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為什麼顏色淺
『壹』 怎樣鑒別清代青花瓷
清代青花瓷品類眾多,以康熙青花瓷器部分款識辨別為例:
康熙青花瓷器的題款特點鮮明,無論在字體的寫法或款識的布局上,在清代都是最為豐富的,綜合起來有以下幾種:
1、紀年款 :主要是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少見篆書款和草書款,字體雄健有力,端莊工整,字與字之間距離比較大。仿寫前朝款識有宣德款、成化款、嘉靖款、萬曆款,其中有官窯青花也有民窯青花。
2、堂名款:又稱「家堂款」。此種款識在清代較為流行,多數是民窯青花款,有「復香軒之清制」、「松柏堂制」、「美玉堂」、「三元堂制」、「永興堂制」、「聚星堂制」、「來雨堂博古制」、「珍玉堂制」、「彩玉堂制」、「安素草堂」、「奇玉堂制」等。
3、吉言贊頌款:此類款識主要有「杏林春宴」、「世德留芳,祿在其中」、「滄浪綠水」、「奇石寶鼎之珍」、「益友珍玩」、「清玉寶鼎之珍」、「博古雅玩」、「永慶奇珍」、「美玉」、「玩玉」等。
4、標志、圖案、花押款:有樹葉、梅花、海螺、小兔、雙魚、靈芝、荷花、鼎爐、方勝、冊本、爵杯、花卉等。
(1)青花瓷為什麼顏色淺擴展閱讀:
清晚期青花瓷鑒藏知識:
咸豐(1851~1861年):咸豐青料使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咸豐青花發色淡雅或鮮艷,民窯青花發色灰暗或灰黑色。咸豐青花瓷造型趨向笨拙,官窯青花的時代風格與道光朝相若。其人物特點是鼻骨高直、隆起有勾,俗稱「鷹鉤鼻」。紋飾呆板,無生氣。在工藝方面,一般胎體較前朝厚重,胎質粗松,釉質泛白,釉面稀薄,具有「波浪釉」的時代特徵。
同治(1862~1874年):同治青料採用國產青料,可能是珠明料。典型同治青花發色清雅明艷。民窯大多發色藍灰色,或黑淡和藍黑色,但均顯漂浮。同治末期開始用進口青料洋藍,發色鮮亮,明艷泛紫,缺乏天然礦物青料的美感。
光緒(1875~1908年):光緒青花發色漂浮在釉中,而康熙、乾隆則在釉下;光緒仿永樂、宣德筆法,也用點拓法,但「鐵斑」漂浮,比清早期仿品機械呆板。豆青地托粉青花少見了。光緒青花瓷的造型豐富多彩,紋飾圖案豐富,筆致細而拘謹。工藝上,胎質細白堅密,但與清前期的相比明顯松軟;民窯則更覺粗糙、笨重。釉面稀薄,欠溫潤,釉色白中微閃青,已趨向現代瓷的純白色調。瓶頸部兩邊或飾對稱鋪首銜環耳。
『貳』 元朝青花瓷的色彩特點
1.宣德瓷的釉面一般都能見到象橘子皮的桔皮紋.
2.用30倍左右的顯微鏡可以看出宣德官窯瓷釉內的氣泡成大,中,小不同的氣泡群,群與群之間的間距較疏朗,凡氣泡密集而整齊者大多非宣德瓷.
3.宣德盤,碗之底足多數有棱邊感,非滾圓的「泥鰍背」。
4.宣德大盤之底足內牆自上而下向外斜削,因此無法用手指抓住,凡清雍正仿宣德大盤、底足內牆接近垂直,因此可以用手抓起盤子.
5.宣德官窯青花瓷,出極個別青花翠艷而無黑鐵斑外,絕大多數有黑鐵斑,清康、雍仿的也有燒出黑鐵斑,但仔細辨別可以發現其中有的地方明顯是由於加重鈷料產生的效果.
6.宣德官窯青花器以小筆觸上彩,無一筆塗抹的製作.
7.瓶、壺、罐之類器物均為分段拼接成形,凡前、後身合模成形者非宣德制.
