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眼睛是利他主義的器官
㈠ 眼睛是身體最精密的器官,它是如何形成的真的是自然的造物嗎
考艾島洞狼蛛,首次發現於1971年,科學家在夏威夷群島的考艾島5個洞穴中,發現大約20多隻狼蛛,據稱,這些洞穴形成於560萬年前,因此生活在這里的狼蛛,在漫長的進化歷史中,適應了漆黑的環境,並逐漸進化消退了眼睛器官,由於考艾島洞狼蛛具有靈敏的觸覺,當掠食動物進入洞穴,它們就能探測到掠食動物的一舉一動,順帶一提,南方穴居魚不僅是盲人,它們也聽不到尖銳的聲音
在研究這些洞穴時,研究人員意識到,洞穴中最響亮的聲音是高音,南方穴居魚類可能已經進化到對這些不重要的聲音充耳不聞,眼睛是我們能觀察世界的原因,它就像橋梁,連接了我們和世界,世界的變化都能用眼睛看見,它是心靈的窗戶,有人說,早期的生命肯定沒有眼睛,它們都生活在海洋里,因為在深海里,光線被海水阻擋,所以深海里是漆黑一片的,在這種環境下,生命沒有眼睛,即使有眼睛,也會因為黑暗的環境退化。
當科學家研究了出土的化石後,發現了在寒武紀之前的生命都沒有眼睛,寒武紀中期的生物才有,作為進化史上最引人注目的奇跡,動物眼睛的進化也曾讓達爾文一再感到困惑,1860年,達爾文寫信給美國植物學家阿薩格雷:迄今為止,眼睛讓我感到不寒而慄,但一想到那些已為人所知的精妙漸變階段,我的理性就告訴自己,我必須克服這種不寒而慄,他在《物種起源》中甚至提到,眼睛簡直是自然界無與倫比的設計,他甚至覺得眼睛的形成很難用自然選擇來解釋,至今為止,科學家依然沒有找到眼睛進化的“中間形態”,他就像是一瞬間的爆發,卻改變了生命演化的規則。
隨著數萬年的進化,目前動物世界已經進化出了10種以上的動物視力系統,每一種系統都可以很好的去適應它們所處的環境,有的動物的眼睛為了更好的適應黑夜,還能在夜晚發光,為何它們的眼睛在夜晚會發光,是不是比我們人類的進化要更強?你發現了嗎?在晚上的環境下有很多紅外線,這些紅外線是很多動物的眼睛都能夠看出來的,這就是因為它們眼部的構造和人類的不同
比方它們的眼睛底部有很多的晶點,這些晶點被稱為反光膜,它們就像鏡子一樣能夠起到很強的反射光線的作用,所以即便是周圍很微弱並且分散的紅外線,它們的眼睛也能夠收攏聚合,然後在視網膜上形成像,凡是眼睛擁有這種結構的動物,它們一般都會有很強的夜間視物能力以及活動能力,即使只有很微弱的燈光,它們也能看得較為清楚,我們在夜間去看它們眼睛的時候,就像是在發光一樣,如常見的犬類動物以及貓科動物,還有部分的鳥類,它們的眼睛能夠在夜間及時的發現並捕捉到獵物
㈡ 為什麼說眼是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
因為眼睛是最敏感的視覺器官,對於外界事物感覺強烈。
㈢ 科學的人生觀是什麼
在滿足這個社會的同時與前提下盡力滿足自己 ,這是最好的。
中華傳統文化「三教」都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
首先,讓我們看看儒家的看法。從總體上儒家是主張「入世」的。儒家關於人生態度最集中的概括是:剛健有為。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所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本人努力實踐剛健有為的奮斗精神,鄙視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的混世態度,以至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儒家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四立」,即立志、立德、立功、立言。孔子說:「吾十有五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無志是人生的宿敵,立志乃人生第一要事。一個人活著,沒有理想,沒有信仰,他就會彷徨、苦悶、空虛和不安,而且他疲憊的身心一定會日漸枯萎,只要在一個目標的引導下,才能不斷實現奮斗的夢想。立德就是要有高尚的品德;立功,就是事業有成,建功立業;立言,就是有學問,創立學派。
儒家認為人生有八個過程: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五條是「內聖」,即內心的道德修養要達到聖人的境界,後三者是「外王」,即積極入世,做個聖明的統治者。
在處世方式上,儒家主張:「達則兼濟天下,則獨善其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些在今天仍然有積極的意義。要了解儒家的這些思想、建議讀讀「四書五經」。
佛教的經典著作主要是《金剛經》、《心經》、《壇經》,從總體上主張「出世」的。
