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寒熱證為什麼顏色和成人相反
㈠ 六歲孩子怎麼教育
6歲的孩子是最難應付的了。從4歲-5歲可以看出孩子有顯著的進步;但是從5歲-6歲很多大人懷疑他們好像停止了成長似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宛如一座山,有小坡、也有大坡,而6歲的孩子就處在大坡的年齡,這對他們而言是個混亂期。一旦超越這種混亂期就會步入另一個轉折點,在到7歲之前應該會變成一個較規矩的家庭教育優秀作文選寫作指導">小學生。這是因為「小學」的新生活會發生很大的作用;但相反的,孩子與父母為了適應這個新的生活都會經歷各種困難。 人們眼中的6歲兒通常是粗魯而忙碌的。不論做什麼事他們總是全力以赴,甚至有人阻撓他們玩游戲時,他們還會毫不客氣地把對方趕走;因此有很多母親會生氣地說:「這個家就好像是小孩子個人的一樣。」 6歲兒對別人的態度也顯得傲慢無禮,5歲時的溫柔似乎已經完全消失了。所以有些母親不禁又搖頭說:「這孩子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但是孩子高興的時候還是很聽話的,並非一直都難以應付。另外,他們與同伴之間的糾紛會急劇增加,也因此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排斥及比他年幼小孩子的畏懼。而且6歲兒的感覺很敏感,一點芝麻小事就耿耿於懷或產生不安的傾向。常會在白天因恐懼和不安而啼哭。因此很多小孩會因過於緊張和疲倦體重減輕很多,不論父母如何注意6歲兒,他還是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地方。 善變的天使 6歲兒的心情常被稱為「晴時多雲偶陣雨」,前一刻還高高興興的,這會兒又馬上因為一點芝麻小事而發脾氣,尤其是被責備時情緒更為激動。 比如妹妹分到的蛋糕比他的大;正在專心堆積木時,被父親的大衣不小心碰倒;或者叫媽媽時,媽媽未能即刻出現等,都是他發脾氣的原因。 這時候大人可能會考慮以權威來糾正他們,但是這么做,對一個正在發脾氣的小孩是不太有效的,因為他們根本聽不進別人的話。要使孩子平靜下來必須視兒童的個性而定,沒有一定的方法。例如比較內向的孩子讓他獨處一會兒即能恢復平靜;相反的,有些小孩一獨處反而更鬧得不要收拾,大人最好設法了解他們的個性與當時的心情。不過,不論是哪一類型的小孩,在他發脾氣時恐怕沒人可應付得了的。 重要的是,等他們的脾氣平息下來以後,一定要讓他們反省自己為何如此?如何才能防止?他發脾氣時周遭的人有多難過„„。大多數的6歲兒脾氣一旦發過後,只要心平氣和的告訴他,他都能承認並存有改過之心。 不過,盡管經常反省,6歲兒仍然有善變的情形而且產生極端的變化。比如,有時非常疼愛家中飼養的小狗,有時又把它扔在地上又踢又喊地說:「我要殺死你!」那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心情和行動缺乏控制能力,這上點和兩歲兒的情形有點相似。 父母發覺孩子有這種極端情緒變化時,不妨故意和他多說話,比如:「你很會照顧這條狗。」「它好像比較喜歡你而不喜歡媽媽哦!」像這樣稱贊加上幽默的口吻進行交談,比較能緩和他的情緒。 此外在幼兒園里待了3個年頭的小孩子,由於太熟悉園內的氣氛,剛入學時的那股新鮮感已削減,很多孩子就開始覺得無聊而把上學當作是一項苦差事。 