查詢而建的資料資料庫及自動檢索系統。
3、信息分析應用系統
是用戶為一定目的而應用遙感信息時所採取的各種技術,主要包括遙感信息的選擇技術、應用處理技術、專題信息提取技術等等。
第二章 遙感物理基礎
1、電磁波譜
將各種電磁波按波長的大小(或頻率的高低)依次排列成圖表,就稱為電磁波譜。按波長從短到長可分為:
2、大氣窗口
電磁波在大氣中傳輸過程中損耗較小,透射率很高的波段。
3、地物波譜特徵
概念:地物波譜特徵是指各種地物各自所具有的電磁波特性(反射、發射、吸收、透射)。
地物反射波譜特性:地物波譜反射率隨波長變化而改變的特性。
地物反射特性曲線:將地物的波譜反射率與波長的關系在直角坐標系中描繪出的曲線。
影響地物反射波譜特徵的因素:
1、水份 2、礦物成份 3、可溶鹽量 4、風化作用 5、表面結構
6、季節、植被覆蓋 7 、產狀、坡向 8 、其它:如時間、氣候條件等
4、幾類常見地物反射波譜特性
1.植物:a.在可見光的0.55μm(綠)附近有一個小反射峰,在0.45μm(藍)和0.67μm(紅)附近有兩個明顯的吸收帶。b.在0.7~0.8μm是一個陡坡,反射率急劇增高,在近紅外波段0.8~1.3μm之間形成一個高的,形成反射峰。c.以1.45μm、1.95μm和2.7μm為中心是水的吸收帶。
2.土壤:沒有明顯的波峰波谷,土質越細反射率越高,有機質含量越高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3. 水體:反射主要在藍綠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強,近紅外吸收更強。水中含泥沙時,可見光波段反射率會增加,峰值出現在黃紅區。水中含葉綠素時,近紅外波段明顯抬升。
4. 岩石:形態各異,沒有統一的變化規律。岩石的反射波譜曲線受礦物成分、礦物含量、風化程度、含水狀況、顆粒大小、表面光滑程度、色澤等影響
第三章 遙感圖像類型及特性
1、中心投影
是設想地物投射出一束投影直線,經過投影中心聚焦至投影面上成像。在航空攝影中,地面景物是投影物,鏡頭為投影中心,攝影膠片即為投影面。其特點為:
① 點的投影仍為點
② 直線的投影仍是直線,僅當直線的延長線通過投影中心,該直線的像就成 為一個點
③ 面的投影仍為面,只有通過投影中心的平面其像為一直線
2、彩色合成
真彩色合成:圖像上顯示的色調與地物的真實顏色相同或相近。
假彩色合成:任意三個波段或者經過處理產生的三個分量圖像分別用紅、綠、藍顯示而合成彩色。
3、彩紅外航片
像片上影像的色調與實際地物不一致。它在攝影時加用黃濾光片,濾去藍光,並使用彩色紅外膠片攝影而得。
4、至少五個衛星圖像
Landsat陸地衛星(MSS、TM、ETM感測器)。SPOT衛星(HRV感測器)。中巴資源一號衛星CBERS-1(CCD、WFI、IRMSS感測器)。IKONOS衛星。Quickbird數據
5、各波段衛星圖像的解譯特點
①TM1(0.45~0.52μm)屬藍光波段
對水體有較強的穿透力,有利於淺水底部地貌判讀;一般地物在此波段的反射率較低,而雪的反射率最大,所以在此波段圖像上的雪地與其他地物分界明顯,植被最暗,水體次之,新鮮雪最淺。但藍光波段影像受大氣散射影響嚴重,有時影像會模糊不清。
②MSS4(0.5~0.6μm)、TM2(0.52~0.6μm)屬綠光波段
對水體有一定的透視能力,在清澈的水域,能反映幾十米的深度,有利於觀察水下地形,這在海岸帶調查中作用很大。
植被在此波段的反射率相對出現峰值,圖像上易於區分植被的分布范圍及生長密度,可用於林業資料分布,草場分布情況的調查。