唐朝儒人寒山,寫了一首詩:「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盡管人生非常短暫,但是人們卻都抱著長遠規劃,全然忘記生命的脆弱。「自身病始可,又為子孫愁」,不僅應付自己的煩惱,還要為子孫後代的生活操勞。「下視和根土,上看桑樹頭」,生命中勞勞碌碌都是衣食生機奔波,哪裡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一下生命的意義。「秤錘落東海,到底始知休」,人生的軌跡如同掉進水裡的秤砣一樣,直到碰到生命的盡頭才會停止。從古至今,芸芸眾生都是忙碌不已,為衣食、為自己、為子孫……,哪裡有人肯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忙來忙去為什麼?多少人是直到生命的的終點才明白,自己的生命浪費太多在無用的事業上面,而如今已經沒有機會去體會生命的真諦。
佛家認為「人生無常」。釋迦牟尼問自己的學生:「你們說一說,人的生命到底有多長?」一個學生說:「至少有幾天吧?」釋迦牟尼說:「不對,你還沒有了解生命的道理」。另一個弟子說:「至少還有幾個小時吧?」佛陀還是搖了頭。直到最後有個學生提出:「其實生命就在呼吸之間,上一口氣來、下一口氣接不上就失去生命了。」釋迦牟尼點頭稱是:「的確如此,人只知道自己必有一死,但是無法預測死亡什麼時候到來,它可能多年以後才來臨,也可能就是下一個片刻,所以人在活著的時候就應時時刻刻為死亡作好准備。」呼吸對於維系人的生命至關重要。寺院入門的哼哈二將,比喻人的呼吸。呼吸也是佛教入門的修煉方式。
佛家主張不追求塵世的功名利祿。最典型的是順治出家。順治皇帝六歲登基,13歲開始理朝政。21歲時失去心愛的孩子,23歲時失去最寵愛的董妃。臨出家時,順治作了一首長詩:「吾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兔走鳥飛東復西,為人切莫用心機。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乾坤一局棋。禹開九州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輩,南北山頭卧土泥,來時糊塗去時迷,為人切莫用心機,不如不來也不去 亦無煩惱亦無悲。」
佛教主張「開悟」,不要太執著,要解脫,要放下。「內舍六識,中舍六根,外舍六塵,是謂解脫」。當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位婆羅門貴族來看望他。婆羅門雙手各拿一個花瓶,准備獻給佛陀作禮物。佛陀對婆羅門說:「放下」。婆羅門就放下左手的花瓶。佛陀又說:「放下。」於是婆羅門又放下右手的花瓶。然後,佛陀仍舊對他說:「放下。」婆羅門茫然不解:「尊敬的佛陀,我已經兩手空空,你還要我放下什麼?」佛陀說:「你雖然放下了花瓶,但是你內心並沒有徹底的放下執著。只有當你放下自我感觀思慮的執著,放下對外在享受的執著,你才能夠從生死的輪回之中解脫出來。」在生活中,要學會「得到」需要頭腦聰明,但要學會「放下」卻需要膽識和智慧,普通人只知道不斷佔有,卻很少人學會如何放下。於是佔有金錢的為錢所累,得到感情的為情所累,等等。佛家勸人們放下,並非什麼事都不做,而是說做過之後不要執著於事情的得失成敗。錢是要賺得,但是賺了之後要用合適的途徑把它花掉,而不是試圖永遠積攢。感情是應該付出的,不過不必要強求付出的感情一定要得到回報,更何況什麼天長地久。如果我們學會了「放下」的智慧,那麼不僅會惠及周圍的人,也能從根本上解脫自己。
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其代表作是《道德經》。清靜無為是道家的核心主張。老子講「無為,無不為」。主張「無為、無欲、無求、無煩惱」。七情六慾,乃人之常情。老子卻告訴我們,慾望是罪魁禍首,「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並分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為什麼要「無欲」呢?因為人有欲求,不會不自由,就會有煩惱,就會患得患失。即使你的慾望得到全部滿足,擁有的還有喪失。反之,如果人無所欲求,根本不想得到什麼,就自然不會失去什麼,從「不失就是得」的角度看,自然就是「得」了,無欲而所得反而無所不得了。
道家還主張以樂觀的態度處世,無憂無慮,從容自在。人生總有高潮和低落的時候,然而每當處在低落的時候,盡量化解煩惱憂慮,多想想開心的事,以善為樂,把它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人生就會處處是春天。
共產黨人主張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建功立業。認為要做到「四個第一」:人生在世,要事業第一,為共產主義奮斗要以苦為樂;人生在世,要學習第一,對待物質生活要知足常樂;人生在世,要他人第一,對同志要助人為樂;人生在世,要奉獻第一,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從人生態度看,大概可以概括為如下的幾種:
1、利己主義。典型的說法:「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2、享樂主義。短暫享樂主義認為,人生是非常短暫的,應當及時行樂。中國漢代的古詩《驅車上東門》中寫道:「人生如朝露,壽無金石固,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三國時的政治家曹操曾經在古詩中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唐代詩人李白在《將進酒》中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德國作家讓•保爾說:「人生在這里有兩分半鍾的時間:一分鍾微笑,一分鍾嘆息,半分鍾愛;因為在愛的這半分鍾里他死去了。」這些說法都認為,人生是十分短暫的,歡樂更是瞬間,所以要及時行樂。