這種「幼兒園的倦怠」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一般而言,體力和智力能在一定的水準以上、生活態度也早熟、進入幼兒園社交性能順利發展的孩子,愈會產生這種倦怠感。另一種情況是想到幼兒園的同伴都已進入小學,只剩他一個人仍上幼兒園時,也容易有倦怠感產生。 當然有時候幼兒園本身沒有規化豐富的保育課程,而只是以類似的內容重復教育,這也是令幼兒厭煩的原因。 而父母的立場又不能說:「既然討厭就不要去上學好了。」在這些情形的累積之下,使孩子的倦怠感更強烈,終有一天會轉變為憎恨上學。 因此,不要只要求孩子勉強著去上學,應該仔細查找原因到底出在哪裡,以便更進一步擬定解決對策。 如果因為能力強而覺得幼兒園里太無聊了,也可以拜託老師給他服務的機會,比如幫老師整理薄子、換花瓶的水、照顧小班的兒童等,盡量動腦筋使之扮演不會無聊的角色。 此外,偶爾讓他提早放學,帶他到外面走一走,使生活有一些變化也會有效果的,像帶他到動物園、博物館、公園、植物園都很好。 另一方面,大人一旦預知孩子會有這種倦怠感,在兩年的幼兒園生活後也可以考慮轉到其他的幼兒園。 精力充沛的孩子讓他學點課外的東西,對改變心情、消除緊張也有效果。 相處有多麼不易 家中有6歲兒的父母,必須不斷地告訴自己:「這只是孩子的過渡期„„」否則大人可能會比6歲兒更常發脾氣。 接著就要把眼光放遠一點,不妨安慰自己:「他會漸漸成長為可愛的孩子。」並想像7歲兒善解人意的模樣,或者回想他以前5歲時乖巧溫柔的模樣。 不要動不動就去研究6歲兒的行動,應以寬大的胸襟;當然也不要對6歲兒所說的話太耿耿於懷,盡量以幽默的方式去解釋,以保持愉快的心情。 不管是多令人生氣的事,如果講一次就讓6歲兒領悟或立刻改悔,這很可能完全無效;大人一旦忍不住發脾氣地說:「一定要給你一點教訓!」他們就會斜視大人,進而採取對立的態度。這時候,孩子完全不會考慮到大人生氣的目的是在教育,而只是一味地與大人的態度、言語和感情對立。 父母應該避免與孩子造成對立的局面,多找機會與他們交談、勾通,必須要忍耐孩子耍脾氣的肚量。 母親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6歲幼兒很容易與母親引起爭執,但是他們對母親愛的要求卻仍相當強烈,即使有弟妹也想一個人獨占母親,並希望母親照他的意思來做。前一刻才說:「我最愛媽媽。」這會兒不高興馬上又翻臉說:「媽媽最壞,我討厭媽媽!」這是因為他們對母親的渴望落空後的心態。 只有在母親處於需要同情的情況下,比如生病、受傷或遺失了貴重東西時,6歲兒才會坦率地顯示其令人訝異的同情心。因此,與其命令他:「快點做!」不如告訴他:「啊!媽媽好累哦!所以才忘了叫你趕快做這件事!」這樣更能引起他的同情心,以致順利達成目的。 由此可知母親與6歲兒應該隨時保持從容的心理及幽默感。對於母親的命令會問:「為什麼?」「為什麼一定要這么做?」以表示反抗的態度,這也是這個階段的特徵。因此,這個時候唯有以溫柔的態度來處理,才不致於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另外,對弟妹的嫉妒也是造成問題的起因,母親不要以為他比5歲的時候懂事了,反而應同情他的心理,抽空陪陪他玩以前常玩的游戲,使他回憶過去的歲月來獲得滿足。 而且,如果凡事不以他為優先他也會不高興,因此母親對於他的細微表現也應該誇贊一下,使他有成就感。 6歲的兒童已進入學齡期,開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學校生活。而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的發展水平能否適應學校正規、有系統的學習?此時的教育重點放在哪裡?都是家長應該預先考慮的問題。 6歲兒童的腦重已達成人腦重的90%(而6歲時體重只達成人體重的1/3)。大腦不僅在形態上發育迅速,其功能也日趨成熟,這就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堅實的身體基礎。