對水體污染(特別是由污染)情況也有好的反映。
對陸地上顏色較淺的地層岩性和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城市居民區、道路、採石場等均有明顯的反映(呈淺色調)。
③MSS5(0.6~0.7μm)、TM3(0.63~0.69μm)屬紅光波段
對水體有一定的透視能力,有利於反映水體混濁程度和泥沙流動情況。
各類岩石(沉積岩、岩漿岩、變質岩)在此波段有較大差別,同時該波段圖像能較好地反映地貌特徵,有利於地質地貌判讀。
能區分健康植被和病害植被。在這一波段,健康植被反射率低,呈深色調,病害植被具有較高反射率,呈淺色調。
④MSS6(0.7~0.8μm)、MSS7(0.8~1.1μm)、TM4(0.76~0.9μm)屬深紅-近紅外
這幾個波段效應相似,是水的強吸收和植被的強反射階段
對水和濕地反應靈敏,水陸邊界清晰,有利於研究水體分布、岸線輪廓、土壤含水性、淺層地下水等方面的調查。
對平原區與水體有關的地質體有良好反映。如充水斷層為黑色、淡黑線段,隱伏隆起與凹陷為淺與深相間組成的環帶,此外,對研究平原區的石油構造、第四紀沉積物類型、新老洪積扇的劃分等有幫助。
對植被反映敏感,易於圈定植被分布范圍,能區分樹林、農作物、草地,對植被的病蟲害調查較好,健康植被對近紅外波段具有較強的反射,為明亮的淺色調,而病害植被為較深色調。
從整體上說,MSS7、TM4的圖像清晰、立體感強,能較清楚地顯示各種地物細節。
⑤TM5(1.55~1.75μm)屬近紅外波段
主要用於探測地物含水量、土壤濕度(植物含水量)植被長勢的調查,及地質調查中的岩石分類(不少岩石的反射高峰值在此波段內)。並能區分雪與雲,雪比雲深。
⑥TM7(2.08~2.35μm)屬近紅外波段
這是應地質工作者的要求而專門設計的。
主要用於探測岩石類型,對粘土類礦物、碳酸鹽類礦物及其岩性的研究有利(暗色調)。有利於區域地質填圖、大型蝕變帶的研究。
在TM7圖像上水體呈黑色,其它物體影像與可見光差不多。
⑦MSS8(10.4~12.6μm)、TM6(10.4~12.5μm)屬熱紅外波段
此波段記錄的是地物自身的熱輻射信息。提供熱顯示的溫度場資料。探測與熱異常有關的石油天然氣、煤、鈾、硫化礦床氧化帶等礦產,探測地熱、森林火災(3~5μm)等。
6、四個解析度
空間解析度: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圍的大小,即掃描儀的瞬時視場,或地面物體能分辨的最小單元。
波譜解析度:感測器能分辨的最小波長間隔。間隔越小,波譜解析度越高。
輻射解析度:是指感測器接收波譜信號時,能分辨的最小輻射差。表現為每一個像元的輻射量化級。
時間解析度:指對同一地點進行遙感采樣的時間間隔,即采樣的時間頻率,也稱重訪周期。
7、像元
是組成數字化影像的最小單元。在遙感數據採集,如掃描成像時,它是感測器對地面景物進行掃描采樣的最小單元。
8、瞬時視場角
從衛星到這最小面積間構成的空間立體角稱瞬時視場。衛星的空間解析度與衛星的高度有關,衛星高度越高,解析度越低,而且與衛星視角有關,視角越傾斜,觀測面積越大,解析度就差。
9、真實孔徑側視雷達
RAR直接將地物目標的回波信號記錄在移動的照像膠卷上。通過增大安裝在平台上(飛機)的天線長度和縮短工作波長來改變方位分辯率,缺點是分辯率隨距離增大迅速變壞。
10、合成孔徑側視雷達