3、利他主義。人生應該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卡耐基在《快樂的人生》中說:「每一天,無論你是一個百萬富翁,還是一個貧窮乞丐,一個人的基本目標之一就是獲取理應得到的內心情感的快樂」。愛因斯坦說:「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於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人們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都是可鄙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道:「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於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他不至於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4、虛無主義。虛無主義認為,整個世界是一片苦海,人生充滿苦惱,生活既無目的,又無意義,死亡才是擺脫痛苦的捷徑。人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一切皆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國道家代表莊周說:「生是逍遙而來,死是逍遙而去」,人生應「無為而治」。最典型的是《紅樓夢》中的「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歌詞嘲諷了世人俗見的荒謬可笑,指出人們所熱心追求的功名、金銀、姣妻和多子多孫都不可持,不是求而不得,就是得而復失,人一閉眼,萬事皆休。一部《紅樓夢》道出了道教的全部真諦,它告誡我們這些在紅塵中苦苦掙扎的俗人,名利富貴均為「身外之物」,是人生的羈絆,最要緊的是在滾滾紅塵中保持自我,保持「與道為一」。
5、悲觀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為人生是漫長的,漫長的人生是一場苦難,是十分痛苦的。我國近代的思想家康有為認為:「人世間是個大苦海,貧賤人有苦,富貴人有苦,連帝王也有苦。」19世紀法國浪漫詩人維尼在《一個詩人的日記》中寫道:「人生是一座監牢,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從那兒出發,向死亡走去。不要指望在路上可以找到漫步的場所,或者看到一朵鮮花。」佛教則有「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的謁言。這種觀點使人對人生消極悲觀,讓人們安於現狀,逆來順受,不進行奮斗和抗爭。
6、宿命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為一切都是天註定。「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沒有莫強求」。「生死由命,富貴由天」。我國宋代文學家蘇軾寫了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人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捉摸的,聽天由命。這是一種消極、宿命的人生觀。講命,聽運,也就是機遇,但也要講主觀的能動性。「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春節期間鄭必堅到肇慶來,在聊天的時候,他說,一個人的進步,要講機遇,要善於把握機遇,要苦幹、實干、巧幹。
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虛無主義、悲觀主義、宿命主義都不是科學的人生觀,是不可取的。人的一生有人生信仰,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態度四大精神支柱。
人生信仰既是人生精神支柱的基石,又是人生精神支柱的中樞,決定著人生的精神支柱。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信念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人生目的是人生總的追求,決定和制約著人生理想和人生態度。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沒有明確的人生目的,沒有人生的總目標,一生不知為什麼而活著。這樣的人雖然度過了自己的一生,但是,他的一生是糊里糊塗的一生,是低層次的一生。共產黨的人生目的可以概括為「五個字」,這就是「為人民服務」。
