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印顏色為什麼那麼重
1. 彩色印刷品的呈色原理
彩色復制印刷是採用黃、品紅、青和黑四色不同角度的網點進行製版和印刷,這樣被轉印到白紙上的四色網點組合形式為;在畫面亮調部分,各色網點總是為並列組合形式;而中間調部分的各色網點、則是大部分疊合、小部分並列的組合形式;暗調部分的各色網點,幾乎是完全疊合的形式。
印刷色序與油墨特性
從網點呈色原理看,無論是網點疊合還是網點並列,都屬於色料減色法的呈色原理。就多色印刷的色序來講,不管採用什麼樣的印刷色序,對彩色圖像亮調部分的色彩還原都不會有任何影響,而受影響的是中間調和暗調,因為這兩個部分都是以網點疊合呈色的。油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遮蓋性,即使是透明黃也是如此。例如,把透明黃印到銀白色的鋁箔上面,就會使銀白色的鋁箔變成黃色。同樣,先印到白紙上的墨膜顏色,在被後印的墨膜遮蓋之後,先印的墨色便不能完全呈現出來,而後印的墨色則能充分地呈色,這是多色套印的必然規律。
影響彩色圖像色調還原的另一因素是,在濕壓濕的印刷狀態下印刷的第一色油墨,在套印第二色、第三色和第四色時,依次被橡皮滾筒粘走一部分,這樣就在第四色橡皮滾筒上極其明顯地呈現出四色彩色圖像。第三色油墨被粘走得較少,只有第四色油墨是100%保留。由此可見,第三色、第四色在印刷色序中是極其關鍵的。實踐證明,即使所有的印刷條件均相同而只有印刷色序不同,印品色彩效果也會不同。
印刷色序的排列規律
就四色印刷來講,印刷色序可以根據數學排列組合成24種方式。若再加上淺色或專色,其印刷色序的組合方式就更多。但在實際生產中最常用的印刷色序只有所示的幾種。
一般印刷色序安排遵循如下的規律:
(1)換色方便。
(2)透明度差、遮蓋力強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
(3)將黑色放在第一色印是為了套印准確。
(4)墨量小的顏色先印,墨量大的後印。
(5)透明度好的油墨後印。
(6)紙張平滑度差時,顏料顆粒度粗的油墨放在第一色印。
(7)紙張緊度差時,淺色先印。
(8)為了增加畫面色彩的光澤度,淺色也可以後印。
(9)在溫壓濕的狀態下,由於其他油墨在黃墨上的附著力很差,故把黃色放在第四色(如四色機色序)。
以上主要是從紙張、油墨和換色方便等因素考慮,對色調還原考慮較少。事實上,衡量膠印彩色印刷品質量好壞有三條標准:一是階調還原,二是色調還原,三是套印精確(即圖像清晰度高)。色調還原除了與製版有較為密切的關系外,還與印刷色序相關。
以色調安排印刷色序相關。
原稿是印刷的五大要素之首,不僅是製版的依據,而且是印刷的依據。即打樣印刷色序必須以原稿色調為依據,而印刷色序又必須與打樣色序一致。盡管原稿的種類繁多、色彩各異,但任何一幅彩色原稿的畫面都有它的主色調(起支配作用的色彩),而其他色彩均為從色調(起襯托作用的色彩)。因此,在搭配色彩時(印刷色序也是一種色彩的配合),一定要遵循主從原則。如果主色調不能在印刷品上充分表現出來,而突出從色調,就會造成主從倒置,不僅使印刷品色調無法還原,還會破壞整個畫面的氣氛,影響作品的主題思想。
雖然原稿的色彩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從任何一幅畫面的總色調來看,它不是傾向於暖色調(黃、橙、紅等),就是傾向於冷色調(青、藍、紫等)。而綠色為中性色,是黃和青的混合色,介於冷暖之間。偏黃的綠色屬於暖色調,而偏青的綠色則屬於冷色調,中性色調是很少的。
這種按冷、暖色調和中性色調安排色序的主要優點在於,將決定性色彩安排在最關鍵的最後兩色,特別是將黃色或青色安排在第四色。由表3可以看出黃色與青色的重要作用。
這種按冷、暖色調組合的印刷色序有以下幾種優點:
