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菩薩坐騎為什麼眼睛動
㈠ 普賢菩薩的座騎
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六牙白象是他的座騎。
據<<因果經>>等載,釋迦牟尼從蔸率天宮降生於人間時,乘六牙白象,其母摩耶夫人晝寢,夢六牙白象來降腹中,遂生釋迦.<<異部宗輪論>>謂"一切菩薩入母胎時,做白象形.'<<普賢觀經>>等說乘六牙白象王,若觀念慘悔,菩薩即乘六牙白象為其顯身.並謂六牙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或謂;六牙表;六通
《雜寶藏經》里說:釋邇牟尼的前身,曾是一頭大白象。
從前,山林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象群,象王是一頭六牙白象,500頭大大小小的象在它的統領之下和諧地生活著。象群中,有兩頭雌象是六牙白象的妻子,一頭名叫賢,另一頭名叫善賢。
一天,六牙白象在樹林中發現了一個很大的池沼,池沼里盛開著許多鮮嫩的蓮花,就用鼻子把最大的一朵蓮花采了下來,想送給平時十分喜歡蓮花的賢。這時,善賢正好跑過來,看見了六牙白象採摘的這朵蓮花,就對六牙白象說:「多漂亮的蓮花呀,送給我吧!」它把這朵蓮花搶了過去,插到自己的耳朵旁邊。賢看見了,很不高興地想:丈夫把這樣好的東西送給善賢而不送給我,可見它愛善賢勝過愛我!賢越想越氣憤、傷心,就爬到樹林附近的一座高山上面。這座高山上有一個塔,賢來到塔前默默地祈禱:「來生我要做一個人,為今世受的屈辱報仇,把六牙白象捉住,把它的牙全都拔下來!」賢從高山上跳了下去,自殺身亡了。不久,賢投生到國王毗提r.的夫人腹中,成為這個國家的公主。公主容顏秀麗、體態婀娜,長大以後,嫁給了鄰國的國王梵摩達。梵摩達王十分寵愛這個美麗的王後。
王後沒有忘記前生的宿怨。一天,她假裝生了病,沒有起床,躺在那裡呻吟。梵摩達王聽說以後,連忙來到王後的床邊問候。王後說:「大王,我想得到一個用象牙製作的床。
如果能睡到象牙床上,我的病就會痊癒;如果得不到象牙床,我就會死掉!」梵摩達王笑著說:「我的國家非常富有,一個象牙床有什麼稀罕?我馬上命人去製作!」王後說:「普通的象牙床可不行。山林里有一個極大的象群,象王是一頭六牙白象,一定要用這個象王的牙做成象牙床,才能治好我的病!」
聽了王後的要求,梵摩達王立即通告全國的獵人:「有誰能夠把六牙白象的牙獻到王宮里來,將得到一百兩黃金的賞賜!」一個獵人攜帶著弓和有毒的箭前往山林。為了不讓象群發現手中的弓箭,他披上了修行者穿的架裝。六牙白象正帶著象群在樹林里覓食,站在高處的善賢發現了披著裝裝的獵人,連忙報告丈夫:「那邊有一個人!」六牙白象問:「這個人穿的是什麼樣的衣服?」善賢說:「他披著袈裟。」六牙白象說:
「身披袈裟的人,是出家修行的人,不會傷害我們的。」於是,象群繼續安靜地覓食。獵人乘機走近了,掏出藏在袈裟下面的弓箭,向六牙白象射了一箭。這一箭沒有射中六牙白象,它立即帶領象群奔逃。獵人在追趕象群的時候被橫在地上的斷樹絆倒了,大象紛紛跑了過去,要把獵人踩成肉餅。六牙白象連忙制止象群:「不要傷害這個人!」
善賢問丈夫:「你不是說,身披袈裟的人不會傷害我們嗎?』』六牙白象感慨地說:「過錯不在袈裟,而在於人的貪婪、填怒和痴迷之心!」它問獵人:「你為什麼要殺我呢?」獵人回答:「國王梵摩達需要你的六隻牙。有誰能夠把你的牙獻到王宮里,就會得到一百兩黃金的賞賜!」聽獵人這樣說,六牙白象就走到一棵巨大的樹旁邊,把牙插到樹根下面折了下來,用鼻子捲起這六隻象牙,放到獵人面前,說:「你把它們拿走吧。希望我以後能夠像拔掉這些牙一樣,把眾生的貪婪之心、滇怒之心和痴迷之心全部拔掉!」
獵人把六隻象牙獻給國王梵摩達,並且陳述了他得到這些象牙的經過。王後聽了,非常懊悔和慚愧:「我為什麼要傷害這樣高尚的生靈呢?」此後,她一心修行,積累功德,立誓來生出家修道。
㈡ 四大菩薩的坐騎都是什麼來歷都有什麼說法
說起菩薩,我們都會想到觀音菩薩,其實佛教中有四大菩薩。為了能夠解救世間眾生的苦難,菩薩以各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間,隨時隨地解救人們的危難,最終修行成佛的。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像一頭形近獅子的怪物,稱號曰:「諦聽」。諦聽又被稱為「獨角獸高達」,「地聽」,「善聽」,乃九華官莊鎮山之寶,流傳為金地藏觀音菩薩坐騎。金地藏卓錫九華,志向修習,因有諦聽白天黑夜相伴,隨處遇難呈祥,最終成為佛學。
㈢ 四大菩薩的坐騎是什麼