㈡ 成人舌苔顏色發白怎麼回事正常的是什麼顏色
白舌苔
白苔,有薄、厚之分。其形成,一是由於胃氣上熏,凝聚於舌而成;二是可因外寒入侵,或陽虛內寒,阻遏陽氣,寒凝於舌而致。
白苔可為正常之苔,亦主表證和寒證,但由於舌質、苔質之別,白苔又有不同的臨床意義。
【薄白苔】舌苔薄白,舌淡紅,兼有寒熱、脈浮等症,是表證初起之象,外感病辨證中可作為病邪在表而尚未入里之旁證。如舌苔薄白,舌淡白,神倦肢冷者,多為陽虛內寒證;苔薄白而干,舌尖紅者,多為燥熱傷津,或心肺火盛。
【厚白苔】苔厚白滑或膩,多主痰濕、食濁內阻。如苔白厚如積粉,捫之不燥者,是因外感穢濁疫氣,熱毒內盛所致,常見於瘟疫或內癰。
參考資料:《中醫學基礎》,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㈢ 小孩子喜歡咬指甲,是為什麼
吮指頭和咬指甲是一種不良嗜好。心理學家認為,吮指頭和咬指甲是兒童期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行為障礙。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的調查資料表明,在6—12歲的兒童中,「經常」和「幾乎整天」吸吮手指頭的兒童發病率為12%;而咬指甲的兒童其發病率則高達44%。另一位心理學家也證明了在14歲的兒童中,有程度不一的咬指甲行為的佔55%。吮指頭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超過了兒童期應該的年齡,更反映出具有這種怪癖者的心理不健康。心理學家發現,吮手指和咬指甲的不良嗜好除了可能致使手指浮腫、牙齒閉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外,而且還是「對學習和工作產生內心緊張、壓力、憂慮或煩躁的癥候……。這些行為本身雖然不能直接妨礙人的學習和工作,但卻可能是妨礙人學習和工作的自卑感、敵對感、或個人內心的某種別的情緒狀態的表現。」 大家知道,吸吮是一種原始反射,凡接觸到嬰兒口唇的任何物體,都會引起吸吮反射。在嬰兒時期,吸吮自己的手指頭很常見。到2—3歲後,此現象一般會逐漸減少。但在嬰兒飢餓時,吸吮自己的手指頭有得到如吸吮母親乳頭般的滿足;在寂寞無聊、焦慮不安、身體有疼痛或其它不舒服表現時,吸吮指頭可以聊以自慰、減輕焦慮、轉移注意力,因而仍可能吸吮手指。如果偶然出現這些行為或持續時間不長,不應視為病態。隨著兒童年歲的增長及與外界接觸的增多,一般這一不良嗜好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消除。但是,若諸如飢餓、疾病、孤獨無伴、缺乏玩具等不良情境經常存在,吮手指的行為就可能形成一種癱好,以致難以革除。至於咬指甲的病因,心理學家認為與吮手指頭一樣,一般發生在其情緒緊張或抑鬱的時候,並往往伴有睡眠障礙、磨牙齒、吮手指頭等症狀。有的人咬指甲行為是孩提時代對父母咬指甲行為的模仿,一般獲得了快感,逐漸形成了頑固性習慣。 一位長相頗佳的少女,養成了吮大拇指的習慣。