8.宣德官窯款識:「德」字無心上一橫,字體規整,為楷書。瓷器身上也有款
『叄』 青花字的顏色深淺不一樣怎麼回事,是不是瑕疵
由於每一個碗或者是這種瓷器,都是人工上色,而且每一次調的顏色也不可能完全一樣,所以就會呈現出這種,他不是屬於瑕疵是正常現象。
顏色的搭配
1、暖色調。即紅色、橙色、黃色等為主色彩的搭配,可使畫面呈現溫馨、和煦、熱情的氛圍。
2、冷色調。即青色、綠色、紫色等為主色彩的搭配,使畫面呈現寧靜、清涼、高雅的氛圍。
3、對比色調。即把色性完全相反的色彩,搭配在同一個畫面中。例如:紅與綠、黃與紫、橙與藍等,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給人亮麗、鮮艷的感覺。
當然,對比色調如果用得不好,會適得其反,產生俗氣、刺眼的不良效果,這就要把握「大調和,小對比」這一個重要原則,即總體的色調應該是統一和諧,局部的地方可以有一些小的強烈對比。
藍、暗紅、褐和綠等保守的顏色,加上了灰色或是加深色彩,都可表達傳統的主題。例如:綠色不管是純色或是加上灰色的暗色,都可以象徵財富。狩獵綠配上濃金、或是暗紅、或是黑色,表示穩定與富有,代表恆久與價值。
低沉之美的灰紫色沒有對比色,灰紫色調合了紅紫色、灰色和白色,能表達出的柔和之美。
最鮮艷的色彩組合中通常都有原色 -- 黃色。黃色代表帶給萬物生機的太陽,活力和永恆的動感。當黃色加入了白色,它光亮的特質就會增加,產生出格外耀眼的全盤效果。高度對比的配色設計,像黃色和它的補色紫色,就含有活力和行動的意味。
髙雅的色彩組合只會使用最淡的明度。例如:少許的黃色加上白色會形成粉黃色,這種色彩會帶來更溫馨的感覺。米色色調能輕描淡寫地表示古典、高貴的氣質,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印象。
古典的色彩組合帶有勢力與權威的意味,強烈的寶藍色是任何一個古典色彩組合的中間裝飾色,它是如此地醒目,就算和其它的色彩搭配在一起,也毫不會遜色。古典的色彩組合表示真理、責任與信賴,又因為它接近綠色,會喚起持久、穩定與力量的感覺。
表達活力的色彩必定要包含紅色,它是「運動」的最佳代言人。紅色搭配它的補色黃、綠,將更能表達精力充沛的氣息,充分展現熱情與活力。
海藍是最為大眾所接受的顏色之一,採用這種顏色的色彩組合,可解釋成可靠值得信賴的色彩。當海軍藍用紅和金色來強調時。會變得較不嚴肅。但仍表達出堅定、有力量的感覺。
粉紅代表浪漫,粉紅色是把數量不一的白色加在紅色裡面,造成一種明亮的紅。象紅色一樣,粉紅色會引起人的興趣,但是比較柔和、寧靜。浪漫色彩設計,可以使用粉紅、淡紫和桃紅(略帶黃色的粉紅色),會令人覺得柔和、典雅。
今天「流行」的,明天可能就「落伍」了。流行的配色設計看起來挺舒服的,但卻有沖擊目光的效果。例如:淡黃綠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色彩醒目適用於青春有活力,且不尋常的事物。又如:黃綠或淡黃綠色與紅色搭配起來,就是一種絕妙的對比色彩組合。
在任何充滿壓力的環境里,只要搭配出一些灰藍或淡藍的明色色彩組合,就會製造出令人平和、恬靜的效果。其中淡藍的配色設計,會給人安心的感覺,直接帶著明色的「寒意」,可保持安寧、平和的感覺。
紫色透露著詭異的氣息,所以能製造奇幻的效果。各種飽和度與亮度的紫色,配上橘色和綠色便是刺激與新奇的最佳代言人。如果紫色配上黃綠色或黃橘色,色調不合、怪異,而且俗不可耐,但如果配上黃色,便能展現怪誕、詭異的感覺,令人不禁要駐足、欣賞一番。
深色、鮮明的紅橙色叫赤土色,我們常用它來組合、設計出鮮艷、溫暖、充滿活力與土地味的色彩,這種色彩有種淡淡的溫暖,就像經過琢磨、潤飾的銅器,和白色搭配起來,就會象散發出自然燦爛的光。土性的色彩令人聯想到悠閑、舒適的生活。
配色設計要想表達友善之意時,常會使用到橙色,這種色彩組合,開放、隨和而有活力,能夠創造出平等、有序氣氛,卻沒有強勢和支配的霸氣,橙色和它鄰近的幾個色彩常應用在食品行業,因為這類色彩會散發出「食品的味道」。
灰色或黑色系列可以象徵「職業」,因為這些顏色較不具個人主義,有中庸之感。灰色其實是鮮艷的紅色或橘色最好的背景色,這些活潑的顏色加上低沉的灰色,可以使原有的熱力稍加收斂、含蓄一些。雖然灰色不具刺激感,卻富有實際感,它傳達出一種實在、嚴肅的氣息。
①無色設計,不用彩色,只用黑、白、灰色。
②沖突色設計,把一個顏色和它補色左邊或右邊的色彩配合起來。(2種顏色組成)
③單色設計,把一個顏色和任一個或它所有的明、暗色配合起來。推薦閱讀:一起擺脫色彩"慌"!從色彩基本開始
⑦互補色設計,使用色相環上全然相反的顏色。
⑧中性色設計,加入一個顏色的補色。
『肆』 元代的青花瓷有何特點
元代的青花瓷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4)青花瓷為什麼顏色淺擴展閱讀: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
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伍』 青花瓷的主要顏色是什麼