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 明顯的特徵和區別方法,主要看坐騎和手中法器。明顯特徵以及區分如下:1.觀世音菩薩:一般坐或站在蓮台上(也有站或坐在龍上的),一手持凈瓶,一手拿楊枝2.地藏菩薩:一般坐騎是「地聽」,(也有站蓮華台),一手中持錫杖,一手托明珠。3.普賢菩薩:一般都是騎白象,手持如意4.文殊菩薩:一般都是騎獅子,手持寶劍 或佛經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
五台山文殊菩薩代表大智(理性)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有時又作曼殊室利。意為妙德、吉祥。據說他出生時家中出現許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薩有很高的地位。他是眾菩薩之首,被認為是如來「法王」之子,因此常稱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經常協同釋迦宣講大乘佛法玄理。 單尊的文殊菩薩像在五台山各寺廟中則供奉較多。文殊的形象,有種種差別。按其頂髻的形狀,可分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密宗則依據貞言陀羅尼
(咒)的字數,分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為本體,最為常見。一般的文殊菩薩像多為頭戴五髻寶冠的童子形。五髻表示內證五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文殊菩薩的形象,童子形則喻天真純潔。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放般若經梵篋,表示般若之智一塵不染。右手執寶劍,以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鋒利的寶劍,能斷一切無明煩惱。身坐白蓮台,表示清凈。但大部分文殊菩薩像都是身騎獅子,以獅子勇猛,威風震懾魔怨,表示菩薩智慧威猛。另外還有一種依據《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而作的騎金色孔雀的文殊像。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牙仙的六牙白象
峨嵋山普賢菩薩代表大行(落實)
《大日經疏》雲:「普賢菩薩者,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義,謂菩提心所起願行,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大乘經》載:「入山求道,飢寒病癘,枯坐蒲團,是曰普賢;普賢者,苦行也。」《華嚴經•清涼疏》曰:「普賢之學得於行,行之謹審靜重莫若象,故好象。」 白象是普賢菩薩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徵,所以峨眉山寺廟中的普賢塑像多騎白象。現在峨眉山的洗象池,傳說普賢菩薩每次騎象過此,必在這口池裡汲水洗象,然後才登上金頂,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為了歌頌普賢菩薩的功德,連纏生在冷杉枝幹上的松蘿,當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賢線」,認為是普賢菩薩特意在懸崖陡壁上掛起這些長線,引渡信徒登絕頂。 普賢菩薩的梵文音譯是三曼多跋陀羅,也有意譯為遍吉的。 據佛經說,普賢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再加上佛的左脅侍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與文殊的智德、證德相對,普賢主一切諸佛的理德、行德,也就是說他代表「德」」和「行」。德,據說普賢有延命之德;行,據說普賢發過十種廣大行願,要為佛教弘法盡力。所以,他的尊號是大行普賢。 相傳普賢在中國顯靈說法的道場在四川峨嵋山,其中有萬壽寺(晉代始建時名普賢寺),寺中所塑普賢像是有代表性的法像:普賢坐在大象背負的蓮台上,手執如意;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在蓮座上。 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觀音菩薩坐騎的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愛心) 觀世音菩薩也稱觀自在菩薩,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簡稱。