其表面雖然較活潑,但內心卻隱藏著許多憂慮。因為她的母親不僅喜歡打扮,而且凡事吹毛求疵、嘮叨不停,她既希望女兒學芭蕾、又要她學民族舞跟,更要她練鋼琴、讀英文。這位少女內心裡並不喜歡這些,而她母親卻非常熱衷於此,不惜花費時間和金錢,為其請名師。買這買那。每次女兒學芭蕾舞時,她就走在旁邊指點批評。練習時只要有一位學員的姿勢顯得優美,她就高聲喊女兒注意模仿,搞得女兒緊張今令的。可見,女兒吮手指的行為就是緣於這種內心沖突和對其母親極度不滿的結果。 預防和矯治吮手指和咬指甲的關鍵,在於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避免錯誤的哺乳方法,以杜絕養成不良嗜好。對於已養成此類不良習慣的兒童和成人,在矯治時應注意: 1.弄清原因,對症下葯。對兒童,如屬於喂養方式不正確,應培養孩子有規律的進食習慣,做到定食定量、飢飽有節;如屬於孤獨、寂寞等原因,則要給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讓他們有機會與成人或其他孩子一起玩樂,培養其對環境、游戲的興趣,以轉移其注意力,逐漸糾正此類不良嗜好。對成人,應引導他們認識其行為的幼稚性,並教授正確有效的排憂解愁的方法,自覺戒除這一怪癖。 2.正確教育,切忌粗暴。吮手指和咬指甲,在幼兒時期是很自然的,因此不應簡單地禁止,否則反而會強化這一行為,使他們感到更緊張。只有主動提供多種有趣的事如做手工、做游戲等,而不應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自然會解除其困惑,而不致這些不良嗜好的產生。 因此,對此類兒童的不良嗜好施予強行制止的行為是有害無益的,嘲笑、譏諷、恐嚇、打罵更是不妥,這樣做只能使孩子的情緒更加緊張不安,甚至產生自卑感、孤獨感等不健康心理。 3.厭惡療法。在童年時期,如果兒童養成了吮手指或咬指甲的怪癖,可以採用厭惡療法進行治療和矯正。如在兒童手指上塗上黃連水或辣椒水,使其感受到咬指甲或吮手指的苦痛,從而中斷該行為。
㈣ 試比較成人推拿與兒童推拿的異同點
成人和小兒的身體素質不同,所用的手法,手法作用的時間、部位都不是相同的,成人主要以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為主,手法上較小兒推拿要重一點,講求均勻有力,持久滲透,根據不同的病情,時間和手法力度都有差別;而小兒推拿多在肘膝以下,因為這里兒科穴位(和成人有區別)比較多,而且多數都要配合捏積和摩腹,因為小兒脾胃...多虛弱,手法上要輕柔。成人推拿和小兒推拿都要遵從中醫的八綱辯證,分清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對證進行推拿!具體的可以查查現在大學推拿教材,上面更詳細。
㈤ 為什麼很多成年人學琴堅持不下來
每天都有很多人問我,老師,我20歲了或30多歲了,還能學琴嗎?我的回答是肯定能,而且50歲、60歲也能學琴。我們成年人學琴的障礙是記憶力(死記硬背)和手指靈活程度差一些,時間難以完全保證,但我們的優勢是理解能力強,自覺性、自律性強,而且可以承受各種艱難困苦。因而從整體上說,我們不比孩子差多少。孩子像一杯清水,撒進什麼顏色,就變成什麼顏色,而且這將影響他們的一生。我們成年人已被各種知識充滿了頭腦,生活的壓力也使我們常常感到時間的不夠用,生活的習慣已成定型,很難接受新的事物。因而,成年人學琴的確比較困難,但關鍵是心態上的困難。
那麼成年人學琴需要什麼樣的心態呢?