從一個人一生來看,一個人在出世之後的十幾年或者二十多年的時期,基本上是一個消費者,首先是人們為他服務。當個人喪失勞動能力進入老年以後,也基本是一個消費者,又需要人們為自己服務。一頭一尾都是「人人為我」。因此,我們在中青年的時候,理所當然地應該「我為人人」。報答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報答傳授知識的師長,報答關心培養成長的領導,報答相互支持的同事,報答千千萬萬、看不見,又給我們提供物質產品和精神食糧的普遍群眾。
為人民服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層次是無私奉獻,二是先公後私,三是公私兼顧。我們要立足第三個層次,努力達到更高的層次。
在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以後,要走好人生道路,走好「三大步」:成才是人生歷程中的第一件大事。成才既是人生美好的重要前提。先立業,後成家。婚戀是人生歷程的第二件大事。愛情是戀愛、婚姻和家庭的紐帶和核心,擁有美好的愛情,就會擁有美滿的婚姻,就會有幸福的家庭。事業是人生歷程中的第三件大事,既是人生美好的重要前提,又是人生美好的實際內容。
在堅定理想信念與否,要樹立「五個觀念」,過好「五個關」。
一是「金錢觀」。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金錢確實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中國民間有「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等說法。正因為如此,許多人在金錢這個炮筒「銀彈」的襲擊下倒下去,成為金錢的奴隸。為了錢,什麼都敢幹。其實,「金錢不是萬能的」,金錢能買到葯品,卻不能買到健康;金錢可以買到朋友,卻不能買到友情;金錢買到婚姻,卻買不到愛情。一個人只有做金錢的主人,才不會掉進錢眼中去,不會被金錢蒙住了方向,而誤入歧途。古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明義取利,依靠自己的能力、智慧,依法致富,心理坦然,心身健康。俗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為此,必須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能對金錢有過強的佔有欲。俗語說:官大官小,沒完沒了。錢多錢少,永遠煩惱。金錢、地位的滿足是沒有止境的,人的一個慾望得到滿足,可能會產生十個新的慾望。為此,要節制慾望,知樂常樂,自找快樂,助人為樂。個人縱有黃金萬兩,終歸是「夜求一宿、日求三餐」,金錢、地位通通都是身外之物。人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走,切不可為物所累。俗話說:「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快樂過好每一天最重要。
二是「得失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老子》里講,邊塞有一個老頭,丟了一匹馬,很傷心。於是有人勸他:不必傷心,不見得是壞事。果然,過兩天,馬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一匹野馬。老頭把這個喜訊又告訴了那人。那人跟他說,不必高興,不見得是好事。果然,老頭的兒子想騎馬,被野馬從馬背上摔下來,斷了一條腿。那人知道後又勸他:不必傷心,不見得是壞事。果然,不久,邊塞戰火又起,年輕人都去打仗,十之八九戰死疆場。因老頭的兒子有殘疾,避免了一大厄運。在人生道路上往往是得失並存的。得與失是同伴而生的、互為存在的前提。「無喪無得」,離開了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得與失互相包含,互相轉化,讓一可得百,爭十卻失九,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有些人從較低的領導崗位走向較高的崗位,雖然得到了更高的權力,但由於責任較大,又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度。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樣,有的人得到了娛樂,而又損失了學習時間。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光想得而不想失,得便宜處往往失便宜,「得於不為則隱患叢生」。如果不刻意去追求得,反而會無所失甚至有所得。受人之恩惠,雖然會得到眼前的一點好處,但則欠了人家的一份人情。正如有人所說的「人生最大的債務是人情」,受人恩惠,就要替人辦事,收人錢財,替人消災。雖然得到金錢,卻失去了人格,嚴重的還會失去了人生的自由。因此,這種得往往得不償失。這種「成本」是巨大的,搞不好就是對人生的「透支」,實際上也是一個「虧損」。人生有三種程度的痛苦:想得到,但得不到,痛苦;想得到,努力了,還是得不到,很痛苦;想得到,努力了,得到了,但很快又失去了,更痛苦。這就需要有一種得失觀去調節,才能從痛苦中走出來。