菩薩相貌端莊慈祥,經常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菩薩則現何身而為說法,隨緣救度,普救人間疾苦。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詮釋。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 觀音由宿世悲願得名。《悲華經•受記品》謂菩薩在遠古因地修行時期,因發大悲誓願而蒙寶藏如來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觀音以修四自利得名。《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謂菩薩自述,往昔恆河沙劫前,師事觀世音如來,以聞思修,入於正定,觀世音如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觀音由證果利他得名。《法華經•普門品》謂釋迦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的提問答復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在民間顯化事跡較多,所以執持的法器也非常多,千手千眼觀世音,每一隻手上都有一種法器或者手印,都能代表菩薩不同的救渡法門。凈瓶楊柳枝為千手觀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凈瓶主在凈,內盛以楊枝甘露,化凡夫熱惱為清涼,恆順心願,普度眾生。 觀世音菩薩坐騎也有多種,我們常見到的有龍有鰲,圖片上的是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中國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又有文獻記載,觀世音菩薩的坐騎即為「朝天吼」,犼是什麼動物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犼,獸名,似犬,食人。」據說,犼兇猛異常,別說吃人,連蛟龍都不是它的對手。
清代東軒主人的《述異記》中記載:「東海有獸名犼,能食龍腦,騰空上下,鷙猛異常,每與龍斗,口中噴火數丈,龍輒不勝。
康熙二十五年夏間,平陽縣有犼從海中逐龍至空中,斗三日夜,人見三蛟二龍,合斗一犼,殺一龍二蛟,犼亦隨斃,俱墮山谷。其中一物,長一二丈,形類馬,有鱗鬣,死後,鱗鬣中猶焰起火光丈余,蓋即犼也。」
地藏菩薩,像以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為坐騎的,名號曰:「諦聽」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代表大願(孝道)
諦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
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凶化吉,終成佛道。
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而存在下來的一個圖騰和聖物。
諦聽集群獸之瑞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形態別致,想像豐富,世人珍之為「鎮宅之寶」、「廟堂之尊」、「天地精靈」和「萬獸征物」,廣泛納為收藏。 從造型看諦聽,它的獨角其一,是象徵著能接受宇宙之信息,似為「天線」之用;其二、能起到護身保險之用,它的犬耳能聽宇宙之音頻、傳遞給信者分辨是非。
它的龍身示為吉祥如意,它的虎頭表示智勇,有困難勇往直前,決不退讓,它的獅尾表示有耐性、有雄心,辦任何事堅持就是勝利,它的麒麟足視為四平八穩,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為善為寶。
地藏菩薩像多為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
地藏菩薩因立下度盡六道中生死流轉的眾生的大願,故而常現身於人、天、地獄等六道之中,而有六地藏之稱,名號與形象如下: (一) 檀陀地藏,「檀陀」是一種人頭幢,其形象為左手持人頭幢,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助地獄道眾生。 (二) 寶珠地藏,左手持寶珠,右手結甘露印,專門救度畜生道。