我說第一是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學會拉琴!只要我們對學會拉琴,有非常強烈的的需要,那麼這種需要就會變成不可阻擋的力量。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種需要長期集中在拉琴這個行動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彷彿把太陽的熱能聚焦在一點上一樣。所謂能力,關鍵就是能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如果我們把自己的需要集中在行動上,那麼就能做成任何事情。我們現在非常想學會小提琴,不想讓自己少年時代的夢想成為終生遺憾,那麼我們就應該把這種願望長期集中在練琴上,集中在每天的那一個小時,集中在那一個練琴的空間。不出三個月,你一定會感受到真正的小提琴的魅力,你一定會感到自己的夢想正在一點一點地實現,你一定會感到自己的身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第二個要有的心態,就是隨著自己漸漸地掌握了小提琴基本技巧,要給自己定個位,不要想入非非,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精通小提琴這門藝術。科學證明,掌握一門專業至少需要連續堅持十年時間。比如我們20來歲大學畢業後,在自己喜歡的專業認真地幹上十年,如果不走彎路,完全可以成為這個專業的行家裡手,那麼這個時候正是30歲左右,也就是"三十而立"了。這是一般程序。但我們是半路出家,而且主要依靠自學,每天就1小時時間,還要為生活奔波,因而就是拉上10年,也未必就能精通小提琴藝術。
第一個心態是要我們打破小提琴的神秘感,第二個心態是要我們對小提琴藝術應有些敬畏感。小提琴藝術博大精深,毫無止境。能拉一些自己喜歡的曲子就行了。畢竟你還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如果你因拉琴影響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你不會感到生活的快樂。要永遠保持一種業余、娛樂、玩的心態(play),你才會知足長樂。
第三個心態是要把練習小提琴當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一。練小提琴的目的一個是學會它,另一個目的是像每天鍛煉身體一樣陶冶自己的心靈。我們每天鍛煉身體,只是為了保持肉體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未必有成為運動員的目的。相反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如果不把適當地鍛煉變成自己的生活方式,那麼他身體可能會漸漸地變得比我們普通人還差。因而學會它並不是根本目的,就象唐僧到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比得到經書更重要。我們現在可以輕易找到一本真經看,但我們不會立地成佛,我們還需要長期的修煉。可能我們到死也沒成佛,但我們的一生是在走向佛的道路上。其實人的一生就在道路上,根本沒有終點。一切理想的實現,都彷彿是數學上的拋物線在向軸線接近,但永遠也不會相交一樣。說遠了,我的意思就是要讓練琴成為我們生活永遠的一小部分,永遠是我們每天24小時中的一個小時。
㈥ 小孩子發燒
小孩子發燒是好事,這種現象在中醫學上稱為小兒變蒸,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下面我具體說一下。
小兒變蒸,又稱「變蒸」,俗稱「燒長」或「生長熱」,是古代醫家用來解釋嬰幼兒生長發育規律的一種學說。該學說首見於西晉·王叔和的《脈經·平小兒雜病證第九》,曰:「小兒是其日數應變蒸之時,身熱脈亂,汗不出,不欲食,食輒吐見者,脈亂無苦也」。隋唐以降,眾多醫家對該學說多有闡發,內容不斷補充,其說益繁,然亦存在相關爭端。