三是「子女觀」。重親情,講義氣,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情並非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但過分地注重血緣關系,就會生活在血緣的「關系網」中,為親情所累。有些領導幹部為子女謀取私利大開「綠燈」,結果不但害了子女,而且害了自己。對子女要嚴格要求、嚴格管理,這才是真正有利於子女的成長。對子女要關愛,而不要溺愛。給子女留萬金,不如授一技。要給子女留下好的品德,而不是家財。如果子女不爭氣,即使留下萬貫家財,終歸會萬金散盡。因此,關鍵是要培養子女具有好的品德和技能。要給子女獨立自主生活的機會,讓他們去經風雨見世面。為人父、為人母,往往對子女包攬過多,對子女過多的依戀,這不利於子女的成長,要「放飛」子女,讓他們去經風雨見世面,只有子女成才了,作為家長就盡到責任了。
四是「權力觀」。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給一個人為民造福,做一番事業提供有利的條件,又可能給人造成犯錯誤的機會。權力,用得好,是人民之福,用不好是人民之禍。因此,要慎記權力是人民給的,把權力作為為民造福,為國貢獻的手段,而決不是以權謀私的手段。古代有一個縣令,寫了一副對聯:「當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憑一官。食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古代的官吏尚且能有如此境界,作為一個黨員幹部,更應該做得更好。謹慎用權,為民造福,為民解憂。
五是「逆境觀」。人生如大海行舟,既有海闊天空,風平浪靜,也有驚濤駭浪與驟雨狂風。事事順心,心想事成,都是一種良好的祝願。事實上,人生不順心常是有十之八九。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日好。如工作上的不順利,學業碰到的困難,身體的疾病,以及家庭的變故等等,對這些問題,有的人採取消極的態度,向命運低頭,悲觀失望,怨天尤人,結果是消沉,以至一事無成。另一種態度,面對挫折,毫無懼色,奮力拚搏,對自己執著追求的東西,不動搖,不鬆懈,在逆境中磨練,一次次把逆境轉變為成功的動力。這種人往往在事業上是成功的。對人生來說,逆境並不是一種壞事,而是人生的財富。無論面對何種困難與挫折,都要保持樂觀與進取,用勤勞與智慧,用真誠與堅韌去克服挫折。
如何做人,必須合乎人超越動物界的屬性,具體來說,要成為「四個人」:
一是富有人性。這是與獸性相對而言的。
《孟子•告子上》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要有人性,就是要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要有道德良心、良知,也就是仁義智信。
二是要遵循人道。人道主義其實是超越國界的。
三是要富有人情。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無情未必真好漢,憐子如何不丈夫」。
李翱在《復性書•上》說:「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皆情之所為也。」
富有人情,首先表現重親情,但又不唯親情。這就是尊老愛幼。孝是起碼的做人要求。一個連父母都不孝敬的人,還能愛其他人嗎?重人倫是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美德。
富有人情,表現在重愛情。這是家庭生活最重要的體現。
富有人情,還表現在重友情。一個人要有「老錢、老伴、老友」,沒有這「三老」,生活沒有著落,生活會很寂寞。「老友」可以訴說心中的苦惱,排解心理的壓力。「老友」可以是學友、筆友、棋友、牌友等等。
四是要有高尚的人格。陳獨秀說「耶穌所教我們的人格,情感是什麼?
(1)崇高的犧牲精神;
(2)偉大的寬恕精神;
(3)平等的博愛精神。
人的品德分成許多高低不等的格 ,這便是人格,人格之定,就如某項產品的國家標准,有一定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也是一種產品,馬克思說,「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人是一種社會產品,是經社會共教共育,磨礪沖刷,陰差陽錯,鍛打鑄造而成的。如礁石在海,被浪花咬鑿、沖刷浸蝕,塑造成各型各類,各等各級,也就有了不同的質、形、格。人生於世就要看你自己所選所為了。你接受了某一種觀念,就被擱置到了某一層的某一個格子里。