青花瓷的主要顏色是藍色。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
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起源:
青花瓷起源於唐代。
原始的青花瓷在唐代已經開始出現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是在唐代中期才慢慢出現,到了明代時期青花已經變成了瓷器物品的主流品種。
在清朝康熙時期更是將青花瓷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和豆青釉青花等各種各樣的青花瓷品種。
『陸』 清朝民窯青花有什麼特徵
清朝民窯青花特徵包括:胎釉、青料、造型和紋飾
胎釉
清初青花瓷器胎體厚重呈灰白或灰黃色,瓷化程度較好,胎釉結合緊密,多數釉面呈鴨蛋青,透明度較差,光澤度不強,個別釉面有縮釉,大部分有醬口。
同時許多大件琢器底部不施釉,修胎也不太規整,盤碗底部厚重,口沿逐漸扁薄,圈足稍微向內收,有的器物足沿經過工匠仔細修琢後,還出現有泥鰍背現象,較光滑,底邊還帶有窯紅即火石紅。
青料
清初青花瓷器大部是使用國產浙料繪制,大致有青翠淡雅與灰籃等種,總體呈色穩定,少數趨於灰暗,也有一些青花暈散和紋飾模糊現象。
造型
清初青花瓷器多以生活用器為主,陳設器為輔,造型側重於實用性,基本是延續明代的傳統式樣,形制上還多具有明代古樸渾厚之遺風。
紋飾
清初青花瓷器的青花紋飾質朴自然,繪畫一反已往單線平塗的方法,而是釆用多線平塗的技法,講究勻稱,疏密有致,相互輝映,粗獷豪放。
同時紋飾題材豐富,常見有動物紋、植物紋、山水圖、博古圖等,龍紋高大雄壯,矯健有力,有騰雲駕霧之勢,麒麟紋常和挺撥的巴蕉葉畫在一起,相映成趣,而且蕉葉紋中常留白。
(6)青花瓷為什麼顏色淺擴展閱讀:
清代早期景德鎮窯的瓷器生產,也像明代推行「官搭民燒」的制度,這不僅充分釋放了民窯的生產潛力,調動了工匠的積極性,提高了民窯作坊的規模及燒造精細瓷器的技術。
而且由於當時官窯民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無形中也刺激了民窯青花瓷器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也是清初青花瓷器生產以民窯居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柒』 青花瓷顏色和意義
青花瓷是由白和青兩色組成,青花瓷的白色象徵純潔、潔凈;青在漢文化里象徵春天與活力,是吉祥之色。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7)青花瓷為什麼顏色淺擴展閱讀
青花瓷的美學風格:
以青與白裝飾器物,形成青花的美學風格是文化交融的結晶。最早用於青花瓷裝飾的氧化鈷料產自西亞。唐朝時這種顏料從西亞進入中國,在唐三彩中與其他色彩共同出現。
蒙元政權強力推進的青花瓷並未因王朝的更迭而失落。在明朝建立之後,青花瓷不僅沒有消失,而且越來越豐富多彩。
元代青花瓷主要供北方草原民族的統治者以及海外貿易的需要,而從明代開始,對青花之美的喜愛已成為人們共同的追求。明代以後景德鎮民窯大量生產日用青花瓷具,這些青花瓷具的追捧者是中原的百姓。
『捌』 青花瓷如何鑒定
瓷器是我們祖先的偉大發明,到底產生於何時,學術界有爭論。有人認為在商代就有。我所在的單位70年代就展出過一個尊,當時我還不太懂什麼叫瓷器,有個專家說這就叫瓷器。我說這瓷器與現在的瓷器不一樣,他說是不一樣,那時候的很粗糙,就是表面上有一些玻璃質的東西,所以有的專家說這種瓷器應該叫原始瓷,但也有的專家認為這是陶器中偶爾出現的。至於到底是怎麼出現的,這是專家的事,與我們無關。總之原始瓷是在兩晉之前產生的,叫原始青瓷。到了兩晉以後,開始出現了白釉、醬釉,以及唐代的秘色瓷和湖南長沙的釉下彩,還有宋代的五大名窯,都是人工將顏色做到瓷器上,是人可以控制的。這些在收藏界叫老窯瓷。到元代時就出現了青花、釉里紅及紅綠彩。今天我主要說青花瓷。有的專家認為青花瓷產生在唐代,也有人認為產生在宋代。到元代,青花瓷就已經成熟了。
咱們現代的收藏者大多數收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從瓷器上來講,有單色釉、彩繪釉。彩繪中青花瓷是數量最多的,從元代到清代直到現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講青花瓷必須先提青花料,青花料中藍色的是氧化鈷,屬於釉下彩。什麼是釉下彩?其製作工藝簡單講就是把坯拉出來後,等幹了用氧化鈷往上畫,畫完後罩上一層釉,再入窯,1260度一次燒成。在上一講當中我提到過「九方五法」。