合成孔徑是利用平台的前移把實際的天線看成是天線陣列中的一個獨立收發單元,對雷達回波信號進行專門的存貯處理來合成的。SAR可以在遠距離獲得高分辯率圖像,而不用增加天線的長度,但是其設備復雜、造價昂貴,需要很復雜的信號處理技術。
⑹ 航空遙感影像和衛星遙感影像在解譯時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
1、都是通過利用地物的空間特徵、形狀、顏色、紋理、大小等性質進行解譯。
2、都是將遙感影像按照地物屬性進行分類,方便人們根據解譯結果進行研究和再利用。
區別:
1、航空遙感影像的解析度要高於衛星遙感影像,因此解譯分類的精度要更高,類別要更多、更細。
2、正是由於解析度的差異,因此兩者影像涵蓋的區域大小不同,航空遙感影像涵蓋的區域范圍要小一些,因此衛星遙感影像解譯更關注於大尺度上的分類、變化,而航空遙感影像的解譯更關注於小尺度上的較為細微的變化。
3、航空遙感影像可以在立體下進行解譯,衛星遙感影像只能在平面上進行解譯。
4、衛星遙感影像一般比航空攝影相片比例尺要大,衛星遙感影像比航空相片解譯難度也更大。
⑺ ps里圖像顯示的色彩和實際的色彩不一樣怎麼調回來
1、選擇菜單,圖像——模式——Lab顏色。
(7)航空影像色彩為什麼不一樣擴展閱讀
顏色模式
1、RGB模式
用紅(R)、綠(G)、藍(B)三色光創建顏色。掃描儀通過測量從原始圖像上反射出來的RGB三色光多少來捕獲信息。計算機顯示器也是通過發射RGB三種色光到人們的眼中來顯示信息。
2、CMYK模式
用青色(C)、洋紅色(M)、黃色(Y)和黑色(K)油墨列印RGB顏色。但由於油墨的純度問題,CMYK油墨(也叫加工色)並不能夠列印出用RGB光線創建出來的所有顏色。
3、Lab模式
一種描述顏色的科學方法。它將顏色分成3種成分:亮度(L)、A和B。亮度成分描述顏色的明暗程度;「A」成分描述從紅到綠的顏色范圍;「B」成分描述從藍到黃的顏色范圍。Lab顏色是Photoshop在進行不同顏色模型轉換時內部使用的一種顏色模型(例如從RGB轉換到CMYK)。
4、灰度模式
灰度模式在圖像中使用不同的灰度級,灰度圖像中的每個像素都有一個 0(黑色)到 255(白色)之間的亮度值。灰度值也可以用黑色油墨覆蓋的百分比來度量(0% 等於白色,100% 等於黑色)。
5、點陣圖模式
點陣圖模式使用兩種顏色值(黑色或白色)之一表示圖像中的像素。點陣圖模式下的圖像被稱為位映射 1 點陣圖像,因為其位深度為 1。
6、雙色調模式
該模式通過一至四種自定油墨創建單色調、雙色調(兩種顏色)、三色調(三種顏色)和四色調(四種顏色)的灰度圖像。
7、索引顏色模式
索引顏色模式可生成最多256種顏色的8點陣圖像文件。當轉換為索引顏色時,Photoshop將構建一個顏色查找表 (CLUT),用以存放並索引圖像中的顏色。
8、多通道模式
多通道模式圖像在每個通道中包含 256 個灰階,對於特殊列印很有用。多通道模式圖像可以存儲為 Photoshop、大文檔格式 (PSB)、Photoshop 2.0、Photoshop Raw 或 Photoshop DCS 2.0 格式。
9、多色調分色法
這一過程將平滑的顏色轉換分裂成可見的純色色階。當談到漸變時,它也常被稱作梯級法或條帶。
10、雜色
一種點狀圖案,類似於電視接收不到信號時出現在屏幕上的雪花點。這個圖案常用於模糊兩種顏色之間的清晰過渡。它用多種隨機邊緣形狀來代替原來的直線過渡邊緣。
11、抖動
這種方法利用兩種純色圖案來模擬一種顏色(例如,在黃色區域上增加紅點圖案可以創建出橙色)。這個術語也指在銳化時添加雜色圖案使邊緣變得不那麼明顯。
12、矢量