(1)滿足任何色調原稿的要求,易於色調的還原,可保證印刷品色彩的一致性。
(2)彌補了目前油墨尚目存在的遮蓋力不足的問題,能更好地突出畫面的主色調,同樣也適合於調頻及調幅製版工藝、四色版同角度製版工藝、三色製版工藝以及彩色結構工藝等。
(3)把遮蓋力最大的黑墨放在第一色序,有利於其他色版套印精確而獲得清晰的圖像。
(4)機台操作人員易於掌握和控制墨色。
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濕壓濕的狀態下,後印的油墨在黃墨未乾時其附著力很小,因此,黃墨必須改變性能,否則在四色機上不能採用冷色調印刷色序。單色機與雙色機由於均屬濕壓干類型,故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冷、暖色調印刷色序雖然適用於現在的四色製版工藝,但卻給研究非彩色結構工藝帶來很大的阻力。人們都非常希望能獲得黑度高、光澤度好的理想黑墨,但在現實中,絕對黑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能是相對的黑。在研究非彩色結構新工藝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打出的樣張暗調不夠黑、光澤度差。實際上這也與印刷色序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亮光型的三原色油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遮蓋力,特別是品紅墨和黃墨,不論哪一種疊印在黑墨上,都會影響其黑度和光澤度。若以少量青墨疊印到黑墨上,卻能起到增黑的效果,這是視覺的感受問題。
對於一些以大面積黑色為暗調主體的原稿和以大面積黑色實地作背景的原稿來講,若採用非彩色結構工藝製作的印版。
這種印刷色序是比較理想的,既可使黑墨的黑度不受影響,又解決了色調問題。非彩色結構的黑版墨量,一般都大於彩色墨的墨量,墨量大的黑版放在最後是完全適合印刷適性的。
水墨國畫的印刷色序
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國畫家用墨如同用色一樣,能使畫中之景物給人以色彩豐富之感,故在傳統理論上,國畫的墨色有焦、濃、重、淡、清「墨分五色」之說,因此,在復制印刷水墨國畫時,常來用「一灰一黑」的製版工藝,若水墨畫中遇有焦墨,就必須採用「一灰二黑」的製版工藝,在印刷上較為理想的色序如表5所示。如果將「一灰二黑」印刷色序變更,就會造成層次平,焦墨並調於濃黑。
國畫家在作畫時,常採用「濃破淡」和「淡破濃」等技法。為了能較好表現這種技法,就不能採用表5所示的印刷色序,而應使用如表6所示印印刷色序。
如果在一幅畫面上「淡破濃」與「濃破淡」的技法同時出現,那就要看哪一個居主導地位。總之,國畫的印刷色序,必須以畫家作畫時用筆、墨的先後次序為依據,才能使膠印印品充分地表現出國畫「墨分五彩」、「墨趣動人」的藝術效果。如北京「榮寶齋」木刻水印的印刷色序就是完全按照國畫家作畫時筆、墨的先後次序進行的,因而達到了巧奪天工和以假亂真的境地。
綜上所述,在安排印刷色序時,既要考慮油墨,紙張的性能和印刷適性等因素,又必須以原稿為依據,把色彩、藝術、工藝融為一體進行綜合性考慮,這樣才能獲得理想的印刷色序。
2. 印刷出來為什麼顏色偏深
影響因素太多了,比如:電腦上的顏色和印刷出的顏色不是一個體系,只能接近,無法達到一摸一樣。紙張本來就又顏色,對印刷出的產品也有影響。還有印刷機長的水平了,經驗豐富的可以印出的顏色更接近一點……
3. 如何解決印刷畫冊顏色跑輕或跑重的現象
簡單地說,這個RGB色彩模式和CMYK色彩模式的區別,顯示器使用的是RGB模式,這個模式顯示1670萬種色彩,而CMYK模式稱作印刷色彩模式,表現的色彩遠遠不如RGB。
