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為什麼有其他顏色
⑴ 青瓷色是什麼色
青色是在可見光譜中介於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所以青瓷色一般從藍色到綠色的都有,但也不完全於一般概念中的青色。列舉幾個,梅子青、粉青、天青、豆青,米黃色。你也許會問了,米黃色為什麼也算青瓷呢?哈,其實吧青瓷主要是胎釉中的氧化鐵含量不同而決定顏色的。所以在青瓷裡面有能見到米黃色,也能見到類似白色的粉青色。我的家鄉在龍泉,也就是龍泉青瓷的產地,了解一點點。 注意,青瓷不同於青花瓷。
⑵ 龍泉青瓷有黑色的嗎
龍泉人哈,也做青瓷這行當的。龍泉青瓷有黑色的。我們龍泉人對青瓷的定義對大部分人的認識不同。對青瓷,只要是以鐵為著色劑的都可歸納到青瓷里。所以啦,在早期出土的黃顏色的瓷也叫青瓷。至於有些地方完全做黑色的瓷,形成自己特色,那也就變成叫黑瓷,比如建盞,吉州窯黑盞等等。龍泉青瓷里的黑瓷一般歸類到鐵胎哥窯瓷里,也叫黑胎。當然鐵胎青瓷不單單有黑色,還有粉青,梅子青,月白色等等。雖然黑,但沒純黑色這般黑,黑里透著點紅或青。給你個圖片例子
⑶ 青瓷為什麼顯示青色
唐朝青瓷器為什麼顯示出青色,不是因為氧化銅在釉中溶融以後,由於釉的成分不同而產生青、綠之間的各種色調,釉色中含鹼金屬多就變青色 ;而是因為釉中的鐵的還原顏色變得青色深淺不一;可以參照中國陶瓷史; 青瓷是瓷器製作中最早出現的瓷品,原始青瓷出現與商代中晚期,成熟於東漢。其特色是釉色呈青黃、淡黃、純青等色,故稱青瓷。 青瓷共有四個發展階段:一、漢唐五代青瓷。這是最早的青瓷,窯場以浙江的上虞、蕭山等地為主,稱越窯青瓷。色澤蒼古幽雅,質感如冰似玉; 二、宋代官窯青瓷。這是釉色發展到八種,窯場擴大到把大窯系,釉色以天青色為主,呈現出春水般的柔和清澈和美玉般的華潤豐盈; 三、宋元龍泉窯青瓷。這是中國古代青瓷藝術的高峰,釉層肥厚如凝脂,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四、元代哥窯青瓷。元末時期特徵是色青,濃淡不一。釉面瑩潤多斷紋,風格類南宋官窯,以仿古為特色。
希望採納
⑷ 戰國時期原始青瓷的造型有哪些特色
戰國時期,原始瓷的生產和使用較西周、春秋時期更加進步和廣泛,胎泥處理更精細,火候更高,釉色更穩定,成型更先進,由前一時期的泥條的盤築改進為多輪製成型。這時的原始瓷胎細,緻密堅硬,多為灰、灰白色,亦有紫色等。釉厚薄較均勻,多里外滿釉,一般呈青色或青上泛黃,不太容易剝落。
戰國原始瓷的燒成窯爐有饅頭窯和龍窯,都不太大,往往和印紋硬陶同窯燒造,並且除少數扁圓墊珠外,沒見使用其他窯具,所以燒成的質量不一,戰國原始瓷在當時還是一種較高檔的用器。
相對精美的戰國青瓷作品中,首推的是一件龍形提梁壺,高21.8厘米,小口低領,口上蓋有平頂直壁帶鈕蓋;寬肩,扁圓腹,圓底,三獸蹄形足;壺身上下滿布雲雷紋,中部和頂部各有一圈陽工弦紋。
龍形提梁壺身前部有龍首形流,龍首上印有勾連雲紋。與之相應的壺身後部塑有一隻虎形獸,獸身上有谷紋作裝飾。壺身上部有一象徵龍體的六方拱形提梁。提梁前端有一對螺旋狀龍角,上端為兩組齒形脊棱,末端有一條蛇形龍尾。
壺蓋的裝飾也非常別致,最外端為一圈斜線紋,緊接著是一圈較大的雲雷紋,中間是一圈紐絲紋,裡面又一圈小雲雷紋,中心為一隻捏塑的鳥形鈕。
龍形提梁壺表滿塗青綠色釉,系江浙地區早期越窯產品。壺上動物造型裝飾應代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獸的早期雛形。壺嘴和提梁為青龍,虎形獸為白虎,鳥形鈕為朱雀,扁圓形壺身為玄武。
龍形提梁壺幾乎囊括了我國古代青瓷製作與裝飾工藝的所有技法,它將盤、拉、粘、轢、刻、印、脫、修等技法集於一身。僅觀察它們的轢坯工藝就與眾不同。
戰國瓷器一般紋飾很少,主要有S形紋、櫛齒紋,碗盤內底往往有一細密的由里到外的螺旋紋,外底有一道道切割的線紋。主要器形有飲食器碗、盤、缽、盂、盅、碟等,及仿銅禮器鼎、鍾等。