我向來覺得人在社會上立身有三項資本,或曰三種魅力。一是外貌,包括體格、姿色,這主要來源於先天,這確是一大本錢。古今因一貌傾城,儀表萬眾,因此而廣有追隨,成其事者大有人在。二是知識技能和思想,這是靠後天的修煉,或一戰回天,驚天動地,開國定邦,太平盛世;或窺破天機,發明發現,創造財富,造福人類者,也大有人在。三是人格,這完全是一種獨立於「貌」和「能」之外關於思想和世界觀的修煉。你可以貌不驚人,才智平平,無功可炫,無能可逞,但在人格上卻可以卓然而立,楷模萬眾。精神之力,蓋超乎外貌之美和才智之強,別是一種震撼,一種導引與嚮往。雷鋒,論貌,個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論能,只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但他的無私精神,助人品德,現已成了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其人格魅力早巳駕於萬眾之上。
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於某事某情某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錢名利誘之而不變,嚴刑生殺逼之而不屈,總是平平靜靜,按既定的規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有一位哲人說:人不一定能使自己偉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這種崇高,就是人格的崇高。在你的崗位上,在你平凡的生活中,走向力所能及的人格高度,你就是崇高的。怎樣使人格高尚呢?這就要加強道德修養。人格是美德之母,是人的內在品德與外在尊嚴的統一。這種道德修養要達到崇高的境界,我理解,要做到兩條:一是「慎獨」。即在一人獨處、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嚴格自律,遵守道德原則;二是個人品行要高出職業要求的一般水準。為政者廉潔奉公,授業者為人師表,行醫者救死扶傷等,這是起碼的職業要求,做到了才稱得上人格完整,但還談不上崇高。崇高就要高出這個水準,表現不平凡,從而震撼人們的心靈,使人受到強烈感染。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等,他們的言行高出了一般的職業要求,所以,歷史刻下了他們高尚人格的烙印。
高尚的人格有一種寬闊的胸懷。廣東有一名叫沈開珍的警官,遇到曾害得父親傾家盪產的仇人被歹徒劫持時,依然挺身而出,見義勇為。這種寬闊的胸懷表現的就是高尚的人格。生活舞台,千奇百怪。有的人笑口常開,卻心懷鬼胎;有的人內心翻騰,卻面如平鏡。高尚的人格決不會計較人間恩怨得失,總是以浩然正氣感化人生,以「君子不計小人過」 的心態直面一切。
高尚的人格有一種崇高的境界。原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施惠群身患絕症,擔心的卻是湖南新化一位無錢醫病的小朋友,在生命之火即將熄滅的時候,仍然為希望工程忙碌奔波……這是一種高於生命的境界。
高尚的人格有一種無畏的精神。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何時二者不可得兼?一是民族利益和尊嚴受到威脅時,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會奮不顧身,以犧牲個人的一切去保衛民族的利益。二是人格尊嚴受到凌辱時,會寧死不屈,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生命誠可貴,人格價更高」,高尚的人格可以延續生命,即使生命停止了,人格的力量仍然不會消失。所謂「有的人死了,但他活著」,就是這個道理。
《可愛的中國》是方誌敏烈士的傑作,手稿是他就義前委託人請魯迅先生代為保存的。方誌敏一生沒見過魯迅,告別人世時,怎麼把比生命還珍貴的手稿託付給魯迅?這就是魯迅人格的力量。高尚的人格,才能授予重託!
美國學者狄克、狄維士概括了健全人格的23種要素:
1、誠實——誠實的人擁有真自由;不誠實的人,犧牲明日的信用,濫用於今日。
2、可靠——說到做到,不論他是汽車工人還是公車司機。
3、公正——拋開私利,遠離偏見,對每一個人一視同仁。
4、慈悲——慈悲是指照顧別人;但教人依賴別人,一點也不能算是慈悲。
5、勇氣——勇氣不靠力氣,更不分年齡與性別。
6、謙遜——不吹噓,不驕傲,不犧牲他人成就自己。
7、理性——理性使勇氣免於魯莽。
8、自律——掌握小事,處理大事。
9、樂觀——是的,我們能做!
10、投入——設定方向,全心投入,達成目標。
11、主動——去除借口,願意嘗試,不怕別人嘲笑。
12、工作——每一件工作都是一種喜樂和尊嚴。
13、堅毅——成功屬於堅持到底的人。
14、負責——勇於承擔責任,並對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
15、合作——懂得和諧有效的互助合作,就能成就大事。
16、管理——「善用」時間、資源和天賦才能,也意味著「好好管理自己」。
17、鼓勵——鼓勵必須實際,在他人努力的地方幫助他們,支持他們,就是鼓勵。
18、寬恕——接受自己與他人的不完美。「寬恕就是遺忘」。
19、服務——愛的果實是服務。每一天每一刻,都有許多機會為他人服務。
20、捐獻——捐款不在於數目的多少,而在於施予者心量的大小。