(1)圖像可以是光柵、矢量,或者兩者的組合。光柵圖像由像素網格構成,這使得圖像在近看時會有鋸齒,並且導致它們在放大時會顯得模糊或呈鋸齒狀。
(2)相反,矢量圖像是由光滑的曲線和直線(也就是路徑)構成的,它能夠以任意比例縮放而不會降低圖像的質量。創建矢量圖像的最常用程序是AdobeIllustrator。
13、圖像解析度
其單位是ppi(pixels per inch),既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數量。如果圖像解析度是72ppi,就是在每英寸長度內包含72個像素。圖像解析度越高,意味著每英寸所包含的像素越多,圖像就有越多的細節,顏色過濾就越平滑。
⑻ 請談談航空像片和衛星影像的異同點
有六項不同:
第一,拍攝主體不同。
航拍照片的拍攝主體是飛機、飛艇等飛行物,遙感衛星照片的拍攝主體是衛星上。
第二,拍攝范圍不同。
相對於航空照片來說,遙感衛星因為飛行高度大於飛機,因此拍出的照片涵蓋范圍要更大。
第三,持續拍攝能力不同。
飛機最多飛行一兩天,衛星卻科技接連幾年停留在天上。因此,其持續拍攝能力遠遠大於航拍飛機。
第四,清晰度不同。
航拍照片的清晰度,一般高於衛星遙感照片。
第五,拍攝質量不同。
航拍照片容易變形,遙感衛星照片則沒有這一問題。
第六,成本不同。
因為涵蓋范圍、駐空時間的不同,二者拍攝照片的成本也有很大差距。衛星照片的成本,遠遠低於航拍成本。
⑼ 航空攝影像片特性
航空攝影是以飛機或氣球作為遙感平台,使用攜帶的航空攝影機在空中對地面,以攝影方式進行目標物信息的收集、處理,獲取各種圖像、數據的全過程。攝影方式所使用的感測器,主要有航空攝影機和多光譜攝影機。攝影方式獲取的像片具有信息量大,解析度高等特點,還可以獲取地物從可見光到近紅外各個波段的光譜輻射。但因受感光乳劑的限制,只能獲取波長為 0. 3 ~1. 3μm 的近紫外、可見光和近紅外光譜信息,而且只能在白天成像。
( 一) 像片的種類
按航攝儀主光軸與鉛垂線的關系,可將航空攝影分為垂直攝影和傾斜攝影。垂直攝影是指航攝儀主光軸保持鉛垂方向,其與鉛垂線最大夾角不得超過 3°,所獲得的像片稱為水平航空像片; 若夾角超過 3°,為傾斜攝影,獲得的航空像片稱為傾斜航空像片。
按照工作任務和目的,航空攝影可分為單張像片攝影、帶狀航空攝影和區域航空攝影。
按航空遙感平台的高度可分為: 高空航空攝影 ( 平台高度大於 9km) ; 中空攝影 ( 高度 6 ~9km) ; 低空攝影 ( 高度小於 6km) 。中空、高空遙感,其成像比例尺小、包括的面積大,適用於較大范圍的普查; 低空航空遙感,可獲得較大比例尺的圖像,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遙感手段。
按感光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全色黑白攝影、黑白紅外攝影、彩色攝影、彩色紅外攝影及多光譜攝影等。
( 二) 地面覆蓋與影像重疊
航空攝影為保證連續覆蓋和像對立體觀察,相鄰像片間需要有部分影像重疊 ( 圖 3-29) ,沿航線方向的稱航向重疊,重疊率要求達到 60% 或不少於 53% ,具有這種重疊關系的兩張相鄰像片稱立體像對; 兩條相鄰航線間的影像重疊稱旁向重疊,重疊率通常為20% ~ 30% 。地形起伏強,重疊率相應要加大。
圖 3-29 航空攝影的地面覆蓋
( 三) 空間特性
1. 投影性質及比例尺