1、九個方面中,其中第四方面就是彩。已故的著名瓷器鑒定家孫瀛洲老先生,對元、明、清的瓷器鑒 定有很深研究,他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孫老通過對青花的觀察,把青花的顏色分出了二十幾種。如果我們把青花的顏色弄清楚,對我們的鑒定及辨偽會有很大好處。青花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種顏色呢?因為在數百年中,青花瓷生產是主流,所以在很長時間里,不同歷史階段的青料來源和質地不同,再加上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對於青花瓷的發色的質量、呈色的色調都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正因這樣,青花所呈現的質量、色調、風格必定有明顯的差別,藝術效果也必然出現強烈的時代特徵。這些特徵差異為鑒定青花瓷的斷代提供了重要依據,所以鑒定者對青料來源、品位、發色、呈色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是鑒定青花的基礎。當我們拿起一件青花瓷時,第一眼看到的是它的造型,接著見到的就是青花的藝術效果,這是直觀感受。結果常用明麗、鮮艷、灰暗、暈散、清麗、規整、刻板、呆滯等詞進行概括,這些概括的詞語的形成,是青花的發色質量、呈色色調與繪畫藝術的綜合體。什麼是發色?什麼是呈色?這兩種色是怎樣的關系,受什麼條件的制約?這是要向大家介紹的。發色是青料在焙燒過程的化學變化,呈色是青料燒成後所呈現的直觀感受。呈色的色調有以下幾個制約因素:第一是發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釉裡面的胎子,胎子發黃,發白,松軟與堅硬都對青花有一定影響。釉子質量的好壞、顏色和厚薄都對呈色有影響。發色的制約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術,第三是焙燒溫度。施用技術就是在畫的時候,畫功怎麼樣。如果蘸的顏料都一樣,畫線用力均勻,青花燒出來後就是一個顏色,否則青花就會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再一個是焙燒溫度,應該是1260度。同樣的青料,如果溫度過高,顏色發黑;溫度過低,有點發綠。還有一點特殊的情況,就是單純的青花瓷,它的發色、呈色都一樣時,如果經過二次焙燒,即再進一次爐後,顏色要比沒進二次爐的深,像後來的青花紅綠彩、豆彩等。再說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響,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純,第三是配製。我主要說成分問題。成分主要是氧化鈷,它發出的顏色是藍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錳,還有一種三氧化二鐵,簡稱氧化鐵。鈷的含量越高,藍色就越正,含量少就發灰。錳含量高時,青花就藍中泛紫或藍中泛紅。氧化鐵含量高時青花的發色就發黑。孫老先生把青花的顏色分出二十多種,他有時一看顏色就知道大概是什麼年代的。
在沒有斷代之前,你必須把明清時期的皇帝都記住。如果年代斷到哪裡你都不知道的話,那怎麼行呢?明前期的皇帝,「洪建永洪宣」即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建文與洪熙時沒有瓷器。「三代正景天」即正統、景泰、天順,這三朝有人叫「空白期」,又叫「黑暗期」,說這個時期沒有瓷器。我不同意這兩種叫法,我就叫「明三代」。因為這個時期確實有瓷器。「成弘正德續」是明中期,即成化、弘治、正德。成化瓷在明代是最突出的。「中晚嘉隆萬」是嘉靖、隆慶、萬曆,我們稱之為中晚期。「泰昌天啟崇」,即泰昌、天啟、崇禎,我們叫明後期,其中泰昌時期沒有瓷器,因為他一共當了29天皇帝。明朝是277年,也有人算的是276年,我編的順口流說是「270年」僅是個概數。清代有10位皇帝,即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清朝是以清三代的瓷器為主。下面我就按時代的順序給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因為明代開國的皇帝朱元璋定年號為洪武,所以洪武時的青花瓷叫洪武瓷。由於元末的戰亂,明開國初在瓷器生產上沒有太大成就。我收藏一件高足酒盅,它的發色較穩定,基本上沒有暈散,呈色是靛藍色。我一開始就把它定到了洪武前期,後來請我師傅耿老看過後,他說這個花卉畫法叫一筆點畫,就是一筆畫下,屬於大寫意。胎土是淡土黃色,質地較松軟,造型很粗糙,所以可以看成是元末明初的瓷器。元末明初多事,開國之初,百廢待興,恐於瓷業無暇顧及,所以瓷器生產多於繼承少於發展。此時的青料都是國產的,呈色的基調是淡藍色,但由於質量與提純不是很好,所以淡藍之中泛灰暗的色調。總之洪武前期青花瓷的質量不高,與元末瓷器很難區別,在學術界內認為這是一個過渡,所以在鑒定當中,就有了「元末明初」一說。這個酒盅口徑是4.8厘米,高也是4.8厘米,屬於民間的小器。我得來的時候碎成九塊,還有短缺,後來經過修復。這件東西說實在的很不值錢,但是對於我來講,我就這一件,基本上還算完整,重要的問題是它是元末明初的標本。在鑒定當中,我們就可以此為參考,上可推想到至正,下可聯想到永樂、宣德,所以我認為我這個酒盅是精彩的東西。洪武時期青花瓷產量少,也沒有見到過書寫官窖款的官窯器。據說那時有官窯器,但是沒見過有款字的,所以您要是見到了「大明洪武年制」款的瓷器,您就把它說成假的是沒問題的。