21、機會——每個人都能改變,只要他能把握機會。
22、教育——教孩子分辨善與惡。
23、友愛——尊敬每一個人的自由與權利,無論種族、膚色、語言或宗教。
㈣ 為什麼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搞心理學角度分析
我們知道眼睛是人的視覺器官。眼睛除了作為視覺器官以外,通過眼睛還能表達人的豐富情感。正如人們常說的「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眼睛之所以能傳神,實際上是通過瞳孔的擴大和縮小,眼球的轉動、眼皮的張合程度以及目光凝視久暫來體現的。
。。。人的思想情緒和瞳孔的變化關系密切。令人厭惡的刺激能使人的瞳孔收縮;而令人欣快的刺激會使瞳孔擴大;恐慌或興奮激動時,會使瞳孔擴大到平常的4倍,因此,瞳孔的變化是中樞神經系統活動的標志。
。。。眼球的轉動也可以顯示正在進行的思維活動。如兩人交談眼球比較穩定很少轉動,說明他態度誠懇;如果目光游移閃爍、說明他暗藏打算。
。。。眼皮的張合程度一般能反映出人的精神狀態。沮喪懊惱會使人耷拉眼皮,與人交談半閉雙眼是輕狂傲慢目中無人的表現。
。。。眼睛所能運用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凝視。凝視是作為與人交往的一種手段。陌生人之間應盡量避免互相盯視。對敵人怒目凝視體現的是威嚴;家長對犯錯誤的孩子凝視可使孩子不敢撒謊;朋友之間的凝視聽表達的內容就更豐富了,因此,人們常說「會說話的眼睛」。眼睛表露出的感情最豐富,會讓人看出很多信息
㈤ 利他主義的表現
「利他主義是徹底的利己主義」,這句話是具有道德原則和道德理論。前者「利他主義」是指,對別人有好處,而對自己沒有任何明顯益處的自覺自願行為;後者「利己主義」是指,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行為。那兩者結合來說,有沒有道理?今天本人與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第一,人都有圖名求利的本能慾望。從人性上講,利益是人性之所求,是盼望擁有之所歸,唯利是圖是天性,天性是自然的本能。利益是最直接的實惠結果。反觀人不圖利,人便沒有了進取,則社會便停止了發展。
第二,人都有服務大家的本能。人是個體,為集體服務一能獲得實利(物質),二能得到虛利(精神)。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想圖虛利,就要舍實利。您比如說,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殊人物~雷鋒,雷鋒精神是具有劃時代意義,雷鋒所在的年代物資極度匱乏,精神充盈。人們追求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為目標,求的是榮譽,爭的是奉獻,斗的是私心、私慾,批的是「封資修」。現如今物資充盈而精神匱乏,為什麼?還是求實利的多。
總結:人不管是求實利還是獲虛利,如果沒有付出是無利可獲的。利他人不一定利自己,利自己也不一定利不到他人。就這么簡單。
㈥ 為什麼說眼睛是心靈之窗
古希臘神話里有這樣一個故事:若被怪物三姐妹中的美杜莎看上一眼,立刻就會變成石頭。這個故事說白了,這是將眼睛的威力神化了。
從醫學上來看,眼睛在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中是最敏銳的,大概占感覺領域的70%以上,因此被稱「五官之王」。孟子雲:「存之人者,莫良於眸子,眸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降,胸中不正,則眸子眩。」從眼睛裡流露出真實心情是一目瞭然的,因為「眼睛是心靈之窗」。
人們深層心理的慾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視線上。視線的移動、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達不同的心理狀態,觀察視線的變化,有助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爬上窗檯就不難看清屋中的情形,讀懂人的眼色便可知曉人們內心的狀況反應。
以眼睛看人心的方法由來已久。人的個性是一成不變的,無論其修養功夫如何深遠。俗語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為內,情為外,性為體,情為用。性受外來的刺激,發而為情。刺激不同,情所表現最顯著、最難掩飾的部分,不是語言、動作,也不是態度,而是眼睛。言語動作態度都可以用假裝來掩蓋,而眼睛是無法假裝的。我們看眼睛,不重大小圓長,而重在眼神的閃爍。
如果見一個人的眼神沉靜,便可明白:他對於你著急的問題,早已成竹在胸,穩操勝算。只要向他請示辦法,表示焦慮,如果他不肯明白說,這是因為事關機密,不必要多問,只靜待他的發落便是。
如果一個人的眼神散亂,便可明白他也是毫無辦法,徒然著急是無用的,向他請示也是無用的。這時,我們只能平心靜氣,另想應付的辦法,不必再多問,否則只會增加他六神無主的程度。這時也是顯示自己本能的機會,自己快快去想辦法吧!