變者,變其情智,發其聰明,主要是指精神發育;蒸者,蒸其血脈,長其百骸,主要指形體發育。2 歲以內的小兒,由於生長發育的旺盛,其血脈、筋骨、臟腑、氣血、神志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地變異,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時間就有一定的變化,並且還可表現出一些症狀,如發熱、煩吵、出汗等等,但無病態,是小兒精神、形體階段性生長發育的一種生理現象。變者生五臟,蒸者養六腑,變者上氣,蒸者體熱,小兒需得變一變、蒸一蒸,方能長一長。臨床上可據其症狀,辨證治療,亦有醫家不主張治療者。
1變蒸的內容
關於變蒸的大小,歷來觀點並不完全一致,《顱囟經》認為三十日一變,六十日一蒸。《諸病源候論·變蒸候》則認為三十二日為一變,六十四日為一蒸。後世醫家多崇尚《諸病源候論·變蒸候》的觀點,認為小兒初生之後,每三十二日一變,每六十四日一蒸,經過十變五蒸(即三百二十日)之後,再經過三次大蒸(即六十四日後為第一次大蒸,又六十四日後為第二次大蒸,又一百二十八日後為第三次大蒸,共二百五十六日),這樣十變五小蒸、三大蒸全部完畢(共五百七十六日),小兒的臟腑氣血、筋骨百骸方才生長齊備。
三十二天一變生腎志;六十四天二變一蒸生膀胱;九十六天三變生心喜;一百二十八天四變二蒸生小腸;一百六十五天五變生肝哭;一百九十二天六變三蒸生膽;二百二十四天七變生肺聲;二百五十六天八變四蒸生大腸;二百八十八天九變生脾;三百二十天十變五蒸生胃。又厥陰經為臟,少手陽三焦為腑。此一臟一腑不變不蒸。故《小兒葯證直訣·變蒸》謂:「初三十二日一變,生腎生志。六十四日再變,生膀胱。其發耳與尻冷。腎與膀胱俱主於水,水數一,故先變。生之九十六日三變,生心喜。一百二十八日四變,生小腸。其發汗出而微涼。心為火,火數二。一百六十日五變,生肝哭。一百九十二日六變,生膽。其發目不開而赤。肝主木,木數三。二百二十四日七變,生肺聲。二百五十六日八變,生大腸。其發膚熱而汗或不汗。肺屬金,金屬四。二百八十八日九變,生脾智。三百二十日十變,生胃。其發不食,腸痛而吐乳。此後乃齒生,能言知喜怒,故雲始全也。」
後世醫家就小兒變蒸的內容多有論述,但觀點多一致,經過變蒸後,聲音、笑貌、舉止、靈敏皆進一步。正如《幼科鐵鏡》雲:「變者,變生五臟,蒸者,蒸養六腑,長血氣而生精神益智慧也。」
2臨床表現
臨床多見發熱,可微熱,可大熱,心煩、夜啼、汗出、煩渴、嘔吐、脈數而亂、口角起皰等症狀。
張景岳認為:每經一變一蒸,情態即異。輕則發熱微汗,重則壯熱,脈亂而數或汗或吐或煩或啼煩渴。輕者五天可痊癒,重則七天可痊癒。其表現與傷寒相似。其治法,輕者,微表之;實熱者,微利之。
《證治准繩》認為:變蒸則耳冷、尻冷,上唇發泡,狀如泡珠。若身熱,耳熱,尻亦熱,乃為他病,可作別治。
薛立齋認為:輕則體熱,虛驚怕冷,微汗,唇生白泡,三日可愈。重則寒熱脈亂,腹痛,啼叫,不能乳食,食則即吐,五日可愈。
如果嬰兒不熱、不驚,略無症狀而暗變者,是胎氣壯實之故,萬全、龔信和玉鑾等醫家均持此論。
現代醫者有論其如同感冒者,亦有論其為輕度佝僂病者。
3辨證施治
古代醫家提出變蒸過程中可以出現輕重不同的癥候,輕者不必用葯,只要靜卧即可,重者可以治療,但不可「深治太過」。
東晉葛洪,在《肘後方》中謂:「小兒變蒸以三十二日一變,宜用古方紫丸、黑散下其熱」。後《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發展了此法。
《證治准繩·幼科》載有:柴胡湯治變蒸心煩,啼叫不已。當歸散治變蒸有寒無熱。調氣散治變蒸嘔吐不乳,多啼,欲出驚悸。平和飲子治嬰兒變蒸,於3日後,3日進一服,可免百病。
4學術爭議
小兒變蒸之說,自西晉王叔和以後才有提及。有的醫家持批評態度。如張介賓認為:既生之後,凡長養之機,則如月如苗,一息不客有間。百骸齊到,自當時異而日不同,怎會有一變生腎,二變生膀胱及每變必三十二日之理?又如小兒病與不病,不因外感,必以內傷,未聞有無因而病者。如保護得當,自生至長毫無疾病者不少,雖有暗變之說,亦不能信然「。陳飛霞也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此等固執之言,不可為訓」。
後者《幼幼集成·變蒸辯》雲:「予臨症四十餘載,從未見一兒依期作熱而變者。有自生至長,未嘗一熱者,有生下十朝半月而常多作熱者,豈變蒸之謂乎?」並告誡「後賢毋執以為實,而以正病作變蒸,遷延時日,誤事不小。」
㈦ 小兒腹瀉問題!!