戰國原始瓷俑鍾,造型真實地模仿青銅製品,精巧而逼真。戰國時期越國崛起,這件瓷俑鍾說明古越人的原始制瓷技術進入了鼎盛時期。
戰國時青瓷的胎質一般不夠純凈,質地較鬆散,胎色也多有變化。這些都是由於當時的制燒條件所限。戰國青瓷在原料制備上還屬於早期階段,淘洗不夠精細,更不存在機械粉碎和加工。燒制用窯爐不但體積小而且結構簡單,很難嚴格控制溫度和把握氣氛。
由於江浙地區生產青瓷所用原料含硅量較高,含鋁量較低,所以很容易玻化,在1200度左右就可以獲得瓷化程度較高的產品,敲擊聲清脆悅耳。戰國青瓷的瓷化程度往往要高於北方各窯口的瓷器。
戰國青瓷的釉色、釉質及施釉痕跡都很有特點。首先是釉色。戰國青瓷的釉色雖然有青綠色、黃綠色和醬色等多種顏色,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要與胎體的顏色協調一致。
造成瓷器顏色變化有兩大因素:一是元素成分;二是燒成環境,也就是燒成的溫度和氣氛因素。戰國青瓷胎和釉的基本材料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它們是用同一種黏土作原料,只是在釉子裡面多加入了一種天然熔劑草木灰。
戰國時期,青瓷的釉層普遍較薄,少數產品釉稍厚,釉厚處有明顯橘皮現象,被稱其為「麻癩釉」。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釉的高溫黏度較大,缺少流平性;二是作為基料的黏土和作為熔劑的草木灰未能均勻地分散與充分結合。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在使用草木灰作熔劑時,還沒有掌握陳腐、漂洗、粉碎等工藝,只是通過簡單的篩選後把它與黏土攪拌在一起,所以灰與土之間不能均勻地分散與充分結合。通過觀察戰國青瓷的施釉痕跡也說明了這一點。
由於未經陳腐、漂洗、粉碎等深加工工藝處理的灰比重較輕,而黏土的比重較重,它們在釉液中會出現上下分離現象,灰浮在表面,土沉在底層,因此在上釉時不能採用蘸釉工藝,只能採用澆釉工藝。
所謂澆釉,就是用勺子一邊反復攪動釉液,避免灰土分離,一邊向坯體表面澆灑。採用澆釉工藝製作的瓷器,釉面有較多「淚痕」現象,胎釉結合部位參差不齊,沒有環狀蘸釉痕跡。青瓷的澆釉工藝從商代一直延續到西漢,東漢以後才普遍採用蘸釉工藝。
有件戰國印S紋青瓷罐,通高6.8厘米,腹徑7.3厘米,底徑5厘米。此罐內外滿釉,內外滿釉者較為少見,外釉青中閃黃,內釉青中閃灰。
頂有梯形式扁鈕,中間圓孔,全器分3層,頂層鈕周印雙排S形紋,肩周一圈素麵無紋,腹至足脛印4排S形紋;底為環形式,全器採用盤築法成型。手感適中,器形巧愛。而且,戰國青瓷圓器已經開始使用快輪製作,在盤、碗等小件器物上已察覺不到泥條盤築的痕跡,大多數只是在內壁有一圈圈螺旋狀壓痕,底足也不修飾,用割線從輪子上割下的痕跡依稀可見。
斗,又稱「刁斗」,初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出現原始瓷青釉斗,高10.3厘米,口徑16厘米,足距12.5厘米。
斗仿青銅器腹部置橫柄一個,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飾弦紋兩周,器內外施青釉。
戰國早期的青瓷罍非常罕見,有一件青瓷罍高約40厘米,最大腹徑近60厘米。器身外表從上至下分段裝飾:肩部由瓦楞直線壓紋構成,肩部以下、腹部以上有一圈帶狀裝飾,帶狀裝飾為「S」形印紋,再向下又是一圈和上部類似的瓦棱紋。器身肩部兩側,有對稱的帶環系。這件青瓷罍手工拉坯,多泥條盤築,器型規整,胎質細膩至密,胎壁均勻而薄,釉色青中泛黃,有相當高的工藝水準,是同類器物中的佼佼者。從窯口上分析,可能為早期的浙江德清窯燒制。
戰國青瓷
鼎
⑸ 隋唐時期的瓷器,為何形成「南青北白」之說
南北白是指盛行於晚唐時期的浙江越窯青瓷和河北邢窯白瓷。藍指浙南越窯青瓷。最具代表性的是慈溪市上虞區上林湖窯廟前的產品。自商周戰國秦漢六朝以來,這里燒制青瓷,有著深厚的制瓷基礎和技術實力。直到唐代,才更加熟練,被稱為“窯中之冠”。北方是指河北北部的姚興白瓷,它是在內丘市周圍發展起來的。