這個可以用PH來轉換色彩模式,轉換後要是差別過大,再通過曲線等工具調節,使其盡量接近遠色彩。
兩個色彩模式的區別可網路里查看。
4. 影響印刷品顏色的原因有那些
印刷影響顏色的原因是:
一、壓力不適引起的印刷色差
印刷壓力是油墨轉移的條件之一,由於印版表面不可能絕對平整的,紙張表面也不可避免存在細微的凹凸狀及厚薄不均情況,若印刷壓力不足或不均勻時,印刷墨層就容易出現濃淡不均現象。理想的印刷工藝是在「三平」的基礎上,即要求印版面與承印物和包襯表面都達到比較平的條件,才能以較薄的墨層通過均衡印刷壓力的作用,使印品上獲得較均勻的墨色。當印刷壓力不足或不均勻時,包襯體與印版面存有接觸不良情況時,則需通過加大輸墨量,來滿足版面著墨的視覺效果,但是這樣不僅會增大油墨的耗用量,又容易產生印刷色差和印品出現粘臟質量問題。所以,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應把握好印刷「三平」的基本條件,並採用均勻而又恆定的壓力進行印刷。如果是用凸版工藝(採用圓壓平或平壓平型機器)印刷大面積的圖版產品,最好要採用金屬型的底墊材料,這樣,其材料平整度和堅固性較好,印刷壓力比較穩定,有利於防止壓力變異引起的印刷色差。
二、墨輥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平版、凸版等印刷工藝,印品能否獲得均勻的墨色,膠輥的質量有著至關緊要的作用。承印彩色印刷品的機器上,一般裝有傳墨輥、勻墨輥和著墨輥三種,其中對墨色濃淡影響較大的是傳墨膠輥和著墨輥。而墨輥的彈性、粘性、圓心度、硬度和表面光潔度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印品墨色質量。若著墨輥的彈性差、粘性不足、輥體偏心、膠體過硬以及膠體光潔度差等情況存在時,印刷過程中容易造成刷墨不均勻或不穩定現象,使各印張的印刷墨色不一致。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採用質量較好的膠輥,才能確保每一印刷周期塗布於版面上的油墨保持基本一致。若印刷大宗的產品,印刷中應適時對膠輥進行清洗,使滯留在膠輥上的紙塵。雜質得以清除,以保證油墨的均勻產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另一方面,應調整好墨輥與串墨鐵輥的接觸位置,一般自動印刷機設有幾組的串墨裝置,以實現均勻的輸墨。但是,如果膠輥與串墨鐵輥存有接觸不良情況,勢必造成傳墨不充分、不均勻,使印品橫向版面墨色出現濃淡不均情況。對此,應調整膠輥兩端的軸頭,使膠輥與鐵輥間達到均勻的接觸狀況,調整後可採用5絲的鋼片塞進膠輥與鐵輥間進行抽拉檢驗,抽拉鋼片時以有明顯的阻力感為度。此外,還要調整好著墨膠輥與印版面間的接觸位置。若著墨輥調得過高時,版面得不到均勻,充足的油墨塗布量,並容易因著墨輥在版面打滑而產生印刷杠痕。若著墨輥調的過低時,版面上的油墨層將被刮刀印版拖梢部位,造成印品墨色前淡後深的色差現象,即叼口部位墨色偏淡,拖梢部位墨色偏濃。著墨輥與印版面應調整成平行而又均勻的接觸狀態,只有準確調整好著墨輥與版面間的接觸位置,才能確保印品墨色的均勻一致。
三、給墨裝置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當墨斗鐵輥圓心度差或存在磨損變形情況,墨斗鋼板也出現磨損變形,以及控制墨斗輥轉動的機構存在缺陷,使印刷過程中輸墨量不穩定,也會引起印刷色差的產生,對此,應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處理,才能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此外,應注意合理條真給墨裝置,墨斗中的油墨要全面增大或減少輸送量,有兩種調整方式,一是通過調整墨斗鋼片與傳墨(給墨)鐵輥間隙來實現;而是通過調整傳墨鐵棍的轉動弧度的大小來實現。油墨在較稀的情況下,不宜將鋼片與鐵棍間隙調的過大,以免漏墨造成墨色不均。調整給墨量時,一般應將傳墨鐵棍的轉動弧度控制在其調節范圍的1/2之間,這樣可使印刷過程中的油墨濃度出現變化時,可靈活調整給墨量,以確保印品墨色的均勻一致,防止印刷色差問題的出現。