我除了鑒定還搞修復,我把陶瓷修復分成六步,叫六步修復法。
2、其中第四步叫補配,就是把碎片粘接起來後再把它的短缺與裂縫補平。「六步法」主要用於修陶器。至於修瓷器,一般僅用到第四步,後面的仿色和做舊兩步,因材料等原因,就不去做了。今天我帶來的復原瓷片,就是這樣做的。
洪武之後的永樂、宣德時期,青花器有了長足的發展,它們的主要特點是使用了蘇泥勃青(或叫蘇勃泥青、蘇麻離青)。蘇泥勃青是一種進口青料,含鈷和鐵的比例較高,而錳的含量較低。發色濃重,易暈散,但散得自然。呈色的基調是青藍色,淺處為天藍色,深處是靛藍色,濃重處出現鐵鈷斑。出現鐵鈷斑是蘇泥勃青的特點。喜收藏的人將蘇泥勃青簡稱為蘇料。蘇料有什麼特點呢?一般來講蘇料要深入胎骨,是凹下去的。我們這樣看的話是黑顏色的,但是你迎光側視的時候就不是這個顏色了。側著看,一是你可以看出它比較往下凹,二是它反的光不是黑光,而是錫光。如果不是蘇料的話,你迎光側視還是黑光。所以大家再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希望你們側著看。這個呈靛藍色和出現鐵鈷斑的地方,一般咱們用手摸是凸凹不平的。它的凸凹不平沒有規律,原因是什麼呢?一是工料,二是修胎,沒有規律。到了清末同治年間的時候,比較大的那種器型,你摸著它也不平。但是那個不平跟這個不平不一樣,這個不平沒有規律。同治年間的你摸起來不平是有規律的,就好像波浪似的,行話裡面叫作波浪釉兒。那個是釉子的問題,這兩個咱們要給分開了。平心而論呢,鐵鈷斑的出現應該屬於原料和工藝上的問題,就是不足。然而這種不足,在鑒賞者的眼睛裡既不認為是美中不足,也不認為它是瓷不掩瑕,而認定它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就像哥窯一樣。大家都知道俗話說的蹦磁兒,就是上面開了好多片兒的燒壞了的瓷器。但是當時宋代的那位工匠很了不得,他就把這個缺點變成了優點,而且成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所以,我們認為在鑒定是不是永宣瓷的時候,這個鐵鈷斑是鑒定時候的依據,而且是重要的依據之一。
這個碗叫作纏枝蓮花蝴蝶碗,也是我修的。碗上的青花是青藍色的,就是藍中有點兒泛青灰。顏色有深有淺,濃重處有鈷斑。碗的胎子薄,一會兒我還要說為什麼薄的問題。胎子薄,修胎很規整,釉色是青白色的,而且很滋潤。這個器足的外牆是外撇式的,向外撇。另外就是這個地方叫作內折角,在內折角這個地方有積釉,顏色是蝦青色的。足內的這個底釉兒是鑲白色的,兩處的釉子不一樣,它泛白而且薄。所以這個碗我們可以認為是永樂中晚期的瓷器。蘇料易暈散,所以用它來畫細線或者人物的眉毛眼睛這些細微的地方都不太適應。但用它來繪畫大小的花朵或是枝葉呀,具有一定的特色。這一件叫作喜鵲登枝,它更能夠體現蘇料的特點。這個顏色顯得更重一些,而且剛才我也說了它這上面的蘇料的鈷斑比那個明顯。像這個畫的喜鵲,很明顯的就叫作暈散。它本來畫的很清楚,但是因為這個料往旁邊散,所以看起來有些模模糊糊。這就是蘇料的特點。原來有人講永宣不分,即永樂和宣德的瓷器不分。實際上能不能分呢?有些地方還是能夠分的。就拿這兩個碗比較,這兩個碗個頭兒差不多。我們在鑒定當中有一種方法叫作手頭兒。什麼叫作手頭兒呢?就是把這兩個碗拿起來用手一掂,這個碗比較重一點兒,這個碗的手頭兒就顯得比它輕。為什麼它重它輕,這就是胎子的問題了。永樂時候的碗腹部比較薄,宣德時候的碗腹部比較厚。這個怎麼去判斷它呢?有時候咱們拿筆寫不出來,用嘴說也說不清楚。你要這么摸,你這么一摸,就摸出這個厚,那個薄。所以說永宣這兩個時期的瓷器還是能區分的。剛才我說的這個蘇料,可能是鄭和七下西洋給帶回來的。到今天為止也找不到那個產地。後來因為鄭和不下西洋了,這個蘇料的來源就斷了。在明前期的時候,具有這樣特徵的青花瓷也就逐漸地沒了。
到了成化年間,又出現了一種新的青料,叫平等青。平等青出現以後,青花藝術就出現了另外一種嶄新的面貌。咱們先對前面所講的蘇泥勃青料有一個小結。因為蘇料它這個特殊的藝術效果,到了明正德的時候,就開始有人仿製。以後,明代的後期、清代、民國,一直到了今天,都有人仿製。所以,有些人說他買到了宣德的東西,咱們說它是假的,他上當了。那麼,對於這個蘇料到底怎麼樣來斷定它,就三點。剛才實際上我講過了,咱們再重復一遍。第一,就是看這個黑斑的斑痕是不是自然。這怎麼講呢?因為沒有這個蘇料了,那麼鈷斑就出不來,怎麼辦?就用筆往上面點,用一些黑顏色的料往上面點。點出來的話你看著就不自然。第二,就是這個黑斑是不是深入胎骨,也就是說這個黑斑是在它的表面呢,還是深入到了胎裡面了。第三,就是我介紹的那個迎光側視有沒有錫一樣的顏色。這三點請大家能注意。因為後來沒有這個料,即使你再點染,說實在的你也達不到當初那個效果。大概在六七年前吧,有人請我去看東西,拿了這么大的一個碗。我就說你這個是假的,而且我說碗底下寫了六個字--「大明宣德年制」。他說:「您怎麼知道的?」我說:「你這個是宣德碗。」「是呀,我這個就是宣德碗。」我說:「但是你這個碗是假的。」而且我更清楚,這種碗是在80年代的時候景德鎮復制的東西。結果傳來傳去,就傳成了真的了,按真的去賣去了。據說他花了大概是5萬塊錢。