如果我們見一個人的眼神橫射,彷彿有刺,便可明白此人異常冷淡,如有請求,暫且不必向他陳說,應該從速借機退出,即使多逗留一會兒也是不適合的。退而研究他冷淡的原因,再謀求恢復感情的途徑。
倘若一個人的眼神陰沉,應該明白這是兇狠的信號。與他交涉須得小心一點。他那一隻毒辣的手正放在背後伺機而出。如果我們不是早有準備想和他見個高低,那麼,最好火速鳴金收兵。
若見一個人眼神流動、異於平常,便可明白他是胸懷詭計,想給他人點苦頭嘗嘗。這時我們應步步為營,不要輕易靠近,前後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會跌翻在他的手裡。不要過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語,這是鉤上的餌,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要是一個人的眼神呆滯,唇皮泛白,便可明白他對於當前的問題惶恐萬狀。盡管口中說不要緊,雖未絕望,也的確還在想辦法,但卻一點也想不出所以然來。這時,我們就不必再多問,應該退去考慮應付辦法。如果我們已有現成的辦法,應該馬上向他提出,並表示有幾成把握達成。
若一個人的眼神似在冒火,便可明白他此刻定是怒火中燒、意氣極盛。如果自己不打算與他決裂,應該馬上表示可以妥協,速謀轉機。否則,再逼緊一步,勢必引起正面的劇烈沖突了。
如果一個人的眼神恬靜,面有笑意,便可明白他對於某事非常滿意。你要討他的歡喜,不妨多說幾句恭維話。若是要有所求,這也是個好機會,相信一定會比平時更容易滿足你提出的要求。
假如一個人眼神四散、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對於我們的話已經感到厭倦,再說下去必無效果。此時,如果不趕緊告一段落或乘機告退,或者尋找新話題,談談他所願聽的事,必定會碰得一鼻子灰。
要是一個人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認為我們說的話有一聽的必要,應該照自己預定的計劃婉轉陳說,只要自己的見解不差,辦法可行,他必然是樂於接受的。
我們若見到一個人的眼神下垂,連頭都向下傾了,便可明白他心有重憂、苦痛萬分。這時,聰明的你就不要向他說得意事,那反而會加重他的苦痛,也不要向他說苦痛事,因為同病相憐越發難忍。我們只好說些安慰話,並且從速告退,多說也無趣。
如果見一個人的眼神上揚,便可明白他不屑聽我們說的話,無論我們提出的理由如何充分,說法如何巧妙,還是不會有高明的結果。不如趁早戛然而止、退而求其近之道。
總之,人們的眼神有散有聚、有動有靜、有流有凝,有陰沉、呆滯、下垂、上揚,仔細參悟之後,必可以發現人情畢露的種種。
㈦ 眼睛是器官嗎
是的。
理論上,屬於神經系統的器官。是神經末梢進化成的。也就是說,你的眼睛,是大腦的直接延伸到表層的產物!其他所有的感知器官,都是隱藏在組織中的,比如味覺、觸覺。嗅覺也是隱藏在鼻子內的組織負責的。
唯獨視覺,是大腦直接延伸到體表!動物經過千萬年的演化,才成為這樣的。所以,要像愛護腦袋一樣愛護眼睛哦。!
㈧ 利他主義者的利他主義
利他主義是倫理學的一種學說。一般泛指把社會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了社會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的原則。19世紀法國哲學家和倫理學家孔德首先把這個概念引進道德理論,並以它作為他的倫理學體系的基礎。以後又為英國的斯賓塞等所採用。孔德認為,人類既有利己的沖動,又有利他的沖動。所謂道德,就是使前者從屬於後者。又說,利他又必然以利己為基礎。利他主義,只局限於超階級的個人之間的關系,而迴避了道德的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沒有也不可能規定個人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因此,利他主義實質上仍然是從利己主義出發的資產階級道德理論。在社會主義社會,由於集體主義的道德原則已經包含並遠遠超過了利他主義的道德內涵,因此,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不再使用利他主義的概念。
所謂利他主義,就是一個個體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以犧牲自己的適應性來增加、促進和提高另一個個體適應性的表現。
利他主義,不管是在動物界,還是在人類社會,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象,這已被許多事實所證明。問題是,為什麼會產生利他主義?原因可能是多重的。
對於一般動物而言,產生利他主義情結的原因可能更多地是出於本能和遺傳,當然也不排除它們通過一些簡單的計算和推理而導致利他的可能性。從總體上看,動物沒有人類所具有的發達理性和計算能力;所以,動物中的利他主義更多體現為一種自然屬性,而非社會屬性。
但對於人類社會而言,情況並非如此。一方面,人類不可能脫離自然屬性,所以,人類社會中存在的利他主義,並不排除來自本能和遺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類又是社會性動物,所以,人類社會的利他主義,又帶有強烈的社會屬性。由於人的本質是人的社會性,所以,人類利他主義的本質屬性應在人的社會屬性方面,而非在人的自然屬性方面。
從人類社會的演進過程看,利益追求是人類社會屬性的核心,所以,利他主義的實質在於主體間的利益博弈,並且應是長期利益博弈的一種均衡。
㈨ 怎麼判斷一個人是利己主義還是利他主義
要倡導利他主義、集體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來取代以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價值觀,促使公眾樹立公德意識,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前期,利己主義成為主流的社會意識形態,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利他主義就會得到彰顯,逐漸上升為主要的價值判斷。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首先要滿足衣食住行,生存是第一需要,安全是第二需要,第三需要就是個人的社會價值體現,前兩項需要主要從利己主義出發,第三層次的需要必須通過利他主義的行為才能實現。其實利他主義是潛伏在人們內心的,只不過平時沒有被激發出來而已,如果一個人把喝茶打牌的時間用在為他人服務上去,他可能會感覺更加愉快,現在需要的是有人去示範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