四、潤版因素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平版印刷工藝若潤版不適,也容易出現印刷色差現象。如當水輥存在偏心情況時,由於其與版面的接觸不一致,就容易使版面供水量大小出現差異。此外,水輥熔套若使用老化或吸附油墨、雜質時,將會影響水輥的吸水性和對潤版液的均勻傳遞。再則,水斗裝置若出現漏水現象時,也會影響印刷版面水分的均勻輸送。這些不良情況存在,都會破壞版面油墨的均勻和穩定傳遞,使印品墨色出現差異。所以,潤版系統要保持良好的裝體,應經常清洗水墨輥,對使用老化的水輥絨套應予以更換,才能較好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五、油墨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工藝情況表明,印刷墨層厚度和粘度不適容易產生印刷色差。印刷時,只有以適度而又均勻的印刷墨層,才能較好地保證印品的墨色質量,並有效防止印刷粘臟故障的產生。若印刷墨層偏厚其粘度相應就增加,由此容易引起印刷中的紙面掉粉、拉毛現象,進而影響印品墨色均勻。但若印刷墨層偏薄及油墨粘稠度過小,印品的墨色就顯得偏淡,印品的視覺效果也就差。另一方面,由於油墨具有觸變性的特性,隨著印刷機運行時間的增長,以及印刷速度的加快,機器的摩擦系數隨之增大,油墨的溫度也將逐漸升高,其粘度也將相應下降,這樣印刷墨色就將越印越淺,使成批產品前後墨色不一致而形成色差。所以,調墨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要根據氣候溫度狀況和印刷機器特點,調整合適的油墨濃度,以減少印刷中產生色差的機會,使印刷墨色獲得相對的穩定。但在實際印刷過程中,油墨粘度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往往剛開印的印品墨色較濃,隨後便逐漸淡化,這樣,可通過適當調整傳墨鐵棍的轉動角度,逐漸增加輸墨量,使前後印刷的墨色基本保持一致。調配間色和復色油墨時,應盡量避免用比重懸殊較大的油墨混調,以免印刷中因比重差異大而使墨斗里的油墨,產生「分層」(即沉澱與懸浮)現象造成印刷色差。為保持油墨的連續、均勻傳送,應經常用墨刀去攪拌墨斗中的油墨。此外,印刷過程中由於墨斗中墨量明顯減少厚,容易使墨斗鋼片與傳墨鐵輥間隙變小而使油墨輸出量減少,使印品墨色變淡。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生產中還應注意常給墨斗加墨,使墨斗中始終保持一定的油墨。為防止油墨粘稠度變異過於厲害而影響印品墨色的均衡,各膠輥與鐵輥間的接觸不可過緊,膠輥也不易偏硬,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摩擦熱量對油墨觸變性的影響,減少油墨出現淡化現象。