成化初年,據說這種蘇料還有一點兒。但是這類的瓷器我還真沒有見到過。成化時期的瓷器,大多數青花的藝術效果是淡雅柔和、縹緲脫俗的這么一種風格。這種淡雅沉靜的風格是後人喜愛成化瓷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這個時期所使用的青料的名稱叫作平等青,也叫坡塘青。這種青料產於江西瑞州。產生這種平等青青花藝術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這種青料的含鐵量少,而錳的含量相對來講比較多;發色穩定,或者趨於穩定,沒有飄浮感;呈色是藍泛青灰;這個時期瓷器的胎子是潔白的,釉兒是又肥又透,用平等青就可以畫出比較細的紋飾來了。所以色澤顯得淡雅、柔和,給人一種雲遮霧障、若隱若現的縹緲的感覺,使人感到這個成化瓷有一種神秘感。這就是成化青花瓷的魅力所在。
這件東西我管它叫作全株花卉圖文碗。有人說這個碗上畫的叫作秋葵,因為我不懂植物,這個是不是秋葵我就不敢說了。我就把它叫做花卉吧,全株花卉。它的花色基本上是穩定的。呈色是藍中泛點兒灰,藍泛青灰,濃重處有黑藍色。但是它決不往下凹,它是平的。釉質滋潤,胎子是白的。你要是學鑒定的話,要先看瓷片兒,你從瓷片兒上一看就看清楚了。釉色是白的當中泛著青,白中泛青。用手摸它的表面,有的地方往上鼓,但是沒有往下凹的感覺。這些都屬於平等青的特色。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全株花卉。花卉應該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有根、桿、枝、葉、花,在其他任何的一個朝代之中,他們畫的花卉都沒有根,唯獨成化的時候畫的花卉有根。這是成化時期畫花卉的特點。所以說有了這個特點,我們對於鑒定成化瓷又找到了一個證據。成化時期的瓷器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官窯器和民窯精品沒有什麼太大區別。根據這件標本的圖樣,還有釉色、釉質、青花等方面來看都是成化民窯器。說實在的,成化民窯器精品比官窯器還難得。當時我得到這個瓷片兒的時候,對這塊瓷片怎樣斷代我是比較猶豫的。它是不是真的成化瓷?尤其是後面這個款子,寫的是「大明成化年造」。它的字體比較潦草,也不規整。後來按照孫瀛洲老先生所講的方法,用15倍的放大鏡看它的款字這個地方。它的釉面兒裡面氣泡兒密集,像蒙蒙雲霧。這種現象是成化瓷所特有的。出於慎重,我又請耿老過了目,耿老說這是成化瓷。所以這塊兒殘片咱們就把它定為成化民窯的精品。孫瀛洲先生對成化瓷有一個精闢的評價,他認為成化瓷器胎質細膩純潔,白釉瑩潤如脂,色彩柔和,筆畫流利,造型輕靈秀美,表裡精緻如一。
成化瓷在瓷器發展史上占據著一席之地,很重要。在瓷器鑒賞當中有一句話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也就是對於瓷器來說明朝最好的就是成化瓷,清朝最好的是雍正瓷,這就足以證明陶瓷界對成化瓷器的重視和珍愛。正是由於成化瓷器受到了後代人的青睞,所以從嘉靖的時候就有人仿製,以後歷代均有仿製,一直到現在。其中以清雍正時仿的最精細,他們在葩、形、釉、彩、繪、款兒等各個方面都很注意,都追求成化的風格,效果相當不錯,幾乎可以亂真。
雍正時的瓷器有寫「大明成化年制」款的,那是仿品不能叫贗品。因為它外邊是粉彩,粉彩是康熙時才有的。它的款子寫得相當漂亮,但是與真的成化瓷一比,它的破綻就出來了。到了晚清,很多瓷器上都寫著「大明成化年制」或是「成化年制」。我在鑒定過程中,經常有人說他的瓷器是成化的,我說不是,因為它上面的字非常潦草,不能單純看款子還要看其他方面。另外,成化年間的瓷器沒有「成化年制」這樣的四字款,倒有「大明年造」或「大明年制」。
在鑒定中還有一句話叫成弘不分,即成化、弘治這兩個時期的瓷器不分,因為這兩個時期的瓷器在質量上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成化朝的皇帝叫朱見深,他在當太子時娶了一個妃子姓萬,萬妃比他大18歲。後來朱見深當了皇帝,沒有把她立為皇後,但是萬妃在後宮的勢力大於皇後。萬妃曾經生了一個兒子,但是3歲就死了,以後她再也沒有生育。可能是處於一種嫉妒心理,後宮的妃子凡是懷了孕的她都要讓人墜胎。後來朱見深在後宮的御書房見到了一個宮女,這個宮女是當初廣東的一個小方國的公主,國被滅後就被弄到宮中當了宮女,結果這個宮女就懷孕了。萬妃對一個宮女不是太注意,當顯形以後萬妃知道了,就命人用鉤子把胎兒從母體中鉤出來。鉤出來以後就要弄死,當時被太監保護起來,宮女也被保護起來了。到這個孩子5歲的時候,朱見深就感嘆自己無後,此時太監就借機告訴他說,你有兒子。這不是我杜撰的,我查過明史,明史後妃傳中有一段記載,上面說弘治皇帝頭頂上有一塊地方沒有頭發,是用鉤子鉤的。朱見深的兒子叫朱樘。