(三)寶印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如意寶印,專門濟度畜生道。 (四)持地地藏,左手持金剛幢,右手結施無畏印,專門濟度阿修羅道。 (五)除蓋障地藏,左手持錫杖,右手結與願印,為人除掉八苦之蓋障,專門濟度人道。所謂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為苦諦所攝。
(六)日光地藏,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結說法印,照天人之五衰(天人將死時現五種衰相)而除其苦惱,專門濟度天道。
㈣ 文殊菩薩坐騎是什麼四大菩薩坐騎的含義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震魔怨,象徵著智慧。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山西五台山,
與普賢菩薩為釋迦摩尼的佛之助手,即文殊菩薩駕獅子於佛祖左側,普賢菩薩乘白象於佛祖右側。若以二賢士表達,文殊菩薩象徵著智,慧,證的化身,普賢菩薩顯理,定,行。
共詮釋佛祖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宣導如來化導攝益。
2、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靈壓仙的六牙白象,於騎乘獅子的文殊菩薩共稱為佛之賢士,合稱為華嚴三聖,白象代表是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佛教稱六牙白象為菩薩所化,以表威靈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
象自然象徵力量巨大,也就是象徵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會成功。
3、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的坐騎是金光仙的金毛犼,又名「朝天犼」。犼,俗稱望天犼,朝天犼,犼傳說是龍的兒子,有守望的習慣,華表柱頂登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坐騎是型似獅子名為」諦聽」。諦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
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諦聽晝夜相隨,出出逢凶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留存下來的一各圖騰和聖物。
(4)普賢菩薩坐騎為什麼眼睛動擴展閱讀
四大菩薩本願
" 智悲行願 " 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
㈤ 普賢菩薩的坐騎究竟是何,為何說他的坐騎在菩薩中最神聖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一頭六牙白象,六牙白象能夠被稱為菩薩中最神聖的坐騎,主要因為大象是佛教文化中很神聖的聖獸,何況六牙白象乃是象中之王,堂堂大菩薩的坐騎,自然是神聖無比。而且據說釋迦牟尼佛轉世的時候,就是乘坐著六牙白象來到母親的腹中往生,所以六牙白象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同小可。
六牙白象曾幫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做凡人的時候是個國王,他的一個妃子心胸狹窄,故意說自己生病了,說一定要睡在六牙白象的象牙上才會好病。普賢就派獵人去找六牙白象,結果獵人殺不了白象,還被白象所救。白象知道事情原委後,甘願自己把六根白牙獻出來給普賢,普賢被白象的大仁大義所感動,非常慚愧,後來就走上了修行之路,成為一名大菩薩。
㈥ 普賢菩薩,為什麼要找個大象當坐騎
我國佛教有四大菩薩,分別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菩薩,而四大菩薩的坐騎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口首仙的青獅,文殊菩薩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震魔怨。
象自然象徵力量巨大,也就是象徵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會成功。
把象當坐騎的還有五方佛之一的不動佛。
不動佛的坐騎是八隻大象抬著的寶座,
不動佛掌管著東方妙喜世界,他的象座可以征服最強的煩惱「嗔」。在他的東方妙喜世界裡,眾生也很少有三痴的煩惱。