腹瀉病是一種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為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把腹瀉病控制列為全球性戰略。小兒半歲到2歲年齡是腹瀉病高發年齡。 孩子患腹瀉時,首先是大便性狀有改變,呈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大便次數比平時明顯增多。病程在2周內的,稱急性腹瀉;2周到2個月的為遷延性腹瀉,病程在2個月以上的慢性腹瀉。根據病因不同,又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腹瀉。輕型腹瀉,無脫水,無中毒症狀;中型腹瀉,有脫水及輕度中毒症狀;重型腹瀉,則有重度脫水及明顯中毒症狀,如:煩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蒼白,高熱或體溫不升,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等。 孩子患了腹瀉病要及時到醫院治療,治療原則為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葯,有脫水時先給予口服補液糾正脫水。這就要求家長積極配合,給小兒服足量的液體以預防脫水。口服液體可以在醫院開口服補液鹽,簡稱ORS。1包加500毫升水,代茶飲。(新生兒慎用ORS。)沒有口服補液鹽,可自製口服液體。方法是:米湯500毫升+細鹽1.75克(一平啤酒瓶蓋的一半)+水500毫升,煮2—3分鍾,4小時服完。以後可繼續服,能服多少服多少。繼續飲食,不必禁食。 如經上述口服補液治療3天內,腹瀉無好轉,腹瀉次數增加,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口渴明顯,糞便帶膿血,應到醫院治療。遷延及慢性腹瀉更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治療。 引起寶寶感染性腹瀉的原因很多,包含病毒性腹瀉、寄生蟲性腹瀉以及細菌性腹瀉,然而在夏季時仍以感染腸道致病菌而引發之腸胃炎為主,寶寶拉肚子的原因為何?如何預防寶寶拉肚子? 炎炎夏日是各種腸道細菌活躍的時候,如果此時食物保存不當,或是不重視衛生習慣,最先遭殃的可能是您的小寶寶。腹瀉不只是發展中國家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球兒童常罹患的疾病;即使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每年仍有不少兒童死於腹瀉,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及持續腸絨毛萎縮所千萬的營養不良。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何謂腹瀉。 怎樣才叫拉肚子 嬰兒餵食母乳時,正常每天大便次數會比餵食牛奶多一至二次,為黃綠色糊便;而餵食牛奶者,則為黃色成形便。腹瀉則是指糞便中水分增加,且大便成分變質而言。一般而言,腹瀉時大便的次數會增加、水分增加、大便顏色變成綠色、氣酸臭。 為什麼寶寶會拉肚子 造成拉肚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由於感染引起腸胃炎、吃入不潔的食物和水、奶瓶消毒不當、牛奶濃度不對、飲食過量或精神緊張等等。 拉肚子時會出現的症狀 1、輕度腹瀉: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稀水便、氣味酸且臭,可能中度發燒。 3、重度腹瀉:每天大便十五次以上、血絲黏液便,前囟門凹陷,煩躁不安,皮膚及嘴唇乾燥。 引起寶寶感染性腹瀉的原因很多,包含病毒性腹瀉(感染輪狀病毒、杯狀病毒、星狀病毒、腺病毒及腸病毒等)、寄生蟲性腹瀉(腸胃道受到某些原蟲或蠕蟲寄生,例如痢疾阿米巴、梨形鞭毛蟲、小隱孢子蟲、蛔蟲、鞭蟲及十二指腸鉤蟲等)以及細菌性腹瀉,然而在夏季時仍以感染腸道致病菌而引發之腸胃炎為主,主要致病菌有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曲狀桿菌、曲狀桿菌、霍亂菌、志賀氏桿菌、腸炎弧菌及耶辛氏腸炎桿菌等。