為什麼我要說這么一段歷史呢�原因是:首先,萬妃在後宮的勢力很大,朱見深又很敬重萬妃。萬妃喜好小巧清秀的物件,其中就包括瓷器。明看成化,一看它的青花;二看它的鬥彩,就是在胎的上面,比如想畫一個鳥,可能只畫腿和頭,但身子不畫,然後罩上一層釉去燒,燒完後由其他的顏色把身子補齊了再燒。現在最有名的是斗雞碗、斗雞杯、斗雞缸,像這樣的東西在拍賣行大概一對就一百多萬。所以說當時成化的瓷器恐怕與萬妃有一定的關系。
第二,朱樘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才當上皇上,他對民間的疾苦有所了解。他當了皇帝以後或多或少地減輕了一些民間的負擔,對燒瓷也不再強令如何。這就形成了弘治時期所接受的東西大都是成化的,因為他自己沒有什麼創新,這就是成弘不分的一個原因。
�拿出一個碗片這個是弘治時期的碗,我給它起的名叫「踏青舞蹈」,這也是民窯器。它的青花花色不太穩定,有暈散,尤其是口內的內沿更明顯。呈色是灰藍色,色調比較淺淡,釉面白灰色中間閃著青,足內折角是蝦青色。足的外牆有兩道弦文,兩道弦文之間有距離。上邊一道弦文比較輕淡,下邊一道弦文比較粗重。碗的畫面可能是8個年輕的男子,在這個碗片上可以見到4個,因為這是半個碗,所以可能是8個。他們身上穿的都是長衫,翩翩起舞,舞姿舒展優美,動作協調一致。背景是一片比較平坦的土埠,還畫著很多的柳枝,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片融融春日踏青的祥和氣氛。這是一幅寫實的民俗畫,從整個畫面看,文飾線條豪放秀逸,較之成化器顯得深沉一些。畫人物像從元代就有,那時大多數以畫成人為主,到宣德時期也有畫小孩的,但是不多。但到了成化年間畫男孩和年輕男子的題材就多了。剛才我指的這兩條線叫弦文。在明前期,主要是洪武、永樂年間沒有雙線,或者是一道,或者是畫的花,雙弦文是從宣德時開始有的。再有鑒定時要注意上限,就是什麼時候這東西開始出現的,這很重要。在它出現之前的東西如果有了它還沒出現時候的特徵,那麼肯定是假的。這個就是在宣德時期出現的雙弦文。還有一個特點是這 兩條線一輕一重,上邊的輕下邊的重。這種特點從宣德就有,到了成化時很明顯,而到了弘治時就不太明顯了,再往後就沒有這種特徵了。所以我又編了一個順口溜,叫:「宣德時有雙邊線,成化規矩靠底邊,上線輕細下濃重,直到弘治還可見」。「成弘不分」,確實很難分,但是有些細微的地方還是可以看出區別的。例如,成化時期的花色是「藍泛青灰」,而弘治時期的花色相對成化來說就要淺淡一些;成化時期的色調是灰藍色,而弘治時期的色調顯得比較深沉,弘治時期出現的鐵鈷斑比成化要多。剛才我們講了明中期的平等青。下面我再說三點:第一,關於剛才講的氣泡問題。觀察氣泡,是起源於孫老先生,但是孫老所指的是成化時期的瓷器,其他時期的瓷器孫老沒有講,而且這件事我問過耿先生,耿先生說孫老沒有講過別的。我對氣泡也仔細觀察過,只有成化時期的瓷器特徵特別明顯,其他時期的瓷器上的氣泡找不出規律。所以有人問我看氣泡行不行,我只能說您自己總結,如果您總結出來,我想學反正我沒總結出來。第二,胎色。由於燒制的工藝不同,胎色也不同。一般講,明代的胎色是肉紅色,清代的是青白色。你對著陽光看,胎子厚的看不見,薄的完全可以看見。凡是明代的里邊泛的都是肉紅色,清代的是青白色,這就是明代瓷器和清代瓷器胎色的不同。如果有人拿來一件成化瓷,比較薄的,你實在看不出來就看里邊,只要是青白色的就是假的。第三,關於內折角。內折角就是底面與足牆的夾角。這個夾角里邊有積釉,就是上釉的時候積得比較多,多了以後就呈現出一種蝦青色。這是明代中期以前經常出現的,現在的仿品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仿品的積釉與真品的積釉有兩點不同。第一,它不是蝦青色而是淡綠色,即使能接近蝦青色也是泛綠的。第二,明代蝦青色的線有些窄,而後仿的比較寬。
皇帝都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只有弘治--朱樘只有一個皇後,而且他只有一個兒子叫朱厚照。這個孩子嬌生慣養,弘治死了以後,他當了正德皇帝。17歲登基34歲就死了,一共當了16年皇帝。這個正德皇帝無所作為,主要是吃父輩的家底。所以他在瓷業上沒有什麼建樹。但是正德一朝的瓷器生產還是繼承了成化的遺風。從青花瓷來講,正德前期的瓷器與弘治瓷器基本相似,只不過正德時期的黑斑顯得更多一些,平等青也沒有了。此時又出現了兩種新的青料,一種叫回青,另一種叫石子青。據說回青產於西域,具體是哪兒不知道。