航空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受地面起伏和像片傾斜的影響,像片上各處影像比例尺會不一致。平坦地面的水平航空像片,影像比例尺處處一致,且與線段的方向及長短無關,為 1/m = f/H,航高一定,焦距越長,影像比例尺越大,地面覆蓋范圍越小 ( 圖 3-30) ; 焦距一定,航高越大,影像比例尺越小,地面覆蓋比例尺越大 ( 圖 3-31) 。在地形起伏地區,由於各影像點相對航高不一致,不同高程處的地物影像比例尺不同 ( 圖 3-32) ,高差越大,相對航高差越大,比例尺差別越大,只有在同一高程上的地物,影像比例尺才相同。因此,地形起伏地區的航空像片比例尺只能概略表示。航攝技術鑒定書提供的航高為航測高差儀記錄的像底點的航高,用此航高計算的比例尺為主比例尺,通常以主比例尺代表像片比例尺。
2.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與影像畸變
根據中心投影的原理,由於地形起伏,任何高於或低於基準面的地面點投影在水平像片上的像點,相對於在基準面上垂直投影的像點,都有位置移動。由中心投影造成,在地面上平面坐標相同但高程不同的點,在像片面上的像點坐標不同,這種像點位置的移動,稱像點位移 ( 投影差) 。
如圖 3-33 所示,T0為基準面 ( 地底點 N 所在的水平面) ,A 點高於 T0,高差為 Δh,A0為 A 在 T0上的垂直投影,a,a0為 A,A0在像片上的像點,線段 a a0則為 A 點與 T0高差在像平面上的像點位移 ( δh) ,同理 b b0為低於 T0的 B 點在像平面上的像點位移( - δh) 。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導出像點位移量 ( δh) 的計算公式:
圖 3-30 焦距對地面覆蓋范圍的影響
圖 3-31 航高對地面覆蓋范圍的影響
圖 3-32 地形起伏對像片比例尺的影響( 據朱亮璞,1981)
δh= ± Δh·r / H
式中: r 是像點至像底 ( 主) 點的距離稱向徑,H 為航高,Δh 為地面點與 T0的高差,高於 T0時取 「+ 」,低於 T0時取 「- 」。
根據上式,像點位移的規律是: ①δh與 r 成正比,像點距像底 ( 主) 點越遠,像點位移量越大,像幅中心部分像點位移量小,像底 ( 主) 點處,r = 0,是唯一沒有像點位移的點; ②δh與 Δh 成正比,高差越大,像點位移量越大,像點位移發生在以像底 ( 主)點為中心的輻射線,即像點與像底 ( 主) 點的連線上,當 Δh 為正值時,δh為正值,像點背離像底 ( 主) 點向外移動 ( 由 a0向 a 移動) ,當 Δh 為負值時,δh為負值,像點朝向像底 ( 主) 點方向移動 ( 由 b0向 b 移動) ; ③δh與 H成反比,航高越大,像點位移量越小。
圖 3-33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
3. 空間解析度
航空像片的解析度是指一幅像片內能辨別相鄰兩個物體的能力,通常分為影像解析度和地面解析度兩種類型。影像解析度是指像片或底片上 1mm 距離內能夠分辨出線條的數目。影像解析度受成像系統的質量 ( 分辨能力) 和感光材料的質量所制約。地面解析度是指在離地面一定高度的空中所獲得的圖像資料,經過航攝儀器 ( 透鏡組) 或其他電子儀器的放大,所能觀察到地面最小物體的尺寸。航空像片影像解析度一般在 25 ~100 線對/mm。地面解析度與影像解析度和比例尺有關,三者關系為
遙感地質學