六、承印物材質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在日常印刷工藝中,我們可以發現承印物材質差異也是產生印刷色差的原因之一,如承印物光澤度和色相的差異,都會產生印刷色差問題。以壓紋鍍鋁紙為例,鍍鋁紙紙面的色相存在差異,都會造成印刷顯色效果上的不一致。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盡量選用光澤度和色相一致的承印物。如果,客觀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同一批產品採用兩種色澤和光澤度不同的材料,應注意分開印刷,並在工藝上通過調整油墨色相和印刷壓力,使兩種材料的印刷墨色基本一致,以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七、機器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持機器良好的使用性能,是提高印刷墨色質量的可靠保證。但是,如果機器存在不良情況,如壓印系統工作不穩定,使每個印張的壓力不一致,以及輸紙系統不正常,印刷中頻繁出現空張、多張等故障現象時,也最容易引起印刷色差問題的出現。所以,平時應注意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要重視機器要害部位的潤滑工作,如滾筒軸等部位要防止磨損,使壓印機構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況,使印刷壓力保持恆定不變。要調整好飛達、氣泵裝置,使氣路暢通無阻印張吸送正常,確保輸紙張順暢不出現空張現象,這樣才能較好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八、印版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印版是圖文復制質量的基礎要素之一,在印刷過程中,印版只有保持不變形、不磨損,才能較好地保證版面傳墨量的穩定。印刷過程中,若網點版面出現糊版或磨損而變形,線條出現磨損而擴大,這樣,由於版面吸墨量的改變,必然將使印品墨色出現偏差。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注意控制好適度的印刷壓力,並調整好膠輥、水輥對印版的接觸壓力,防止因壓力過重加劇印版面的磨損,使前後印刷的產品墨色出現偏差。另一方面,應盡量採用光滑度好、不易掉粉、掉毛的材料進行印刷,這也是有效避免印刷中版面出現磨損變形的工藝措施之一,有利於較好地防止印刷色差的產生。
九、包襯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包塵是印跡轉移的媒介,對印刷墨色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如果,包襯彈性太差的話,隨著印刷次數的不斷增加,它逐漸出現下沉變形後就難以復位,那麼,就將使印品前後的印刷墨色不一致。另一方面,若印刷過程中,包襯表面粘附一層油墨、紙屑等雜質,也會使印品墨色產生偏差。所以,印刷彩色產品應選具有一定彈性的包襯,並適時清洗橡皮布表面的印跡或紙屑,以防止因包襯不良引起的印刷色差。
十、光源特性及觀察角度不同對鑒別印品顏色的差異
通常鑒別印品墨色的光源,主要有日光(自然光)、日光燈和白熾燈等光源。它們發出光源特性不同,發射的出的光顏色也就有所差異,如日光為醇白色,觀察顏色相對就較准確。日光燈的光白中帶青,近似日光。而白熾燈的光則有紅中帶有偏黃顏色,所以,難以准確進行鑒別顏色。日光和日光燈雖然有點相似,但在鑒別質量較高的色彩產品時,也應考慮兩者的差別。光線對鑒別墨色的影響,不僅在於光源的特性,還與光的強弱和照射的角度有很大關系。在同一光源下,被照射而遠者則弱。正確的照射角度,應當十入射角等於反射角,光照射在樣張上免不了有部分折射,但是對墨色並無多大影響,在鑒別印品墨色時,不論十白天或夜間都應在光源強弱程度和照射角度都相同的情況下進行。另一方面,在鑒別印品墨色時,特別是鍍鋁紙印刷品,印刷中途對照樣張顏色,應正確區別並列放置鑒別與重疊放置鑒別樣張顏色存在的偏色差異,如將印刷樣放在標准樣旁別進行比對顏色,因為觀察角度差異大,會產生一定的視覺誤差,容易造成墨色鑒別不準。