以下除了對細菌性腸胃炎作簡單的介紹,進而讓讀者了解腸道致病菌會引起哪些症狀、又該如何預防,並針對較常見之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及桿菌性痢疾做深入探討。 致病性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所以細菌當中性質最多變者之一。有些為人和動物腸道之正常細菌,而有些則具有產毒性,可在腸道或其他部位造成感染並致病。大腸桿菌可因菌種之不同,造成腹瀉的機轉與流行病學也不相同,分述如下: 腸毒素大腸桿菌 流行病學:大發展中國家是造成兒童腹瀉的主要細菌。是造成旅行者腹瀉最普通的細菌。飲用水污染到人或動物排泄是造成擴散感 染的重要原因。 實驗論斷 可自糞便分離病原體。 腸侵犯性大腸桿菌 在衛生情況不良地區造成腹瀉的主要原因。感染源通常是食物,尚無證據顯示是動物或環境造成。 實驗室論斷 可自糞便分離病原體。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 最重要的病原是o157血清型。在全世界造成大流行及散發性流行。食物和牛奶是重要的感染源。曾在日本造成大流行。有少數個案會造成腎功能受損的後遺症。 實驗室論斷 可自糞便分離病原體,但ehec在糞便中的比例可能很低,占非病性大腸桿菌的1%以下。 腸病原性大腸桿菌 菌株屬於o血清型大腸桿菌。在年幼兒童及嬰兒造成大流行及散發性流行。對成人的重要性不明。 實驗室論斷 又名赤痢,因為它會侵犯大腸黏膜引發發炎反應,造成帶有膿和血液的腹瀉,因而屬於較嚴重型腹瀉。不過症狀可因感染志賀氏桿菌之菌種,以及宿主的健康狀態而輕症到重症。 流行情形為世界性,三分之二之病患及大半死亡病患及大半死亡病例均為十歲以下幼童。小於六個月大之嬰兒甚少患此病,家屬之二次感染率高達40%。大流行常見於擁擠及環境衛生不良的社區,如監獄、托兒所、療養院、難民營、在熱帶、嚴熱帶地區為地方性流行病。 集體感染事件之主要原因在於食物或水受到患者烘便之污染所引起,尤其地下水受污染引發大規模感染,即使是發達國家亦無法避免發生。 桿菌性痢疾唯一之帶菌者是人,然而靈長類動物也曾發生集體感染。其致病力極強,吃入極少量病菌就會生病,孩童、老年人、切除膽囊、營養不良者,感染後病情較嚴重、死亡率也高,發病後約四星期內為傳染持續期(即急性期至糞便中不再發現病菌之期限),但無症狀的帶菌者也會傳染。 日常生活中父母預防及處理的守則 1、平時常加用肥皂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及環境衛生。 2、不使用沒有消毒過之地下水、井水或山泉水。 3、不吃生冷食物,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 4、注意奶瓶消毒及食物保存方式。 5、給予安靜舒適的環境。 6、注意寶寶體溫變化,測量體溫時宜用腋下測溫或量耳溫,避免由肛門測溫以減少刺激。 7、觀察寶寶臉部表情、皮膚緊張度及乾燥度、排尿情形、意識狀態。 8、觀察大便的顏色、性質、量、氣味、次數。 9、注意排泄物及換洗衣物的處理,預防傳染他人。 10、常換尿布、大便後用溫水洗凈,保持臀部清潔乾燥,避免紅臀產生。 1 1、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1 2、可將最近一次的大便帶來給醫師看,以幫助醫師論斷。 1 3、配合醫師的指示服葯、禁食及飲食指導。 飢餓性腹瀉是指新生兒、嬰兒在喂養中由於食物的質和量不足,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腸子的蠕動加快而發生的腹瀉。發病時,每天大便六至八次,大便稀薄,呈黃或黃綠色,混有少量黏液和奶塊。若此時食物的質和量得不到糾正,症狀就會一天天加重,每日腹瀉可達十多次,還會出現食慾減退、吐奶、睡眠不寧、愛哭、汗多、容易傷風感冒等症狀。另外,患兒臀部皮膚常因酸性大便腐蝕而出現表皮剝脫、發紅等。 飢餓性腹瀉與消化不良性腹瀉的症狀雖然很相似,但兩者的病因和治法則不盡相同,所以必須特別引起注意。消化不良性腹瀉的患兒排便前表現不安、啼哭、似有腹痛,並能聽到腸鳴音,便後安靜。飢餓性腹瀉的病兒排便前後都不哭鬧,食慾也好,餵食後往往不到一兩個小時就又哭鬧尋食。 食慾不好可中葯調理脾胃 新生兒、嬰兒飢餓性腹瀉的治療應注意下列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