正德時期也有一些新東西,出現了新造型,例如錦墩、筆架、佛前五供,都是從正德時開始有的。在款子方面,出現了藏文和迴文,迴文主要是阿拉伯文。此外,仿製前朝的東西從正德開始。在這里我想講一下仿品與贗品的區別,仿品從學術界來講叫「寄託」。正德皇帝要崇敬他的前輩,所以要仿宣德瓷器。現在的仿品與贗品的區別是價格,這個碗仿的是成化的,賣的是市價,那就是真的。如果你按成化價買下來,就冤了。這樣區分是因為瓷器沒有假的,只要價格合理就不叫贗品。這是我對贗品的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明朝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皇帝一共佔了99年,將近一個世紀。在明瓷器史上又是一個突出階段,出現了許多新的器形,文飾也增加了。民窯的精品和官窯器基本相似,最為突出的就是使用了回青。回青是正德時期出現的,據記載,回青是進口青料。回青中的氧化錳含量很高,而氧化鐵的含量很低。回青的特點是「散而不收」,就是花色散,所以它必須與石子青配合使用。石子青的特點是花色「沉而不亮」,不散。把散與不散的混在一起使用,呈色就 有一點青中泛紫。但是據歷史記載,配料比率是不同的,分為上青、中青、下青三個等級。上青主要用於混水,顏色清亮;中青用於設色,則筆路分明。這是一種新的瓷器繪畫技法,叫「雙溝填色」,是成化時期出現的。就是先畫兩條線,顏色較重,再在兩條線間添上較淺的顏色。到了景德鎮就叫「混水」。成化時期由於「雙溝填色」的繪畫技法剛出現,所以還不成熟,那時的雙溝填色填的幾乎與勾勒的顏色一致,有時分不清。到了隆慶時期,技法與配料都已經成熟,畫的最好的是隆慶朝時期的。指著瓷片這塊就是隆慶時期的,是真正的官窯。隆慶時的選料、精煉的技術都很純熟了,所以青料的花色是純正穩定,呈色是藍中泛紫,色調濃重鮮艷,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它就是用的雙溝填色。它的線條非常流利自如,輪廓線與填色的色調非常協調,修胎也很規整。釉色是白泛微青,釉層微厚,釉面細潤,光潔平整。器足內是六字雙行的「大明隆慶年造」楷書款,中鋒運筆,頓挫有力,結構莊重嚴謹。我再說一個問題,指著瓷器這個是永樂時期的,底足里邊的釉子發白,質量遠不如器身。到了明中期,它的底釉與器身的釉完全一樣,到了中晚期它的底釉的光潔度和亮度都要比器物本身的好,不止官窯,民窯的精品也是這樣。
我今天介紹的都是比較細微的地方,搞鑒定要從點到面進行突破,很小的地方就能反映出對與錯。現在仿品仿得再好,在某些點上肯定與那時候的不一樣。從底釉上來看,不管有字沒字,與器身一樣時,我決不會把它放到明中晚期。如果底釉比器身的釉還好,就不可能把它放到明中期去,只能考慮它是明中晚期的。到了萬曆時,回青雖然還在使用,色調與以前也差不多,但是在其他方面都不行了。所謂明代走下坡路就是從萬曆時開始的,整個社會衰落瓷器生產也跟著衰落,而且此時回青的來源也漸漸的沒了。所以到了明萬曆中期,瓷器的質量越來越差,到了晚期,大多數瓷器已經平淡無奇了。
在明萬曆時期又出現了兩種青料。一種叫珠明料,另一種叫浙料,這兩種料都是國產的。珠明料產於雲南,浙料產於浙江。珠明料在元代時已經出現了,直到現代珠明料還在使用。這兩種料也分上、中、下三個等級,含鈷、錳量較高,含鐵量較低,發色都很穩定。
浙料的呈色是青中泛紅,回青料是青中泛紫,這就是兩種料的不同之處。在明天啟時期用的主要是浙料和珠明料。此時把青花的料分出幾個色階,就是把青花料分出濃淡。在「雙溝填色」剛出現的時候,只能分出濃淡兩種顏色,到天啟時就可以分五種顏色叫五彩青花。由於色階多了,畫面表現力也更豐富。指著一個瓷片這個叫「龍鳳呈祥碗」。青花的呈色是灰藍,以黑藍色為主,其中有的地方模糊不清。它的灰藍色里泛著一點紅,釉面呈青白色,外邊畫的是一條龍和一隻鳳,里邊畫的是一隻羊,羊在商代時就是現在的「祥」,所以我把這碗叫「龍鳳呈祥碗」。釉面泛青一直延續到康熙二十年,在這之前所有瓷器的白色地方都泛青。到康熙十年後,釉面都是白的。如果給你拿來一件明代的瓷器整個是白的,您就不要信。又拿出一件瓷器,這是垂釣圖文碗,它的畫風非常好,它的青花就是五彩青花,畫面把遠近都表現出來了。而康熙之前的畫面
『玖』 青花瓷為什麼是青色的
發色是青料在焙燒過程的化學變化,呈色是
青料燒成後所呈現的直觀感受。
呈色的色調有以下幾個制約因素:第一是發色,第二是胎骨,第三是釉子。胎骨就是
釉裡面的胎子,胎子發黃,發白,松軟與堅硬都對青花有一定影響。釉子質量的好壞、顏色和厚薄都對呈色有影響。
發色的制約因素:第一是青料,第二是施用技術,第三是焙燒溫度。施用技術就是在畫的時候,畫功怎麼樣。如果蘸
的顏料都一樣,畫線用力均勻,青花燒出來後就是一個顏色,否則青花就會出現深淺不一的顏色。再一個是焙燒溫
度,應該是1260度。同樣的青料,如果溫度過高,顏色發黑;溫度過低,有點發綠。
還有一點特殊的情況,就是
單純的青花瓷,它的發色、呈色都一樣時,如果經過二次焙燒,即再進一次爐後,顏色要比沒進二次爐的深,像後來
的青花紅綠彩、豆彩等。再說青料,青料受三方面影響,第一是成分,第二是提純,第三是配製。
成分主要是氧化鈷,它發出的顏色是藍色的,其中含有一定的氧化錳,還有一種三氧化二鐵,簡稱氧化鐵。鈷的
含量越高,藍色就越正,含量少就發灰。錳含量高時,青花就藍中泛紫或藍中泛紅。氧化鐵含量高時青花的發色就發
黑。
『拾』 一對青花瓷的顏色深淺相差很大是怎麼回事
青花瓷的顏色,用什麼也調不出來因為它是中國畫的顏料用的是 花青色 是專門的國畫顏料用別的是怎麼也調不出來的建議你買盒中國畫顏料就能找到 你想要的顏色記住只有中國畫顏料里有其它什麼顏色里也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