而將印刷樣的墨色樣塊重疊放在標准樣上面進行比對,由於其觀察角度差異小,對顏色的鑒別相對較准。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如筆者在一次送商標樣(主標與背標底色相同)給客戶確認時,客戶在看了並列放置的標樣後,認為主標與背標的底色存在明顯色差,提出了異議。而筆者通過將背標疊放在主標的上面後,進行顏色比對即感到顏色比較接近,於是客戶終於簽字確認了。工藝實踐情況表明光源特性和觀察腳的的差異,將直接影響顏色的准確鑒別,所以,印刷顏色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最好應安排在白天印刷,並且在比對顏色時,應採用多種角度反復進行觀察比較,以防止印刷過程中油墨控制不當,造成前後印刷產品墨色不一致。
5. 為什麼印刷顏色會那麼深
樓主這種情況極大的可能是調整顏色時圖片失真,即原有的層次效果被調整時更改了。無論用什麼調色工具調色在整體檔案上做調色時在你設定基數網點調整幅度超過15%時那麼就需要對另一個你不需要調整的位置進行調色保護,這其中涉及到一些工具及使用手法就不多講了。而你所講白色印出來為灰色請問你能確定你白色位置是CMYK0%值嗎?或者是RGB的其它值,如果是前者那麼肯定是出版系統的設定出問題或者是版本問題,如果是後則需要對印前文件進行檢查和顏色轉換。
6. 為什麼列印機,列印黑白很清楚,彩印字體就比較模糊
正常,列印是文本模式,顏色最重,而復印是彩印是圖片模式,顏色從灰度變為彩色,所以出來淡,模糊
7. 彩打出來的公章像鮮章嗎
彩打出來的公章不像鮮章。原因如下:
第一,顏色濃度不一樣。彩印的公章,其顏色顯得很深很濃很密,色調十分均勻,和原來蓋出來的效果簡直是天壤之別。
第二,紙張背面觸摸感不一樣。原來蓋了章的文件紙張蓋章部位的背面有凹凸感,但是彩印出來的紙張沒有凹凸感。
第三,字跡筆畫連續性不一樣。原來蓋了章的文件字跡筆畫連貫沒有斷續的地方。彩印出來的復印件會有字跡筆畫會有斷續的地方。
8. 做報廣的時候,原稿顏色挺亮的,印刷出來之後顏色偏色很嚴重,除了報社印刷的原因,作圖時需要注意什麼
新聞紙容易吃墨,而且一般報紙都是雙面印的,所以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四號以下的字盡量用單色。由於報紙印刷速度快、新聞紙遇水伸縮性大、拼版、曬版、印刷上版的細微誤差以及印刷機本身的性能問題等等,都有可能對套印造成影響。如果四號以下的字用兩種以上顏色,可能會由於套印不準,出現字跡模糊不清現象。
2、文字顏色及底紋顏色盡量不超過3色。
有的美術編輯在用色上不考慮印刷的特點,隨心所欲。字的顏色或底紋顏色採用3色以上基本色疊加,這樣不僅浪費油墨,也為印刷帶來很大難度。我們知道,Y+M+C=K,從理論上講,相同比例的Y、M、C三原色疊加為不同比例的灰色,但在報紙印刷上,任何以Y、M、C三色疊加的灰色都應用相應比例的純灰色替代。
3、少用大面積深色底紋。
底紋可以起到美化版面作用,但是在報紙的版面設計中,應考慮報紙印刷的特點。由於報紙採用新聞紙印刷,新聞紙的吸墨性、吸水性很高,如果底紋面積過大,顏色過深,超過50%,勢必會引起紙張打皺,甚至造成印刷斷紙,這在雙面彩報的印刷中表現得尤其明顯。
4、同一色相以10%為梯級。
報紙印刷為新聞紙高速印刷,網點擴大率較銅版紙印刷大得多。因此,同一色相的顏色最好以10%為梯級,才能較為明顯地分辨。另外,由於網點擴大,80%以上同一色相不會有太大差別。
5、多色疊加的底色上盡量不用小字型大小陰字。
單色底紋上的陰字,可能由於印刷糊版,導致模糊不清。而多色底紋上的陰字更因套印誤差而出現字跡不清晰現象。小5號宋體等筆畫較細及小5號以下陰字特別容易出現此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