北朝6世紀左右,開始出現白釉瓷器。一開始白瓷釉不純,釉色中有藍灰。直到唐代,華北河北邢窯燒制出銀白如雪的白瓷,才真正出現了可以與長期稱霸“瓷壇”的青瓷相抗衡的新瓷器品種。這一時期,以越窯為代表的南方窯主要燒制青瓷製品,以邢窯為中心的北方窯則擅長燒制白瓷。“南綠北白”兩種顏色是對當時中國瓷器生產情況的形象概括。白瓷的出現為中國陶瓷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如果邢窯沒有奠定白瓷的技術基礎,也就談不上後世流行的青花瓷、釉下紅瓷、五彩瓷、粉彩瓷等五彩瓷。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南方的青瓷和北方的青瓷逐漸不同。南青瓷以浙江粵膠為代表,北青瓷以河北興膠為代表。北朝晚期,河北興教燒制白瓷,開啟了中國瓷器史上又一新篇章。到了唐代,終於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
⑹ 為什麼青瓷是青色的
青瓷是青色的原因是青瓷的釉面基本呈青綠色,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
青瓷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作為一種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還原氣氛不充足,色調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
⑺ 為什麼青瓷有不同顏色
青瓷因含鐵量不同,純度不同,燒制後色調便呈現不同顏色
⑻ 教你青瓷怎麼區分
青瓷是我國聞名傳統瓷器的一種。在坯體上施以青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綠色釉),在還原焰中燒制而成。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歸於青瓷體系。
「青瓷」一名最早見於《百寶總珍集》(南宋無名氏撰),書中專有青瓷一項,其間說汝窯「出北地新窯,修內司自燒者」為北宋官窯器,舊窯應即柴窯,柴窯青瓷器南宋時簡直不復存在。言「汝窯土脈滋媚」、「有雞爪紋者認真」,為宋代青瓷特徵。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通、造型正經渾朴、色澤純真而斑斕著稱於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惜貴重!
青瓷顏色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還原焰氣氛中焙燒所造成的。但有些青瓷因含鐵不純,還原氣氛不充足,顏色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我國歷代被稱為縹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制瓷業已經成為獨立的部分,唐代詩人陸龜蒙以「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的名句贊美青瓷。除了越窯外的青瓷享有盛名外,刑窯中的白瓷製造精巧,聽說「全國無貴賤通行之」,宋代的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都屬青瓷窯系。
先區分是不是龍泉青瓷杯,然後再根據哥窯的特徵區分是不在實在的哥窯青瓷杯,這才是哥窯區分的正確打開方式。古盞堂認為我們備好了各式精巧的青瓷杯,等待我們前來品鑒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