例如,一幅 1∶50000 的航空像片,影像解析度為 40 線對/mm,則其地面分辨為50000 /40 × 1000 = 1. 25 ( m) 。
航空像片解析度除受透鏡和感光材料影響外,還受物體的形狀、物體之間的反差、光照條件、攝影與感光片的沖洗技術等因素的影響。
( 四) 航空像片的波譜特性
各種航空像片都是以色調或色彩以及由它們組合成的形態特徵反映地物反射的電磁波的信息,因此影像色調或色彩是地物反射波譜特性的顯示,是從波譜學識別地物的重要解譯標志。
色調指黑白像片上影像黑白深淺的程度,是地物反射的電磁波與感光膠片產生光化學反應的記錄。不同地物反射波譜特性不同,在像片上呈現為不同的色調。一般在膠片感光波段或多波段的相應通道,反射率高的物體,色調淺,反射率低的物體,色調深,即地物影像色調的深淺與膠片的感色性有關。色調差別用灰階 ( 或灰度) 表示,從白到黑分為白、灰白、淡灰、淺灰、灰、暗灰、深灰、淡黑、淺黑、黑十級。
黑白全色像片,消色物體影像色調與物體本色一致或接近,彩色物體影像色調與物體原色有一定的對應關系 ( 表 3-18) 。
黑白紅外像片影像色調深淺取決於地物對近紅外波的反射強度,與人眼對物體的感受無關。健康植物,特別是闊葉樹,對近紅外波反射強度大,呈明亮的淺色調,水體因強烈吸收近紅外波而呈暗 ( 黑) 色調。
多波段黑白像片影像色調,主要取決於地物對多波段航空攝影機各通道相應波段電磁波的反射強度。這對彩色物體尤為重要,如在 0. 6 ~0. 7μm 之間的通道,褐紅色土壤或岩石主要反射 0. 6 ~0. 7μm 的橙紅光,影像呈淺色調,而植物對此波段的光反射很弱,影像為暗色調。
天然彩色像片記錄地物選擇性反射的可見光,影像色彩與地物原色基本一致,故又稱真彩色像片。影像色彩豐富,立體感強,不同顏色地物一目瞭然。
表 3-18 黑白全色像片彩色地物原色與影像色調對應關系
彩色紅外像片影像色彩是象徵性的,由其膠片結構可知,它不記錄藍光,地物反射的綠光、紅光、近紅外波分別記錄成藍色、綠色和紅色,所以是一種假彩色像片,影像色彩與地物原色不同。如反射綠光且強烈反射近紅外波的綠色植物,其彩色紅外影像為品紅色。彩色紅外影像與地物原色的對比關系見表3-19。由於它所記錄的地物波譜向長波方向推移,與天然彩色影像相比,受大氣影響較小,影像色彩飽和度較高,色彩更鮮艷,層次更清楚。
表 3-19 彩色紅外影像色彩與地物顏色的對比
⑽ 2.數字航空影像和普通的圖像有什麼異同
地形圖是特殊的一種航空攝影相片得來的,航空攝像是地形圖的一個基礎。 地形圖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物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 而航空攝像按像片傾斜角分類(像片傾斜角是航空攝影機主光軸與通過透鏡中心的地面鉛垂線(主垂線)間的夾角),可分為垂直攝影和傾斜攝影。 傾斜角等於0°的,是垂直攝影,這時主光軸垂直於地面(與主垂線重合),感光膠片與地面平行。但由於飛行中的各種原因,傾斜角不可能絕對等於0°,一般凡傾斜角小於3°的稱垂直攝影。由垂直攝影獲得的像片稱為水平像片。水平像片上地物的影像,一般與地面物體頂部的形狀基本相似,像片各部分的比例尺大致相同。水平像片能夠用來判斷各目標的位置關系和量測距離。 傾斜角大於3°的,稱為傾斜攝影,所獲得的像片稱為傾斜像片。這種像片可單獨使用,也可以與水平像片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