此外,騎象的還有香香菩薩,帝釋天、勝樂金剛。
㈦ 菩薩的坐騎眼可以點開嗎
文殊菩薩,坐騎獅子(《西遊記》中曾經兩次出現),道場在山西五台山。在佛教中,文殊師利顯智、慧、證,所以他的弟子大都以「智」為號,比如《水滸傳》中魯達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得到了「智深」的法號。
對於他的坐騎,在佛教中,獅子代表勇猛無畏,同時獅子也是護法。文殊菩薩講經時有如獅子般聲音宏大,直擊人心,所以在五台山上有獅子吼文殊。
普賢菩薩,坐騎白象,道場在四川峨眉山,普賢顯理、定、行,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他的坐騎白象在印度佛教中的象徵含義為純潔,吉祥。觀音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悲心救苦,不舍眾生,何止在極樂世界,現菩薩身,助佛教化,亦於十方佛前,以菩薩身,大作佛事。」他門下弟子是「悟」字輩,比如《西遊記》的悟空、悟凈、悟能。觀音的坐騎是一種叫「吼」的動物,吼為龍生九子之一,形似獅子,由於人們都沒有見過它,就以獅子為原形,在其頭上加上兩個角,作為吼,觀音騎於其上,稱作「騎吼觀音」。
地藏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他的坐騎外型相當古怪,有鹿角、駝頭、蟹眼、馬嘴、牛耳,還有羊須、獅鬃、鯉鱗、蛇身、鷹爪、虎掌,據說原本是一隻白犬,隨同朝鮮僧人金喬覺(新羅王子)西來求法,之後化作地藏王菩薩之坐騎,替菩薩鑒察十方。他的耳朵一隻高聳畢挺,上聽十方諸佛菩薩法音,也聽天堂的安樂富足與華美;一隻耳朵則溫馴地下垂,下聞地獄苦難的哀嚎和眾生求告的聲音。它能以聽力照鑒人間善惡、察聽賢愚,因此有個雅號──「諦聽」,又叫「善聽」。有「坐地聽八百、卧耳聽三千」的神通力,除了協助地藏王菩薩救度眾生之外,他的大耳還提醒人們要注意 「耳根」的修行。《西遊記》真假美猴王中,這白犬就是第一個聽出假孫悟空的。
㈧ 佛教四大菩薩,他們坐騎都是什麼
說起菩薩,我們都會想到觀音菩薩,其實佛教中有四大菩薩。為了能夠解救世間眾生的苦難,菩薩以各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間,隨時隨地解救人們的危難,最終修行成佛的。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
地藏菩薩,以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為坐騎的,名號為諦聽。又稱獨角獸,地聽,善聽,是九華山的鎮山之寶,相傳為金地藏菩薩坐騎。金地藏卓錫九華,立志修行,因有諦聽晝夜相隨,處處逢凶化吉,終成佛法。佛教尊稱諦聽為神犬,後人緣其曉佛理,通人性,避邪惡,視為吉祥的象徵,也是佛門傳言和民間演繹而存在下來的一個圖騰和聖物。
㈨ 普賢菩薩為何騎四象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四足神象,我們看到的大象是兩只牙的,普賢菩薩的坐騎有六牙,象徵著「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
您所說的四象,大概是指峨眉山金頂上十方普賢菩薩造像,該造像中,普賢菩薩共有十個頭,分成三層,第一層的四個頭面向不同的方向,所以就有下面就有四個神象作為坐騎。
㈩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為什麼坐在象上
象表示穩重可靠,佛經中有:一切跡中象跡第一。
普賢菩薩坐騎是大乘菩薩所有應行的六度萬行圓滿。
圓滿的六度萬行是成佛的可靠之處。
普賢菩薩
根據《因果經》、《普曜經》等系列佛教經書記載,釋迦牟尼降生里乘著六牙白象,後來便有「一切菩薩入母胎里,做白象形」的說法。而大象在所有動物之中,力量最為強大,但是它性情溫順,不善攻伐。普賢菩薩有普渡眾人,度人以賢的說法,因此在世人的眼裡普賢菩薩與象是比較相適合的。六牙白象可以說是普賢菩薩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徵。
正如中國傳說故事當中,很多神明的出現都是神秘莫測並且隨行伴有坐騎。而它的坐騎在一定意義上就象徵著乘坐人本身的性格特徵。白象性情溫和,他的宗教意義指代願行殷深,就好比我們都知道的普賢菩薩是十大願的願王,人世間所涵蓋的一切願都源自於他,他心襟寬廣,佛教世人。兩者意象相符,而在《法華經》中又寫到普賢菩薩乘坐六牙白象,因此在後來佛教盛行的中國古代,人們出於對神明的敬畏就將普賢與六牙白象放在一起比較,它們總是在一起出現,白象也就成為了普賢菩薩的坐騎,這也就是普賢菩薩為什麼坐在象上了。